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媒解析新冠病毒檢測方法原理

2020-12-04 參考消息

參考消息網3月26日報導西媒稱,目前有兩種新型冠狀病毒檢測方法,一種是快速檢測,另一種是PCR檢測。兩種方法雖然截然不同,但目的相同。

據西班牙《阿貝賽報》網站3月25日報導,PCR(聚合酶鏈反應)檢測法可用於檢測病原體或微生物的遺傳物質片段。和大規模傳染病導致的公共衛生危機一樣,在這場新冠病毒疫情中,這種檢測方法從一開始就被用來檢測一個人是否被感染。

報導稱,PCR技術在醫院、研究中心和大學的微生物實驗室中很常見,其理論基礎是聚合酶的熱穩定性特徵。卡裡·穆利斯和麥可·史密斯因發現這種檢測方法並將其投入臨床使用,而在1993年獲得諾貝爾醫學獎。

通過該技術可以定位並擴增遺傳物質片段,如果是新冠病毒的話,該片段就是核糖核酸(RNA)分子。在微生物學實驗室分析疑似感染者的呼吸道樣本時,如果該測試檢測到病毒的RNA,那麼結果為陽性,進而可以確認此人感染了新冠病毒。如果PCR技術沒有檢測到病毒的遺傳物質,那麼此人就未被感染。如果存在高度臨床懷疑,則應重複進行檢測,以確保患者未感染該病毒。

報導指出,自疫情暴發以來,醫學界就開始使用PCR技術進行檢測,但近日來也開始使用另外一種技術進行快速診斷測試。這種快速檢測技術可以在10或15分鐘內獲知一個人是否感染新冠病毒,而PCR技術則需要耗費數小時時間。

報導稱,此前一直沒有使用快速檢測技術的一個原因在於,這種技術尚需進一步開發。為了研發出針對新冠病毒的快速測試方法,首先必須掌握大批感染患者的數據資料,以確定新冠病毒的抗體。而PCR技術是一種直接診斷測試技術,從對病毒進行測序的那一刻起,就可以直接檢測出人體是否感染病毒。

專家指出,與PCR技術不同,快速檢測技術具有另一種操作機制:這種技術不識別病毒的RNA,而是在血液樣本中檢測病毒的抗體。

除了快速之外,快速檢測技術目前還具有另一個非常重要的優勢:可以在疑似病例的家中進行,並始終由醫療專業人員進行監督。

得益於這些快速檢測技術,感染患者的篩查工作將更加有序地展開。未來PCR檢測將僅限於那些出現感染症狀,且通過快速檢測獲得陰性結果的疑似患者。此舉將大大緩解醫療系統的壓力,並促使醫療資源得到合理分配。(編譯/劉麗菲)

相關焦點

  • 西媒:科學家發現新冠病毒的新「隱藏基因」
    西媒稱,自今年1月中旬公布完整的新冠病毒基因序列以來,來自世界各地的科學家一直在研究該病毒的15個基因,以期發現其感染人體細胞的方式,並找到治療方法和能夠有效阻止其傳播的疫苗據西班牙《先鋒報》網站11月12日報導,根據一項發表在美國《電子生命》期刊上的研究報告顯示,出乎所有人意料的是,美國自然歷史博物館領導的研究小組在該序列中發現了一個名為ORF3d的新基因,這個基因此前從未被發現過。報導稱,雖然科學家們尚不了解其功能,但希望該基因能包含有關新冠病毒的信息,這一發現或將為研發抗病毒新藥打開一扇大門。
  • 西媒:科學家發現新冠病毒的新「隱藏基因」
    參考消息網11月13日報導西媒稱,自今年1月中旬公布完整的新冠病毒基因序列以來,來自世界各地的科學家一直在研究該病毒的15個基因,以期發現其感染人體細胞的方式,並找到治療方法和能夠有效阻止其傳播的疫苗。
  • 西媒:研究發現新冠病毒進入人體新路徑
    西媒稱,兩項獨立研究發現了一條迄今為止不為人知的新路徑,有望為新冠肺炎藥物研發開闢一扇新大門。據西班牙《阿貝賽報》網站10月21日報導,研究人員發現,病毒的刺突蛋白能識別並與人體細胞表面的神經纖毛蛋白-1(NRP-1)結合。
  • 東北大學等開發呼氣檢測新冠病毒方法
    日本東北大學研究生院醫學系研究科及加齡醫學研究所通過與島津製作所公司開展聯合研究,推進了 「用於新冠病毒對策的呼氣組學解析系統」 的開發。作為成果,開發出了利用自然呼出的氣體(呼氣)進行無侵襲式檢測的呼氣組學解析系統,可以取代以往的鼻咽拭子檢測系統。這種解析方法除了既能簡化採樣外,還能獲得多方面的解析結果。
  • 西媒:科學家研發出合成納米抗體 可阻止新冠病毒感染人體
    西媒稱,一個國際科學家團隊以羊駝和駱駝體內存在的納米抗體為基礎研發出一種合成納米抗體,可通過其阻止新冠病毒感染人類細胞的功能來對抗新冠。據埃菲社柏林11月4日報導,歐洲分子生物學實驗室(EMBL)4日宣布,這種納米抗體被稱為「sybody 23」,科學家在體外試驗中已證實它能夠滅活新冠病毒。
  • 興證醫藥健康:新冠病毒檢測方法優缺點全面解析
    不同產品的檢測原理基本一致,但是其引物、探針設計存在不同,有單靶區段(ORF1ab)、雙靶區段(ORF1ab、N蛋白)、三靶區段(ORF1ab、N蛋白和E蛋白)的檢測和判讀差別。一般檢測位於病毒ORF1ab和N基因上的兩個靶標,同一份標本需滿足雙靶標陽性或重複檢測為單靶標陽性或兩種標本同時滿足單靶標才能確認SARS-CoV-2病毒核酸陽性。
  • 新聞裡提到的新冠病毒核酸檢測是如何檢測的?
    2020年這個新年的開啟方式與往年不同,舉國之力應對新型冠狀病毒(以下簡稱新冠病毒),央視新聞 「共同戰 『疫』」 不間斷直播,今天我們就來聊聊新聞裡常提到的核酸檢測。
  • 新冠病毒核酸檢測到底檢測了啥?
    新冠疫情發展至今,已成全球之勢,中國的疫情基本已得到控制,亦有能力幫助其他國家,援助各種醫療資源,例如醫護人員、口罩、檢測試劑、呼吸機等。而3月23日,西班牙媒體報導了一則「西班牙衛生部購買了新冠病毒快速檢測假試紙」的新聞,其中西班牙一家試驗室聲稱其從中國購買的新冠病毒快速檢測試劑有效率僅為30%,跟宣稱的80%準確率相去甚遠。在這風口浪尖,還有企業敢賣假貨?
  • 北京協和醫院等合作解析新冠RNA複製酶結合瑞德西韋的結構並揭示其...
    合作團隊首次解析新冠肺炎病毒重要藥靶RNA複製酶和抑制劑瑞德西韋(Remdesivir)的高分辨冷凍電鏡結構,闡述RNA複製酶結合RNA的模式,以及瑞德西韋抑制RNA延伸的機制,為基於病毒基因的複製酶的抗新冠病毒藥物以及廣譜抗病毒藥物研發提供了理論機制和結構基礎。《Eurekalert!》
  • 澳發明20分鐘新冠病毒血液檢測方法
    本文轉自【科技日報】;科技日報北京7月20日電 (記者劉霞)據美國《每日科學》網站近日報導,澳大利亞科學家發明了一種簡單的新冠病毒檢測新方法,可在約20分鐘內,使用血液樣本檢測出某人是否感染了新冠病毒。
  • 韓國批准新檢測方法 可對同一樣本進行新冠病毒及流感檢測
    中國日報網11月4日電(高琳琳)據美聯社4日報導,韓國衛生部官員批准了一種新的檢測方法,能夠對同一樣本進行新冠病毒和季節性流感檢測。隨著流感季節的到來,該方法將有助於避免醫院出現混亂狀況。目前,韓國正在極力遏制新冠病毒的傳播。
  • 西媒:南非大學生設計出探查新冠病毒感染無人機
    埃菲社約翰尼斯堡9月16日報導稱,南非金山大學航空工程專業學生克索拉尼·拉德貝設計出一款幫助探查新冠病毒感染的無人機,原理是藉助熱像儀識別體溫偏高的人群。相關內容摘編如下:現年21歲的拉德貝是一名大三學生,他在3月初南非發現首例新冠肺炎確診病例後開始著手這一項目。他表示:「最經濟的方法是更換(任意無人機上的)攝像頭,但當我們開始這樣做時,我們意識到機身重量會過大,並且幾何結構會影響無人機的一些功能,所以我們說『不行,我們要改裝整架無人機』。」
  • 張鋒團隊推出新冠病毒CRISPR檢測技術
    今年2月,張鋒教授和他的合作夥伴曾經開發出一項基於CRISPR的新冠病毒檢測技術,不需要複雜的設備,三步檢測僅需約1個小時,就能檢查出新冠病毒RNA的存在。這款最新的檢測手段比2月份的檢測技術更進一步,檢測過程中不需要從患者樣本中純化RNA,並且將檢測新冠病毒所需的化學反應步驟在一個試管中完成。
  • 新方法可檢測血液中是否存在新冠病毒抗體
    英國《自然·醫學》雜誌12日公開的一份免疫學研究論文,美國科學家介紹了一種可以檢測新冠肺炎患者血液中是否存在新冠病毒抗體的方法。這種方法已經在16名患者身上做過測試,或有助於鑑定出血漿中包含病毒抗體的個體,這種抗體有望用於治療其他病人。
  • 興證醫藥健康:新冠病毒檢測方法優缺點全面解析 | 網際網路數據資訊...
    ,但化學發光平臺做新冠試劑並沒有優勢,主要因為該方法對設備、操作、使用環境的要求比較高。在這一期間,血清無法檢出IgM與IgG,核酸檢測能檢測處於窗口期的患者是否受到感染。而抗體檢測在取樣過程和檢測時間等方面都有核酸檢測無法相比的優勢。因此在實際檢測過程中需要二者聯合檢測,綜合判讀,彌補不足。根據中國官方文件的建議,核酸檢測用於檢測是否受試者攜帶病毒,而抗體檢測用於核酸檢測結果陰性的疑似患者補充檢測或者聯合核酸檢測。新冠病毒感染檢測由以核酸為主的階段,轉變為核酸、抗體協同檢測階段。
  • 幾分鐘內快速檢測!新方法或能讓新冠病毒檢測提速
    近日,英國利茲大學的研究人員開發了一種檢測疾病單個生物標記分子的系統,可以在幾分鐘內快速診斷疾病。目前該系統已經被用於檢測與囊性纖維化有關的蛋白質,雖然目前還處於初期階段,但從理論上講,這種方法可以加速新冠病毒的檢測並提供準確的結果。
  • 美媒:研究人員在海水樣本中發現「新冠病毒痕跡」
    福克斯新聞:研究人員稱,在蘇必利爾湖沿岸的海水中發現新冠病毒痕跡美國福克斯新聞1日援引美國《明星論壇報》消息稱,今年9月,明尼蘇達大學醫學院德盧斯分校的研究人員首次在海灘取樣的水樣本中發現了「新冠病毒的痕跡」。
  • 新冠病毒抗體檢測為何越來越重要
    新華社北京4月9日電 新聞分析:新冠病毒抗體檢測為何越來越重要  新華社記者彭茜 郝亞琳  輕輕扎破手指,取一滴血,滴在檢測卡樣本孔內並滴加稀釋液,15分鐘後便可通過觀察反應線出現與否,判斷自己是否曾感染新冠病毒。
  • 2020諾獎得主新技術:5分鐘檢測新冠病毒
    2020年諾貝爾化學獎得主、美國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教授Jennifer Doudna領導的研究小組利用CRISPR基因編輯技術,提出了一種只需5分鐘就能檢測出新冠病毒的方法。今年5月,兩個研究小組報告了一種基於CRISPR的新冠病毒檢測方法,這種方法可以在大約1小時內檢測出病毒,比傳統檢測方法所需的24小時快得多。
  • 今年諾獎得主新技術:5分鐘檢測新冠病毒
    2020年諾貝爾化學獎得主、美國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教授Jennifer Doudna領導的研究小組利用CRISPR基因編輯技術,提出了一種只需5分鐘就能檢測出新冠病毒的方法。該測試方法不需要昂貴的實驗室設備來運行,可以在醫生的辦公室、學校和辦公樓中使用。相關成果發表於預印本平臺medRx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