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用戶體驗五要素,分析智能合同審查產品

2021-01-13 人人都是產品經理

用戶體驗五要素是產品人必備的知識技能,正確使用它能幫助我們更好地理解一款產品和從0到1的過程。本文從用戶體驗五要素:表現層面、框架層、戰略層、範圍層、結構層,對智能合同審查產品進行了分析,與打擊分享。

關於智能合同審查,先後有多家機構發布了不同產品:簡法AI、閃電履約平臺、合同智能審查機器人產品、Law Geex 的人工智慧系統。

近日,冪律智能獨家研發的智能合同審查產品Me Check ,即將全面公開免費試用。

使用之前的內測版本後,藉助用戶體驗5要素,對這款合同審查產品一探究竟。

01  戰略層

在產品經理畫出第一張原型圖、程式設計師敲下第一行代碼前,不得不先回答兩個基本問題:產品目標和用戶目標。

我們要通過這個產品得到什麼?我們的用戶要通過這個產品獲得什麼?1. 為法律服務業賦能

知識圖譜-數據標註-算法實現-產品落地,這是冪律智能的產品路徑。

這個路徑,其實為法律服務業賦能的理念體現,藉助技術手段,降低法律服務行業的門檻,最終交付標準化的法律服務產品。

目前,Me Check智能合同審查產品,僅支持貨物買賣合同。根據冪律智能官方公眾號消息,該產品也支持個性化定製。

個性化定製,或許是未來,解決用戶目標和產品目標的平衡點。

2. 快速完成整份合同審查

機器的優勢,在於邏輯與速度。

對於經常出現、規律性強的法律風險點,Me Check據說能夠通過語義理解,實現精準匹配,並給出答案。

利用上傳功能,機器可以自動識別合同風險,對風險點進行標識以及提示,整個過程可快速完成。

有了合同審查提示結果,法律人可以根據審查詳情,根據需要,進行靈活地修改。

從上述兩個方面,可以看出,前者是公司通過智能合同審查產品得到什麼?後者兩個是用戶通過智能合同審查產品想要得到什麼?

但是,在產品目標與用戶目標交匯處,缺的不是戰略,而是真正落地的方法。

02 範圍層

在明確產品目標和用戶目標後,有了清晰的戰略,接下來就是探究產品的功能,也就是產品的範圍層:公司要開發的是什麼。

根據用戶的需求,公司確定產品功能開發的緊急程度,確定優先級,明確哪些是當下必須做的,哪些是可以後續再做的。

1. 外部合同,一鍵上傳

利用wps、word 寫好的合同,不需要複製、粘貼,而是直接一鍵上傳到Me Check,然後系統自動識別,審查合同,給出結果。

2. 語義理解,精準識別

根據法律人對合同法律規則的梳理,形成了合同的知識圖譜,如貨物買賣合同的知識圖譜。

機器利用這個知識圖譜,對用戶上傳的合同進行自動分析,並識別合同的風險點。

法律知識圖譜技術是對法律規定和法律文書的結構進行雙向結構,形成符合需要的法律知識圖譜和文書生成基本邏輯。

——《網際網路技術司法應用白皮書》

3. 參考答案,快速修改

識別了風險,只是完成了50%工作。

智能合同審查,除了看出風險點,還要給出解決方案。

為此,Me Check 根據不同風險點,針對性地給出了參考答案,幫助用戶快速修改合同。

根據實際體驗,從準確率來說,語義理解並未達到100%。

一個沒有100%準確率的產品,值得使用嗎?

還是值得一用。

因為它能節省審核合同的時間,從而提高合同審查效率。

03 結構層

對於Me Check 這類功能型產品,將從範圍轉變為互動設計,也就是產品如何響應用戶的請求。

有些軟體,難用的很。

軟體功能太多帶來的是複雜,而不一定是混亂。

用戶並不關心,軟體產品到底用了什麼交互邏輯、概念模型、錯誤處理方式。

因為在他們眼裡,直覺是最好的嚮導。

1. 互動設計,符合用戶習慣

好的互動設計,清晰、簡單、有序,符合用戶行為習慣,也是學習成本最低的。

Me Check 產品的界面整體分為了「合同上傳」、「合同審查」兩大部分,功能區分明顯,交互簡單、直觀。

2. 用戶錯誤,靈活處理

網站或APP,還經常涉及用戶錯誤的處理——當用戶第一次犯錯誤時,系統如何反應。

以Me Check 產品,僅支持docx文件為例。

將文件上傳功能設計為不可能犯錯或難以犯錯的類型。用戶選擇了pdf、png等文件,則無法上傳至系統。

04 框架層

框架層,主要指產品的界面設計,也就是設計人員對界面元素進行合理布局,最終讓用戶與產品之間形成良性互動。

1. 界面設計,三部分合理分布

Me Check 產品在「文本內容」部分,採用了與「word 、wps」類似的編輯區域,通過使用法律人熟悉的編輯區域,降低了法律人對新產品的學習成本。

除了文本內容部分,Me Check 將「合同導航」、「合同審查詳情」置於左右兩側。

2. 按照「支持用戶的任務和目標」原則排列信息

除了整體頁面布局,還有信息設計,即解決信息要素的排列問題。

Me Check產品按照合同各部分排列規則,設置了合同審查導航,法律人可以據此逐個審查,避免遺漏。

05 表現層

表現層就是用戶的產品感知體驗,其中重要一項則是視覺。

通過關注信息設計,我們決定了信息元素應該如何分組和排列

通過關注視覺設計,我們決定這種安排在視覺上應該如何呈現。

1. 忠於用戶眼睛

看到一個界面,人的視線,是遵循一定順序的。

以網頁的帳號區域為例。

大部分網頁的帳號區域,設置在了右上角。Me Check 產品的用戶區,同樣如此。

2. 顏色對比

在顏色方面,Me Check 主要設置了「紅色」、「綠色」、「黃色」三種顏色。

紅色,提醒法律人當前條款有風險;綠色,提示法律人當前條款無風險;黃色,提示法律人當前條款缺失。06 總結1. 離開法律規則談智能合同審查,是空中樓閣

法律,除了清晰的規則之外,還有許多模糊地帶,需要主觀判斷。

智能合同審查,基於法律知識圖譜,利用機器學習等技術,將普遍化的法律規則應用到個性化的合同文本,呈現合同審查結果。

為機器提供訓練素材,不是一件容易事。

沒有前期準確完整的知識圖譜,也就沒有後續的應用。

2. 離開技術談智能合同審查,是自嗨

技術,決定了應用的邊界。

沒有技術加持,談論智能合同審查,純屬自嗨。

從表面上看,是合同風險點被自動識別,背後則是語義理解、機器學習、自然語言處理技術。

平臺的互動設計、界面設計、視覺設計,這些在現階段並不是智能合同審查的核心競爭力。

回到合同審查的使用場景,我們不難發現,用戶的核心訴求:又好又快。

合同審查,又好又快,除了人工,就是底層核心技術的應用。

3. 智能合同審查,是可能的

智能合同審查,一直是爭論焦點。

一種觀點認為,合同審查更多依靠的是個人經驗,不可複製。

另一種觀點認為,智能合同審查可以做到標準化,降低個人依賴。

Me Check 產品的出現,至少表明還是有希望實現智能合同審查的。

參考資料:

Jesse James Garrett著 範曉燕 譯《用戶體驗要素:以用戶為中心的產品設計》

冪律智能《審合同,Let Me Check!》

本文冪律智能相關圖片版權歸冪律智能所有。

 

作者:馬慧強;微信公眾號:法律產品觀察

本文由 @馬慧強 原創發布於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 Unsplash,基於CC0協議

相關焦點

  • 6種轉化率分析模型,提高產品轉化率、用戶體驗
    ,儘快推動用戶體驗到A-HA moment,讓他們對你的產品上癮。為了解決這個問題,數極客研發了智能路徑分析功能,只需要選擇轉化目標後,一鍵就能分析出用戶轉化的主流路徑。將創建漏鬥的效率縮短到了幾秒鐘。
  • 如何設計可穿戴產品?可穿戴產品設計的幾大要素分析
    如何設計可穿戴產品?可穿戴產品設計的幾大要素分析 工程師姚遠香 發表於 2018-07-29 09:43:00   在當今群雄逐鹿、競爭激烈的可穿戴市場中,獲得成功的關鍵在於差異化的產品特性和服務。
  • 結合實際案例,一篇看懂用戶體驗五個層次
    看過了很多描述用戶體驗五個層次的文章,但感覺很多都淺嘗而止,今天我特地結合了十來個案例對用戶體驗進行了一次相對全面的闡述Garrett 大師圍繞「以用戶為中心的設計」得出一套產品設計的思維方式:從抽象到具體逐層擊破五個層面,包括戰略層、範圍層、結構層、框架層和表現層,最終達到用戶體驗設計目的。
  • 悅刻RELX推出全新產品阿爾法 自主研發萃釋技術升級用戶體驗
    發布會中,悅刻正式發布2019全新產品——悅刻阿爾法(RELX α),新手套裝399元。據悅刻執行長汪瑩介紹,該產品是基於悅刻自主研發的萃釋技術而打造,旨在升級用戶體驗,推動行業發展。與此同時,悅刻一次性產品「小悅刻」也在現場亮相,並將於4月6日正式發售。中國電子商會專職副會長柳玉峰、電子菸行業委員會陳鎮江等嘉賓也一同出席了此次發布會。
  • 夸克瀏覽器產品體驗分析報告:由簡至極,向未來而生
    二、行業分析2.1 近年手機瀏覽器市場分析手機瀏覽器作為人們使用手機獲取信息的的重要渠道之一,近年來,隨著智慧型手機的普及,手機瀏覽器的用戶規模也在不斷增長。據iiMedia Research(艾媒諮詢)數據顯示,2018年中國手機瀏覽器用戶規模達6.53億人,增長率達為5.15%。
  • 快手產品體驗分析報告
    整天坐在辦公室的產品經理是肯定做不出快手這款APP的,相傳快手的CEO是在三四線城市居住了幾年才做出來這款火爆中國的產品。由於短視頻從去年一直處在風口上,而且本人日後也想從事短視頻行業,抱著學習的態度,體驗了快手這款APP,從而有了這篇產品體驗分析報告,文章中也提出了些個人的改進意見,如有不合理的地方,希望大家能夠批評指出,共同進步。1.
  • SpaceX與NASA的合同或被審查
    據報導,美國國會談判代表正在考慮審查雙方的合同是否存在風險。事情還要從2019年的NASA授權法案說起——這一法案其實就是NASA的財政預算計劃,通過參眾兩院投票通過,再由美國總統籤署落實為法律。去年底,美國商務委員會成員科裡·加德納(Cory Gardner)針對NASA授權法案提出兩項修正案,要求美國政府問責署審查NASA業務承包商與中國的潛在聯繫。
  • 神策數據劉偉:產品用戶體驗數據化評估
    本文根據神策數據高級分析師劉偉《產品用戶體驗數據化評估》直播整理,本文主要內容如下:網際網路產品用戶體驗的定義用戶體驗數據化評估產品性能分析>一、網際網路產品用戶體驗的定義每一個人針對不同顏色、不同頁面、不同結構的網際網路產品,都會有一些不同的主觀感受,簡單來說這就是一種用戶體驗。
  • 產品認知的U型曲線:帶你學會產品分析
    如果看看市面上大多數的競品分析文章,比如去人人都是產品經理社區,就會發現,大多都是用的《用戶體驗五要素》的方法論:把一款產品分為戰略層、範圍層、結構層、框架層、表現層。戰略層:公司的戰略目標,需要分析市場,包括市場發展歷程、現有格局、未來發展趨勢,還有競爭者分析以及目標用戶分析。
  • 解讀Gartner2018商務智能與分析平臺魔力象限評估報告,PowerBI與...
    然而,隨著這個市場的成熟,IT越來越多地(隨著商業用戶的影響力)作為擴大自助服務分析範圍的一種方式推動這些部署的擴展。   競爭激烈的分析和BI市場長期發展,有著大型技術公司以及大量風險投資支持的創業公司。傳統商務智能平臺的供應商產品已經包括了現代BI功能,包括基於視覺的數據發現、數據治理等。
  • 競品報告 | 模板讓競品分析一文不值 | 人人都是產品經理
    先提一個主要觀點:站在產品角度,競品分析應遵循的價值梯度如下:產品定位及盈利模式的論證 > 摸查對手的策略及動向 > 尋找可借鑑經驗 > 對員工能力的考察。所以根據價值梯度,呈現內容的權重應該遵循:產品指向性判斷 > 競品主要動向的預判 > 現階段競品優劣的比較。一、放棄用戶體驗五要素法,它產出的是信息原料
  • 「金猿產品展」Stratifyd——AI驅動的增強智能數據分析平臺
    應用場景四:產品優化利用非監督學習聚類算法,快速發現消費者的熱議重點、情感態度,了解消費者對現有產品或新上線產品的使用體驗,深入探究影響消費者體驗的關鍵因素,更好地指導產品的開發和升級。應用場景五:輿情監控採集微博、論壇等包含大量網民討論的媒體渠道數據,針對未知輿情話題進行聚類歸納,幫助企業或政府工作人員快速發現熱線投訴之外的輿論問題,及時幫助用戶解決困擾,維護企業和政府形象。例如Stratifyd曾幫助某知名諮詢公司從海量提及企業品牌、產品的原生博文中找到真正來自消費者的反饋博文,並識別出消費者的意圖,如諮詢、炫耀、抱怨等。
  • 產品市場調研分析報告、競品分析報告、產品體驗報告的區別
    (2)適宜對象3、產品體驗報告(1)目的深度了解一款競品的產品情況,幫助優化自身產品體驗。以下是我整理的報告內容:行業分析(市場規模、盈利情況、增長態勢);產品定位及發展策略;公司情況(員工數量、重要背景、融資情況);用戶情況(目標用戶、用戶數據);市場數據(業務規模、市場佔有率);核心功能;產品優缺點;運營及推廣策略;
  • 產品經理如何做用戶行為分析
    ,那麼產品經理如何做用戶行為分析呢?我本身就是用戶,我可以代表他們,我的需求就是他們的需求目標。觀點三:只需要做充分的調研分析就可以了,比如需求調研,產品使用調研,多找找目標用戶,多讓他們提一些反饋意見,根據反饋來做修改即可。觀點四:不要總是順著用戶的意思去做產品。產品設計的核心是產品經理的想法,而不是用戶的看法。
  • 智能電動汽車變革對產品研髮帶來的影響分析
    迪斯直言不諱地指出:vw.OS就是智慧型手機的iOS和安卓;大眾汽車集團的商業模式,將會與現在的智慧型手機製造商非常相似;2020年4月,大眾MEB平臺的用戶,將會享受到vw.OS的服務;目前,大眾汽車集團的研發工程師中,有將近90%是硬體工程師;但是,在未來,大眾汽車集團的研發支出中50%將會是軟體研發的支出;將會做大量的軟體研發工作
  • 虎撲產品體驗分析報告
    本文全面分析了虎撲的產品概況、競爭對手和發展方向,並在此基礎上給虎撲的未來提出了建議。二、產品體驗分析1. 戰略層(1)產品定位虎撲是一個為體育愛好者提供專業的新聞資訊、賽事直播、論壇、電商等服務的體育平臺。
  • 華茂公司順利通過航天五院PCS審查
    審查內容包括:一是審查生產廠PCS建設及試運行情況;二是與相關領導座談;三是現場考試;四是文件執行情況審查;五是操作現場審查當天,審核組召開了首次會議,華茂公司董事長袁鎮對五院審查領導專家的光臨指導表示歡迎,華茂公司軍工質量副總師雷雅珍向審查組匯報了公司CY22型雲母電容器和LC 濾波器過程控制體系﹙PCS、PID、QE﹚建設及運行況,審查組進行審查分工,按照要素內容開展認真細緻審查。
  • 產品分析:YouTube App產品體驗報告
    本文是YouTube App的產品體驗報告,作者主要分析app的產品狀況、產品結構、交互體驗、產品思路和產品內容輸出策略,探討目前知識付費領域的發展,分析「得到」產品的成功經驗。(本文大概1.5w字左右)
  • 「金猿產品展」觀遠一站式智能分析平臺——數據驅動企業精益增長
    其中數據分析 Galaxy Platform產品應用於企業數據接入、智能ETL、可視化自助分析、數據大屏、數據門戶等數據分析和決策場景,為企業快速構建敏捷智能數據分析平臺。應用場景/人群面向行業:快速消費品、新銳品牌、運動戶外、鞋服時尚、商超便利、餐飲茶飲、購物中心、美妝美業、網際網路、通用行業。
  • 智能製造發展的五個階段全面解讀
    智能製造發展的五個階段全面解讀 佚名 發表於 2020-02-06 08:57:26 智能製造是新一輪的工業革命 從實用和廣義的角度上看,智能製造的概念可以總結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