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位世界知名教授哈工大兼任博導

2020-11-23 中國青年報

 

  本報哈爾濱3月27日電(記者亓樹新 通訊員陶丹梅)從全國人大十屆一次會議上歸來的哈工大校長王樹國,上班後第一件事是籤發《聘請國外教授兼任博士生導師的決定》。經過哈爾濱工業大學學位委員會評審,首批35位國際知名教授被聘為博士生導師,從今年9月開始招收博士研究生。

  如此大規模引進「外智

」在我國高校並不多見。據哈工大外事處副處長範洪波介紹,此次引進的35位外國專家,均是來自世界著名大學的知名教授,如美國賓夕法尼亞州州立大學數學系及材料研究所曹文武教授,美國德克薩斯大學(奧斯丁)高級研究員周建十,美國紐奧良大學物理系唐勁科教授,英國伯明罕大學物理與天文學院納米物理研究實驗室RichardE.Palmer教授,牛津大學工程科學系PeterD.McFadden教授,東京工業大學副校長下河邊明教授,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電氣與電子工程學院控制與儀表系主任蘇榮才教授,德國魏瑪包浩斯大學建築系Dieter Hassenpflug教授,香港理工大學土木及結構工程系蔡宏教授等。涉及領域包括凝聚態物理、光學、固體力學、工程力學,機械製造及其自動化、儀器科學與技術、測試計量技術及儀器、材料物理與化學、控制科學與工程、飛行器設計、信息與通訊工程、市政工程、環境工程等方面。

  他們中最年輕的教授是哥拉斯哥大學的考林?邁肯斯,只有35歲,是飛行器設計方面的專家。「職稱」最低的是香港理工大學康復治療科學系副教授賀菊芳,關於他的聘任曾在哈工大學位委員會上引起爭論,最終被聘任的理由是:他是這一新興學科的帶頭人。被聘任的35位專家全部是男性。

  「引進國外專家絕不是為了『作秀』!」王樹國校長說,作為一個向世界高水平邁進的大學,引進「外智」為我所用是必不可少的。據了解,被聘任的35位外國專家都曾與哈工大有過不同層次的合作,他們的研究方向與哈工大有較強的互補性。

  近3年,哈工大從海外引進各層次人才共78人,為培養人才和推動學科建設做出了巨大貢獻。如從德國宇航中心機器人研究所引進的劉宏,為哈工大創建了智慧機器人研究室,並組建了一支高水平的學術梯隊。從烏克蘭引進的外籍特聘教授B.阿布拉依莫夫,是國際空間材料領域的知名專家。該大學還引進了兩個重要的學術團隊:以蘇文輝教授為首的凝聚態物理梯隊,開闢了我國高壓稀土固體物理交叉學科新領域;從美國引進的以賈林祥博士(客座教授)和王莉博士為首的團隊,在該校建立起了具有世界先進水平的低溫與超導研究所。

  據悉,哈工大對新聘任的35位國外教授採用「合同制」管理。聘請的國外教授兼職擔任博士生導師,每年來校工作約1至3個月,學校為其配備副導師兼聯絡人,共同指導博士研究生學業。外國專家可以通過直接指導、網上指導或把學生帶到自己的實驗室工作等多種形式,確定博士研究生的學術方向、研究課題、論文框架等,指導博士學位論文、參加論文開題和論文答辯、為研究生舉行講座等。學校鼓勵研究生利用國外導師的實驗室完成課題實驗的分析和檢測。

  據透露,被聘任的國外兼職博士生導師將按實際工作量實行月薪制,大約是數萬元人民幣。

 

 

相關焦點

  • 西工大6名青年教授獲得2019年陝西省「傑出青年科學基金」項目資助
    西工大新聞網12月20日電(李崧維)近日,陝西省科學技術廳公布了2019年陝西省「傑出青年科學基金"資助項目獲得者名單(陝科辦發〔2018〕270號),全省共有33名青年學者入選。西北工業大學航海學院李慧平,材料學院李宏偉、範曉麗、謝科予,理學院顧軍渭,光學影像分析與學習中心黃慶華等6位青年教授獲得資助。
  • 【特稿】加州理工學院對西工大建設世界知名大學的啟示
    西工大新聞網10月16日電 前言:2011年10月至2012年11月,通過國家留學基金委和加州理工學院(Caltech)的共同資助,我有幸在美國加州理工學院這所世界名校進行了為期一年的工作和訪問交流,也得以有機會近距離了解加州理工學院成為世界一流大學的原因。
  • 如何看待聶祚仁院士出任北京工大校長,助力衝擊世界一流大學?
    北京工業大學校園一景北京工大發展迅猛衝擊世界一流大學,聶祚仁教授被寄予厚望。公告顯示:中國工程院院士,原北京工大副校長聶祚仁教授被任命為北京工業大學校長。前任對於這個人事任命,坊間也是議論紛紛。那麼聶祚仁教授何許人也?他能擔負起帶領北工大衝擊世界一流大學的重任嗎?
  • 世界著名數學家吳寶珠受聘為哈工大講席教授
    圖片由哈工大提供 本報訊(劉培香梁英爽記者衣春翔)日前,世界著名數學家、菲爾茲獎得主吳寶珠教授從哈爾濱工業大學校長周玉手中接過聘書,正式受聘成為哈工大講席教授。他將助力我省和哈工大數學學科開拓新的研究方向,助力龍江、哈工大建成國際高水平數學研究中心。
  • 三位福建青年科學家獲本年度「科學探索獎」
    本報訊 (記者 林侃) 14日,2020年「科學探索獎」頒獎典禮在北京釣魚臺國賓館舉行,來自九大領域的50位獲獎人從獎項發起人手中接過獎盃。其中,福建籍科學家徐集賢、史大林、陳興分別在能源環保、天文和地球科學、化學新材料領域獲獎。
  • 捐出800萬獎金的劉永坦,報考哈工大有前途
    劉老是哈工大教授,於2018年獲得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800萬。然而,他與家人商量後,將這800萬全部捐出,設立永瑞基金,目的是為發展哈工大的國防電子工程領域。哈工大除了有悠久的歷史,它還有發展的潛力,近年來,它與有「
  • 哈工大機器人中山基地啟動金剛石單晶材料項目
    廣東省科技廳二級巡視員周木堂,廣東省生產力促進中心黨委書記陳志祥,翠亨新區黨工委副書記、管委會副主任林偉強,中山市科學技術局黨組書記、局長兼翠亨新區管委會副主任尹明等人出席了會議;哈爾濱工業大學深圳校區副校長姚英學,廣東省半導體產業技術研究院院長陳志濤,哈爾濱工業大學航天學院教授、博導、長江學者特聘教授朱嘉琦等40餘名專家參與會議並對項目實施提出意見。
  • 為什麼華為對知名的清北不怎麼感興趣,卻對西電、西工大情有獨鍾?
    都說任正非眼光毒辣,因為他對知名的清北不怎麼感興趣,卻對西電、西工大情有獨鍾! 第一,他把鴻蒙生態班設在西北工業大學;第二,每年他都會從西電「預定」相關專業的畢業生;第三,華為有8400多名來自西電的科技領域人才,西電因此得了個外號,「華為人的母校」。
  • 哈工大反擊:成立計算學部!清北沉默,BAT太忙了……
    哈工大被制裁禁止用美國企業的MATLAB軟體MATLAB是美國 MathWorks 公司出品的商業數學以及科學計算仿真軟體,使用場景非常廣泛,目前世界上有數百萬工程師與數學家都在使用 MATLAB,這是一個龐大的多學科融合的系統級別的大軟體,不是我們日常生活中用到的那些打車APP,訂餐小程序之類的。
  • 中國科大6位教授榮獲第十六屆"中國青年科技獎」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曾傑、毛竹、劉誠、餘彥、陸朝陽、姚華建6位教授獲獎,獲獎人數並列全國高校第二 。、博導,長期從事碳一催化、重點關注CO2、CO等分子的活化和定向轉化研究。,博導,長期從事二次電池材料研究,在儲能電池材料方面取得了一系列成果。
  • 又一重量級教授全職加入西湖大學
    > 國內知名多能幹細胞與再生醫學領域專家裴端卿日前已全職加入西湖大學。2002年回國,受聘於清華大學,擔任清華大學長江學者特聘教授;2004年8月受聘於中國科學院廣州生物醫藥與健康研究院,曾任副院長、院長、研究員、博導;兼任中國科學技術大學醫藥生物技術系系主任。2015年10月起,開始籌建廣州再生醫學與健康廣東省實驗室。2020年5月,55歲的裴端卿加入西湖大學生命科學學院。
  • 哈工大研製的衛星拍到了!月...
    哈工大研製的衛星拍到了!月...哈工大研製的衛星拍到了!月底它就要撞月球》王越韋明川日全食是地球上所能看到的最壯觀的天象。在地球上觀測日食已經不罕見,但你可曾想過,在月球上觀測日食,會是怎樣的場景呢?日前,由哈工大研製的繞月衛星龍江二號便獲得了這樣一次機會。
  • 西工大王鵬教授課題組論文被計算機視覺頂級會議CVPR2020錄用
    西工大新聞網2月26日電(王寧 高揚)2月24日,我校計算機學院王鵬教授課題組論文被2020年IEEE國際計算機視覺與模式識別會議(IEEE Conference on Computer王鵬教授在西北工業大學計算機學院擔任教授和博導,隸屬於空天地海一體化大數據應用技術國家工程實驗室。他多次帶領本科生或低年級研究生發表在國內外各類人工智慧大賽中取得名列前茅的成績。具體研究方向包括視覺—語言交互、文本圖像識別、神經網絡結構搜索、目標重識別、目標檢測與跟蹤等。在TPAMI、IJCV、TIP、CVPR、ICCV、AAAI、IJCAI等CCF A類期刊與會議發表論文20餘篇。
  • 香港理工大學鄭子劍教授受聘為西工大講座教授
    西工大新聞網10月14日電(魯越)10月14日上午,材料學院在公字樓322會議室舉行了講座教授聘任儀式,香港理工大學鄭子劍教授受聘為西工大講座教授。學校高層次人才辦公室主任傅莉教授,材料學院黨委副書記(主持工作)殷小瑋教授、副院長林鑫教授等領導和教師代表參加了授聘儀式。授聘儀式由殷小瑋主持。
  • 那些上海財經大學學術界知名校友!
    那些上海財經大學學術界知名校友!上海財經大學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直屬的一所以經管為主,法、文、理協調發展的多科性全國重點大學,建校以來培養了許多學術界的優秀人才。嚴濟慈中國現代物理學研究工作的創始人之一嚴濟慈在壓電晶體學、光譜學、大氣物理學和應用光學等方面做出重要成果。
  • 中山大學(深圳)和哈工大(深圳),哪個更好?網友:看你學啥
    哈爾濱工業大學(深圳)是哈工大的一個校區,不是分校,不是三本,不是分校,不是三本,重要的事情說三遍。哈工大與深圳市政府合作共建,深圳每年給了大部分資金,是廣東省、深圳市的一所大學。哈工大深圳和哈工大本部共有所有資源,但是又相對獨立,比如哈工大的每年經費預算,你網上查不到,但是哈工大深圳的經費卻是公開的,每年也不是很多,大概在11億左右。
  • 北大傳聞中的黃芊芊成科學探索獎最年輕獲獎者,女神博導是如何煉成...
    5年時間,這位來自江西的姑娘不僅順利地拿到了博士學位,還入職母校,擔任博士生導師,而且,還成北大的網紅教授!黃芊芊在北京大學建校70周年之際,作為時代傑出的「北大新生」寫下親筆書信,為本科新生表達祝福,並作為送給新生的特別禮物,隨錄取通知書一同寄出。所以,如果要問2019年北大新生最先認識的北大人是誰,不是北大校長郝平,而是年輕的美女博導黃芊芊。
  • 2020ACM FELLOW出爐,西工大、電子科大等校教授入選
    1月13日,美國計算機協會(Association for Computing Machinery)官網發布公告,宣布2020年當選ACM Fellows的95名成員,包括李學龍、申恆濤、周昆等12位華人學者入選。
  • 中科大6位教授獲「中國青年科技獎」
    10月18日,第十六屆中國青年科技獎頒獎典禮與世界青年科學家峰會同步在浙江溫州舉行,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曾傑、毛竹、劉誠、餘彥、陸朝陽、姚華建6位教授獲獎,獲獎人數並列全國高校第二。其中,曾傑教授榮獲中國青年科技獎特別獎。
  • 三位福建青年科學家獲頒「科學探索獎」,其中還有「85後」
    「科學探索獎」是由騰訊公司董事會主席兼執行長、騰訊基金會發起人馬化騰與北京大學教授饒毅,攜手楊振寧等十幾位知名科學家共同發起的公益性獎項。該獎項面向基礎科學和前沿技術領域,支持在中國內地及港澳地區全職工作、45周歲及以下青年科技工作者。獲獎者每人將在未來5年內獲得騰訊基金會總計300萬元人民幣的獎金,並且可以自由支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