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正麗研究員及陳化蘭院士新研究發現,貓咪對新冠病毒易感

2020-09-04 義翹神州

新冠病毒引發的疫情已經在全球範圍內爆發,目前確診感染人數已經超過100萬,並且這一數值還在持續猛增中。隨著人們對SARS-CoV-2的認知越來越清晰,已經有科研人員進行了動物傳染性方面的研究。這裡,我們將介紹陳化蘭院士(中國科學院)和石正麗院士(美國微生物科學院院士)團隊的研究結果。

當然,兩位院士的研究除了發現易感動物以外,更多的是為了找到合適的動物模型,用於新冠病毒疫苗和藥物的研發工作。我們都知道,藥物在進入臨床治療之前都需要進行嚴格的動物實驗。為藥物找到合適的動物模型也是必不可少的。因此,哪些動物模型可以應用於新冠病毒疫苗和抗病毒藥物開發?

3月31日,中國農業科學院哈爾濱獸醫研究所陳化蘭院士等人在預印本平臺bioRxiv上發表題為:Susceptibility of ferrets, cats, dogs, and different domestic animals to SARS-coronavirus-2 的研究論文,研究動物對新冠病毒的易感性。

雪貂通常被用作人類呼吸道病毒的感染動物模型,因此,研究人員率先測試了SARS-CoV-2在雪貂中的易感性。研究結果表明新冠病毒可以在雪貂的上呼吸道複製,但無法在其他臟器中複製。新冠病毒可在雪貂體內複製長達8天而不會引起嚴重的疾病或死亡。

緊接著,研究人員在貓身上接種新冠病毒,與雪貂相似,成年貓的鼻甲、軟顎、扁桃體和氣管可檢測到病毒,而幼貓的鼻、氣管黏膜上皮以及肺部均有感染。這表明幼貓相較於成年貓,其感染程度更為嚴重。

研究人員使用同樣的方法調查了豬、雞和鴨對SARS-CoV-2的易感性,結果顯示豬、雞和鴨不易感染新冠病毒。

因此研究確定新冠病毒在雪貂和貓中複製效率很高,而在狗、豬、雞和鴨中複製能力微弱,此外還發現新冠病毒可以通過呼吸道飛沫在貓之間傳播。

就在昨天4月3日,中科院武漢病毒所石正麗教授在預印本平臺bioRxiv上發表題為:SARS-CoV-2 neutralizing serum antibodies in cats: a serological investigation 的研究論文,在疫情爆發期間對貓進行抽樣調查,結果發現14.7%的貓可以檢測到新冠病毒的存在。

研究人員從武漢的貓中收集到一組血清樣本,包括COVID-19疫情爆發後102個樣本和爆發前的39個樣本。採用間接酶聯免疫吸附實驗(ELISA)對新冠病毒S蛋白的受體結合區域(RBD)進行抗體反應性篩選。結果顯示疫情爆發後的102個樣本中的15個(14.7%)呈陽性,其中5個樣本呈強陽性。

當然這些研究結果還沒有經過同行評議,也沒有對這些動物的病毒進行基因測序,僅僅是初步的研究結果。這更不能成為我們拋棄寵物的藉口,畢竟我們是為了愛才去養護他們的,在特殊時期我們也應該跟他們同在。

相關焦點

  • 新冠病毒在貓咪體內高效複製,疫情期間鏟屎官應該注意些什麼呢?
    冠狀病毒種類繁多,在哺乳動物以及飛禽中一直都是處於流行狀態的,但是一般的冠狀病毒絕大部分都是具有鍾間特異性的,很少種類可以同時對多種動物造成易感。就算是對多種動物造成易感的某些冠狀病毒也是對特異的幾種動物易感而已,而且這些動物一般都是同一科屬的。
  • 貓比狗更易感新冠病毒,寵物是否需要進行新冠病毒檢測?
    近日,據媒體報導,來自比利時列日市的一隻貓在其主人確診新冠肺炎後,其新冠病毒檢測結果呈陽性。這是首例已知的貓感染病例。隨著新冠病毒在全球範圍內迅速傳播,一些人對它是否在寵物和人之間傳播感到擔憂。
  • 武漢病毒所專家石正麗:新冠病毒只是冰山一角,不研究還會有下一次!
    5月26日中國國際電視臺發布對武漢病毒研究所研究員石正麗的專訪。石正麗被稱為「蝙蝠女俠」,在新冠疫情來襲之際,曾一度處於話題的焦點。2020年2月2日,中國科學院武漢病毒所研究員石正麗,在自己個人微信朋友圈發文:「2019年新型冠狀病毒是大自然給人類不文明生活習慣的懲罰,我石正麗用我的生命擔保,與實驗室沒有關係。
  • 石正麗:1月14日已證明新冠病毒利用SARS病毒同源受體
    在3月9日的一堂「2020科學抗疫」的騰訊課堂公開課上,中國科學院武漢病毒研究所新發傳染病研究中心主任、中國科學院高致病性病原生物學與生物安全重點實驗室主任石正麗研究員首次公開了其團隊對2019新型冠狀病毒的鑑定時間表,顯示1月14日該團隊就已經證明了新型冠狀病毒能夠利用SARS病毒的同源受體
  • ...新冠病毒來自自然界是怎麼回事 新冠病毒來自自然界是什麼意思
    針對新冠病毒來自實驗室的言論,世衛組織總幹事譚德塞再次重申,世衛組織相信科學和證據,目前所有論文均顯示新冠病毒來自自然界。  世衛組織衛生緊急項目技術主管瑪麗亞·范·科霍夫表示,根據以往關於從動物傳染到人的病原體的研究經驗,確定其動物源和中間宿主需要一定時間,需要進行非常詳盡的調查。如果不知道其源頭和中間宿主,就有可能再次傳播給人類。
  • 專訪武漢病毒所研究員石正麗:溯源很重要,但可能永遠找不到
    中國科學院武漢病毒研究所研究員石正麗發表題為「新冠肺炎病原學鑑定和可能的起源」主旨演講。石正麗在接受新京報記者採訪時表示,團隊正在溯源新冠病毒的自然源頭,不過新冠病毒藉由哪種中間宿主、如何從自然界傳播到人類,這個問題仍然沒有答案。病毒溯源的過程或許漫長,也或許永遠沒有答案。
  • 病毒源頭更新!石正麗《自然》發表新冠病毒源頭最新信息
    該病毒來自2012年到2015年該課題組對雲南省墨江縣通關鎮礦井的採樣(相關研究請參考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86-020-2951-z)。新冠病毒可能的來源研究報告,初步揭示了蝙蝠作為新型冠狀病毒的宿主來源以及血管緊張素轉換酶II(ACE2)作為其進入細胞的受體(相關研究請參考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
  • 石正麗接受《科學》採訪,回答新冠來源、宿主等問題
    新京報快訊(記者 李玉坤)美國《科學》雜誌網站日前發表對中國科學院武漢病毒研究所研究員石正麗的採訪報導。8月10日,《中國科學報》經授權翻譯並刊登《科學》雜誌對石正麗訪談全文。在此次採訪中,石正麗回答了關於新冠病毒來源、宿主等諸多問題。
  • 石正麗接受《科學》採訪,回答新冠來源、宿主等問題
    在此次採訪中,石正麗回答了關於新冠病毒來源、宿主等諸多問題。 自然宿主RaTG13在自然界中演變為新冠病毒僅存理論可能 2月3日,石正麗團隊在《自然》期刊發表論文,報導了一株與新冠病毒相似性達到96.2%的蝙蝠病毒(
  • 專訪武漢病毒所研究員石正麗:溯源很重要,但可能永遠找不到
    中國科學院武漢病毒研究所研究員石正麗發表題為「新冠肺炎病原學鑑定和可能的起源」主旨演講。石正麗在接受新京報記者採訪時表示,團隊正在溯源新冠病毒的自然源頭,不過新冠病毒藉由哪種中間宿主、如何從自然界傳播到人類,這個問題仍然沒有答案。
  • 石正麗向nature正式提交新冠病毒源頭補充材料
    該病毒來自2012年到2015年該課題組對雲南省墨江縣通關鎮礦井的採樣(相關研究請參考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86-020-2951-z)。2020年2月3日,NATURE雜誌加速評審了來自中科院武漢病毒所石正麗研究員的
  • 武漢病毒研究所石正麗:新冠病毒絕非人造,建議去蝙蝠棲息地溯源
    3月9日晚,中科院武漢病毒研究所新發傳染病研究中心主任石正麗做客騰訊「2020科學抗疫」線上公益課堂。她澄清,新型冠狀病毒絕非人為製造,華南海鮮市場的關閉確實給新冠病毒中間宿主的溯源帶來了困難。她還提醒,出現下一次蝙蝠冠狀病毒跨族群感染仍是一個大概率事件。
  • 專訪武漢病毒研究所研究員石正麗,為避免下一次疫情暴發提出警告
    「必須提前去了解自然界野生動物攜帶的這些未知病毒,做到提前預警。」石正麗被稱為「蝙蝠女俠」,在新冠疫情來襲之際,曾一度處於「陰謀論」話題的焦點。26日下午,CGTN官方微博發布武漢病毒研究所研究員石正麗接受其獨家專訪的視頻。以下為部分實錄:石正麗接受CGTN採訪。
  • 貓可能會被感染新冠,但沒什麼好慌的
    更引人關注的是武漢病毒所的石正麗教授領銜的研究團隊於近日在預印本平臺發布的研究——一個血清學報告:貓體內的冠狀病毒中和抗體研究。他們對疫情爆發前(2019年3-5月)的39份和疫情爆發後的102份貓血清樣本做研究發現,疫情爆發前的樣本均未檢測出新冠病毒抗體,但疫情爆發後的102份樣本中有15份呈現抗體陽性(ELISA實驗)。
  • 研究證實:部分野生動物對新冠病毒的易感程度與人類一樣
    文章主要作者、比利時魯汶大學微生物學、免疫學和移植系研究人員索菲·格裡塞爾斯對西班牙《公眾》日報記者說:「對於許多種類的哺乳動物來說,它們感染新冠病毒似乎不存在生物學障礙。事實證明,諸如雪貂、倉鼠、獼猴和其他一些哺乳動物對這種病毒的易感程度與人類一樣。」
  • 新冠待解|我們「看到」了病毒,但不知道來自哪裡、如何而來
    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記者在11月參加了一場學術會議,中國農業科學院哈爾濱獸醫研究所研究員、國家禽流感參考實驗室主任陳化蘭院士提到:一般來說病毒從動物傳播到人類需要時間來適應,而SARS-CoV-2出現之後其傳播性特別強,這可能是它最大的特點。 初步分析顯示,新冠病毒與SARS-CoV在核苷酸水平上的相似度為79%。
  • 武漢病毒所石正麗:新冠病毒溯源背後,尋找自然界的病毒值得長久堅持
    這個鏈條證明,新冠病毒引起的小鼠肺炎和人感染新冠病毒引起的臨床症狀大部分是吻合的,證明這個病原是引起肺炎的一個主要病原。同時,石正麗的團隊也用了和人類更接近的恆河猴作為研究模型。他們發現,恆河猴雖然感染新冠病毒,也能引起肺炎,但是其的症狀只能模仿輕微病人的感染。石正麗說,後續在研究動物模型時,科研人員希望能夠創造更多的模型來模擬不同類型的病人感染時的臨床症狀。
  • 美加研究新發現:豬也會感染新冠肺炎
    加拿大政府的一項研究顯示,豬只也會感染新型冠狀病毒,挑戰此前中國科學家研究指稱豬不會罹患新冠肺炎的結論。研究人員指出,進一步研究有助於了解動物在維護與傳播新冠病毒上扮演的角色。加拿大與美國的一支聯合研究小組11日發表一份報告,指出研究人員在豬只染疫後兩周,在豬的組織內發現新冠病毒。
  • 健康研究社|貓狗虎新冠檢測呈陽性,疫情暴發期武漢貓群被感染?動物...
    對此,香港大學新發傳染性疾病國家重點實驗室深圳分室副主任朱華晨介紹,新冠病毒能感宿主(指可以被感染的宿主,其範圍大於易感宿主)和組織器官類型較多,與高致病性的禽流感有一些類似,貓、狗、老虎被感染並不太令人驚奇。「以前的H5N1(高致病性禽流感),也會感染貓和老虎。」
  • 你相信新冠病毒是人造的嗎?勸你先別下結論,當心被打臉!
    那麼,在2020年冬末肆虐武漢的新冠病毒,果真是一場看不見的生化武器戰嗎? 論調一 5年前就研究了「超級病毒」? 1月11日,復旦大學公共衛生學院張永振教授團隊發布首個新型冠狀病毒基因序列; 1月23日,武漢病毒研究所研究員石正麗團隊鑑定病原體為新型冠狀病毒(2019-nCoV),同時發現該病毒與蝙蝠的一種冠狀病毒序列一致性高達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