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媒:科學家發現新冠病毒的新「隱藏基因」

2020-12-05 騰訊網

參考消息網11月13日報導西媒稱,自今年1月中旬公布完整的新冠病毒基因序列以來,來自世界各地的科學家一直在研究該病毒的15個基因,以期發現其感染人體細胞的方式,並找到治療方法和能夠有效阻止其傳播的疫苗。

據西班牙《先鋒報》網站11月12日報導,根據一項發表在美國《電子生命》期刊上的研究報告顯示,出乎所有人意料的是,美國自然歷史博物館領導的研究小組在該序列中發現了一個名為ORF3d的新基因,這個基因此前從未被發現過。

報導稱,雖然科學家們尚不了解其功能,但希望該基因能包含有關新冠病毒的信息,這一發現或將為研發抗病毒新藥打開一扇大門。

報導還稱,ORF3d在遺傳學中被稱為「重疊基因」。重疊基因是指兩個或兩個以上的基因共有一段脫氧核糖核酸(DNA)序列,或是指一段DNA序列成為兩個或兩個以上基因的組成部分。重疊基因是一個在病毒基因組中幾乎看不到的部分,因此很容易被研究人員忽視。

其實,新冠病毒含有這樣的基因並非新鮮事,很多其他病毒,尤其是核糖核酸(RNA)病毒都含有重疊基因。研究人員認為,這種「隱藏的」基因可能是該病毒能夠高效複製、躲過宿主免疫系統、增加傳播率的主要誘因之一。

報導指出,目前尚不清楚該基因具體扮演何種角色,到底是與高傳播性有關,還是與死亡率有關。但研究人員認為,該基因很可能是新冠病毒的致命弱點。(編譯/劉麗菲)

相關焦點

  • 西媒:科學家發現新冠病毒的新「隱藏基因」
    西媒稱,自今年1月中旬公布完整的新冠病毒基因序列以來,來自世界各地的科學家一直在研究該病毒的15個基因,以期發現其感染人體細胞的方式,並找到治療方法和能夠有效阻止其傳播的疫苗據西班牙《先鋒報》網站11月12日報導,根據一項發表在美國《電子生命》期刊上的研究報告顯示,出乎所有人意料的是,美國自然歷史博物館領導的研究小組在該序列中發現了一個名為ORF3d的新基因,這個基因此前從未被發現過。報導稱,雖然科學家們尚不了解其功能,但希望該基因能包含有關新冠病毒的信息,這一發現或將為研發抗病毒新藥打開一扇大門。
  • 西媒:研究發現新冠病毒進入人體新路徑
    西媒稱,兩項獨立研究發現了一條迄今為止不為人知的新路徑,有望為新冠肺炎藥物研發開闢一扇新大門。據西班牙《阿貝賽報》網站10月21日報導,研究人員發現,病毒的刺突蛋白能識別並與人體細胞表面的神經纖毛蛋白-1(NRP-1)結合。
  • 西媒:科學家正嘗試將「基因剪刀」用於抗擊新冠病毒
    西班牙每日新聞網站8月6日發表題為《基因編輯工具同樣可以用於抗擊新冠病毒》的文章,編譯如下:基因編輯工具CRISPR(規律成簇間隔短回文重複系統)已經永遠改變我們進行生物學、這些工具源於細菌用來抵禦病毒侵害的防禦系統,而這套戰略是西班牙阿利坎特大學微生物學家弗朗西斯·莫希卡於2003年發現的。10年後,它們已被證明是編輯任何生物基因的有力工具,在世界各地均開始得到應用。因此,它們經常被稱為「基因剪刀」。CRISPR的靈活度是無與倫比的,其作用範圍實際上是無限的,是能夠與任何生物或病毒的遺傳物質進行互動的工具。
  • 在新冠病毒中,科學家剛剛發現了一個神秘的重疊基因
    研究人員已經在新冠病毒(SARS-CoV-2)的遺傳密碼中發現了一個神秘基因,該基因實際上隱藏在病毒基因組的視野中,至今仍被人們忽略。 「就基因組大小而言,新冠病毒(SARS-CoV-2)及其近親是存在的最長的RNA病毒之一,」美國自然歷史博物館的生物信息學家蔡斯·納爾遜(Chase Nelson)解釋說,「因此,它們可能比其他RNA病毒更容易發生'基因組欺騙'。」
  • 西媒:科學家研發出合成納米抗體 可阻止新冠病毒感染人體
    西媒稱,一個國際科學家團隊以羊駝和駱駝體內存在的納米抗體為基礎研發出一種合成納米抗體,可通過其阻止新冠病毒感染人類細胞的功能來對抗新冠。據埃菲社柏林11月4日報導,歐洲分子生物學實驗室(EMBL)4日宣布,這種納米抗體被稱為「sybody 23」,科學家在體外試驗中已證實它能夠滅活新冠病毒。
  • 西媒解析新冠病毒檢測方法原理
    參考消息網3月26日報導西媒稱,目前有兩種新型冠狀病毒檢測方法,一種是快速檢測,另一種是PCR檢測。兩種方法雖然截然不同,但目的相同。和大規模傳染病導致的公共衛生危機一樣,在這場新冠病毒疫情中,這種檢測方法從一開始就被用來檢測一個人是否被感染。報導稱,PCR技術在醫院、研究中心和大學的微生物實驗室中很常見,其理論基礎是聚合酶的熱穩定性特徵。卡裡·穆利斯和麥可·史密斯因發現這種檢測方法並將其投入臨床使用,而在1993年獲得諾貝爾醫學獎。
  • 重大發現!新冠病毒基因組特徵確認了來源,科學家發現新冠病毒「最危險」毒株
    此外,該工具能夠對任何新發現的COVID-19病毒序列或其他病毒序列進行分類,將成為疫苗和藥物開發人員、一線衛生保健工作者、研究人員和科學家在這場全球大流行期間及以後的工具包中的重要組成部分。英媒稱,新冠病毒已變異出至少10種不同變種,其中一種最危險。科學家將這種變種命名為A2a。據報導,該變種比其他變種更善於「在人際間傳播」。
  • 美媒:科學家在柬埔寨發現新冠病毒近親
    美媒稱,據英國《自然·新聞與評論》雜誌報導,科學家在柬埔寨和日本實驗室儲存的冷凍蝙蝠與蝙蝠糞便裡,發現兩種與新型冠狀病毒相似的病毒。韋斯納·東的研究團隊在捕獲於2010年並被冷凍保存的兩隻扁顱菊頭蝠體內發現了一種冠狀病毒。為確認這種病毒與新冠病毒的關係,科研人員重點研究了病毒基因組的一個片段。韋斯納·東的研究團隊發現,新病毒的這一片段不僅與新冠病毒相似,而且與RaTG13病毒相似。RaTG13是已知與新冠病毒親緣度最高的冠狀病毒,相似度達到96%,兩者很可能在40到70年前從共同的祖先那裡分化出來。
  • 美媒:美國新冠病毒基因測序落後,許多數據來自幾個月前
    (觀察者網 訊)新冠疫情在美國暴發以來,川普政府各應對措施廣受批評。近期,變異新冠病毒病例出現在美國後,美媒注意到國內疫情應對的又一大缺陷——病毒基因測序。美國有線電視網(CNN)1月11日撰文指出,根據病毒資料庫GISAID,美國不論是在病毒基因測序的比例上,還是速度上,都落後於很多國家。
  • 研究發現新冠病毒進入人體新路徑
    新華社北京10月24日新媒體專電 西媒稱,兩項獨立研究發現了一條迄今為止不為人知的新路徑,有望為新冠肺炎藥物研發開闢一扇新大門。據西班牙《阿貝賽報》網站10月21日報導,研究人員發現,病毒的刺突蛋白能識別並與人體細胞表面的神經纖毛蛋白-1(NRP-1)結合。
  • 英媒:科學家發現導致新冠重症基因
    為什麼有些人感染了新冠病毒沒有症狀而有些人病情危重?這是此次疫情的最大困惑之一。英國廣播公司網站12月11日對此進行了解答。根據英國《自然》周刊登載的一篇論文,對2200多名重症監護病人的研究結果發現,答案或許在於特定的基因。
  • 新冠病毒引發的基因武器思考
    新冠病毒讓地球按下了暫停鍵,人類不得不忙於自救,有人說新冠病毒是生物武器病毒洩露,並非來自大自然,但是國內外眾多科研單位都給出否定,雖然我們暫時還不知道新冠病毒來自哪裡,可是不得不引發人類的新思考。2003的非典讓人們恐慌了幾個月,有了非典的案例,人們以為新冠病毒也會隨著溫度的升高而自然消失,然而事實讓人們更加的擔心,全球的傳播已經讓人們在思考以後怎麼辦,雖然病毒終會被戰勝,但是我們都知道基因對地球生物至關重要,它是一個巨大的生物信息庫,隱藏著人類進化的奧秘,甚至決定著人類生活的各個方面。假如新冠就是生物武器,那我們人類的命運究竟掌握在誰的手裡。
  • 科學家發現新冠病毒近親
    美媒稱,據英國《自然·新聞與評論》雜誌報導,科學家在柬埔寨和日本實驗室儲存的冷凍蝙蝠與蝙蝠糞便裡,發現兩種與新型冠狀病毒相似的病毒。韋斯納·東的研究團隊在捕獲於2010年並被冷凍保存的兩隻扁顱菊頭蝠體內發現了一種冠狀病毒。為確認這種病毒與新冠病毒的關係,科研人員重點研究了病毒基因組的一個片段。韋斯納·東的研究團隊發現,新病毒的這一片段不僅與新冠病毒相似,而且與RaTG13病毒相似。RaTG13是已知與新冠病毒親緣度最高的冠狀病毒,相似度達到96%,兩者很可能在40到70年前從共同的祖先那裡分化出來。
  • 西媒:美研究人員發現新冠病毒的新弱點
    據西班牙《阿貝賽報》網站12月14日報導,大多數針對新冠病毒研製的疫苗和治療方法都把重點放在刺突蛋白上。因此,如果刺突蛋白被阻斷,例如被抗體阻斷,就可以防止病毒進入細胞。除此之外,新冠病毒還依賴於一系列複雜的蛋白質來形成其包膜,或者複製和組織其遺傳物質。因此要達到避免受到冠狀病毒侵襲的目的,研究人員還可以從更多切入口尋找合適的治療手段。
  • 西媒:美研究人員發現新冠病毒的新弱點
    因此,如果刺突蛋白被阻斷,例如被抗體阻斷,就可以防止病毒進入細胞。除此之外,新冠病毒還依賴於一系列複雜的蛋白質來形成其包膜,或者複製和組織其遺傳物質。因此要達到避免受到冠狀病毒侵襲的目的,研究人員還可以從更多切入口尋找合適的治療手段。
  • 阿根廷科學家對新冠病毒進行基因組測序
    華輿訊據華訊365報導 阿根廷8月21日訊 據TN報導,阿根廷100多名科學家將對來自全國各地的450個新冠病毒樣本進行基因組測序,試圖確定病毒的遺傳特徵與臨床表現的嚴重性之間是否存在關聯。從基因上講,隨著COVID-19菌株的傳播,它會發生突變,因此現在的新冠病毒可能與最初的完全不同。
  • 美科學家發現新冠病毒「新毒株」!我們如何應付變異的新冠病毒?
    該研究通過對亞利桑那州疑似新冠患者的382個鼻拭子樣本進行分析,發現了病毒的新突變,其中一個基因中有81個鹼基「消失」。這與SARS(嚴重急性呼吸症候群,簡稱非典)病毒在疫情中後期的鹼基大量缺失相似。雖然這一突變對病毒的具體影響尚不清楚,但裡姆教授認為,鹼基缺失對病毒來說,可能不是好消息。
  • 美科學家駁斥「新冠病毒源於實驗室」
    據美國福克斯電視臺報導,美國政府正在開展有關新冠病毒起源的調查。福克斯引述消息人士稱,美國官員和情報機構日益傾向「新冠病毒」是源自武漢一實驗室的可能,並稱研製目的並非是生化武器,而是為了彰顯中國在應對病毒的能力已不遜色於美國。然而,眾多科學研究者相繼指出了這一判斷的不實和漏洞,並通過最新研究進一步強調了該病毒起源於自然。
  • 科學家發現:哮喘或是抵禦新冠病毒的「防護罩」
    西媒稱,西班牙巴塞隆納巴爾-德埃夫龍大學醫院研究所的一個肺科學家團隊發現,全球主要呼吸系統疾病之一的哮喘,不僅不會導致新冠肺炎病情惡化,反而具備某種抵禦這種疾病的能力報導稱,兩人設計了一項研究,研究對象為3月1日至6月30日期間因感染新冠肺炎而被巴爾-德埃夫龍大學醫院收治的71例哮喘患者。研究人員試圖回答一個在韓國和美國等國家發表的多項研究中提出的假設:哮喘不會加重新冠肺炎嗎?最終,這項在巴塞隆納完成的研究基於對所有入住巴爾-德埃夫龍大學醫院的新冠肺炎患者(2226例)的分析。
  • 「新冠源頭」最新解釋?美媒:突破性發現,白宮得給中國一個交代
    連日以來,英國、印度尼西亞等多國發現了新冠病毒新毒株。新冠病毒不斷刷新了人們的認知,大量有關它的謎題尚待解開。其中最為引人注目的便是新冠溯源問題。據人民日報報導,當地時間12月22日,美媒《商業內幕》網站列出近段時間以來,各國科學家得到的最新成果,再次刷新了外界對「新冠源頭」的認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