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檢測新冠病毒,有哪些新科技

2020-11-29 中國青年網

新型冠狀病毒(2019-nCoV)引發的疫情引起了全國乃至全世界人民的關注。其中,有一個問題引發了廣泛討論:為什麼確診人數在2020年1月18日之後出現了爆發性增長?中國為什麼能快速檢測新冠病毒?

作為生物檢測技術的研究者,筆者希望藉此機會跟大家探討一下,如何診斷一個新發病原體,如何快速檢測新冠病毒。

核酸檢測需要多久

1月9日,本次不明原因的病毒性肺炎病例的病原體初步判定為「新型冠狀病毒」,能否快速,準確地檢測到它,成為防控的關鍵。

在特異性的診斷方法出現之前,只能根據患者體徵找到一些疑似病例。很不幸的是,這次的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症狀上特異性不強。與SARS相比,此次肺炎起病並不很急,有些患者甚至沒有出現高燒。在這個流感橫行的季節,單靠病人體徵這種太過粗糙的方法區分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者是非常困難的事。

1月16日,首批針對新型冠狀病毒生產的PCR試劑盒下發到各省級疾控中心,這是近幾日出現確診病例數量快速增長的直接原因。

冠狀病毒檢測PCR試劑盒的工作原理大致是:通過提取病人樣本中的RNA,進行反轉錄·聚合酶鏈反應(RT-PCR),通過擴增反應將樣本中微量的病毒信息加以放大,最後以螢光的方式讀取信號。如果PCR之後信號為陽性,那麼就可以說樣本中存在病毒(已經感染),反之則說明沒有感染。

一次檢測需要多長時間

初期大約需要16小時(本文數據根據常規的實驗室操作時間推測,不代表實際用時)。

引發本次肺炎的新型冠狀病毒,和它的近親SARS,MERS一樣,遺傳信息都是由單鏈RNA構成。想要完成對它的檢測,至少需要經過提取病毒RNA,和逆轉錄PCR(RT-PCR)兩步。提取病毒RNA本身也包含裂解樣本,提純RNA等多個工序,需要花費數小時。而RT-PCR,一般來說也需要至少三四個小時才能完成。整套工序流水線操作的話,總共大概需要一個工作日,即6-8小時左右,檢測結果都需要經過覆核,重複實驗則需要花費雙倍的時間。

這樣算下來,從1月16日湖北省收到國家疾控中心下發的試劑盒到1月18日通報第一批檢測結果,負責檢測病毒的工作部門可以說是馬不停蹄了。在此基礎上,目前有機構開發出了簡化版的試劑盒,可將單次檢測的時間縮短到約3小時。

怎麼研發生產試劑盒

有的朋友可能還有疑問,從發現第一例患者到試劑盒下發,中間經過了一個月左右,研發生產試劑盒為什麼需要這麼久?

其實,已經很快了,我們來捋一捋試劑盒的開發流程:

病原分離和排查:此次導致疫情的病原是一種全新的冠狀病毒。在確認這是一種從沒有見過的病原之前,需要排除掉所有已知病原:包括各類流感病毒(甲型流感、禽流感等),容易導致普通感冒的腺病毒,鼻病毒和已知能導致肺炎的冠狀病毒(SARS、MERS),衣原體,支原體等等。

設計引物:這是非常關鍵的一步,只有設計出適當的引物,才能進行病毒檢測的PCR反應。科學家需要對這個新找到的病毒進行全基因組測序和生物信息學分析,設計引物(就是一段DNA序列),驗證它的特異性,敏感性,確保它只能識別新型冠狀病毒基因。

工業化生產:可以說,除了引物,所有病毒核酸檢測試劑盒中的其他組分都是一樣的,所以大量合成適當的引物就是工業化生產試劑盒的關鍵。

病原分離和排查需要花費至少一周的時間,測序和生物信息學分析也需要三天左右。探針設計與特異性檢查又需要兩三天。也就是說,在一切都非常順利的情況下,也需要將近兩周的時間才能把設計好的引物投入工業化生產。目前,我國工業化DNA合成技術已經推廣得非常普遍,一兩天的時間足可以生產出大量的產品(有些小劑量定製產品甚至可以當日送達)。綜合各方面信息來看,這次疫情,我國最起碼在檢測手段的開發上做到了近乎完美的快速響應。

除了核酸檢測,蛋白檢測也在路上

除了目前衛生系統所採用的核酸檢測方法以外,基於病毒蛋白的檢測技術也可以在病原的快速檢測上起到很大作用。

在DNA/RNA攜帶的遺傳信息之外,病毒的蛋白外殼同樣也攜帶了大量涉及病毒結構與致病機理的信息,同樣可以確定病人是否感染了病毒,以及是否對病毒有免疫能力。

核酸檢測依賴的是引物,病毒蛋白的檢測主要依賴抗體。只要找到了親和力足夠高,特異性足夠好的抗體,就可以省去提取病毒RNA的繁瑣步驟,直接用發病期患者的血清或痰液進行蛋白免疫分析(一般是酶聯免疫吸附分析,ELISA),在3-5小時內得到結果。如果採用基於微流控平臺的新一代免疫反應器,甚至可以在保證檢測靈敏度的情況下,把總檢測時間縮短到30分鐘之內,真正做到即時診斷。說一句題外話,筆者長期致力於新型微流生物傳感器的開發,衷心希望這類新技術能在此次疫情中能起到應有的作用,造福於國家和人民。

基於蛋白的病毒檢測開發難點在於抗體篩選生產。實驗用抗體的生產高度依賴動物(一般由鼠、兔、羊等動物生產)。注射抗原後數日,還需要對動物的免疫細胞進行篩查,找到能用來生產高特異性抗體的淋巴細胞,對其進行擴增。即便是全速開動,也需要2-3周的時間才能得到初步可用的單克隆抗體。相比基於RNA的PCR試劑盒,蛋白檢測試劑盒所需的開發時間要更長,生產成本要更高。

在2003年的非典疫情中,軍事醫學科學院,中科院北京基因組所,華大基因等單位都開發出了可以檢測SARS病毒本身,或患者對病毒免疫反應的ELISA試劑盒。從這次疫情的反應速度上看,預計近期第一批針對新型冠狀病毒的蛋白檢測試劑盒就將出爐,希望它們能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的診斷起到較大的積極作用。

(作者:譚璞,單位:密西根大學生物醫學工程系)

(來源:光明日報)

相關焦點

  • 防疫新科普 | 新冠病毒核酸檢測手段有哪些?速度能有多快?
    防疫新科普 | 新冠病毒核酸檢測手段有哪些?速度能有多快?,目前新冠病毒核酸檢測手段有哪些?核酸檢測速度能有多快?實驗室檢測與快速檢測有哪些不同?來聽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上海市免疫學研究所王穎教授科普新冠病毒核酸檢測常用方法的原理、耗時和準確度↓↓↓螢光定量PCR:「老老實實」兩倍擴增,以量取勝目前新冠病毒實驗室檢測最常用的是螢光定量PCR檢測技術。
  • 新加坡國大首創亞洲新科技,60秒檢測新冠病毒
    近期,新加坡國立大學衍生企業Breathonix研發出一款便捷的新冠病毒呼氣檢測設備,可在一分鐘內檢測出新冠病毒。  這項相信是亞洲首創的創新技術有望改變新冠疫情走向。在新加坡本地一項由180名患者參與的臨床試驗中,其準確性達到了90%以上。
  • 新冠病毒抗體檢測為何越來越重要
    與應用廣泛的愛滋病病毒檢測試劑盒原理類似,這種新冠病毒抗體快速檢測試劑盒,最近成為多國疫情防控的熱門之選。  確定病毒真正的「滲透力」  提到新冠病毒檢測,人們最熟悉的是目前作為確診「金標準」的核酸檢測。核酸檢測是「進行時」檢測,通過聚合酶鏈反應來檢測病毒基因組中特定的核酸序列,從而判斷被試者此刻是否感染了病毒。
  • 目前檢測新冠病毒有哪些新的方法?
    中國疾控中心研究員 馮錄召  當前批准上市的新冠肺炎檢測試劑主要包括兩類,一類是核酸檢測試劑,一類是抗體檢測試劑。截至目前,國家藥監局批准了12個核酸檢測試劑,8個抗體檢測試劑,其中抗體檢測試劑裡又包括膠體金法5種、磁微粒化學發光法3種。隨著對疾病的認識和研發工作的進展,將來還會有更多的檢測試劑和方法投入使用。第一類的核酸檢測過程包括標本處理、核酸提取,進行PCR檢測等多個步驟,平均檢測時間需要2-3個小時。由於它是直接對我們採集標本中的病毒核酸進行檢測,特異性強,敏感度相對較高,是當前主要的檢測手段。
  • 三成新冠病毒樣本變異 新冠疫苗概念股有哪些
    針對有實驗室研究發現新冠病毒D614G變異可能導致病毒加速複製和加強其傳播性,世衛組織官員近日表示:研究顯示29%的新冠病毒樣本都出現了該變異;這不是新的變異,帶有該變異的病毒已在歐洲及美洲傳播。另據美媒報導,美國已經出現變異的新冠病毒,而且這些病毒變異之後傳染性增加了3-9倍,但毒性並沒有增強。
  • 上海研發快速檢測設備 可實現9個樣本同時檢測新冠病毒
    恆溫螢光檢測儀器 上理工供圖 中新網上海2月12日電 (記者 許婧)新冠病毒的多通道快速檢測是目前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勝利的關鍵。記者12日從上海理工大學獲悉,該校與合作企業協同研發了新冠病毒核酸、抗體抗原多通道快速檢測設備關鍵部件及儀器,其中抗體抗原免疫螢光檢測儀器與相應的試紙條結合可實現9個樣本同時快速檢測。
  • 新冠病毒核酸檢測到底檢測了啥?
    新冠疫情發展至今,已成全球之勢,中國的疫情基本已得到控制,亦有能力幫助其他國家,援助各種醫療資源,例如醫護人員、口罩、檢測試劑、呼吸機等。而3月23日,西班牙媒體報導了一則「西班牙衛生部購買了新冠病毒快速檢測假試紙」的新聞,其中西班牙一家試驗室聲稱其從中國購買的新冠病毒快速檢測試劑有效率僅為30%,跟宣稱的80%準確率相去甚遠。在這風口浪尖,還有企業敢賣假貨?
  • 觀點集萃| 美國微生物學院院士湯一葦談新冠病毒床旁快速檢測方法
    近日,第十四屆中澳醫院論壇在上海市第十人民醫院舉行,美國微生物學院院士湯一葦教授受邀出席大會,介紹了新冠病毒快速檢測的方法。     美國微生物學院院士湯一葦教授  他演講的題目是《新冠病毒床旁快速檢測的方法》,分享了針對新冠病毒等危險病原體的床旁快速檢測的一些方法,詳細介紹了樣本採集、轉移、檢測以及檢測結果判定、解釋等過程。
  • 新冠肺炎病毒檢測產品獲準上市 相關概念股有哪些
    隨著新型肺炎病毒疫情的發展,在2月2日晚,華大基因、達安基因等多家公司披露了新型冠狀病毒檢測試劑產品的研發進度。其中,根據最新消息得知,華大基因新冠肺炎病毒檢測產品獲準上市了,那麼相關概念股有哪些呢?一起來看看。
  • 新冠病毒檢測須知|新型冠狀病毒|新冠病毒|威海市立醫院|呼吸道...
    根據北京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例行新聞發布會消息,4月12日起,進京人員入住酒店,應持有7日內經當地核酸檢測呈陰性的健康證明。按照省委、省政府「應檢盡檢、願檢盡檢」的要求,為做好常態化精準防控工作,威海市立醫院對部分入京、出境等地工作、學習人員以及其他有需求人員,提供新型冠狀病毒核酸檢測及抗體測定服務。
  • 基於CRISPR的新冠病毒快速診斷技術出現
    這一診斷工具大概需要45分鐘就能給出結果,準確性與傳統的RT-PCR檢測相當。  之前的疾病大流行告訴人們,快速且易獲取的檢測方法對於實現有效的公共衛生響應很重要。然而,目前的新冠病毒檢測方法往往需要幾小時甚至幾天才能出結果。
  • 西媒解析新冠病毒檢測方法原理
    參考消息網3月26日報導西媒稱,目前有兩種新型冠狀病毒檢測方法,一種是快速檢測,另一種是PCR檢測。兩種方法雖然截然不同,但目的相同。卡裡·穆利斯和麥可·史密斯因發現這種檢測方法並將其投入臨床使用,而在1993年獲得諾貝爾醫學獎。通過該技術可以定位並擴增遺傳物質片段,如果是新冠病毒的話,該片段就是核糖核酸(RNA)分子。在微生物學實驗室分析疑似感染者的呼吸道樣本時,如果該測試檢測到病毒的RNA,那麼結果為陽性,進而可以確認此人感染了新冠病毒。
  • 「手持式QPCR」實現新冠現場快速檢測
    該設備是國內自主研發的新型現場化快速核酸檢測設備,可40分鐘完成新冠病毒的現場自動化核酸檢測。據介紹,該系統採用微流控晶片原理,整合拭子樣本處理、磁珠法核酸提取純化和實時螢光RT-PCR標準檢測流程。實現了「樣本進,結果出」的新冠病毒核酸快速檢測能力,具有快速、精準、便攜、全封閉體系、全自動化、結果智能判讀、實時上報等功能。
  • 新冠病毒檢測走向「物美價廉」
    科技日報記者 劉 霞據美國《科學新聞》雜誌網站8月31日報導,快速、廉價、準確且容易使用的新冠病毒檢測方法對於遏制新冠肺炎大流行,安全重啟學校、企業和其他重要機構至關重要,因此無數科學家殫精竭慮,各出奇招,開發出一系列新冠病毒檢測方法。
  • 2分鐘完成檢測!新冠病毒快速檢測試劑盒:可用於家庭自測、企業復工、學校返校等
    記者從杭州醫學院獲悉,浙江研發出了新冠病毒快速檢測試劑盒,最快2分鐘完成檢測。
  • 新冠發現近一年,病毒傳播有哪些規律?
    新冠病毒相比SARS病毒究竟有哪些特點?這些問題從疫情暴發之初就是各國科學家所特別關注的,但解答這些問題卻並不容易。作為一種新發現且快速在全球大流行的傳染病,對病毒的特性,尤其是傳播規律的探索只能像拼拼圖一樣從不同規模的感染案例中去推測和分析,並不斷更新和修正。
  • 幾分鐘內快速檢測!新方法或能讓新冠病毒檢測提速
    近日,英國利茲大學的研究人員開發了一種檢測疾病單個生物標記分子的系統,可以在幾分鐘內快速診斷疾病。目前該系統已經被用於檢測與囊性纖維化有關的蛋白質,雖然目前還處於初期階段,但從理論上講,這種方法可以加速新冠病毒的檢測並提供準確的結果。
  • 90分鐘出結果的新冠病毒測試盒長什麼樣子
    上圖就是目前世界上最快的新冠病毒測試盒有了這個盒子,可以大大節約將樣本送往專門的實驗室檢驗的運輸和等待時間,現在這個時間大約是2天。帝國理工大學的研究證明,這個盒子的準確性相當高。通過對比實驗發現,如果實驗室檢測病人沒有新冠病毒,那麼這個盒子也會是同樣的結果。
  • 馬斯克新冠檢測兩次陽性兩次陰性,快速抗原檢測可靠嗎?
    11月13日,特斯拉首席執官埃隆·馬斯克通過社交媒體表示,他進行了四次新冠病毒馬斯克表示檢測「極其虛假」,這四次檢測用了同樣的設備、同樣的檢測方法以及同一個的護士。據了解,此次檢測來自BD公司的快速抗原檢測。
  • 科普:病毒大搜捕——新冠病毒與核酸檢測
    電子顯微鏡樣本的準備非常繁瑣的,而且檢測的成本也非常高,還需要現在實驗室專門去培養一管新冠病毒,再把它放到電子顯微鏡下觀察,這樣才比較靠譜,不像今天用核酸檢測就可以快速而便宜地發現病毒。 新冠病毒是怎樣複製的?人的基因組長度大概有3GB,而新冠病毒長30KB,二者相差了10萬倍如果人的基因組是一個12集的電視連續劇,那麼新冠病毒就是其中一個0.3秒的鏡頭,相比起來非常小。但就是這麼簡單的遺傳信息,今天反而成為了讓人類非常頭痛的一個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