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品經理應該這樣寫競品分析報告

2021-01-08 劉大少聊產品

產品經理在設計產品之前,都會做一下競品分析。所謂競品就是競爭對手的產品。競品分析是指對競爭對手的產品進行比較分析。競品分析報告是產品經理在實踐過程中經常寫的一種報告。

通過競品分析報告,可以讓產品經理隨時了解競爭對手的產品和市場動態,掌握對手的產品策略,資本背景,保持對市場的敏感,為自身制定產品決策提供參考,獲得新的切入點,快速自我調整並保持優勢。

圖片來源於網絡

1、如何確定競品的種類

競品可以分為以下三類:

直接競爭類:產品定位(目標方向、目標用戶需求、產品功能等)相似,這一類是最容易找到也最需要時常關注的競品。

間接競爭類:產品的目標人群可能相似,但是功能功能需求方面不太相同;或者產品的商業模式不同,單其他內容相似。

潛在競爭類:行業相近、業務相近的企業產品。

2、競品分析目的

不同競品分析報告的分析重點不同,具體的側重也有所不同,有的偏向於前期行業調研或公司發展,有的偏向於功能對比,有的可能偏向具體功能的解決方案。

圖片來源於網絡

3、競品分析獲得信息渠道

編寫競爭分析報告,獲得信息的渠道很多,主要有以下幾種:

(1)公司的季報、年報。

(2)公司的官網(包括版本更新、人才招聘、企業最近資訊等)、產品論壇(用戶的反饋、客服的回答等)。

(3)艾瑞、易觀國際等數據網站的行業分析報告。

(4)行業媒體的新聞、論壇或分析文章等。

(5)從對方公司、相關渠道、市場、運營等部門獲得對方內部的消息等。

(6)作為用戶,使用對方產品,進行客服或技術諮詢等,獲取想了解的信息。

(7)尋找對方產品用戶(核心用戶、普通用戶等)進行訪談。

(8)百度指數等。

圖片來源於網絡

4、競品分析維度

(1)行業分析:了解行業的整體情況,如產品市場佔比、包含盈利模式、代表性產品、目標用戶區別等。

(2)盈利模式:包括產品的盈利模式,盈利情況、運營的資本投入。

(3)產品技術:技術是否前沿、對於用戶迅速增加的壓力承受能力、穩定性、技術框架等。

(4)戰略層:產品定位,目標用戶是哪些(用戶特徵:地域差異、年齡差異、學歷差異、收入差異等)?核心需求是什麼?想讓用戶從產品中獲得什麼?

(5)範圍層:目標用戶的相關需求有哪些?應該有哪些功能?

(6)結構層:流程結構,用戶如何達到某個頁面,並且在他們做完事情之後能去什麼地方。

(7)框架層:頁面布局、按鈕、表格、表單、照片和文本區域的位置,是否達到這些元素的最大效果。

(8)表現層:產品的UI和UE(即產品在交互和視覺上的體驗)。

(9)數據分析:包含盈利情況、推廣情況、用戶群體覆蓋面、市場佔有率、總註冊用戶量/裝機量/轉化率/日活/在線時長等。

在實踐中,數據的意義非常大,除了產品數據外,還包括營銷數據、經營數據、媒體數據等。總之,要根據不同的競品分析給出對應的建議和結論。

圖片來源於網絡

5、競品分析方法

(1)SWOT分析法

S(Strengths)是優勢,W(Weaknesses)是劣勢,O(Opportunities)是機會,T(Threats)是威脅。SWOT分析法是最簡單的一種分析方法,就是將競品的優劣勢等表達出來,只需要簡潔體現即可,切記過度複雜。

(2)信息對比法

這是將上述需要分析維度羅列出來、幾個重要的維度包括:目標用戶、盈利模式、核心功能(功能的有無、功能的實現差別、用戶滿足的期望值)、UI和UE。

(3)十字交叉法(2×2象限圖)

此方法可以簡潔、直觀地呈現一些對比等,在象限坐標的選取上,可以因人而異。

進行競品分析時,大家可以使用5W1H的方法(What、Why、Where、When、Who、How),比如分析一個功能時,功能是什麼?解決了什麼問題?使用場景是什麼?何時使用?用戶群是誰?問題是什麼?通過什麼方式解決的?在此基礎上,可以對每一步進行質疑和自我思考。如對於Where,質疑:為什麼是這個使用場景?自我思考:還有哪些場景可以使用?

其實競品分析永遠可以做得更細,需要明確分析的動機,清晰自己的需求,以此來判斷做一個怎樣詳細程度的競品分析文檔。

相關焦點

  • 競品報告 | 模板讓競品分析一文不值 | 人人都是產品經理
    競品分析報告是一份具有實際參考價值的導向性手冊,但是現在很多的報告,真正有效信息都太少。既無參考價值也不具有導向性,通篇都是定式模塊以及表面信息地堆徹,就像寫的八股文。
  • 產品市場調研分析報告、競品分析報告、產品體驗報告的區別
    enjoy~平時我們經常提到產品市場調研或產品市場分析報告,競品分析報告。但這兩者具體有何分別,各有什麼作用,各有哪些重要元素。做為一個野路子產品經理&創業者,以前一直沒有重視這塊,我汗顏。競品分析明確了目的之後,接下來就要明確要分析哪些競品,因為競品太多,我們只會對重要競品進行分析。選好了競品之後,這個時候開始正式著手分析。但競品分析報告,是一個工作量很大的工作,我更傾向於偏宏觀的來分析。
  • 如何寫一篇有說服力的競品分析報告?
    編輯導讀:對產品經理來說,學會做有效的競品分析並撰寫易讀的競品分析報告是必備技能之一。但在實際工作中,大部分人的報告都停留在套用模板和堆砌信息的階段,看似框架完整、五臟俱全,實則重點不清、價值不高。具體該怎麼做呢?本文作者從自身實踐出發,分享了撰寫競品分析報告的相關方法經驗,供大家一同參考學習。
  • 研究了100篇競品分析報告後,一個實習生寫了這個
    作者:懷左很多人都寫過競品分析報告,但真正能把競品分析做好的同學很少。很多所謂的「競品分析」,都還停留在「羅列」和「套公式」的階段,看似堆砌了一堆信息,但最後卻並未得到任何真正有價值的核心結論。
  • 運營應該如何高效的做競品分析,並找到工作靈感!
    提到做競品分析,相信大部分人跟我一樣會優先想到產品經理,因為很多產品新人是從做被安排做競品調研開始,網際網路企業甚至在招人面試階段就開始布置競品分析的任務給到產品求職者。產品經理做競品分析的頻率高,漸漸的在做調研工作中形成了類似營銷分析SWOT、4P、4S、波士頓矩陣的分析模板。
  • B端產品如何做競品分析?
    編輯導語:我們在做一款產品之前,往往需要先做競品分析,通過了解市場狀況以及競品們的優點缺點,來對症下藥,打造自己的產品。相比於C端來說,B端產品的分析難度會大一些,那麼,我們應該如何做B端產品的競品分析呢?本文作者為我們總結了如下6個步驟。
  • 5個方面分析:如何做出一份高質量的競品分析報告?
    先說明一下,這不是一篇講競品分析報告的方法論和標準步驟的文章,這裡只是匯總了一些關於做競品分析的思路和方法,並對此做了梳理和歸納,意在為從事產品相關工作做競品分析時提供更全面、更合理的建議。這是一個被寫爛了的文章標題,未經思索,筆者便提筆寫下了和這個主題有關的內容,因為這是從事產品相關工作不可迴避的話題,也是必須掌握的工作技能。
  • 如何精準地做份競品分析報告?
    以下為競品分析的整體模型圖,文章主要圍繞這一模型圖展開解釋,如何精準地做一份競品分析報告。但功能上若是差異不大,我們怎麼去做競品分析?比如騰訊新聞與產品新聞,首先我們要做的就是對產品重新改觀,重新認識,細微到每個細節上來:產品的核心價值觀,產品的導向,其中引起實際產品運作方式有哪些不同,也包括界面的顏色和體驗,跟著分析這兩款產品在是內容比重較大,還是功能比重較大。
  • 「競品分析」的理念、流程、方法、工具
    專業有效的競品分析流程是怎樣的?在對競品做分析時,需要重點關注什麼問題?競品分析報告應該怎麼寫?...一、重新認識競品分析顧名思義,競品分析是對競爭對手產品的分析。過去常用的分析方式總是圍繞產品本身展開,這樣就會導致分析的維度浮於表面,分析的結果也不能對產品規劃與業務運營起到促進作用。
  • 如何定量的做競品分析?
    會做競品分析,是產品的經理的一項重要技能,那要怎麼去做競品分析呢?做競品分析的時候要注意一些什麼細節呢?競品分析,對於產品經理而言是一項非常重要的技能。通過競品分析,你不僅能知道同類型產品的功能特點,也有可能挖掘一下潛在的產品需求點。更重要的,可以清晰的看到與競品的差距,為今後的產品制定合理策略。很多文章都告訴你很多產品分析的方法,但是有一點你很想知道,卻又十分困惑的地方,卻沒有一篇文章具體教你怎麼操作,那就是競品的活躍度如何?自己的產品與別人差距有多大?
  • 競品分析報告:有道雲筆記與印象筆記
    如何在與同類產品的競爭中取得突破,實現更快的用戶增長,是有道雲筆記最關注的問題。本文選取產品定位同為辦公類應用,且知名度與活躍用戶量與有道雲筆記相當的印象筆記作為主要競品進行分析。作為一名產品初學者,我在本文中將試從主要競品的整體情況、用戶與產品定位、視覺設計、功能結構等層面進行分析,並重點討論創建筆記這一核心功能的產品交互特點。
  • 研究了50+競品分析,我總結出5個常見問題和1套方法論
    毋庸置疑,競品分析是每個產品經理必備的技能。不管處於哪個階段的產品,都時刻需要啟用該技能做一些專題性的研究。你看,人家的產品做得多好,要多向競品學習啊」③ 項目啟動類:從0到1規劃「我們要向x行業進軍了,在1季度先做出第一個mvp,小李子你回去分析分析整個市場的情況,周五給我份報告」從上面的三類場景,受眾依次是:自己、上級主管、公司領導。不同的人,對報告輸出的要求就不一樣。好的分析報告,一定是能夠落地的。
  • 優秀的產品體驗報告該怎麼寫?
    繼上篇《產品市場調研分析報告、競品分析報告、產品體驗報告的區別》之後,這次我將完整的講解產品體驗報告該怎麼寫。還沒有搞清楚和競品分析報告區別的朋友,可以看我上篇文章。我們知道產品體驗報告的主要目的是深度了解一款競品的產品情況,幫助優化自身產品體驗。同時,產品體驗報告也是面試神器,特別是校園招聘。
  • 手把手代練競品分析(上)
    編輯導讀:現在競品分析除了是產品經理和互動設計的基本要求技能之外,設計師也需要掌握競品分析。因為只有把相關對標產品都了解透徹,把用戶了解透徹,設計才能站在給商業賦能的高度去更好的包裝產品。本文作者圍繞競品分析展開了深入分析,希望對你有幫助。
  • 帶你做ToB產品市場分析報告
    市場分析階段的工作對於高級產品經理或者產品總監是非常必要的,因為產品的後續過程中,需要公司調配產品、研發、測試、運營等資源來為產品提供支持,因此,一份極具說服力的市場分析報告(MRD)是產品經理跟其他團隊搶資源的有力武器。
  • 經驗總結|優秀的產品經理都具備的3種思維
    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是中國最大最活躍的產品經理學習、交流、分享社區。集媒體、社區、招聘 、教育、社群活動為一體,全方位服務產品經理。本文由人人都是產品經理社區 作者@夏若 原創發布。轉載請聯繫人人都是產品經理。
  • 做競品分析,不妨試試這款利器!
    如果有這樣一款神器,它不光能夠檢索出產品的介紹、發展歷史、產品功能,還能夠嚴謹的描述行業發展等,用它來做市場調研或是立項報告,是不是立馬變事半功倍了呢?做一份產品立項報告最花時間的部分是什麼?市場分析。做一份產品年度總結最花時間的部分是什麼?還是市場分析。
  • 數據分析師和產品經理的愛恨情仇
    要說跟產品經理關係最密切的人莫過於運營團隊了,但是今天我們來講一講大數據分析部門和產品經理之間那些事兒,且聽我一一道來。 首先,在一些公司,產品經理是產品經理,運營經理是運營經理,或者還有一些,索性結合到一起——「產品運營經理」。
  • 3個月產品新人的試用期述職報告
    今年大學剛畢業,入職一家公司做電商產品經理,不經意間試用期已過三個月,因公司需要一份試用期轉正申請述職報告,以PPT的形式,藉此機會並給最近的工作做階段性的復盤產品規劃主要包括兩大板塊的內容:一個是需求分析,另外一個是競品分析;其中需求分析就是收集業務部門的需求,進行分析,確保需求的合理性,有效性和可行性,其中包括:第一:收集需求,我們會收到各種各樣的需求如老闆的需求,業務方的需求,運營人員,設計人員以及技術人員等等的需求,
  • 產業網際網路產品設計需求篇 | 市場分析報告MRD
    告別拿到項目一頭霧水的狀態,從一份好的市場分析報告MRD做起,不管老闆的憧憬多好,現實就是如果沒有抓住用戶價值和優質的產品體驗,往往就只能被打臉。競品分析產品定位和商業模式都非常相近的產品,從競品的商業模式和產品定位著手,接下來分析競品的發展歷程、產品功能、用戶特徵、推廣模式以及頁面UI風格,是否又手機端或者微信端產品,最後總結競品的優勢和劣勢,同自身進行對比分析得出總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