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集萃| 美國微生物學院院士湯一葦談新冠病毒床旁快速檢測方法

2021-01-18 網易

  近日,第十四屆中澳醫院論壇在上海市第十人民醫院舉行,美國微生物學院院士湯一葦教授受邀出席大會,介紹了新冠病毒快速檢測的方法。

  

   美國微生物學院院士湯一葦教授

  他演講的題目是《新冠病毒床旁快速檢測的方法》,分享了針對新冠病毒等危險病原體的床旁快速檢測的一些方法,詳細介紹了樣本採集、轉移、檢測以及檢測結果判定、解釋等過程。

  

   美國微生物學院院士湯一葦教授

以下是演講全文:

  今天,我給大家講一個亟待解決的新冠患者或者新發病原體的快速診斷的問題。我們希望能夠實現在病床旁對新冠病毒的檢測並保證準確。

  下面我大概用25分鐘的時間給大家講這麼幾個點。第一點談一個故事,這個故事現在還正在發生當中,還沒有結束。第二點,在臨床微生物或者說感染的診斷當中,有哪些實時的或者是床旁的,或者說現場的快速診斷的技術的存在。第三點重點給大家講講新冠病毒檢測當中現在有哪些快速的診斷產品。如果我提到的問題有偏見的話請大家指正。

新冠病毒床旁快速檢測的實戰案例

  這個故事發生在我們美麗的海南島,具體來說就是海南島的三亞機場。這個事情是4月8號開始的,主要的目的是希望能夠防止病原體或者新冠病毒從大陸地區轉到我們的海南島。

  那麼當時為什麼會有這種情況?大家可能知道在4月份或者說更早的時間,當時我們中國經歷了這一場災難。那麼實際上我們的領導人也想到了,這場「戰爭」如果不能很快控制的話,我們一定要保證我們中國有那麼幾個地方是完全沒有病原體存在,這樣有機會可以領導全國的抗疫。

  那麼當然我們就選擇了海南島。為什麼是海南島?因為海南島周圍全部都是海,大家要到海南島去的話,可能基本上一個辦法就是飛機,所以如果把海南島的機場控制住的話,基本上問題不是太大。

  所以這樣一來,我們從4月8號開始,對海南島的三個大機場來自於所謂高風險或者中風險的旅客進行篩查。那麼當時最早對這些旅客們進行篩查,因為大家都知道檢測試劑一般需要大概6~8個小時甚至更長的時間才能出結果,所以這些旅客進來以後在機場收集標本,然後如果他沒有發燒,這些旅客該到哪就到哪去。如果有些什麼問題,我們再請旅客回來進行進一步的研究,或者是進一步的篩查。

  實際上差不多有一個月的時間這樣做都沒有發生什麼事情。一直到4月24號,當時我們發現了一例病原體的陽性,當然這個人是一個無症狀的感染者。就馬上把感染者找到,結果發現這位感染者已經產生了將近300多例(確切數字264例)的密切接觸者。那麼大家可以想像這200多例每一個人都要重新進行隔離,重新進行篩查,這是非常大的一個工作量。

  所以在這種情況下,我們就和解放軍總醫院海南醫院的李慧玲醫生一起就做了一個決定,我們就立即用一個快速篩查的產品,它的樣本結果可以在40分鐘以內就出來,所以它可以在現場上做篩查這麼一個工作。但是因為當時的試劑來自於美國,它的疫情也非常嚴重,我們能拿到的試劑量也非常少,所以我們用10:1的方法,就是10個旅行者的標本混在一起,進行所謂的混樣的檢測。結果也是很巧,我們是在5月3號開始這樣做,然後在5月的5號和6號分別發現了兩例病原體陽性,及時被我們抓到了。

  它的意義在什麼地方呢?我們的第一例病人,因為我們在34小時以後才發現他陽性,所以這個病人就產生了超過200例的接觸者,導致我們當地的預防或者說感控受到了一個巨大的挑戰。那麼後來兩例我們都是讓旅行者不離開機場,在45分鐘或者說在一個半小時以內,如果全部都陰性的話,那麼就可以離開機場。

  那麼這樣的原因,雖然我們有兩例陽性,這兩例都沒有產生任何的密切接觸者。目前為止,我們一共找到了9例的這樣的陽性旅行者,其中有8例是無症狀感染者,有一例是病人。因為我們能夠在機場及時地抓住了這些病人或者說感染者,所以就沒有進一步傳播。

  

  美國微生物學院院士湯一葦教授

床旁檢測的優勢

  那麼講完了這麼多,我就想提這麼一個概念,就是說如果我們能夠在現場或者是病床旁有個快速檢測的方法,我們就可以防止病原體的進一步的擴散蔓延。所以這裡提到一個概念就是叫point of care,也就是說床旁或者說及時現場檢測這麼一個概念。

  這個概念有4個方面的因素。第一點,這個方法一定是能夠在病人所在的位置,或者說我們在檢測所在的位置,比如說機場能夠實施。第二點,這種方法一般不需要很大的設施,比如說我們現在實驗室需要的4個房間,從汙染區到半汙染區到清潔區這樣去做,同時也不需要非常有經驗的技師們來做這件事情。第三點就這種方法做起來非常簡單,結果的解釋也是非常容易。第四點很重要的就是這種方法要快,一般來講就是在30分鐘或者最多是一小時以內就完成。

  我們為什麼需要這個方法?實際上有很多的理由,最主要理由就是要減少樣本到結果出來之前所謂的周轉時間。這裡周轉時間有兩個概念,第一個是樣本從採集以後到實驗室產生結果所需要的時間。第二個是病人來求醫到醫生開化驗單的時間。這兩個時間都是一個所謂實驗室結果的周轉時間,如果這個實驗能夠在床旁進行檢測的話,前面所有的周轉時間,還有後面檢測的時間可以大大縮短。

  臨床微生物實驗大家都曉得,實際上我們過去臨床微生物科裡面有很多方法可以進行微生物的檢查,包括病原體的檢查。這裡有些方法,其中比如說形態學的方法,它是不能夠作為床旁檢測的,因為比較複雜,而且主觀性各方面也比較差。還有比如說我們講的培養的方法基本上是不能夠在床旁做的。

床旁檢測的應用案例

  現在可以做的,一個就是檢測抗體的方法,還有一個就是檢測病人特異性核酸的方法。下面我就給大家的很快提幾個目前一些感染性疾病的已經可以用的床旁檢測的方法。

  第一個就是大家可能都知道的就是甲型鏈球菌的咽喉炎的檢測方法。如果你喉嚨痛到醫院去了,一般醫生會給你做快速的床旁的這種抗原的檢測。如果是甲型鏈球菌,這時候就很快用抗原方法進行檢測,這種方法它的優點就是很快,它的缺點就是靈敏度比較差。

  再下面一個比較重要的床旁檢測是呼吸實驗,每次我們去體檢的時候都要吃一點酸奶,吃完酸奶以後開始對一個球裡面吹氣,吹氣檢測什麼?就是檢測幽門螺旋菌它是不是存在。大家知道幽門螺旋菌它有一個非常強烈的一個尿素酶的這麼一個能力,所以在短期內它就可以使得尿素分解產生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就可以被我們的這個機器檢測出來。

  我下面要重點講的就是以呼吸道病毒為例的 SARS病毒的檢測。那麼實際上SARS病毒的檢測也是分成三個部分。第一部分就是SARS病毒的標本採集,還有標本的轉移的問題。第二部分就是標本的在實驗室的實際檢測。第三部分就是標本結果的解釋問題。

  標本早期收集大家都知道很重要。早期的感染要收集上呼吸道標本,晚期的感染要收集大便的標本。這裡我就很快地給大家講講。標本的質量非常重要,我們國內最早的時候是用咽試劑收集標本,當然收集的相對要容易一點,但它的靈敏度或者說特異性都不是太好,為什麼這麼講?就是說安全性不夠,因為我們要收集病人的口咽拭子的時候,我們的採集者一定要站在病人的前邊,一定要讓病人張開嘴,而且一定要看準病人的口腔位置,才能放咽拭子。

  在座各位很多是院長,很多是做管理的,實際上你們可能覺得這是很簡單的事情,但這個事情是非常複雜的,為什麼?因為你去採集標本的時候,稍微不小心就會引起病人的咳嗽,這個病人咳嗽對我們採集者來說是一個很危險的情形。

  那麼鼻咽拭子的好處是什麼?就是採集者可以站在病人的旁邊或者病人的後面,而且採集的時候從鼻腔裡塞進去,塞到指定的位置。它上面有根線,沒有採到這個位置,採集的質量就沒有到,所以質控比較容易。當然除了鼻咽拭子以外,我們還可以唾液標本,唾液標本是2003年SARS的時候由香港大學袁國勇團隊他們提出來的。當然他提的不是普通的口水標本,是所謂的深喉的唾液標本。

  下一點就是採集標本安全性的問題。大家知道我們國內用了50~30分鐘滅活等等,但實際上有些滅活的手段,可能會降低檢測的靈敏度。但是我這裡建議就是說,如果我們需要進行處理的時候,要防止氣溶膠的產生。比如我們如果用離心機的話,就建議用那種處理結核標本的離心機,這種類型離心機的好處它上面有個蓋子。

  講完了標本的前處理,下面我就很快地給大家講講檢測的方法。檢測方法當然最主要的還是培養方法,培養是我們新冠病毒檢測的金標準,但是大家知道培養方法需要設施,也需要時間,更重要地是它需要在P3實驗室才可以做。所以這種方法目前在我們中國主要是用於研究,用於大量的疫苗的研究,治療結果的判定等等。

  那麼抗原的檢測它實際上還是一個比較快速的方法,但是它的一個缺點就是我剛才提到的靈敏度比較差。實際上靈敏度68%~98%這種根本就是不可能達到一個條件,一般來講都是在50%~60%的這麼一個靈敏度。

  那麼最主要的方法就是核酸反應。大家知道核酸檢測有很多種方法。在我們國內現在用的最多的方法就是實時螢光的方法。

  

  美國微生物學院院士湯一葦教授

  講完這個以後我們就要講學血清學方法。實際上一開始我們國家對血清學這個方法是比較過度的宣傳,因為最早的時候我們的核酸檢測的準確性不是太好,所以大家就比較多著重在血清學的方法。現在看來它不是那麼好,它在早期感染檢測應用靈敏度比較差,抗體產生需要時間,在晚期應用它有一定的判斷確認感染的一個能力。但它有的時候有很多的交叉汙染交叉的反應,特別是IgM。懷孕的婦女或者是在有自身免疫性疾病的一些病人當中,會有很多的交叉反應這麼一個情況。

  那麼下面我再給大家很快速的講一下檢測結果的判定。分子生物學是新冠感染檢測的金標準,或者說白金標準。但是我們要注意一些問題,比如說我們要有一些對照,比如說我們要儘量避免用單個的靶標。我們可能要兩個靶標,一個靶標是靈敏度比較高的,但是可以檢測的新冠病毒可能不是非常特異。比如只是檢測所有的冠狀病毒,那麼另外一種靶標它的特異性可能更好,只是檢測我們現在的新冠病毒,但是靈敏度就可能會差一點。

  檢測的方法有很多,有的是為了診斷做的,有的方法是為了篩查用的,有的方法是為了判定治療效果的好壞,那麼更多的方法是用來檢測病人是不是治癒了。

床旁檢測的產品及其標準

  我講了這麼多,那麼我們能不能夠在現場在床旁提供快速的檢測的方法?實際上現在這些方法都已經開始有了。

  中國國內在過去的差不多3個月以內也產生了大量的所謂的床旁的試劑,那麼這裡我給大家提個4個產品,包括卡尤迪的、優思達的,還有奧然的、萬孚福的這些產品,它們的效果我們還要等待進一步的核實。

  

  床旁檢測或者說現場檢測是非常有用的,但是床旁檢測或者現場檢測需要有哪些要求?實際上WTO在好多年以前就給這種床旁檢測或者是現場檢測提供了一些標準,「ASSURED」的標準。

  這個詞本身是有意思的,在英文中就是有保證的意思。實際上這個單詞是由下面這幾個詞來的首字母組成的。第一個就是付得起(Affordable),一般來講應該是10美元以下的,現在中國新冠的試劑都可以賣到十幾塊人民幣,所以這個不是一個問題。

  再下面很重要的是靈敏度和特異性(Sensitive and Specific)。我個人覺得現在我們國內的所有的產品在靈敏度特異上都還沒有達到WTO所需要的要求。那麼再下面一就是User-friendly,用起來非常容易,這個也還有一些距離要走。那麼第四點就是快速(Rapid and robust),我們國內的這些產品都沒有問題。

  那麼還有一個儘量不要用儀器(Equipment-free),如果用儀器的話,這個儀器也非常小。最後一點能夠帶著走(Deliverable),就是說這種檢測設備可以小到像咖啡壺那麼大,當然這是一個相對理想的狀態。我們真的能夠讓床旁或者實時檢測達到這個水平,還需要一段時間。

  來源:中外醫訊(medinfo-au),醫護人員及熱愛健康者歡迎關注。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關焦點

  • 西媒解析新冠病毒檢測方法原理
    參考消息網3月26日報導西媒稱,目前有兩種新型冠狀病毒檢測方法,一種是快速檢測,另一種是PCR檢測。兩種方法雖然截然不同,但目的相同。據西班牙《阿貝賽報》網站3月25日報導,PCR(聚合酶鏈反應)檢測法可用於檢測病原體或微生物的遺傳物質片段。和大規模傳染病導致的公共衛生危機一樣,在這場新冠病毒疫情中,這種檢測方法從一開始就被用來檢測一個人是否被感染。報導稱,PCR技術在醫院、研究中心和大學的微生物實驗室中很常見,其理論基礎是聚合酶的熱穩定性特徵。
  • 美國FDA緊急授權:通過唾液樣本檢測新冠病毒
    製圖:知識分子(數據來源:worldometers) 撰文 | 湯佩蘭 責編 | 李娟 陳曉雪 ● ● ● 在4月14日本周二的白宮新聞發布會上,美國總統川普盛讚一款基於唾液樣本的新冠檢測方式為
  • 上海研發快速檢測設備 可實現9個樣本同時檢測新冠病毒
    恆溫螢光檢測儀器 上理工供圖 中新網上海2月12日電 (記者 許婧)新冠病毒的多通道快速檢測是目前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勝利的關鍵。記者12日從上海理工大學獲悉,該校與合作企業協同研發了新冠病毒核酸、抗體抗原多通道快速檢測設備關鍵部件及儀器,其中抗體抗原免疫螢光檢測儀器與相應的試紙條結合可實現9個樣本同時快速檢測。
  • 鍾南山院士指導研發快速檢測試劑盒,病毒快速檢測技術了解一下
    IgM抗體快速檢測試劑盒採用了一種病毒快速檢測技術。這種檢測方法對操作要求較高,不適合基層衛生院,同時由於新冠病毒變異性強,導致檢測結果可能會出現假陽性或假陰性。據央視新聞消息,2月14日,呼吸疾病國家重點實驗室對外透露,近日,在鍾南山院士的指導下,實驗室聯合多家研究機構,最新研發出新型冠狀病毒IgM抗體快速檢測試劑盒,並已在實驗室和臨床完成初步評價。
  • 石正麗研究員及陳化蘭院士新研究發現,貓咪對新冠病毒易感
    這裡,我們將介紹陳化蘭院士(中國科學院)和石正麗院士(美國微生物科學院院士)團隊的研究結果。雪貂通常被用作人類呼吸道病毒的感染動物模型,因此,研究人員率先測試了SARS-CoV-2在雪貂中的易感性。研究結果表明新冠病毒可以在雪貂的上呼吸道複製,但無法在其他臟器中複製。新冠病毒可在雪貂體內複製長達8天而不會引起嚴重的疾病或死亡。
  • 美國用唾液就能檢測新冠的真相
    這不,熟悉的劇情又來了…… 美國時間4月13日,羅格斯大學(Rutgers University)宣布,羅格斯大學旗下RUCDR infinite Biologics的一種針對新冠肺炎病毒的新型檢測方法獲得了FDA的緊急使用授權(EUA)。
  • 新方法可檢測血液中是否存在新冠病毒抗體
    英國《自然·醫學》雜誌12日公開的一份免疫學研究論文,美國科學家介紹了一種可以檢測新冠肺炎患者血液中是否存在新冠病毒抗體的方法。這種方法已經在16名患者身上做過測試,或有助於鑑定出血漿中包含病毒抗體的個體,這種抗體有望用於治療其他病人。
  • 安徽科技學院研製出30分鐘快速家庭可視化核酸檢測方法
    自新冠病毒(COVID-19)大面積爆發以來,感染人數眾多,給臨床檢測診斷帶來了巨大的壓力。為進一步減少檢測流程、加速檢測速度,由安徽科技學院生命與健康科學學院、生物醫藥與健康研究院牽頭,會同深圳大學、安徽醫科大學以及合肥工業大學,成功研發了一種快速家庭可視化核酸檢測新冠病毒(COVID-19)試劑盒,顯著縮短了對新冠病毒的檢測時間,有力推進了疫情防控工作。
  • 基於CRISPR的新冠病毒快速診斷技術出現
    CRISPR的診斷工具可以快速檢測出新冠病毒。這一診斷工具大概需要45分鐘就能給出結果,準確性與傳統的RT-PCR檢測相當。  之前的疾病大流行告訴人們,快速且易獲取的檢測方法對於實現有效的公共衛生響應很重要。然而,目前的新冠病毒檢測方法往往需要幾小時甚至幾天才能出結果。
  • 快速檢測新冠病毒,有哪些新科技
    中國為什麼能快速檢測新冠病毒?作為生物檢測技術的研究者,筆者希望藉此機會跟大家探討一下,如何診斷一個新發病原體,如何快速檢測新冠病毒。核酸檢測需要多久1月9日,本次不明原因的病毒性肺炎病例的病原體初步判定為「新型冠狀病毒」,能否快速,準確地檢測到它,成為防控的關鍵。在特異性的診斷方法出現之前,只能根據患者體徵找到一些疑似病例。很不幸的是,這次的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症狀上特異性不強。
  • 幾分鐘內快速檢測!新方法或能讓新冠病毒檢測提速
    近日,英國利茲大學的研究人員開發了一種檢測疾病單個生物標記分子的系統,可以在幾分鐘內快速診斷疾病。目前該系統已經被用於檢測與囊性纖維化有關的蛋白質,雖然目前還處於初期階段,但從理論上講,這種方法可以加速新冠病毒的檢測並提供準確的結果。
  • 廢水檢測有助早發現新冠病毒
    據新華社坎培拉12月11日電 (記者嶽東興 白旭)澳大利亞聯邦科學與工業研究組織10日發布公報說,他們與昆士蘭大學科研人員開展的新研究表明,廢水檢測可在新冠病毒感染者出現症狀幾周前就發現社區中存在的新冠病毒
  • 新冠病毒檢測走向「物美價廉」
    科技日報記者 劉 霞據美國《科學新聞》雜誌網站8月31日報導,快速、廉價、準確且容易使用的新冠病毒檢測方法對於遏制新冠肺炎大流行,安全重啟學校、企業和其他重要機構至關重要,因此無數科學家殫精竭慮,各出奇招,開發出一系列新冠病毒檢測方法。
  • 科普:病毒大搜捕——新冠病毒與核酸檢測
    電子顯微鏡樣本的準備非常繁瑣的,而且檢測的成本也非常高,還需要現在實驗室專門去培養一管新冠病毒,再把它放到電子顯微鏡下觀察,這樣才比較靠譜,不像今天用核酸檢測就可以快速而便宜地發現病毒。核酸檢測與抗體檢測 在對新冠病毒進行基因檢測過程中,根據基因組的ATCG不同鹼基的排列順序,科學家嘗試找出一段序列,它是新冠病毒所特有的,與人類或其他病毒、細菌的基因都不相同。而且還要保證在一些發生變異的新冠病毒體內也有這一段基因信息,那麼利用這一段特有的基因信息就可以設計出相應的化學試劑,完成核酸檢測試劑盒的生產。
  • 貓比狗更易感新冠病毒,寵物是否需要進行新冠病毒檢測?
    近日,據媒體報導,來自比利時列日市的一隻貓在其主人確診新冠肺炎後,其新冠病毒檢測結果呈陽性。這是首例已知的貓感染病例。隨著新冠病毒在全球範圍內迅速傳播,一些人對它是否在寵物和人之間傳播感到擔憂。
  • 一文讀懂測序技術在新冠病毒檢測中的應用
    在臨床診斷方向,採用高通量測序技術,可一次性完成細菌、真菌、病毒和寄生蟲等多種病原體檢測[1]。針對在新冠疫情中RT-PCR核酸檢測陰性,但臨床表型高度疑似的患者,可利用高通量測序技術進行進一步確認,同時檢測包括新冠病毒在內的所有可能感染的病原微生物基因序列,為多重感染或繼發感染的相關病原信息提供參考依據。
  • 澳研究所開發新冠病毒快速檢測方法 助民眾儘快復工
    中新網8月27日電 據澳洲網報導,近日,澳大利亞墨爾本Burnet研究所正在開發一項新冠病毒快速檢測方法,該方法可以揭示被檢測者是否已經感染新冠病毒或已經痊癒,此檢測方法或能使人們儘快重返工作崗位。此前安德森曾做出類似的研究,開發了一種檢測愛滋病患者免疫細胞的實驗。報導稱,維多利亞州政府已在該項目中投資了100萬澳元,但是類似的測試也引起了爭議。獨立研究表明,這種檢測並不準確,無法診斷出新冠病毒。報導指出,該計劃的宣傳材料並未說明該機構的具體研究工作如何執行。
  • 澳發明20分鐘新冠病毒血液檢測方法
    本文轉自【科技日報】;科技日報北京7月20日電 (記者劉霞)據美國《每日科學》網站近日報導,澳大利亞科學家發明了一種簡單的新冠病毒檢測新方法,可在約20分鐘內,使用血液樣本檢測出某人是否感染了新冠病毒。
  • 宏基因組測序助力新冠病毒檢測
    引子: 湖北省醫學影像專業委員會副主委譚偉認為,CT結果非常符合新冠肺炎但核酸檢測為陰性的病例大約佔30%—40%。 在杭州一所醫院,有個病人測了6次核酸試劑都為陰性,直到第7次才測出陽性。
  • 抗擊新冠病毒,這些醫藥產品從南京江北新區來
    生命健康產業作為南京江北新區的支柱產業,正是得益於產業的提前布局,有17家企業正將掌握生命科學前沿技術優勢轉化成抗擊疫情的創新產品,勇當急先鋒,科研加速度,為檢測、預防、醫治新冠肺炎助力。病毒檢測試劑盒,可實現供5萬人檢測病毒檢測試劑盒是快速確診病毒攜帶者的方式,疫情發生以來,試劑盒一直處於急缺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