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空人避免宇宙輻射?美國大學生為NASA出謀劃策:設計磁場屏蔽系統

2020-12-05 前瞻網

如何讓太空人避免宇宙輻射?美國大學生為NASA出謀劃策:設計磁場屏蔽系統

 Connor Feng • 2019-04-25 11:30:25 來源:前瞻網 E1559G0

都在用的報告小程序

寫文章、做研究、查資料【必備】

前往火星的旅行將會使太空人暴露在致命的宇宙輻射當中,但是一群大學生想出了一個計劃來保護宇宙飛船免受輻射。(圖片:©NASA/Viking 1)

一群本科生正在研製一種磁屏蔽裝置,以保護星際太空人免受地球和火星之間強烈的宇宙輻射的傷害。

來自愛荷華州德雷克大學的學生們在4月13日舉行的美國物理學會4月會議上展示了他們的項目。他們的MISSFIT設計(Magneto-Ionization Spacecraft Shield for Interplanetary Travel,用於星際旅行的磁電離太空飛行器屏蔽系統)使用了一個強大的磁屏蔽場,就像能夠保護地球免受高能粒子傷害的地球磁層一樣,該防禦系統還包括「被動」屏蔽,以模擬電離層的作用(電離層地球的第二層防禦)。

在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通過愛荷華州太空撥款聯盟提供的一小筆資金的幫助下,有關被動屏蔽的實驗已經在進行當中(被動屏蔽可以保護太空人免受磁場屏蔽無法阻擋的高能伽馬射線的傷害)。德雷克大學三年級學生、研究小組成員洛裡恩·麥克納爾蒂(Lorien MacEnulty)說,我們希望能夠解決一個關鍵的安全問題:即長期太空旅行中的星際輻射問題。這個問題推遲了NASA最終的火星任務。

現在,學生們正在試驗一些防輻射材料,這些材料的重量可能足夠輕到可以安裝在宇宙飛船上。

MacEnulty說:「我們將(這些織物)暴露在輻射下,然後我們計算有多少粒子穿過每一層織物。」

德雷克大學(Drake University)三年級學生道格·德雷克(Doug Drake)主要負責粒子軌跡的實驗和編碼模擬,他說,長期的數據收集和統計分析過程將有助於確定在太空飛行器上覆蓋哪種面料最有有效。

但面料並不是這個系統的全部。

MacEnulty說,學生們認為NASA最終的火星探測器應該和一個長圓柱體差不多,依靠自旋來產生人造重力。

她說:「在太空艙的末端,我們將有兩個由核反應堆提供動力的超導磁體。」

這些磁鐵不會轉移伽馬射線。但是它們會使帶電的阿爾法粒子(宇宙射線的另一個組成部分,它可以撞擊宇宙飛船並發射x射線)向宇宙飛船的兩端移動,而宇宙飛船的兩端會有兩個氣泡,裡面充滿了模擬地球電離層的電離氣體混合物。

當阿爾法粒子穿過這種電離氣體時,它們會失去能量,其過程類似於在地球南北兩極附近的電離層中產生極光的過程。

學生們還不知道這些磁場的磁力需要有多大。但是研究小組認為,他們可以用宇宙飛船上的核反應堆來提供動力。

MacEnulty說,在未來一到兩年內,該小組希望能夠發表第一篇論文,並在未來推動更多的資金投入到他們的工作中。

她說:「這將會是一個歷時很久的項目,我們只是本科生,而且我們只能靠自己(在德雷克大學教授、物理學家阿塔納西奧斯·皮特裡迪斯的監督下)。」

本文來源前瞻網,轉載請註明來源。本文內容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站只提供參考並不構成任何投資及應用建議。(若存在內容、版權或其它問題,請聯繫:service@qianzhan.com) 品牌合作與廣告投放請聯繫:0755-33015062 或 hezuo@qianzhan.com

相關焦點

  • 如何讓太空人避免宇宙輻射?美國大學生為NASA出謀劃策:設計磁場...
    如何讓太空人避免宇宙輻射?美國大學生為NASA出謀劃策:設計磁場屏蔽系統  Connor Feng • 2019-04-25 11:30:25 來源:前瞻網 E1575G0
  • 一群本科生研究磁屏蔽裝置,幫助太空人登陸火星免受宇宙輻射!
    我們知道火星之旅將使太空人暴露在致命的宇宙輻射中。但是一群大學生計劃保護宇宙飛船免受輻射。據了解,來自丹佛的一群本科生正在研製一種磁屏蔽裝置,以保護星際太空人免受地球和火星之間強烈的宇宙輻射。來自愛荷華州德雷克大學的學生們在近日舉行的美國物理學會上展示了他們的項目。他們的米西菲特(用於星際旅行的磁電離太空飛行器屏蔽)設計使用了一個強大的磁屏蔽,就像地球的磁層一樣,保護地球免受高能粒子的傷害。該防禦系統還包括「被動」屏蔽,以模擬電離層-地球的第二層防禦。在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通過愛荷華州太空撥款聯盟提供的一小筆資金的幫助下,有關被動屏蔽的實驗已經在進行中。
  • 「月球之門」儀器,為阿耳特彌斯太空人提供天氣預報
    這兩套儀器將在太空人到達之前開始監測月球輻射環境並返回數據。 地球磁場在太空中延伸約6萬英裡,保護著我們和國際空間站上的太空人。當月球繞地球運行時,它穿過地球長長的磁尾,這是地球磁場的一部分,地球磁場被太陽風吹回的部分就像風向袋一樣。
  • NASA將對太空人基因改造,修改DNA抵抗宇宙輻射
    隨著世界各國對空間探索日益迅猛的發展,對長期在軌的太空人的保護已迫在眉睫。近日,美國宇航局艾姆斯研究中心為此制定出了一系列研究方案。在地球,地磁場能有效保護人類不受到宇宙輻射的危害,但身處國際空間站的太空人不同,他們時刻暴露在高能粒子的持續輻射中,面臨著許多未知的健康風險。
  • 留心宇宙輻射
    (NANS)來自太陽的威脅1972年,美國阿波羅登月計劃接近尾聲,人們已經習慣了太空人們乘坐飛船來往穿梭於地球與月球之間,似乎只是出了一趟遠門。源自太陽的行星際磁場對銀河宇宙線具有一定屏蔽作用,在黑子比較多的太陽活動高年,行星際磁場的磁通量有所增加,銀河宇宙線強度會變得較低。然而,當太陽活動降低時,銀河宇宙線強度會隨之增強。此外,銀河宇宙線中存在一些原子量比較大的重元素高能粒子,甚至能穿透目前載人飛船保護層,或轟擊宇宙飛船外殼材料產生二次輻射,更加防不勝防。
  • 當心宇宙輻射
    據科學家估計,耀斑爆發時,如果太空人剛好在月球表面活動,將會在短時間內受到4西弗劑量的輻射,超過一般認為的致死劑量3西弗。西弗的輻射劑量有多大?大概相當於人體經受4萬次胸透後所累積的輻射。這一輻射的元兇太陽耀斑,是太陽表面的一種爆發現象,能導致磁場中儲存的能量被快速釋放。
  • 如何保護太空人在月球上不受太空輻射
    無論太空人在哪兒,團隊都會密切關注他們處於的太空環境。詹森的科學家Kerry Lee 表示,「我們的策略是利用任何可用的質量。」機組人員和輻射之間的質量越大,危險粒子在到達機組人員之前就越有可能把能量用光。在月球上,太空人可以利用附近的天然屏蔽材料,比如將月球土壤或風化土堆積在他們的避難所上。
  • 新研究表明,太空人並不會死於宇宙輻射
    這是一個令人驚訝的,甚至令人鼓舞的結果,因為長期以來人們一直認為,暴露於有害的電離輻射裡,最終會在以後的生活中以疾病的形式困擾太空人,並可能使他們過早地進入墳墓。儘管如此,這項研究的主要作者,來自加利福尼亞州死亡率研究諮詢公司的羅伯特.雷諾茲警告說,在距離地球保護磁場更遠的地方執行長期任務,如火星任務,可能是危險的,並可能縮短生命。
  • 與水熊蟲「合體」 人類就能抵禦太空輻射?
    目前,金屬殼體和強磁場屏蔽技術是太空人抵禦長期太空輻射的主流技術。」水熊蟲生命力強有「獨家武器」是誰能在零下20攝氏度沉睡30年後成功甦醒;在150攝氏度高溫下鎮定自若;耐得了太空的真空環境、扛得住射線侵襲;在6倍於深海壓力的環境下也能存活?答案是:水熊蟲!
  • NASA:一個被航天事業耽誤的設計公司
    」 → 點選「設為星標 ★ 」繼續跟我們一起,以專業視角看世界!本文已獲授權來源:施藍藝術圖片:NASA相信不少人小時候都曾幻想過,長大要當一個太空人。穿著炫酷的太空衣,駕駛著飛船漫遊在太空中,探索神秘的宇宙。
  • 你可能要留心來自宇宙深處的輻射
    據估計,如果耀斑爆發時太空人剛好在月球表面活動,這次耀斑將會讓太空人在短時間內受到4西弗劑量的輻射,已經超過了一般認為的致死劑量3西弗。與間歇發生的太陽耀斑所不同的是,由於銀河宇宙線的來源遍布全宇宙,因此它幾乎是持續存在的。源自太陽的行星際磁場對銀河宇宙線有一定的屏蔽作用,在黑子比較多的太陽活動高年,行星際磁場的磁通量有所增加,銀河宇宙線的強度就變得較低。而當太陽活動降低時時,銀河宇宙線的強度就會隨之增強。
  • 你可能要留心來自宇宙深處的輻射
    與間歇發生的太陽耀斑所不同的是,由於銀河宇宙線的來源遍布全宇宙,因此它幾乎是持續存在的。源自太陽的行星際磁場對銀河宇宙線有一定的屏蔽作用,在黑子比較多的太陽活動高年,行星際磁場的磁通量有所增加,銀河宇宙線的強度就變得較低。而當太陽活動降低時時,銀河宇宙線的強度就會隨之增強。
  • 現在我們確切知道太空人將在月球上面對多少輻射
    一項最新的研究報告顯示,太空人在月球表面每小時將吸收約60微西弗的輻射。研究小組成員說,是地球表面的200倍,換句話說,長期停留在月球上會使太空人的身體暴露於高劑量的輻射中。科學家其實早就知道月球的輻射水平相對較高,因為月球沒有厚厚的大氣層或磁場來保護它。(幸運的是,我們的地球擁有兩種防護機制)美國宇航局正努力在2024年讓太空人再次登上月球,並在通過一項名為Artemis的計劃,在地球上最近的鄰居及其周圍建立可持續的人類存在。
  • 太空人在月球上會遭受多少輻射?
    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阿爾忒彌斯計劃將爭取在2024年重返月球  北京時間10月9日消息,科學家對太空人在月球上所受到的輻射劑量已經有了相當準確的估計,但這一結果可能還不足以阻止人類再次登上月球展開探索。  例如,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局的阿波羅號太空人在1969年至1972年間登上月球時,所用的輻射計記錄的是任務期間累積的總輻射劑量,而不是月球表面輻射水平的詳細情況。新的研究使科學家有了更詳細的認識。
  • 月球輻射水平竟然是地球的200倍!太空人如何防護?
    月球不斷受到宇宙射線的轟炸,與地球上有磁場保持安全不同,月球表面沒有保護這些潛在危險粒子的裝置。現在,一項研究首次測量了月球上的輻射水平,發現它們是地球上輻射水平的200倍。但是,專家表示,該水平儀對於長期探索月球仍然是安全的。
  • NASA發現地磁出現異常,或無法抵擋太空輻射
    很多人不知道的是,除了太陽為地球提供光和熱量之外,地球還有一個非常重要的東西,它就是地球的磁場。地球的磁場猶如一道天然屏障,幫助我們隔絕了各種危險。如果沒有地球的磁場,生命也不可能會出現。什麼是地球的磁場呢?
  • 磁場屏蔽
    相對於電場來說,磁場的屏蔽就比較困難。只有當導磁介質厚到一定程度,才能夠有效阻斷磁場。當交變磁場頻率繼續增加,此時屏蔽金屬殼內的渦流現象增強,會進一步增加屏蔽的效果。對於電磁導航的智能車來說,所使用的交變磁場為20kHz,屬於低頻交變磁場。普通的金屬對於該磁場的屏蔽效果較弱。使用工字型10mH電感可以感應導航磁場的強度。
  • NASA發現磁場出現奇怪凹痕,將無法抵擋太空輻射
    地球之所以會形成宜居的環境,其中一個隱形的因素被很多人忽略了,那就是地球磁場。總體來看,磁場能夠削弱宇宙輻射,創造出一個良好的自然環境。那些沒有磁場的星球,例如月球,往往也沒有大氣層,因為磁場具有不讓大氣層逸散的作用。
  • NASA發現磁場出現奇怪凹痕,將無法抵擋太空輻射
    總體來看,磁場能夠削弱宇宙輻射,創造出一個良好的自然環境。那些沒有磁場的星球,例如月球,往往也沒有大氣層,因為磁場具有不讓大氣層逸散的作用。根據報導,美國宇航局發布研究報告稱,他們的研究人員發現地球磁場中出現了一個奇特的「凹痕」。這個凹痕是動態的,目前它正從南大西洋向南美洲移動。
  • NASA擬明年送兩個人體模型繞月 旨在調查太空輻射對太空人的影響
    科技日報北京12月8日電 (記者劉霞)據美國《新聞周刊》網站近日報導,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計劃明年將兩個人體模型送上繞月軌道,以調查太空輻射對太空人的影響,為未來的阿耳忒彌斯登月計劃做準備。據悉,這兩個模擬成年女性軀體的假人由德國航空航天中心設計,分別叫「黑爾佳」和「祖海爾」,由模仿人體組織(包括骨骼、軟組織及其他器官)的塑料製成。 作為「阿耳忒彌斯1號」登月計劃的一部分,這兩名假人明年將搭乘NASA和歐洲空間局研製的「獵戶座」飛船發射升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