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見!華北平原將「吃颱風下沉」出現炎熱高溫,但隨後大降溫

2021-01-16 中國氣象愛好者

「吃下沉」,是受颱風外圍下沉氣流影響的通俗說法。大家都知道,颱風是猛烈旋轉的氣旋,氣旋本體是上升氣流(颱風眼除外),外圍是下沉氣流。根據熱力學原理,下沉會導致增溫,所以和颱風本體的狂風暴雨降溫不同,颱風外圍下沉氣流影響的地方一般無風無雨,炎熱異常。通俗的說,如果颱風是空調,那麼颱風外圍下沉氣流就是空調外機;「吃下沉」也可以說是「吹空調外機」。

颱風垂直結構簡單示意圖,中氣愛繪製

我國「吃下沉」最多的地方,是廣東和港澳,福建也不少。颱風在臺灣、巴士海峽附近時,其外圍下沉氣流和南嶺的「焚風」疊加,容易導致酷熱天氣,往往會打破歷史紀錄。2004年,颱風蒲公英在巴士海峽附近北上,廣州最高氣溫接近40度,打破歷史紀錄;2017年,颱風天鴿進入巴士海峽後不久,香港氣溫打破歷史紀錄;2019年,利奇馬北上浙江時,福建廈門高溫也打破歷史紀錄。

利奇馬即將進入東海時的雲圖,中氣愛製作

華北平原基本上不會「吃下沉」,有兩個原因。首先,能刮到北方的颱風不多;第二,即使有颱風北上,颱風左側的北風會把冷空氣帶下來,下沉氣流帶來的增溫效應會被冷空氣的降溫完全抵消。但這一次不一樣,由於西風帶暖脊的屏蔽作用,冷空氣在9月7-8日不能南下,所以華北平原特別是北京,出現了廣東才有的情況:一方面,北上的玲玲颱風將帶來下沉氣流;另一方面,微弱的北風無法帶來冷空氣,反而會在燕山、太行山作用下出現「焚風效應」,加劇高溫。

9月7-9日玲玲北上和冷暖空氣動向,中氣愛製作

正因為此,這一次「吃下沉」的重點,就在山前的北京,尤其是海澱、昌平等地。官方預報可見,昌平報了35度,海澱36度,但北京市區、天津等地,就只有34度了。但不管是34度還是36度,在9月的京津冀都非常少見,局地可能會打破歷史紀錄。

官方預報指出,昌平將達35度。來自NMC

玲玲橫掃東北之後,其能量將擊潰西風帶暖脊,把冷渦帶下來。正因為此,9月9日起冷渦的冷空氣將趕到京津冀,到時候會大降溫,最高降到30度以下。這段異常的乾暖將結束,秋天在走近。

相關焦點

  • 廣東「吃下沉」酷熱高溫接近歷史紀錄,颱風「空調外機」就是猛!
    在丹娜絲颱風和南海低壓的外圍下沉氣流影響下,今天廣東、香港、澳門、福建、湖南、江西等地出現大範圍高溫,其中廣東省所有地級市國家氣象站都超過了35度,實現罕見的「高溫大滿貫」;廣東中部更是經歷了酷熱天氣,韶關、東莞、廣州達38度或38度以上,番禺、花都達39度或39度以上,番禺氣溫打破了7月紀錄
  • 廣東遭颱風下沉氣流,高溫持續,午後仍多雷雨
    中國天氣網訊 颱風「利奇馬」正向浙江一帶沿海靠近,不會登陸廣東,但外圍下沉氣流影響,今起三天(8-10日)廣東大部地區天氣炎熱,但部分地區午後雷雨仍然較多。昨天,廣東大部地區都一片紅紅火火,最高氣溫大都在33℃以上,部分地區還出現了35℃以上的高溫。同時,雷雨也沒有閒著,茂名、陽江、韶關、河源、湛江等局地有雷雨突襲。
  • 受颱風「美莎克」外圍下沉氣流影響 我市本周持續高溫最高37℃
    8月31日,記者從市氣象臺獲悉,本周我市炎熱依舊「在線」,大部地區最高氣溫達35℃左右,中北部部分地區可達37℃左右,間中有雷陣雨。8月以來,颱風活動進入活躍期,西北太平洋及南海已經生成7個颱風,平均4天就有一個颱風生成。為何今年8月颱風生成如此頻繁?
  • 範圍更廣的雨雪醞釀,華北平原或初雪!廣東福建大約的確要降溫了
    11月18日下午,冷空氣就已經來到長江邊,但到了11月19日下午,冷空氣也就剛剛跨過長江,浙江、贛南、湘東南、福建和華南非但不降溫,還反手搞了個「鋒前增溫」,比昨天更熱了。例如,浙江台州黃巖區一度逼近35度,歷史同期罕見。11月19日下午,浙江台州黃巖出現炎熱天氣。
  • 全國雨雪稀少氣溫偏高 華北平原霧和霾藉機發展
    今明兩天(11月15日至16日),由於冷空氣依然比較「弱勢」,我國天氣舞臺整體還是維持雨雪稀少、氣溫偏高的大格局,預計要到17日才會迎來較明顯的轉折。由於天氣靜穩,華北平原的霧和霾也藉機「加戲」,預計天津、河北南部、河南北部等地將有重度霾。
  • 華北平原連續高溫,本世紀末不再適宜居住?美科學家的報告可信嗎
    如今正是炎熱的夏季,近些日子華北平原一帶連續多日的高溫讓這裡的人們很是難受,而且高溫少雨的現象還造成了華北平原大面積的乾旱,個別地區旱情已十分嚴重。去年的這個時節(2018年7月份),曾經有美國科學家在《自然》雜誌子刊上發表報告稱華北平原很可能會在本世紀末成為地球上最炎熱的地區。
  • 「致命高溫熱浪」將使華北平原不再宜居?專家這樣說
    資料圖:高溫天氣。中新社記者 於海洋 攝在全球變暖背景下,未來包括華北地區在內的整個中國區域平均氣溫將持續上升。但即使在高排放情景下,也並不表明未來會出現「致命高溫熱浪」而使華北平原不再宜居。近期發表在《自然》子刊上的研究預測,2070年至2100年中國華北平原氣溫將多次邁過35℃門檻,且受氣候變化和農業灌溉影響,2070年至2100年,華北平原可能因為極端熱浪不宜居住。這件事引起公眾熱議。是否有科學依據?國家氣候中心氣候變化室閆宇平主任、石英博士、陸春暉博士對此進行了回應。一問:如何看待「華北未來將不宜居」的說法?
  • 颱風外圍下沉氣流致深圳出現高溫 「山竹」16日帶來大暴雨
    深圳新聞網9月14日訊(記者 鍾鴻冰)9月14日下午,記者從市氣象局了解到,颱風「山竹」(超強颱風級,17級以上)14日14時距深圳1369公裡,中心風力17級以上(65米/秒,相當於234公裡/小時),中心最低氣壓910百帕。
  • 2018年6月4日全國天氣預報:華北高考遇「高烤」 颱風攜強風雨奔華南
    在經歷短暫降溫後,本周起,華北、黃淮一帶的「炎值」又將再度提升,高溫天氣或將延續至高考期間,考生需注意防暑降溫;而在華南一帶,南海熱帶低壓將發展為今年第4號颱風,逐漸向華南靠近,海南、廣東等地受到的風雨影響較大,且貫穿高考前後,需提前做好應對強風雨的準備。
  • 開學日東北江南華南有雨 華北等宜出行
    受溫帶氣旋影響,東北地區仍有風雨;西南地區東部、江南中南部、華南等地有大範圍降雨,局地大暴雨並伴有雷暴大風等強對流天氣,上述地區需提前安排出行路線,避開車流高峰。未來三天,長江中下遊地區或出現高溫天氣,注意防暑降溫。而在華北、黃淮等地以晴好天氣為主,適宜出行。
  • 華北平原地面沉降嚴重 下沉地表難恢復(圖)
    華北平原在下降、長江三角洲的一些地方、汾渭盆地也在下降,地面沉降的範圍還在擴大。不能承重的土地之下,是急遽下降的地下水水位。而如何控制地下水的過度攫取,又牽涉到多個部門,成為社會治理的一個難題。與各種突發性災害相比較,人們也許很難察覺到這種以毫米為單位計算的「緩變性地質災害」,然而,如果不改變經濟發展的模式,中國大地將來不僅無水可採,還將引發更加嚴重的生態與環境危機。
  • 「安比」攜強風雨影響華北東北 中東部高溫在即
    預計今明天(24-25日),颱風「安比」繼續北上,開始影響華北、東北一帶,京津冀以及黑吉遼均將出現大到暴雨。另外,「山神」殘餘環流再次進入北部灣加強為熱帶低壓(尚未恢復編號),將給廣東、廣西、雲南部分地區帶來大到暴雨,局地大暴雨。26日起,隨著颱風影響結束,中東部大部高溫迅速回歸,華北南部到江南一帶再進「火爐」。
  • 受9號颱風利奇馬外圍下沉氣流影響 今日廈門最高溫可達36℃
    昨天是立秋,但廈門沒有什麼秋意,依然是炎熱的一天。昨日島內最高氣溫在33℃-34℃,島外大部分地區在34℃-36℃。值得一提的是,昨天晚上,廈門突然出現強對流天氣,颳起大風,出現雷電,還下起了雨,不過降水持續時間不長,總體雨量不算很大。
  • 研究稱華北平原將因極端高溫天氣而無法居住,是否危言聳聽?
    近年來,來自美國麻省理工學院的科學家經過數值仿真得出結論:在2070年至2100年之間,中國的華北平原將因為極端高溫天氣而不宜居住,而導致這一結果的原因多樣,但灌溉農業將成為不可或缺的因素。這一研究成果被發表在《自然—通訊》期刊。
  • 受颱風「丹娜絲」外圍下沉氣流影響 福建將被高溫籠罩
    新華網福州7月19日電(劉豐)今年第5號颱風「丹娜絲」已遠離福建海域;南海熱帶低壓19日8時在臺灣島東部近海進一步減弱,中央氣象臺對其停止編報。颱風外圍下沉氣流將給福建帶來酷熱高溫。福建省防指19日會商研判:颱風「丹娜絲」5時中心距離福州東北方向約530公裡,以每小時28公裡的速度向北方向移動,遠離福建海域。南海熱帶低壓5時中心位於廈門東南方向約390公裡的南海海面上,強度逐步減弱。中央氣象臺8時對南海熱帶低壓停止編報。氣象專家認為,「丹娜絲」對我國的主要影響不是風雨,而是外圍下沉氣流帶來的酷熱高溫,悶熱天氣仍將持續。
  • 今天海南進入「颱風雨」最強時段 華北黃淮等局地有重度霾
    中國天氣網訊 預計,周末兩天(11月14日至15日)海南等地將遭「颱風雨」侵襲,局地有暴雨,其中今天為海南此輪颱風雨最強時段。另外,由於冷空氣勢力較弱,華北、黃淮等地大氣擴散條件轉差,今起至17日將有霧和霾現身,局地有重度霾。
  • 颱風胚胎99W「上下分家」,廣東福建「吃下沉」,高溫更兇猛
    、福建「吃下沉」!江南中南部、華南大部地區本周則依舊難以擺脫高溫悶熱的狀態,湖南省會長沙今天有可能會迎來今年以來的首個高溫日,福州、廣州、海口等地也還將出現持續的高溫天氣,尤其是福州,最高氣溫這兩天都可能達到40℃上下,名副其實的「炙烤模式」。
  • 颱風「沙德爾」生成!福清本周將大降溫!更刺激的是…
    17號颱風「沙德爾」今早生成了 前方天氣突變 較強冷空氣正在南下 大降溫要來了 預計「沙德爾」將以每小時22公裡左右的速度向西偏北方向移動,強度逐漸加強。受其影響,華南沿海和我國南部海域將有較強風雨天氣。
  • 8月可能有颱風?
    統計出來的前三名排在前面的兩個都是由於副高長時間的控制第三個則是因為颱風外圍的下沉氣流引起的01 高溫使者:副熱帶高壓(圖片來自@中國氣象科普網 )實際上每年「三伏天」前後,一般都會出現高溫不下的情況。
  • 第5號颱風「丹娜絲」已生成!會在廣東登陸嗎?
    經過之地吹冷氣,颱風外圍下沉氣流就是空調外機,吹熱氣……從方向和距離上分析,當熱帶氣旋位於廣州東北偏東方至東南方,距離廣州為500至2000公裡的地方時,珠三角比較容易出現高溫。1.天氣炎熱,注意防暑防曬。2.天氣不穩定,注意防禦局地雷電、短時強降水、短時大風引發的災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