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周圍的空氣

2021-01-07 小山老師
初三化學我們周圍的空氣思維導圖

(一)空氣(混合物)

1、成分:按體積計算,氮氣78%,氧氣21%,稀有氣體0.94%,二氧化碳0.03%,

其他氣體和雜質0.03%。

2、空氣中氧氣的體積分數的測定方法:在密閉空間裡通過化學反應消耗氧氣,然後測量剩餘體積。(如圖)現象:紅磷燃燒產生大量白煙,冷卻後打開止水夾,水進入集氣瓶,約佔瓶內氣體體積的1/5。結論:紅磷燃燒消耗空氣的氧氣,生成五氧化二磷固體,使集氣瓶中氣體壓強減小,說明空氣中氧氣的體積約佔1/5。實驗時集氣瓶中預先要加入少量水的目的:使裝置儘快冷卻。

誤差分析:

水面上升<1/5的原因:①瓶中氧氣沒有被完全耗盡②紅磷量不足③裝置漏氣④未等裝置冷卻就打開止水夾。

水面上升>1/5的原因:止水夾沒有夾緊,燃燒匙伸入集氣瓶的速度太慢

不能用硫粉、木炭、蠟燭代替紅磷,因為其燃燒產物是氣體;

也不能用鋁箔、鐵絲代替,因為在空氣中不能燃燒,不能消耗氧氣。

3、物質的用途:

氧氣: 用於動植物呼吸、醫療急救、潛水、宇宙航行、燃料燃燒、煉鋼、金屬切割、氣焊等。

氮氣:保護氣、冷凍劑

稀有氣體:保護氣、電光源

4.目前計入大氣汙染指數的項目有:二氧化硫、二氧化氮、一氧化碳、可吸入顆粒物、臭氧。

(二)氧氣

1、物理性質:通常狀況下為無色、無味的氣體;密度比空氣略大,不易溶於水(這兩個性質決定了氧氣的收集方法:向上排空氣法和排水法)。

2、化學性質:氧氣的化學性質比較活潑,具有助燃性和氧化性。(註:O2具有助燃性,但不具有可燃性,不能燃燒。) 

反應現象  

文字表達式

硫 

硫在空氣中燃燒產生微弱的淡藍色火焰;在氧氣中燃燒發出明亮的藍紫色火焰,放熱,生成無色有刺激性氣味的氣體。

磷 

劇烈燃燒,產生黃色火焰,放熱,生成大量白煙。

碳  

劇烈燃燒,發出白光,放熱,生成無色能夠使澄清石灰水變渾濁的氣體。  

鐵  

在氧氣中劇烈燃燒,火星四射,放熱,生成黑色固體。  

氫氣

純淨氫氣在空氣中安靜的燃燒,發出淡藍色火焰,放熱,倒扣在火焰上方的燒杯內壁有無色液滴生成。 

①鐵絲、鋁箔在氧氣中燃燒前,一般需在集氣瓶底留少量水或細沙,防止熱的熔融物濺落瓶底使瓶底炸裂。

②硫在氧氣中燃燒前,一般需在集氣瓶底留少量水或氫氧化鈉溶液,用來吸收反應生成物二氧化硫,防止任意排放汙染大氣。

③點燃氫氣之前必須要驗純。驗純方法:<1>用拇指堵住集滿氫氣的試管口;<2>靠近火焰,移開拇指點火。若「噗」的一聲,氫氣已純;若有尖銳的爆鳴聲,則氫氣不純。

相關焦點

  • 初三化學第二單元測試題附答案:我們周圍的空氣
    初三化學第二單元測試題:我們周圍的空氣   一、我會選   1、按體積計算,在空氣的組成中,含量最多的氣體是( )   A、氧氣 B、稀有氣體 C、氮氣 D、二氧化碳   2、下列反應從物質與氧起反應的角度看,是氧化反應的是( )   A、氧化鈣+水 氫氧化鈣 B、鎂 + 氧氣 氧化鎂
  • 2019中考化學:地球周圍的空氣(一)
    教育小編為您整理中考化學複習專題:地球周圍的空氣(一),希望能給大家化學複習帶來幫助! 地球周圍的空氣(一) ★考點1空氣的主要成分(B) 1、空氣的主要成分(體積分數) 氮氣佔78%,氧氣佔21%,稀有氣體(氦氣、氖氣、氬氣、氪氣、氙氣、氡氣等)佔0.94%,二氧化碳佔0.03%,其他氣體和雜質佔0.03%。
  • 2019中考化學知識點講解:我們周圍的空氣
    考點1、空氣成分的發現二百多年前,法國化學家拉瓦錫用定量方法研究了空氣的成分。 考點2、空氣的主要成分和組成 考點3、混合物和純淨物 1、純淨物:只由一種物質組成。如氮氣(N2)、二氧化碳(CO2)等是純淨物。 2、混合物:由兩種或多種物質混合而成。
  • 我們周圍的空氣課題3實驗室製取氧氣
    課題3 實驗室製取氧氣一、工業製法(分離液態空氣法)原理:利用液態氧和液態氮的沸點不同。⑥收集氣體:a、若用排水集氣法收集氣體,當氣泡均勻冒出時再收集,剛排出的是空氣;水排完後,應用玻璃片蓋住瓶口,小心地移出水槽,正放在桌面上(密度比空氣大)(防止氣體逸出)b、用向上排空法。
  • 原始空氣CEO:我們的初衷是還原空氣本來的樣子
    「雖然我是土生土長的北京人,但是我周圍很多朋友原來不是北京的,特別是工作上的夥伴,他們在北京都找到了自己的歸宿,找到了自己發光發熱的那一面,這個是北京最迷人的地方。而大家糾結的,就是空氣。如果集全社會之力,我們一起努力,能夠還地球一個非常好的空氣品質,這個就是我們的初衷。」以下為網易科技與原始空氣CEO李學健對話實錄,略經編輯。
  • 月球上看地球周圍一片漆黑,為什麼地球上看月球周圍有發光
    因為地球上有空氣散射月球反射的太陽光,這個跟白天天空散射太陽光是一樣一樣的。其實我們也可以用視星等來對比一下它倆的亮度,滿月亮度-13等,太陽亮度-26.74等,相差13.74等,每個視星等的亮度相差2.512倍,也就是兩者亮度相差2.512^13.74≈313523倍......30多萬倍_(:D)∠)_嚇得我都懷疑我有沒有算錯了……因為大氣主要散射高頻的太陽光,所以我們看到的白天天空是明亮的藍色
  • 我們呼吸的空氣中不僅有二氧化碳,二氧化氮也是重要汙染物
    全球二氧化氮排放 來源:ESA 空氣汙染是一個全球性的環境健康問題,尤其是對那些生活在城市地區的人來說。它不僅會對我們的生態系統產生負面影響,還會嚴重影響我們的健康。
  • 水和空氣均無色透明,為何我們能夠看見水,卻看不見空氣?
    電子的個頭相對於原子核來說雖然很小,但電子在原子核周圍呈概率分布,形象的稱之為電子云。不同種類的原子的結構是不同的。原子之間通過外層電子牽手,在電磁力的作用下構成宏觀物質。人是如何看見水的,又為何看不見空氣?通過上面的介紹,相信大家對透明以及我們是如何看見這個世界的,有了更深刻的認識。那麼就讓我們回到主題,先來說一說光在水和空氣中的傳播。
  • 科學家:我們發現了地球上最純淨的空氣
    在沿海地區,夏季空氣傳播的細菌群落主要由海浪中散發的海洋細菌所控制。因此,科學家們正努力尋找一個不受人類影響的地球「角落」。近日,發表在《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PNAS)》上的一項研究中,來自美國科羅拉多州立大學Sonia Kreidenweis教授領導的研究團隊稱,他們在地球上發現了最乾淨的空氣,並稱該地區「真正處於原始狀態」。
  • 情感|為什麼周圍的人都把我當空氣,喜歡被聚焦有錯嗎?
    文|周周莉莉最大的苦惱是:為什麼我周圍的人都把我當空氣?難道我那麼不起眼?在莉莉看來,她已經很出色了,儘管已是兩個孩子的媽媽,每天還是會穿不同的衣服,搭配不同的妝容去上班。我問莉莉:當他人關注你的時候,你能得到什麼呢?莉莉說:能夠得到欣賞啊,還有羨慕。我又問:那你又能從這些欣賞和羨慕裡面得到什麼呢?莉莉回答:證明我是優秀的,美好的。
  • 為什麼月亮周圍是亮的,但是從月球上看地球時,地球周圍是暗的?
    地球和月球本身不發光,都是反射太陽光,月球上沒有空氣,地球反射的太陽光可以直接傳播到月球表面,所以阿波羅登月時拍攝到的地球照片,地球周圍是全黑的。但是月球反射的太陽光傳播到地球時,光線穿過地球大氣層會發生折射和散射現象,如果遇到雲層,還會被雲層遮擋反射;其中的散射光,把月亮周圍的大氣照亮,甚至有時候還會出現月暈。
  • 空氣淨化器中空氣品質傳感器的作用
    顆粒物傳感器工作原理(圖片來自網絡) 看似簡單的工作過程中,其實包含著光線的散射、反射、光強的衰減以及複雜的算法,我們之所以能夠在傳感器上或以不同顏色 在傳感器工作過程中,必需條件之一是流動的空氣通過光源和接收器之間的交叉區域。為了驅動氣流,紅外傳感器採用電阻加熱的方式,利用熱空氣帶動周圍氣體流動;雷射式傳感器則在內部設有固定的風機。
  • 怎樣增加花卉周圍的溼度?試試這些小技巧,既省力又放心
    很多時候我們需要對那些喜歡水分的花卉進行花盆周圍噴水來解決空氣溼度問題,這樣做既耗時間又耗精力,稍微有點疏忽忘記了,就會出現葉片卷葉發黃現象,那麼有沒有比較簡單的辦法來增加植物花盆周圍的空氣溼度呢?一、花盆底部放置儲水盒灌水增加溼度我們可以選擇那些喜歡水分的植物,比如綠蘿,銅錢草,碗蓮,吊蘭等,把花盆底部增加一個儲水盒,深度不需要太大,約2cm-3cm深就可以,然後把儲水盒灌滿水,這樣既給喜水植物增加水分,又可以給周圍空氣增加溼度。有一點需要注意,不可以使用過深的儲水盒,太深的儲水盒灌滿水以後植物根系長時間浸泡水中會影響呼吸。
  • 水和空氣都是透明的,為什麼我們能看見水,卻看不到空氣?
    我們的眼睛可以看到這個世界上的很多東西,可以領略到這個世界上的大好河山,不過在這個世界上還有很多物質是我們肉眼觀察不到的。這是因為我們的眼睛只能感知可見光波段,眼睛中的晶狀體相當於一個凸透鏡,能夠把視線之內的物體發出或反射過來的光匯聚到視網膜上,視網膜上的視神經細胞就負責感知畫面中的顏色、亮度、飽和度等信息,最終由神經系統處理後形成視覺,在我們大腦中有了世界的樣子,但人眼只能接收可見光,波長大約在400-760納米之間,超出這個範圍就感知不到了。
  • 天文學家在我們的宇宙周圍繪製了巨大的空間圖
    天文學家在我們的宇宙周圍繪製了巨大的空間圖一位來自夏威夷大學天文研究所的天文學家和一個國際團隊發表了一項新的研究,揭示了更多圍繞我們銀河系的巨大宇宙結構。通過對星系運動的觀察,他們推斷出與星系運動有關的質量分布,並繪製出我們所在宇宙的三維地圖。星系不僅隨著宇宙的整體膨脹而運動,它們還會對鄰居和質量較大的區域的引力產生反應。因此,相對於整體的膨脹,它們正在向密度最大的區域移動,遠離質量較小的區域——空隙。
  • 空氣烤箱=空氣炸鍋+烤箱+乾果機
    用起來最好的,就是空氣烤箱(Air fryer oven)。     這種容量就大很多,比如烤披薩的話,普通的空氣炸鍋,一次只能烤一個,這種可以一次性烤兩三個。跟我們平時用烤箱一樣,有分層的架子,一層放一個!還可以同時烤不同的東西,烤比較多的話,相對來說就會更省電,更省時間,更方便。
  • 天文學家:我們周圍的宇宙正在不斷消失中
    雖然光和物質的最快速度是光速,可是時空的膨脹沒有極限,所以離我們足夠遠的區域的物體,由於與地球之間間隔著大量的時空,它們遠離我們的速度將超過光速。由於宇宙在不斷膨脹,恆星、行星、星系各類天體不斷離我們遠去,進入「不可探測」的範圍,因此這些天文學家推理出一個說法:周圍的部分宇宙在不斷地消失之中。
  • 空氣和水都是透明的,為何我們看不見空氣卻能看見水呢?
    水是我們經常會看到用到的物質,水中呈無色透明狀。正常來說,水和空氣一樣都是透明,可是為何我們能看見水而看不見空氣呢?我們為什麼看不見空氣?當我們出生的那一刻就呼吸著新鮮的空氣,空氣對我們來說都不陌生。當一陣風颳過時我們能感受到空氣的存在,但卻看不見。空氣主要由氮氣、氧氣、二氧化碳、稀有氣體組成,其中供人類呼吸的氧氣只有五分之一。
  • 為啥20度的風比20度的空氣感覺涼快?
    夏天,我們天天都吹風扇,從早到晚(吹空調的可以先閉嘴,沒人把你當啞巴)但是我們可能不會去思考這個有趣的問題,為什麼20°C的風感覺要比20°C靜止空氣涼快呢?大家是不是也有這樣的感覺,聽起來,明明是同樣的溫度,可是給人體的感覺卻差別這麼大。
  • 空氣才是真正的大力士?
    我們都知道 空氣沒有顏色,看不見,摸不著 但是空氣無處不在 不僅如此,空氣還有力量呢 不信你試試 01 找來一個空塑料瓶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