競品報告 | 模板讓競品分析一文不值 | 人人都是產品經理

2021-01-10 人人都是產品經理

競品分析報告是一份具有實際參考價值的導向性手冊,但是現在很多的報告,真正有效信息都太少。既無參考價值也不具有導向性,通篇都是定式模塊以及表面信息地堆徹,就像寫的八股文。

先提一個主要觀點:

站在產品角度,競品分析應遵循的價值梯度如下:產品定位及盈利模式的論證 > 摸查對手的策略及動向 > 尋找可借鑑經驗 > 對員工能力的考察。

所以根據價值梯度,呈現內容的權重應該遵循:產品指向性判斷 > 競品主要動向的預判 > 現階段競品優劣的比較。

一、放棄用戶體驗五要素法,它產出的是信息原料

此即競品分析時最為常用的用戶體驗五要素法。

很多產品經理將這部分內容作為主要的分析對象,甚至本末倒置,直接根據這些要素來找信息做「填空」。

然而五要素法有兩個缺點

表面化——能發現競品的一些特徵,但是沒法弄清底層的推動因。滯後性——能觀察到競品當前做法的,但是無法預計後續的動作,永遠只能在對手完成相應動作後才去分析。

五要素法其實是幫助我們將競品拆分成不同維度的基礎信息。單純地呈現此類信息就會發現,這樣的報告對一個有一定業務認知基礎的人意義不大

二、一個適用的分析策略組

有了基礎的信息後,我們需要對這些信息進行有效加工。怎麼加工?首先需要思考三個問題:

競品的核心優勢在哪裡?主要的影響因素有哪些?分析側重於:差異性、競爭關係,趨勢變化還是其他?

這三個問題的答案將此次競品分析的本質大致還原出來。有了判斷就能對症下藥,找對應的分析方法(一個或多個)來求證。方法很多,我主要羅列下這些方法的分析方式以及目的:

分析方法不是關鍵,甚至可以根據自身的實際情況,設計一個分析模型。(上述分析方法都能在網上找到具體內容,所以不展開。至於自建的分析模型,後面倒是可以專門寫一篇實例給大家)。

最關鍵的環節還是第一步,儘可能找出本質問題。如果覺得這三個答案比較模糊,可以反過來套用相關的方法尋找原因。

三、知悉對手的動向很重要

到這一步,競品的價值差不多直接提升了一級。

我把動向預估的方法分為五步

廣泛地獲取競品決策有關信息,以兩方面信息為重點:拐點大事件;構建競品歷史動向的時間軸;串聯拐點可能獲得某種趨勢;評估事件的影響可以獲取對產品的輻射力度和時效;綜合時間線的順勢拐點變化的趨勢事件的影響力,找出有持續推動力的「因」;由因及果,推測後續動向;通過觀察競品後續變化,證實或修正推測。

需要完全拋開自己的產品,拋開觀察者的身份,嘗試以對方的腦迴路去想問題。

四、主觀因素的修正因子

需要注意的是,競品分析報告既然是報告,就會有結論,就會有主觀成分的。

所以我們要把控好力度,避免個人判斷太極端或太保守。主要有兩個原則

基於事實:即使有主觀判斷,也試著分析由哪些客觀原因形成;可論證:觀點能夠隨時間推移得到論證。

當然準確的推斷與產品經理的能力、經驗呈正相關,但凡拿不準的不要貿然下論斷,可以提供次一級的有效信息。沒論斷可以提供預估範圍,沒範圍可以提供可能性,沒可能性可以提供思維信息鏈。

五、最後需要一個結論

一定要有結論,一切以實用為導向。

分析的結論一般可以包括兩大部分:一是對研究對象的分析總結,二是給自身的可行性建議。

產品思維告訴我們:產品是要研究不同時期不同場景下不同用戶的不同需求

做一份競品分析也是如此。

我們需要考慮競品的競爭力是什麼?未來會發生什麼變化?怎麼可以產生改變?報告閱讀對象是誰?閱讀對象的關注點在哪裡?

從這些角度去深度挖掘競品,而不是做一個公式化的產品。

 

作者:倪猜-Zane,微信訂閱號:產品量子態

本文由 @倪猜-Zane 原創發布於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Unsplash,基於CC0協議

收藏已收藏 | {{ postmeta.bookmark }} 點讚已贊 | {{ postmeta.postlike }}

相關焦點

  • 產品市場調研分析報告、競品分析報告、產品體驗報告的區別
    enjoy~平時我們經常提到產品市場調研或產品市場分析報告,競品分析報告。但這兩者具體有何分別,各有什麼作用,各有哪些重要元素。做為一個野路子產品經理&創業者,以前一直沒有重視這塊,我汗顏。(2)適宜對象按照宏觀到微觀排序:產品市場分析報告 > 競品分析報告 > 產品體驗報告上面三個報告都是某個時間節點或某個階段的總結呈現報告,而行業市場競報是持續的,每天或每一個階段都要做的。
  • 產品經理應該這樣寫競品分析報告
    產品經理在設計產品之前,都會做一下競品分析。所謂競品就是競爭對手的產品。競品分析是指對競爭對手的產品進行比較分析。競品分析報告是產品經理在實踐過程中經常寫的一種報告。通過競品分析報告,可以讓產品經理隨時了解競爭對手的產品和市場動態,掌握對手的產品策略,資本背景,保持對市場的敏感,為自身制定產品決策提供參考,獲得新的切入點,快速自我調整並保持優勢。
  • 如何寫一篇有說服力的競品分析報告?
    編輯導讀:對產品經理來說,學會做有效的競品分析並撰寫易讀的競品分析報告是必備技能之一。但在實際工作中,大部分人的報告都停留在套用模板和堆砌信息的階段,看似框架完整、五臟俱全,實則重點不清、價值不高。具體該怎麼做呢?本文作者從自身實踐出發,分享了撰寫競品分析報告的相關方法經驗,供大家一同參考學習。
  • B端產品如何做競品分析?
    2)行業論壇大部分行業都有自己的信息發布平臺,可以去平臺上搜索,例如:搜索「智慧城市論壇」會出現「千家網」。3)媒體報導/行業峰會/第三方機構/行業報告我們在查找競品的同時,也在搜集競品的信息。所以說,一些報告中提到的競品也不能放棄。
  • 運營應該如何高效的做競品分析,並找到工作靈感!
    提到做競品分析,相信大部分人跟我一樣會優先想到產品經理,因為很多產品新人是從做被安排做競品調研開始,網際網路企業甚至在招人面試階段就開始布置競品分析的任務給到產品求職者。產品經理做競品分析的頻率高,漸漸的在做調研工作中形成了類似營銷分析SWOT、4P、4S、波士頓矩陣的分析模板。
  • 如何定量的做競品分析?
    會做競品分析,是產品的經理的一項重要技能,那要怎麼去做競品分析呢?做競品分析的時候要注意一些什麼細節呢?競品分析,對於產品經理而言是一項非常重要的技能。通過競品分析,你不僅能知道同類型產品的功能特點,也有可能挖掘一下潛在的產品需求點。更重要的,可以清晰的看到與競品的差距,為今後的產品制定合理策略。很多文章都告訴你很多產品分析的方法,但是有一點你很想知道,卻又十分困惑的地方,卻沒有一篇文章具體教你怎麼操作,那就是競品的活躍度如何?自己的產品與別人差距有多大?
  • 如何精準地做份競品分析報告?
    以下為競品分析的整體模型圖,文章主要圍繞這一模型圖展開解釋,如何精準地做一份競品分析報告。這對其做個優先級的分類,核心競品、重要競品以及一般競品,清晰知道哪個競品,花費大的力度去制定方案;而對於一般競品,若是產品本身用戶量、功能方面都是不如你的,這時不妨可以放一放。基礎架構從信息架構出發,直觀看到產品界面布局,結構、菜單架構等,進而分析用戶體驗。
  • 5個方面分析:如何做出一份高質量的競品分析報告?
    二、競品分析與產品體驗分析的區別從事產品崗的同學,日常中必然會涉及到產品體驗分析和競品分析兩個非常重要的工作,筆者也曾在工作中傻傻不分,導致最後分析的輸出報告似是而非。弄清楚二者間的區別,才能做好分析工作。競品分析的概念在上面描述過了,這裡再說一下我理解的產品體驗分析——是一個縱向剖析產品的分析過程。
  • 手把手代練競品分析(上)
    編輯導讀:現在競品分析除了是產品經理和互動設計的基本要求技能之外,設計師也需要掌握競品分析。因為只有把相關對標產品都了解透徹,把用戶了解透徹,設計才能站在給商業賦能的高度去更好的包裝產品。本文作者圍繞競品分析展開了深入分析,希望對你有幫助。
  • 研究了50+競品分析,我總結出5個常見問題和1套方法論
    毋庸置疑,競品分析是每個產品經理必備的技能。不管處於哪個階段的產品,都時刻需要啟用該技能做一些專題性的研究。② 需要通過競品分析解決這個問題嗎?不做行不行,為什麼?③ 希望通過競品分析,獲得什麼?資訊or知識or行動方案?2.2 受眾不明確,無法執行落地網上的競品分析,有交代清楚寫給誰很少,較多面向的客群是:給自己或者給要了解這個行業的朋友寫的,一般末尾都會有一些對未來的展望。但在實際的工作應用中,接到這個競品分析的任務一般其實都是有場景的。
  • 「競品分析」的理念、流程、方法、工具
    2,競品分析與市場分析其實是有區別的。市場分析、競品分析、產品分析、產品體驗分析在「分析目的」、「產品數量」、「分析維度」三個方面都是有所區別的,是一個從宏觀到微觀的過程。對於個人來說,不論是產品運營還是產品經理,競品分析都是職業技能的重要組成部分,多做競品分析還能提升我們的「產品感」。一份優秀的「競品分析報告」甚至有可能成為你職業生涯的轉折點。
  • 研究了100篇競品分析報告後,一個實習生寫了這個
    作者:懷左很多人都寫過競品分析報告,但真正能把競品分析做好的同學很少。很多所謂的「競品分析」,都還停留在「羅列」和「套公式」的階段,看似堆砌了一堆信息,但最後卻並未得到任何真正有價值的核心結論。
  • 做競品分析,不妨試試這款利器!
    做一份產品立項報告最花時間的部分是什麼?市場分析。做一份產品年度總結最花時間的部分是什麼?還是市場分析。產品經理們經常要花很多時間來做市場調研,包括從各大諮詢報告那裡獲取的市場數據,未來趨勢預估,競品市場份額,競品功能對標等,最後整理成數據和案例來支撐自己的觀點。這些資料,如果平時沒有積累,讓你快速出一份報告真的是難上加難。然而有一款利器,能夠檢索出產品的介紹、發展歷史、產品功能;也能夠嚴謹的描述行業發展,競品對標,兼容設備等。它是誰?
  • 競品分析報告:有道雲筆記與印象筆記
    如何在與同類產品的競爭中取得突破,實現更快的用戶增長,是有道雲筆記最關注的問題。本文選取產品定位同為辦公類應用,且知名度與活躍用戶量與有道雲筆記相當的印象筆記作為主要競品進行分析。作為一名產品初學者,我在本文中將試從主要競品的整體情況、用戶與產品定位、視覺設計、功能結構等層面進行分析,並重點討論創建筆記這一核心功能的產品交互特點。
  • 【人人圓桌】第五期:MRD市場需求文檔(附模版源文件下載)
    因而對參與者的思維能力、話題把控能力、溝通能力、時間管理等都是一大挑戰。本期話題對於產品經理來說最重要的三個需求文檔是商業需求文檔,市場需求文檔和產品需求文檔,而關於文檔的模板資料,質量卻參差不齊。本次討論選取市場需求文檔作為討論的話題,讓大家在圓桌討論中分享各位關於市場需求文檔寫作思路的乾貨。
  • 校園社交app競品分析報告
    作為校園社交的鼻祖人人網,在低谷之後於2019年10月23日再次回歸,「人人」依舊保持著藍白的極簡風格,並且用戶可以找回曾經在人人上留下的記錄,因此老產品的回歸也引發了部分90後懷舊用戶的加入。 從七麥數據篩選出的這些app用戶評價表現來看,校園社交行業整體好評呈現兩極化方向發展。
  • 競品分析 | 百詞斬,如何在在線記單詞的垂直產品中遙遙領先?
    本文是百詞斬的競品分析報告,筆者基於扇貝單詞和滬江開心詞場進行了競品分析。主要包括這7點:市場地位分析、產品背景分析、商業模式分析、戰略定位分析、功能特色分析、架構交互分析和運營策略分析。
  • 競品分析|百詞斬,如何在在線記單詞的垂直產品中遙遙領先?
    本文是百詞斬的競品分析報告,筆者基於扇貝單詞和滬江開心詞場進行了競品分析。主要包括這7點:市場地位分析、產品背景分析、商業模式分析、戰略定位分析、功能特色分析、架構交互分析和運營策略分析。二、分析目的尋找到百詞斬的直接競品、間接競品和潛在競品,並對其產業業務形態、產品功能結構、解決用戶的哪些痛點等進行重點分析。掌握百詞斬的優勢和劣勢,結合用戶反饋情況以及借鑑其他app可以為用戶解決的痛點,儘可能的彌補其原有不足,發揮優勢,增強其針對用戶的黏度。
  • 網易雲音樂的競品分析報告以及優化建議
    主要表現在,用戶聽音樂操作複雜,不論是搜索音樂還是播放音樂,都需要相對多的操作步驟,甚至用戶比較難發現某些重要的功能在哪,比如播放列表。我們都知道個性化推薦是很難做到用戶完全滿意的,過度的推薦元素對於新用戶並不友好。六、建議上面已經對這三個音樂類APP進行了簡單的分析,經過分析我們可以很容易的發現每個產品都圍繞自己的產品定位,設計相應的功能和運營策略。
  • K12在線教育競品分析報告:作業幫、猿輔導、學而思網校
    編輯導語:隨著技術的發展,K12在線教育的發展速度也已加快,在線教育成為了家長心中的不二選擇;由於今年上半年疫情的影響,在線教育發展更加飛速;本文作者分享了關於K12在線教育競品分析報告,我們一起來看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