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哈工大機器人中山基地啟動金剛石單晶材料項目

2021-01-13 騰訊網

9月11日,大尺寸高品質金剛石單晶材料生產裝備及工藝技術研發和產業化項目,在哈工大機器人中山基地正式啟動。該項目今年6月成功獲批廣東省重點領域研發計劃-第三代半導體材料與器件專項,由哈工大機器人(中山)無人裝備與人工智慧研究院(下稱」HRG中山研究院「)負責總體統籌及規劃。

金剛石單晶及製品是超精密加工、智能電網等國家重大戰略實施及智能製造、5G通訊等產業群升級的重要材料基礎,這一技術的突破與產業化對於中國智能製造、大數據產業自主安全具有重大意義。

廣東省科技廳二級巡視員周木堂,廣東省生產力促進中心黨委書記陳志祥,翠亨新區黨工委副書記、管委會副主任林偉強,中山市科學技術局黨組書記、局長兼翠亨新區管委會副主任尹明等人出席了會議;哈爾濱工業大學深圳校區副校長姚英學,廣東省半導體產業技術研究院院長陳志濤,哈爾濱工業大學航天學院教授、博導、長江學者特聘教授朱嘉琦等40餘名專家參與會議並對項目實施提出意見。哈工大機器人集團(HRG)執行總裁、哈工大機器人(中山)無人裝備與人工智慧研究院院長王洪波對項目基礎情況進行了介紹。

研究團隊負責人系長江學者特聘教授

HRG中山研究院作為該項目牽頭單位,將聯合哈爾濱工業大學、哈爾濱工業大學深圳校區、中電55所、南京中電芯谷開展單晶金剛石及其器件的研究,在大尺寸單晶生長工藝、高精度微細加工、高效淺能級摻雜和器件集成化等方面重點布局,努力實現從原理探索到關鍵技術攻關的突破並進行產業技術儲備,為我國在半導體技術領域實現彎道超車,搶佔未來產業的制高點以及支撐國家發展戰略的實施提供支撐。

王洪波介紹,本項目主要依託於國家級重點實驗室、省級重點實驗室、金剛石材料國際聯合實驗室及國家級國際聯合研究中心,長期進行金剛石材料、裝備及工藝等研究,獲得了裝發預研、科工局基礎科研、科技部重點研發計劃委等多個部門30餘項項目的支持,相關成果已應用於多種重點型號,並實現產業化;獲得國家技術發明二等獎、黑龍江省技術發明一等獎以及黑龍江省技術發明二等獎各一項;長江學者特聘教授、國家傑出青年基金獲得者、裝備發展部領域專家、科工局科技創新領域專家朱嘉琦為研究團隊負責人。

HRG中山基地已形成逾300人的人才隊伍

HRG中山雙創基地背靠粵港澳大灣區經濟發展前沿優勢,對哈工大機器人集團(HRG)「科創產教」共同體模式進行延伸式複製,形成以重點領域科技研發為基礎,以構建專業化技術轉移體系,落實科技成果產業化為導向,以科技創新推動產業轉型,以人才培養支撐創新的發展理念。依託HRG中山研究院,圍繞無人裝備、人工智慧、生物醫藥健康產業方向,引進高端人才、技術、項目;以科技成果轉化為目標,依託精密儀器與測量、智能感知、機器視覺與圖像處理等機器人領域關鍵共性技術,致力於構建產業集群,打造創新科技成果轉化基地,不斷完善機器人產業鏈。

據介紹,作為HRG「科創產教」共同體模式重要拓展成果,HRG中山基地在創新研究方面,已擁有一支由院士、國家傑青,規模逾310人的科研及產業人才隊伍。同時,HRG中山基地申報智慧財產權數量已達380項;承擔國家02科技重大專項及國家重大儀器專項產業化;獲得了廣東省科普教育基地、中山市市級智能製造公共技術服務平臺、哈工大機器人(中山)智能製造孵化器、哈爾濱理工大學博士後創新實踐基地、廣東省博士工作站等一系列資質。

截至目前,HRG中山雙創基地基地成功引入14家企業入駐,其中10家已正式投產,累計產值5.5億元,獲得各類資質認證80餘項。

針對中山特色產業提供智能化解決方案

入駐中山3年以來,HRG中山雙創基地不斷對接並引入項目,涉及康復醫療、新能源、智能裝備、智慧工廠、無線通訊、無人機、3D 列印及高端材料、虹膜識別、智慧城市等眾多領域。其中,中山小神童創新科技有限公司是基地第一批入駐企業先行者,在創業初期面臨著技術和市場雙重壓力。HRG中山雙創基地作為創業孵化平臺,為小神童提供核心技術工程化、項目管理規範化、人才引進標準化等服務,幫助項目組解決創業風險高、孵化周期長、融資困難等問題,打通產品對接市場的「最後一公裡」,為小神童產品的市場推廣保駕護航。依靠HRG中山雙創基地的持續賦能,小神童成功的把電動載物爬樓機項目轉化為適用於市場的產品,並打造專屬「樓博士」爬樓機品牌,逐漸擴大產業規模。在過去一年內,「樓博士」成功獲得創新工場千萬級投資及深圳市創新投資集團千萬級融資。

HRG中山雙創基地依託健全培育體系複製「科創產教」共同體模式,已經開展了8個科研項目孵化,2020年上半年陸續新增助眠專家、全自動頭部護理機器人、新型滷胺高分子塗層在抗菌消毒領域的應急測試項目三個新項目。

在產業協同方面,HRG中山雙創基地秉承「立足本地,創新支撐產業發展」的理念,深度融合本地產業,促進產學研多領域合作,共同推動區域科技創新與產業轉型升級。例如針對燈飾產業,該蓋達組織開發了用於檯燈控制的低功耗、無頻閃控制器,用於吊扇燈驅動的「低功耗直流無刷電機控制器」,開發智慧杆中的動環管理一體機、智能網關等核心部件。又如,針對五金產業,該基地為品譜五金家居(中山)有限公司、史丹利(中山)工具有限公司等企業設計自動化解決方案;針對家具產業,基地與華盛家具製造有限公司籤訂戰略合作協議,共同研發新一代板式家具自動化產線;針對家電產業,基地分別為廣東奧馬冰箱有限公司、中山美的生活電器製造有限公司、華帝股份有限公司等企業設計及提供了自動化解決方案。

【南方日報記者】羅麗娟

【通訊員】王萌

【攝影】葉志文

【作者】 羅麗娟;葉志文

【來源】 南方報業傳媒集團南方+客戶端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

相關焦點

  • 金剛石單晶領域取得重大科研突破
    金剛石單晶領域取得重大科研突破 來源:科技日報時間:2021-01-11 10:25:51 如何讓金剛石「聽話」,
  • 新方法讓金剛石變身晶片時更「聽話」
    本文轉自【科技日報】;科技日報訊 (記者李麗雲)如何讓金剛石「聽話」,像矽一樣實現晶片的基本功能?哈爾濱工業大學與香港城市大學、麻省理工學院等單位合作,在金剛石單晶領域取得重大科研突破,首次通過納米力學新方法,通過超大均勻的彈性應變調控,從根本上改變金剛石的能帶結構,為實現下一代金剛石基微電子晶片提供了一種全新的方法。近日,該研究成果以「微納金剛石單晶的超大均勻拉伸彈性」為題在線發表於國際著名學術期刊《科學》。
  • 二倍於金剛石單晶強度!納米多晶金剛石(NDP)創造材料強度極限
    日本大阪大學研究生院工學研究科博士生片桐健登和副教授尾崎典雅,與愛媛大學地球深部動力學研究中心的入舩徹男教授等人組成的研究小組,明確了納米多晶狀態金剛石高速變形時的強度
  • 金剛石單晶重大突破:從根本上改變金剛石的能帶結構
    打開APP 金剛石單晶重大突破:從根本上改變金剛石的能帶結構 問舟 發表於 2021-01-11 10:21:30 來自哈爾濱工業大學的韓傑才院士團隊
  • 鄒廣田院士:高速生長CVD金剛石單晶及其應用
    根據金剛石的晶體形態,金剛石可分為單晶體、連生體和聚晶體。其中金剛石單晶由於缺陷少、品質高,在某些應用領域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天然的金剛石單晶(特別是較大尺寸,晶型、取向等符合應用要求的單晶)在自然界中十分稀少,價格昂貴。目前人工合成金剛石單晶的方法主要可分為兩類:高溫高壓法(HTHP),化學氣相沉積法(CVD)。
  • 韓傑才院士團隊在金剛石單晶領域取得重大科研突破
    研究成果以「微納金剛石單晶的超大均勻拉伸彈性」(Achieving large uniform tensile elasticity in microfabricated diamond)為題,發表在科學在線(Science online)上,其中韓傑才院士團隊的朱嘉琦教授、青年教師代兵分別為共同通訊作者(陸洋、李巨、朱嘉琦、Alice Hu)和共同第一作者(黨超群、Jyh-Pin Chou、代兵、
  • 哈爾濱工業大學團隊在金剛石單晶領域取得重大科研突破
    1月1日,哈爾濱工業大學與香港城市大學、麻省理工學院等單位合作,首次通過納米力學方法,展示了微晶金剛石陣列均勻的深彈性應變。該研究突出了深彈性應變工程在光子學、電子學和量子信息技術中的巨大應用潛力。
  • 35位世界知名教授哈工大兼任博導
    據哈工大外事處副處長範洪波介紹,此次引進的35位外國專家,均是來自世界著名大學的知名教授,如美國賓夕法尼亞州州立大學數學系及材料研究所曹文武教授,美國德克薩斯大學(奧斯丁)高級研究員周建十,美國紐奧良大學物理系唐勁科教授,英國伯明罕大學物理與天文學院納米物理研究實驗室RichardE.Palmer教授,牛津大學工程科學系PeterD.McFadden教授,東京工業大學副校長下河邊明教授,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電氣與電子工程學院控制與儀表系主任蘇榮才教授
  • 復工復產推進超硬材料產品優化 豫金剛石潛行第三代半導體
    豫金剛石主要產品是人造金剛石單晶(普通單晶)和大單晶金剛石,這種超硬材料廣泛應用於機械石材、電子電器、光學器件及寶石加工、半導體矽切片等傳統應用,以及珠寶首飾、藝術品、國防軍工、航天航空、裝備製造、電子技術、醫療器械等新興應用領域。在半導體行業主要用於晶片的切割研磨,具有廣闊的應用前景。雖然公司並無第三代半導體相關業務收入,但公司在此領域一直有研發投入,布局較早。
  • 全球金剛石最強嘉賓陣容,不容錯過!
    材料類綜合、全面、專業的微信平臺  重磅消息!  2020年11月17-20日中國上海跨國採購會展中心  金剛石創新應用論壇即將開啟!  參加了日本產、學、研聯合研發與量產大面積單晶金剛石襯底的項目,負責開發出兩種類型六種系列 MPCVD 設備和工藝,量產了 1 英寸單晶金剛石襯底。2013 年9 月回國在西安交通大學成立「寬禁帶半導體研究中心」,主要從事單晶金剛石設備、材料和器件的研發。實現寬禁帶半導體從材料生長、器件設計、性能表徵整個平臺的建設,推動了國內外單晶金剛石其電子器件的發展。
  • 中科鋼研碳化矽項目總部基地落戶上海,賦能第三代半導體材料
    中科鋼研稱,近半年來,中科鋼研與上海市寶山區多次深入溝通與對接,各方已經就碳化矽產業化項目總部基地、科研基地、產業園區及產業基金落戶上海市寶山區達成廣泛的一致意見,並籤署合作框架協議。各方將共同努力,集合科技、人才、市場、金融、政策等多方優勢資源,賦能第三代半導體材料及其應用技術的科技研發、科研成果產業化轉化、高科技產品的多場景商業化應用等整個行業發展鏈條。
  • 陶瓷車削、銑削加工用天然單晶金剛石刀具和PCD銑刀
    陶瓷材料車削加工陶瓷是典型的硬脆材料,具有很高的硬度、耐磨性,除了易切陶瓷,如一般工程陶瓷的切削,只有超硬刀具材料(金剛石)才能勝任。對於陶瓷的粗加工工序一般選擇聚晶金剛石(PCD)刀具,聚晶金剛石(PCD)刀具是人造金剛石微粒在高溫高壓下燒結而成的,遇到衝擊或震動不易破損,適合陶瓷材料的開粗加工。對於陶瓷材料的精加工,使用天然單晶金剛石刀具進行微切削(採用小的切削深度和進給量)。
  • 兩倍於天然金剛石硬度的新材料問世
    原標題:兩倍於天然金剛石硬度的新材料問世    燕山大學教授田永君團隊與吉林大學教授馬琰銘、美國芝加哥大學教授王雁賓合作,在高溫高壓下成功合成出硬度兩倍於天然金剛石的納米孿晶結構金剛石塊材,這是他們繼2013年合成出極硬納米孿晶立方氮化硼之後又一新突破。該研究成果發表在6月12日《自然》雜誌上。
  • 哈工大機器人集團智慧物流解決方案入圍「中國創翼」總決賽
    來源:新華網黑龍江頻道頒獎儀式現場近日,第四屆「中國創翼」創業創新大賽暨第五屆山東省創業大賽落幕,哈工大機器人(濟南)科技創新基地(以下簡稱「HRG濟南科創基地」)憑藉工業網際網路體系下的智慧物流解決方案及產業示範項目勇奪創新組二等獎。
  • 西工大老校長:百鍊成金解材料難題;建國內最大無人機基地
    這些實驗裝置為工業性定向及單晶高溫合金的實驗研究和凝固科學技術研究創造了必要的條件,分別獲得了航空航天部一、二等獎及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國家發明四等獎。當選西工大校長,創事業的第二個春天1984年,西北工業大學進行民意測驗選校長,業精勤懇的傅恆志以得票最高當選。班子剛剛搭建起來,西北工業大學被中宣部、教育部、航空部聯合決定為七所試點學校之一,試行校長負責制。
  • 探索生物奧秘,中建八局「築」力首個國家級生物技術研發基地衝出地平面!
    實驗區建設內容包含生物化工農業和醫藥、機器人工作室哈工大空間環境地面模擬裝置項目哈工大空間環境地面模擬裝置項目是國家航天領域、工業與信息化部、東北三省唯一一項大科學工程,是國家重點規劃工程。它聚焦航天領域的重大基礎性科學技術問題,構建我國首個空間綜合環境與太空飛行器、生命體和等離子體作用科學領域的大型研究基地,對我國加快實現從「航天大國」到「航天強國」的跨越有著重要的意義。
  • 中國首個類金剛石塗層生產基地將啟動
    金屬氣相沉積(超硬塗層)方案的供應商瑞士愛恩邦德(IonBond)將於今年年底,在中國啟動類金剛石塗層(DLC)的生產,以滿足更多高端市場需求。據該公司市場部經理嚴國華介紹,這將是國內**可生產類金剛石塗層的基地。
  • 半導體終極材料?金剛石晶片關鍵技術獲得突破
    中國青年報消息,哈爾濱工業大學與香港城市大學、麻省理工學院等單位合作,在金剛石單晶領域取得重大科研突破,首次通過納米力學新方法,通過超大均勻的彈性應變調控,從根本上改變金剛石的能帶結構,為實現下一代金剛石基微電子晶片提供了一種全新的方法。
  • 西工大Acta Mater:單晶高溫合金不同晶面的雜晶形成
    鎳基單晶高溫合金因其在高溫下的優異性能而被用作航空發動機及燃氣輪機的葉片。然而,單晶葉片在高溫高壓及複雜燃燒室條件下可能產生各種形式的表面損傷。考慮單晶部件的高成本,因此非常需要開發有效的修復技術,其中雷射熔覆技術是一種可靠且有希望的選擇。
  • 燕山大學成功合成硬度超金剛石新材料
    本報北京5月23日電 據新華社記者齊雷傑報導,記者5月21日從河北省教育廳科技處獲悉,日前,燕山大學成功合成出納米孿晶結構立方氮化硼新材料。這種材料具有多種優良特性,未來有望成為鋼鐵行業廣泛應用的新一代刀具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