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張瀟瀟
採訪原始空氣CEO李學健的時候,北京的天特別藍。去年入冬後,北京的天氣一反常態地好。據環保部相關負責人對媒體發布的2017年12月全國74個城市的空氣品質狀況,北京超過昆明,躍居全國十佳。
我問李學健,是否擔心北京的霧霾散了,會影響他的新風系統的銷量,這個土生土長的北京創業者笑著說,空氣好他是最高興的,因為能夠讓人們重新呼吸到和他小時候一樣的新鮮的空氣,本身就是他的創業初衷。況且新風系統也不光是去霧霾,他解釋說:新風系統解決的不僅僅是室外的汙染,它也解決室內的汙染。室內有甲醛、二氧化碳,相比於空氣淨化器淨化室內空氣的內循環原理,新風系統是把髒空氣擠出去,把淨化的空氣吹進來,能起到「關窗通風」的效果。
在近日的極客公園創新大會上,李學健和他的團隊研發的「原始空氣新風系統」獲頒「極客宅裝備」類目「年度新風系統」獎。
這個「原始空氣新風系統」,是一個僅床頭櫃大小的壁掛式小白匣子,但出風量可以達到600(m3/h)風量級,一臺機器可解決160平方米房屋面積的空氣問題。據「原始空氣」官方介紹稱,在室內開啟「原始空氣新風系統」後,3分鐘可淨化全屋高濃度霧霾、二氧化碳、甲醛、流感病毒等環境,引入潔淨新風,全天保持室內氧氣充足。
同時,新風系統可以製造不開窗的「過堂風」,不會有直吹不適的現象,用戶也無須擔心噪聲問題。在機器高效運轉的同時,噪音被控制在26dB~53dB,最大噪音也不過像是在夜晚的自習室。
這個精巧的「小白匣子」是李學健的第二次創業了,在百度工作五年後,他覺得該「給自己機會嘗試更酷的東西」 。相對於創業的辛苦,他更覺得創業是「上癮」的。「看到了某個需求沒有被很好地滿足,自己有能力去解決的時候,就萌生起去做的想法。」而他的兩次創業,靈感都源於家庭的需求。第一次是妻子懷孕期間,做針對母嬰的手環,這次創業讓他在做硬體上積累了經驗。第二次創業,則源於孩子在霧霾天的咳嗽。
李學健覺得北京的天氣在2016年到了無法忍受的地步。在霧霾嚴重的時候,他的孩子連續咳嗽了4個月,吃了很多藥,各種醫院看病,解決不了。直到家裡裝了新風系統,給孩子也換了有新風系統的幼兒園,孩子咳嗽自然好了。
這個事情讓他覺得,生存在北京的很多家庭,只要處在空氣品質很差的地段,都面臨同樣的困境。「我就想,我們能不能解決家裡的問題。如果我有能力去做一個好的產品,能夠解決大多數人的困境,我個人也會很有成就感。」
新風系統不是一個新生事物,很多商業樓盤都有。新風系統可以解決通風問題,但要在裝修前做好。過去家庭對室內空氣品質沒有這個概念,等開始重視空氣品質的時候,大部分家庭房子已經裝修好了。而後裝市場上,他去看了很多展櫃,大部分的新風系統都太醜太大了,並且出風量常常不能覆蓋預期面積。北京的房價寸土寸金,很多家庭根本沒有空間安幾臺新風機。
於是一個新的創業想法誕生了。他要做一臺漂亮小巧的、一家裝一臺就能覆蓋全家的大風量新風系統,可以讓沒有預裝新風系統的家庭使用,而且淨化效果、體感和降噪都要做到足夠好。
他花了不到一個月的時間,組建起了創業團隊,其中首席科學家是北航的空氣動力學的博士後,專門研究如何為商業飛機降噪。那些為航天領域設計的科研成果,被用在了新風機上面,成為優秀降噪效果的強大技術後盾。團隊中的首席設計師畢業於清華美院,在李學健做孕婦手環的時候他們就一起合作,他的時尚嗅覺和設計思路也成就了新風系統「小體積大風量」的特色。當第一臺樣機擺在眼前的時候,李學健覺得「太漂亮了」!這也是他創業過程中最滿足的時刻。
此外,團隊裡的供應鏈負責人和銷售人、合伙人,都是讓李學健感激和佩服的夥伴。團隊最拼的時候,常常開會到凌晨三點。而讓他們這麼拼的原因,除了個人的訴求實現,還有他們在「好空氣」這件事上有絕對的共識。
和空氣淨化器不一樣的是,新風系統對上門安裝的服務要求很高。為此,李學健培訓了一支精英服務團隊,專門負責上門安裝。在正式安裝前,團隊做了大量的訓練,在服務的態度上都練習了很久,然而第一次安裝還是給了他們一個下馬威。
第一次安裝,安裝團隊就遇到了極端情況,因為條件限制,通風管道只能通過玻璃打孔實現。,李學健焦慮地等著安裝反饋,等電話、等照片,但是等來的結果是,客戶的玻璃碎了,沒安裝成功。這個事件給所有人都帶來很大的心理壓力,大家都憋著一股勁,好在換了一塊玻璃後,第一戶人家最終安裝成功了。此後的第二戶、第三戶、第四戶……就越來越順利。
在新風系統剛剛開售的時候,李學健有時會穿上安裝工服,親自到用戶家去看安裝過程,也做售後。當看到霧霾天裡,新風系統在默默工作,孩子在屋裡的爬爬毯玩耍的時候,他覺得,那份成就感讓他感動,「那個機器是有生命的,它已經不是一個冷冰冰的東西了」。
現在,除了面向家庭,原始空氣還拓展到幼兒園、醫院、健身房等商業領域。大風量的新風系統對這些場所都極有用。李學健還記得,在2014年,他在霧霾爆表的北京跑了一次馬拉松,五個小時跑完後,咳嗽了一個星期。當時很多外國友人也參加了比賽,他覺得,北京給客人和自己這樣的運動體驗,也是挺殘酷的。如今有了新風系統,孩子、病人和健身愛好者都可以呼吸新鮮的空氣了。
幾年前,因為空氣原因,他也特別認真地考慮過出國,主要是為了孩子,希望孩子能呼吸到新鮮空氣、能看到自己小時候看到過的星空。今年空氣變好後,他打消了這個想法。他覺得從創業機會上,北京還是一個非常適合生根發芽的城市。
「雖然我是土生土長的北京人,但是我周圍很多朋友原來不是北京的,特別是工作上的夥伴,他們在北京都找到了自己的歸宿,找到了自己發光發熱的那一面,這個是北京最迷人的地方。而大家糾結的,就是空氣。如果集全社會之力,我們一起努力,能夠還地球一個非常好的空氣品質,這個就是我們的初衷。」
以下為網易科技與原始空氣CEO李學健對話實錄,略經編輯。
網易科技:新風系統和空氣淨化器的區別是什麼?
李學健:他們是原理上的區別,不是效果上的區別,因為現在很多淨化器會說,比如說40平、60平,我一臺淨化器PM2.5都是0,它也就是40平-60平。
但新風的原理是通風,首先是把髒空氣擠出去的,而不是吸到裡面來,不斷地去循環,它是吹出去,那我只要保證從外面吸進來的空氣進來是絕對潔淨的,它有不斷地像吹氣球一樣,把屋裡就吹了,或者充滿這樣的潔淨空氣,這些空氣通過一些排風的地方擠出去。所以這是原理上的東西。
從效果來講,空氣淨化器永遠是內循環,像我們這麼一個屋子,我們都不開窗,空氣淨化器到最終,比如說一個小時、兩個小時之後,它是能把PM2.5降到0的,但同時它的二氧化碳就可能標到2000多、3000多、4000多都有可能。
因為它沒有新鮮空氣進來了,新風就是同步解決所有這些問題,它吹進來的都是PM2.5為0的空氣,把屋裡面的髒空氣擠出去了,同時他不斷地吹進來含氧的外面的新鮮空氣,所以屋裡面一直是非常非常舒適的。
用新風,我們打的賣點從來不是解決PM2.5,淨化器只解決顆粒物的淨化,我們永遠打的是通風,新鮮的空氣。
網易科技:這個系統技術的創新點在哪裡?
李學健:我們現在已經在申請國家發明專利了,我們是一家非常注重研發的公司,因為和我個人背景也有關係,我們的首席科學家是北航的空氣動力學的博士,所以我們拿了很多的航空航天範圍用到的一些空氣流動,包括建造的技術,用在了我們的機器裡,這些技術在過去家電裡面從來沒有人用過,當然也給我們的產品增加了很多成本,但是換來的就是我們能夠在這麼小的體積裡,把風量做大,且噪音是可控的。
網易科技:怎麼做到降噪呢?
李學健:第一,我們在風機上面做了很多手腳,從它的葉輪,到它的一些降噪淨器的處理,這是我們的專利。
第二,我們有一個叫微穿孔感的技術,或者我們也叫它聲音迷宮,聲音到裡面,它從一個小孔進去,在裡面就出不來了,所以就起到了一個降噪的效果。但是做這個東西比較麻煩,比較挑戰工藝。
還有我們的一些45度出風,包括我們的一些擴壓風道。從這種原理上,我們是參考了很多航空航天上的東西。
我們這套智能系統,因為新風機僅僅是我們解決全屋空氣品質的第一步。
網易科技:那下一步是什麼?
李學健:我們今年可能會陸續發不少新品,因為研發這個事情其實它的投入還是蠻長的,我們認為一個完整的系統裡面,包含檢測,檢測不僅僅是在機器旁邊檢測,其實我想放到哪就放到哪,我想放到寶寶床的旁邊,我要保證這塊空氣是絕對潔淨的,我就應該放在那,以那的空氣品質作為我整套系統運轉的結果。
第二,通風上,能讓屋子裡面形成很多虛擬的風道,讓空氣流動的更舒適。
這幾個東西在我們的設計裡面是聯動的,最後你不用管它,它覺得屋裡面空氣品質,比如說二氧化碳高了,它就會加大通風量。
網易科技:這個是怎麼做到的?
李學健:有檢測來指導,通過一些虛擬通道,實現屋子裡面不通風的引流,這個蠻科技的。其實對於大家來講,現階段,我們第一步還是想解決的是全屋效果,第二步我們想解決的是全屋舒適,所以陸續這套系統,可能現在買了新風機,未來我們做一些升級,就能和我們後續的東西聯動起來。
網易科技:2018年你們有什麼整體的打算?
李學健:我們2018年肯定比2017年活躍一些,2017年主要悶頭在研發上,我們現在手裡有產品了,我們2018年會在合作上更熱鬧一些,我們陸陸續續會和各種品牌展開各種各樣的合作。2018年也是我們在銷售上會進軍全國的一年,我們去年的主力是北京。
網易科技:如果你要去到全國市場的話,這個服務團隊也是……
李學健:北京是我們主力服務的地方,在一些重點城市,我們也找了好的供應商,提供服務的供應商,也做了很多的培訓,我們最遠的機型裝到深圳去了,有人說,深圳還需要裝新風嗎?這不是開玩笑麼?但是是需要的。我說了,汙染不僅僅來來自室外,還有室內,誰都是一樣的。
而且說實話,今年冬天我看了一下,深圳天氣不一定比北京好,所以這是我們最難得的,我們中間陸續地像成都、西安、山東這些地方,雖然陸續的鋪開,這些城市大家都是有很強烈需求的,特別是有孩子的家庭。
網易科技:我感覺現在整體的汙染趨勢好像越來越輕了。
李學健:那是室外,如果說最終全國都實現了,發達國家的狀態。
網易科技:那你是高興還是不高興?
李學健:當然高興了,因為我就是北京土生土長的,從小看到的北京是滿天銀河,也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城市又變亮了,空氣又變差了,幾乎晚上都看不到星星了,我的小孩兒就已經沒有我小時候那種幸運了,我給他看星星的時候,只能從電視上看。
所以我覺得,如果全社會之力,從工業、製造汙染的企業、政府,我們攜手努力,能夠還地球一個非常好的空氣品質,這個是我們的初衷。
我們也看到,戶外無論治理的再怎麼樣,室內的這些汙染也是我們需要去解決的,可能對我們來講,僅僅是一些宣傳,一些賣點上面做一些調整,但是這個需求還是存在的,人群還是存在的。
網易科技:未來你會不會去幼兒園或者一些to B的企業發展?
李學健:to B也是我們比較重要的一條線,事實上,已經有很多幼兒園在用我們的系統了,因為我們對幼兒園來講是有很大優勢的,因為單機的風量大,所以它一個教室一臺,覆蓋很多孩子完全沒有問題,可能一些小風量的產品得用量臺。
這個優勢不僅僅在家裡,在商業場所也同樣存在,我們現在的2B,在幼兒園、醫院、健身房,尤其是健身房。霧霾天我2014年的時候去跑了北馬,當天霧霾300多,但當時不覺得,也沒那個概念,然後就去了,當天早上就有很多人在我們那個群裡,退縮了,我為什麼今天要跑,我為的是一個好的身體,但是我估計今天跑完5個小時之後,我就廢了,很多人都不跑,但我那天還是跑了,那是我很難忘的一次經歷。
網易科技:跑完感覺怎樣?
李學健:咳嗽,當然我也不清楚是不是正常,反正咳嗽了一個禮拜,當天也挺誇張的,因為那個時候,其實你跑馬拉松沒法戴口罩,所以你看到所有的參賽選手都沒有帶口罩,還有從國外過來參加的,身為北京人,我覺得這樣對待客人還是有點殘酷的。
我希望,就像你剛才說的,如果大家都好了,那就太好了,哪怕說因為空氣好了,我們在做淨化這件事上沒有什麼前途,我可以做加溼、除溼,我可以從更多維度上讓空氣更舒適,但是我也不會為了這個而期待空氣不好,這不是我們的本意。
網易科技:你對那些剛創業的人有沒有什麼建議或者忠告?
李學健:首先,現在創業比我最開始上大學時候的那種創業已經舒服太多了,現在錢也很多,如果你不是出來騙錢的,你真的是有想法,想認真投入的,資金端應該比較好解決,但是創業大家不要太著急,有的時候是奔著快錢來的,反而一分錢都掙不到,但如果你奔著一個偉大事業去,其實過程中就會左右逢源,而且你堅持不了的時候,再堅持一下,這是我在跑馬拉松之後得到的結論。
馬拉松就教會我,其實你往前進的每一步,就是在你堅持不下去的時候告訴自己再走一步,你下一步還走不下去,再走一步可能就能到重點了。
所以這種堅持是整個創業過程中,非常重要的點,特別是創始人,因為我們知道,像員工我們不提這樣的要求,而且我們也希望事是靠譜的事兒,我們才讓更多的朋友、更多志同道合的人一起來做。
但是在創始人的環節,你是不知道這個事兒靠不靠譜的,你就得進去,這個時候就是需要你,別人都需要畫餅,我們講我們給別人畫餅去投資,或者我們畫餅去忽悠高水平的人進來加入我們,創始人是要自己給自己畫餅的,沒有人給他畫餅。而且他知道的信息是最全面的,公司好的一面,公司困難的一面也只有他知道。
所以對他來講,他的這份堅持就是保證這個火車還能一直往前跑很重要的動力,像新風這件事情,當然任何行業也會有興衰,新風這個事情到底市場未來能做到多大,是不是個百年基業,我們現在不去做論斷,而且我們現在都已經是網際網路時代的人,其實我們看了很多潮起潮落、風起雲湧,但是我覺得在他最該出現的那一面的時候,我們要讓我們的產品以最好的姿態去迎接它的到來,這是我們現在最務實的東西。
創業者也是這樣,無論做哪個行業,它都有行業很高昂的時期,所謂的風口,在那個時候能夠抓住,你就能很快速的上臺階。
網易科技:現在國內很多中產,尤其是像程式設計師這樣的技術人員,很多人猶豫要不要回國,或者要不要出國,其中空氣是他們很大的一個考慮因素,您怎麼看這件事?
李學健:說實話,在前兩年的時候,我也認認真真考慮過這種方式。其實我個人還好,主要是為了小孩兒考慮,如果大家對這個事情的預期是悲觀的,其實你考慮的就不是我們今年怎麼樣,明年怎麼樣,你考慮孩子未來的十年、二十年所處的環境是怎麼樣的。
實際上,通過今年的冬天,如果你去問一些做留學或者出國的中介,所有的這種想法幾乎全部打消了,北京還是一個非常適合生根發芽的城市,雖然我原來就是北京的,但是我周圍很多朋友原來不是北京的,特別是工作上的夥伴,他們在北京都找到了自己的歸宿,找到了自己發光發熱的那一面,這個是北京最迷人的地方。
我覺得出國逃離霧霾,是一個非常正常的選擇,因為每個人所能承受的東西不一樣,每個人所能忍受的東西不一樣,如果你看到的更多是北京的機會,那我可以買一箱口罩。
但如果你更看中的是一個非常自然、好的居所環境、生存環境,而我對於這些財富之類的,我願意去做一些改變,我覺得出去也不一定是壞事兒,這是每個家庭自己的選擇。
今年冬天過去之後,可以發現,其實大家糾結的點就在空氣上,其他的無論是工作機會、創業機會、熟悉環境,我覺得國內都挺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