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地球上有空氣散射月球反射的太陽光,這個跟白天天空散射太陽光是一樣一樣的。
雖然原理一樣,視直徑也差不多,但由於月球反射的太陽光無論從強度還是頻率上與太陽都不可同日而語,強度不用說了,月球表面的太陽光反射率只有10%不到,平均是7%左右,而反射到地球的更是少之又少。
其實我們也可以用視星等來對比一下它倆的亮度,滿月亮度-13等,太陽亮度-26.74等,相差13.74等,每個視星等的亮度相差2.512倍,也就是兩者亮度相差2.512^13.74≈313523倍......30多萬倍_(:D)∠)_嚇得我都懷疑我有沒有算錯了……
因為大氣主要散射高頻的太陽光,所以我們看到的白天天空是明亮的藍色,月球一方面反射光的頻率就不如太陽光高,這可從登月圖片裡月表顏色可以看出來。另一方面弱了30萬倍,所以在空氣品質比較好的地方,天空中散射的月球反射光不算多,但相對於暗弱的遠方星星,那點散射光已經足夠致命了,畢竟月球比一等星還亮2.512^14≈398359倍,將近40萬倍呢_…
月表的顏色
而在月球周圍的大氣則產生更強的散射,越靠近月亮越強。所以就有題目裡的月球周圍亮的現象了。而月球上由於沒有空氣,不會對地球反射的太陽光產生散射,所以地球周圍是漆黑一片。

實際上即使在地球上拍月球,你要看清表面拍出來周圍也是漆黑一片的。

因為散射的光與月球反射光相比太弱了,相片分辨不出來,人眼倒是能分辨,你要看到肉眼所見的散射光,月亮就要拍成這樣:
相片拍到周圍光暈時月面就看不清了
表面什麼也看不見。我們的眼睛還是很厲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