《再見螢火蟲》的詞曲作者名叫阿班,來自香港社會運動樂團噪音合作社。
這首歌對九野來說有著特殊的意義——它是我們樂隊成立以來,排練的第一首歌、翻唱的第一首歌,也是公開演唱的第一首歌,它促使我們走到一起,不斷書寫和傳唱女工的歌謠。
歌曲講述的是,25年前的今天,深圳致麗玩具廠發生的特大火災。1993年11月19日,廣東省深圳市葵湧鎮致麗玩具廠發生大火——中國改革開放以來特區的第一場特大火災。在這場重大消防隱患導致的事故中,陳愛華、周秀瓊等87位工人遇難(其中女工85人,男工2人),51人受傷。
在死去的八十多名「打工妹」中,年紀最小的只有15歲。
致麗女工在工廠門前合影
而在倖存者中,傷情最嚴重的是燒傷面積達75%的陳玉英,我們都叫她「小英」。《再見螢火蟲》唱的就是小英和她的女工姐妹們的故事。
小英愛在村中蹦蹦跳,
走遍山間田野每一角。
最愛抓螢火蟲,
看那尾巴一閃一滅,
像是靠近遙遠的星星。
一天她聽到哥哥在哭泣,
哭沒錢怎麼上學?
一個包幾件衣服,
爸媽哥,再見……
十五歲孩子臉的打工妹。
在深圳的一間玩具廠裡,
每天12小時做不停。
最怕管工保安,罵人搜身:
「你給我站好!」
為的是每月兩百多塊錢。
小英縫著手中的毛娃娃,
聽說是歐洲孩子的玩具。
每一個好幾百塊,
她想起螢火蟲,
宿舍車間就是她的世界。
九三年的一個下午,
趕工歐童聖誕的禮物。
大火呀!逃命去呀!!
跑呀叫呀,門窗都鎖啦!
八十幾個女孩就這樣沒了……
小英躺在擔架回到村裡,
頸背雙腿渾身都是傷。
肩不挑,背不擔,
手不舉,腿不走。
她哭自己沒用是個大包袱。
小英躲在家裡不敢出外,
好奇的眼光把她再灼痛。
最痛——看見爸媽,
溫柔的笑凝著淚光,
像是看見閃爍的螢火……
在火災發生9個月後,第八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八次會議通過新中國成立以來的首部《勞動法》,被稱為「兩把大火燒出的《勞動法》」,另一場火災為1993年12月13日福州市馬尾經濟技術開發區內的臺商獨資企業高福紡織有限公司發生的特大火災,造成61人死亡,7人受傷。前全國政協副秘書長、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全總副主席、書記處書記張國祥表示:「這兩把大火的確加速了《勞動法》出臺。讓大家感到,如果再不立法對勞動者權益加以保護,將會導致嚴重的社會問題。」25年過去了,這句話卻仍未過期。
而從死亡線上掙扎回來的小英,後來勇敢地站在鏡頭前,指出了廠方的失職行為與安全責任,並成立了自己的公益機構——重慶市忠縣自強殘疾人服務站,為殘障人士、工傷工友、流動工人、職業病患者、留守兒童的心理疏導及輔助服務,對留守兒童進行學費資助,開展流動工人職業安全健康培訓,安撫深圳致麗玩具廠特大火災職業災難的傷者、死難者家屬內心苦痛,促進殘障人士、工傷工友、流動工人、職業病患者、留守兒童等社會弱勢群體公平公正的享有可持續發展的機會和環境。
穿著紅背心制服的小英正在工作
後來,小英不僅收穫了愛情,還有了一個可愛的孩子。如今,小姑娘也學會了拿起吉他彈唱《再見螢火蟲》,講述媽媽當年的故事。
我們不該忘記大火吞沒的生命和帶來的傷痛,也應銘記與支持女工的勇敢與行動。
「喜歡這篇推文?
把它分享給你的老朋友和新朋友們吧! 」
編輯:熊穎、段玉
圖片:來源於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