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人類的智慧極限,你一定在生活中聽到過這樣的理論:普通人大腦的開發利用程度不到整個大腦的10%,而迄今為止被公認為最聰明的人——愛因斯坦,也不過是開發到了20%而已。這通常被用來宣揚人類具有無極限的智慧潛能,只要你把剩餘的90%稍加利用就能夠讓自己無所不能。並且這被當作是一種常識在人群中傳播,更加讓人不可思議的是,愛因斯坦死後確實是被相關的科學家切除了大腦保留了下來,以供後人研究之用,這似乎更加坐實了這個理論的真實性。
但事實真是這樣嗎?
經查證愛因斯坦確實是於1955年死後不久,被病理學家託馬斯·哈維在普蘭斯堡普林斯頓大學醫學中心的實驗室解剖,並且愛因斯坦大腦被摘除出來之後還被切成了240塊,然後用一種特殊的材料封裝了起來。至於愛因斯坦大腦為什麼會被切除做成標本,一時間也是眾說紛紜,不過至今這種做法是否經過本人事先同意還是一個有爭議的問題。這裡咱們不多做討論,我們這裡主要講一下這個哈維解剖大腦的目的,他聲稱這麼做是希望大腦皮質細胞結構學研究能揭示出有用的信息,也就是說這次的研究目的就是普通的大腦結構研究,並未涉及腦開發程度的問題,也沒有結論說愛因斯坦的大腦被開發到了20%。
那麼這個理論最早來源於哪裡呢?
通過多方查證發現這個理論並沒有確切的出處,不過大多數人都指向一個叫詹姆斯(William James)的美國心理學家,因為他在1908年的時候寫了一部經典著作《人的能量》(The Energies of Men)。正是在這本書中,詹姆斯表示人類只使用了大腦很小的一部分,但他並未給出具體的百分比。所以關於這個理論我們聽到過很多類似的版本,主要是百分比上有出入,有的說是3%、5%以及10%或其他小百分比。因為這本書的暢銷,導致了這種理論被廣為流傳,大家後來也開始慢慢接受了!
不過隨著科學水平的進步,人類對大腦研究檢測的技術手段的不斷提高,現代很多的科學家都證實了,大腦開發不到10%的理論是科學謠言!
事實上人類大腦在結構和功能的運作機制非常複雜,大腦總是在會在做不同事情的時候調用不同區域來做信息處理以完成工作目標。就像我們會把自己的房子分為廚房、衛生間、臥室等,每一個區域都有它存在的意義,但你不能說我們只利用了房子的很小一部分。
現代醫學也表明,只要是大腦受到了損傷,無論損傷發生在哪個區域都會一定程度上的影響到人對身體的掌控,有的是行動能力,有的是語言思維能力,哪怕是很小面積的一點點損傷都會對大腦產生巨大的影響。如果真如謠言裡說的那樣,大腦有將近90%的部分沒被使用,那麼我們生活中大腦的損傷就會很大概率上對我們沒什麼影響,這顯然與現實不符!
近些年科學家通過大腦的掃描成像發現,無論人在做什麼事情,哪怕是安靜的躺在床上睡覺,大腦也都是處在活躍的狀態,雖然活躍的程度各有不同,但是沒有一個區域是完全的「靜止待機」。這說明我們大腦在處理事情時,是分工協調集體行動,缺一不可!
我們從進化論來分析也可以很容易破除這個謠言,大腦佔據人體總量的2%,卻霸佔了高達20%的身體能量,是人身體器官裡最消耗氧氣和能量的部位,如此巨大的耗能如果還保留90%的閒置率,那麼在漫長的進化過程中一定會被淘汰掉,把這部分能量用於其他更有需要的器官。除此之外,現代醫學也表明,沒有被利用的腦細胞會出現衰退的趨勢,如果90%的腦細胞都未被利用,那我們的大腦將會大面積的衰退,這同樣與我們現代的醫學認知相悖!
這麼多證據都證實了大腦10%利用率是假的,那為什麼這樣的謠言還大行其道,許多人對此深信不疑呢?
主要有兩個方面:
第一,人們對於自己大腦充滿著幻想,他們情願相信自己的弱點是由於未足夠開發的大腦造成的。其實這也很好理解,如果你告訴我,我的大腦全負荷工作也只是現在這樣的狀態,那我跟那些天才的差距到底在哪裡?我不相信自己就是如此平庸,如果每個人都接受了自己現在的樣子,那人類進步的動力在哪裡。但事實上,人與人之間的智商差距,確實有先天跟後天的區別,並且每個人擅長的領域不一樣,世界是多樣性的,一個大的項目是需要各種各樣的人參與,天才只是在某一方面比大多數人更擅長,這並不代表其他的普通人就是沒有價值的。你要做的是找出自己大腦擅長的領域勤加練習,而不能錯誤的認為這是因為大腦的利用率有差別導致的!
第二,謠言的商業價值很高,被一些教育機構或是教育產品商利用。市場有很多的教育機構打著開發大腦的旗號招搖撞騙招收學生,其理論基礎就是這種謠言,並揚言可以利用他們獨特的教學手段幫助人們開發那90%的剩餘大腦,讓學員可以變得更聰明。所以他們會不餘遺力的對外鼓吹這種很不靠譜的科學理論,為的就是讓更多的人購買他們的教育產品!
所以當以後再有人在你面前說,人類的大腦只開發了不到10%時,你可以禮貌的回覆他:不需要,謝謝!
那麼有沒有什麼方法可以變聰明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