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寫一篇有說服力的競品分析報告?

2020-12-03 騰訊網

編輯導讀:對產品經理來說,學會做有效的競品分析並撰寫易讀的競品分析報告是必備技能之一。但在實際工作中,大部分人的報告都停留在套用模板和堆砌信息的階段,看似框架完整、五臟俱全,實則重點不清、價值不高。具體該怎麼做呢?本文作者從自身實踐出發,分享了撰寫競品分析報告的相關方法經驗,供大家一同參考學習。

小白也能夠寫出一篇就說服力的競品分析報告嗎?讓你地位提升,不在被指手畫腳,只能畫原型圖,只會被讓做功能,開會說話被無視!做一個有說服力的產品,不是da(打)成一致,優質的競品分析報告就是武器,讓弱勢的PM們站起來~

如何做一篇競品分析報告?我想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那一套方法,在這裡我做一下自己的分享,資深運營人員養成的習慣下,是怎麼去做一個競品分析報告的。

一、運營轉產品和純產品出身思維路徑的主要區別

運營出身讓我思維會從對方、商業化、用戶、未來運營角度去思考產品,是我核心競爭力之一,也是讓我面向領導和開發們能夠做出最具說服力的產品設計的原因。

1.1 每個人的性格、工作經歷、學習習慣決定了思維上最大化的差異來源

思維方式上的差異,在之前並沒有深度去思考,其實筆者和一般純產品/技術出身產品最大的差異是思維的廣度,筆者最主要的缺陷在於純產品方向的,思維方式差異都是有跡可循的。運營出身的重視商業化和運營需求,UI出身重視界面和視覺體驗,技術出身可能注意產品邏輯和實現上難度,純產品出身基於個人學習路徑會導致重心差異。

筆者是基於用戶和運營多維度思考比較多,為什麼呢?因為平時比較喜歡去收集和整理產品運營知識,盤感興趣行業的商業模式,看行業研究報告,關注最新動態及頭部公司調整思考運營方式和組織結構的變化等。

知識和信息獲取渠道比較複雜,但是以市場、運營和商業相關的比較多。

1.2 運營的思維路徑

(1)商業模式是什麼?

做產品的開始,是基於我公司商業模式的理解,在我看來所有一切產品及功能都是圍繞著商業模式展開的,商業模式不同會導致產品設計思路、風格、注重點完全不同;商業模式不一樣,產品的設計內容,

支付寶主要以支付為核心,掃一掃、付錢/收錢為核心,其他的應用和服務,都是為了圍繞著創造更多的支付場景和環境,提高使用頻次和誕生的,甚至政務類型的都完全不賺錢的。

微信以社交為核心,最難的不是現在,而是在12-16年間形成用戶社交網絡那段時間,現在已經無法顛覆,現在微信的產品設計思維就是讓更多的用戶使用,並且在這個流量池子裡不停地孵化各類型服務。

(2)設計的功能是為了解決什麼問題?

在我看來,設計產品一定是基於某一個目的展開的,銷售、用戶增長、淨利潤、用戶體驗、用戶活躍等目的,基於目的展開進一步思考;

(3)功能的價值

長期做運營管理後的習慣,設計的功能會對運營有什麼好處,整體價值是什麼,只是為了解決功能性問題,基於用戶的運營需求,還是銷售額增長;

(4)業務路徑是什麼?轉化為產品路徑?

業務路徑可以理解為怎麼去賺錢,產品路徑其實是用戶整條線上的操作路徑和體驗流程,在這個流程裡會涉及到的信息欄位和數據,完成信息結構圖;

(5)產出信息結構圖、體驗路徑和原型

對照行業類似的產品,凝練和理解後產出體驗流程圖、信息結構圖、原型等;如果沒有類似的,就尋找框架非常像的來參照;

(6)產出PRD文檔完成設計

之前的思考,已經足夠完成PRD文檔;

1.3 產品的思維路徑

(1)產品類型什麼?

產品的類型基本決定了產品設計風格和大致功能,純產品出身的PM思考的會不一樣,就是這是什麼類型產品,並非說產品經理不會基於商業模式思考,而是第一時間想到的是產品類型,確認風格後,再進行用戶畫像、競品調研、產品設計等工作;

(2)為什麼樣的用戶設計這款產品

即使是很簡單的一個功能設計,那首先也是需要理解整個產品面向的用戶是什麼,有什麼特性。就是刻畫用戶畫像出來,明白的他們有什麼特性,那基於功能設計,細節上的要點自然會注意到。

(3)競品是怎麼做的?

這裡是需要做常規的那一套競品調研,即使時間來不及,也需要去理解競爭對手的產品邏輯是什麼,才能讓自己快速有思路,做得更好。

(4)產品路徑是什麼?哪些地方可以有更好的體驗?

C端產品,有一個原則就是讓用戶使用的更加舒服,B端是滿足用戶們的商業化需求;產品是怎麼一步一步操作,實現功能需求的?

(5)產出信息結構圖、體驗路徑和原型

基於競品調研和產品的路徑分析以後,對產品整體和信息結構有一個整體的思考,在這個基礎上已經能夠完整的形成信息結構圖、

(6)產出PRD文檔完成設計

到這一步,都一樣的;

二、如何去寫一篇競品調研報告?

產出或者寫一篇競品調研報告,本身並不複雜,很多萌新在一開始的時候主要很可能缺乏框架性的思維,缺乏一個套路,一個模板。初期模仿別人寫的去寫,到後期其實不必完全拘泥於別人的模板或者套路,可以有自己的一些思考,然後添加自己需要的內容。

2.1 一個思維導圖——競品調研報告的大綱或框架

Why?因為,沒有框架,你的個人工作從哪裡展開都不知道,沒有思路甚至無法思考。因此,一開始的時候,去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或者PMcaff上去扒一下大佬們,或者擁有成熟競品調研會寫一些什麼。

對於我來說,可能會非常簡單,在做產品後,因為以前寫BP和公司內部商業分析的時候積累了很多經驗。

2.2 網際網路醫療相關的商業模式

設計的是一個網際網路醫療的掛號功能的競品調研報告,網際網路+醫療產品的大部分服務,都是基於掛號+在線問診展開的,並且最早網際網路+醫療的商業模式就是基於掛號獲取流量,在通過其他方式變現,開始的。

網際網路預約掛號服務是指運用網際網路和移動網際網路技術,由醫院/第三方服務機構向患者提供的掛號、手術、住院、專家團隊和合作機構的預約服務,很好地解決了就醫壓力的問題。

而且是可以拿到掛號行業裡對應功能的數據,並且該功能對於網際網路醫療產品來說,就是基礎是開始,圍繞著用戶需求、平臺運營、醫生需求和醫生的運營管理,基本可以囊括所有面向C端的網際網路+醫療的產品需求。,

三、解讀競品調研報告的內容

3.1 調研背景

公司內部基於什麼情況下做的競品調研

3.2 調研目的

從競品調研中發現功能最佳優化和迭代方向,產品路徑設計到原型設計等;

3.3 行業分析

行業背景可以從艾瑞諮詢、易觀智庫和行業新聞上去獲取;行業情況,需要看目前行業發展階段做展開,上升期和成熟期的行業,側重點會有一些區別;

3.4 市場分析

目前市場情況,競爭格局,類似和已有的玩家一般商業模式如何?自己公司在這樣關環境裡,哪些地方還有機會?(市場、運營、用戶等多維度)

3.5 競品分析

競品概述、競品分析,從流程、體驗、界面等展開,需要具象到每一款產品,分別詳細的描述缺乏(缺了詳細描述);

(1)競品概述

簡要概述競爭對手的情況,從經營情況、商業模式、規模、運營等一切能夠想像到的維度去描述,然後進行對比,可以輔助自己決策,也可以快速讓領導理解競品經營現狀大致是什麼樣的。

(2)競品分析

這裡需要很具體,就是從操作體驗、流程、界面設計、特殊的細節等,一切是為了對比相同和不同,獲取最佳的產品路徑、原型、用戶體驗方案。

3.6 用戶調研和分析

調研和分析是為了產出結論,沒有結論只是描述,還不如不做了;主要集中於用戶畫像、用戶行為分析,設計問卷進行問卷調查差等;

(1)用戶畫像框架

(2)問卷調查設計框架

四、後競品調研的工作簡述

4.1 有說服力的產品經理——產出競品調研報告和PPT

(1)競品調研報告word文件

當時基於功能寫了一個18頁的word文件,詳細地把整個框架下的東西都寫出來了,給自己看也是未來產品內部迭代的核心依據,作為向領導匯報的基礎。為了說服領導、開發和公司。

(2)競品調研PPT

寫PPT目的只有一個——給領導匯報,當時寫了46頁的匯報PPT,然後向領導從頭講到尾去描述行業市場情況什麼樣子的、競爭對手在做什麼、從哪些方面去做、為什麼這麼做、最後產品方案是什麼。

4.2 紮實的產品經理——產品之外的細節和技能

(1)細節——(欄位、數據、流程、特殊用例… )

完成競品調研報告後,信息結構圖、用戶體驗流程圖、PRD文檔和原型後,將會開始內部評審,在這個過程中需要重點考慮細節(欄位、數據、流程、特殊用例),不然開發後就會有坑,而且該動起來很麻煩。

(2)溝通——基於公司需求、業務、用戶等去說服

寫的再好的PPT只是PPT,最後還是需要去和UI、開發溝通,最後把產品開發出來,這個時候他們可能會有很多問題,說服他們進行工作排期和未來開發最大的依據就是為什麼要這麼做?而且,注意技巧,大家是合作方式,如果別人不願意,那就需要從對方工作的角度去和對方溝通,否則… …記住了,產品經理是整體的弱勢方,不要成為背鍋俠,也不要讓別人背鍋。

五、後記

這是自己第n次進行產品競品調研的分析,運營時期是分析了為了寫BP和戰略,所有的技能基礎都是一樣的,冰山模型下很多可遷移技能,善用他們並且不斷強化他們,才會是未來每一個人最大的核心競爭力之一。

已經快3個月沒有進行更新了,自己換工作的事、事業、夢想和現實各種摻雜在一起,導致精力沒那麼多,現在恢復更新了,計劃年底產一篇行業分析,關於VR社交/Facebook等的,也請大家期待一下吧。

相關焦點

  • 產品經理應該這樣寫競品分析報告
    產品經理在設計產品之前,都會做一下競品分析。所謂競品就是競爭對手的產品。競品分析是指對競爭對手的產品進行比較分析。競品分析報告是產品經理在實踐過程中經常寫的一種報告。通過競品分析報告,可以讓產品經理隨時了解競爭對手的產品和市場動態,掌握對手的產品策略,資本背景,保持對市場的敏感,為自身制定產品決策提供參考,獲得新的切入點,快速自我調整並保持優勢。
  • 5個方面分析:如何做出一份高質量的競品分析報告?
    先說明一下,這不是一篇講競品分析報告的方法論和標準步驟的文章,這裡只是匯總了一些關於做競品分析的思路和方法,並對此做了梳理和歸納,意在為從事產品相關工作做競品分析時提供更全面、更合理的建議。這是一個被寫爛了的文章標題,未經思索,筆者便提筆寫下了和這個主題有關的內容,因為這是從事產品相關工作不可迴避的話題,也是必須掌握的工作技能。
  • 競品報告 | 模板讓競品分析一文不值 | 人人都是產品經理
    競品分析報告是一份具有實際參考價值的導向性手冊,但是現在很多的報告,真正有效信息都太少。既無參考價值也不具有導向性,通篇都是定式模塊以及表面信息地堆徹,就像寫的八股文。
  • 研究了100篇競品分析報告後,一個實習生寫了這個
    作者:懷左很多人都寫過競品分析報告,但真正能把競品分析做好的同學很少。很多所謂的「競品分析」,都還停留在「羅列」和「套公式」的階段,看似堆砌了一堆信息,但最後卻並未得到任何真正有價值的核心結論。
  • 如何精準地做份競品分析報告?
    以下為競品分析的整體模型圖,文章主要圍繞這一模型圖展開解釋,如何精準地做一份競品分析報告。但功能上若是差異不大,我們怎麼去做競品分析?比如騰訊新聞與產品新聞,首先我們要做的就是對產品重新改觀,重新認識,細微到每個細節上來:產品的核心價值觀,產品的導向,其中引起實際產品運作方式有哪些不同,也包括界面的顏色和體驗,跟著分析這兩款產品在是內容比重較大,還是功能比重較大。
  • 產品市場調研分析報告、競品分析報告、產品體驗報告的區別
    enjoy~平時我們經常提到產品市場調研或產品市場分析報告,競品分析報告。但這兩者具體有何分別,各有什麼作用,各有哪些重要元素。做為一個野路子產品經理&創業者,以前一直沒有重視這塊,我汗顏。(原文地址: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0219092)2、競品分析報告競品分析報告的目的是了解競品情況,所謂知己知彼,百戰不殆,商場如戰場。作用有以下幾點:了解。了解競品定位、產品、用戶、業務、盈利、公司情況,行業趨勢。
  • 如何定量的做競品分析?
    會做競品分析,是產品的經理的一項重要技能,那要怎麼去做競品分析呢?做競品分析的時候要注意一些什麼細節呢?競品分析,對於產品經理而言是一項非常重要的技能。通過競品分析,你不僅能知道同類型產品的功能特點,也有可能挖掘一下潛在的產品需求點。更重要的,可以清晰的看到與競品的差距,為今後的產品制定合理策略。很多文章都告訴你很多產品分析的方法,但是有一點你很想知道,卻又十分困惑的地方,卻沒有一篇文章具體教你怎麼操作,那就是競品的活躍度如何?自己的產品與別人差距有多大?
  • B端產品如何做競品分析?
    競品的選擇維度一個領域內,總會有很多公司推出自家產品,不同領域也會有公司介入,各類競品蠶食市場的整體份額,那麼要如何選擇競品來進行分析呢?我們可以從以下幾個維度來分析:1)產品的「祖宗」該領域內首個產品;要了解對方的創始人背景、當時的想法、經歷等等,有可能順著對方的思路可以做一些微創新。
  • 運營應該如何高效的做競品分析,並找到工作靈感!
    產品經理通過競品分析為自己制定產品規劃提供依據,同樣運營也可以通過競品的調研為自己的工作給予幫助。在不知道如何開展運營工作時,可以嘗試從競品中找到新的靈感。對運營新人來說,通過競品分析能夠快速熟悉所處的市場,對運營老人來說則可以掌握最新的玩法與工作優化的方向。
  • 競品分析報告:有道雲筆記與印象筆記
    如何在與同類產品的競爭中取得突破,實現更快的用戶增長,是有道雲筆記最關注的問題。本文選取產品定位同為辦公類應用,且知名度與活躍用戶量與有道雲筆記相當的印象筆記作為主要競品進行分析。作為一名產品初學者,我在本文中將試從主要競品的整體情況、用戶與產品定位、視覺設計、功能結構等層面進行分析,並重點討論創建筆記這一核心功能的產品交互特點。
  • 「競品分析」的理念、流程、方法、工具
    本文將對競品分析的「道、法、術、器」(即競品分析的理念、流程、方法、工具)做系統性介紹,可以為你解答以下關鍵問題:競品分析與市場分析有什麼區別?為什麼要做競品分析?專業有效的競品分析流程是怎樣的?在對競品做分析時,需要重點關注什麼問題?競品分析報告應該怎麼寫?...
  • 手把手代練競品分析(上)
    讓看這報告的人完全不知道你在為了什麼而分析。 1.2.2 受眾不明,確落地困難 網上很多競品分析很多都是沒有交代寫給誰的,很多都是想了解行業的角度出發,對未來的展望,但其實實際工作中發起競品分析都是有很明確的場景的。
  • 競品分析很重要,但很多人的方法不正確
    畢竟被競爭的這批用戶,可能已經習慣了;別人有亮點的,借鑑借鑑,參考參考嘛(不過不要侵犯設計專利);別人做的不好的,幫助找到自己產品的突破口。二、競品分析的關鍵點——確定分析維度關鍵點,就是比較難做到的。我們先看一個常見的、典型的競品分析案例。這個競品分析的問題在哪裡?很零散,隨意的寫了幾個感想,無法從中得出可用的策略。
  • 優秀的產品體驗報告該怎麼寫?
    繼上篇《產品市場調研分析報告、競品分析報告、產品體驗報告的區別》之後,這次我將完整的講解產品體驗報告該怎麼寫。還沒有搞清楚和競品分析報告區別的朋友,可以看我上篇文章。我們知道產品體驗報告的主要目的是深度了解一款競品的產品情況,幫助優化自身產品體驗。同時,產品體驗報告也是面試神器,特別是校園招聘。
  • 研究了50+競品分析,我總結出5個常見問題和1套方法論
    筆者最近剛好在做一些新產品規劃,看了很多競品分析的相關文章,有一些小收穫,因此做下整理,如題:研究了50+競品分析,我總結出5個常見問題和1套方法論,希望對你有幫助。一、本文目的1. 通過整理競品分析過程中的常見問題,能讓大家有意識地規避一些常見錯誤,否則還是白折騰了;2.
  • 如何寫好案件剖析報告
    一般來說,凡是典型案件都有剖析研究的價值,本文著重分析嚴重違紀違法案件剖析報告的寫作方法。案件剖析報告著重概括審查調查對象違紀違法行為的性質、類型和主要特點,闡述問題的嚴重性、危害性及所造成的影響與後果,同時注重突出個案特徵,提出對策建議。
  • 競品分析報告:騰訊會議&Mindlinker&Newline
    前文整理和總結了B端產品經理該如何進行競品分析,今天就利用時間來進行一次實際操作;本文將根據「兩隻貓爸」所在的公司情況,結合梳理的知識點,對競品進行一次分析梳理。
  • 做競品分析,不妨試試這款利器!
    如果有這樣一款神器,它不光能夠檢索出產品的介紹、發展歷史、產品功能,還能夠嚴謹的描述行業發展等,用它來做市場調研或是立項報告,是不是立馬變事半功倍了呢?做一份產品立項報告最花時間的部分是什麼?市場分析。做一份產品年度總結最花時間的部分是什麼?還是市場分析。
  • 校園社交app競品分析報告
    在校園社交產品屢遭失敗的情況下,他的表現如何呢?讓我們一起來感受一下吧! 但事實上,同學庫的競品並不只是第三類app,因為第二類與第三類app是有交集的,因此同學庫的直接競品包含了二三類的大部分產品。
  • 今日頭條競品分析報告
    項目描述1.1 競品分析描述通過分析目前市場上的新聞資訊類的APP,分析其直接競品,對今日頭條進行全面的分析。同時與其他軟體相對比,進一步優化產品的結構和布局,確立產品的核心功能。通過市場分析,了解用戶的核心需求,為以後的今日頭條優化做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