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童年的記憶都是數星星,在漆黑的天幕下布滿滿天的繁星,只要我們晚上走在街上,不受建築物的遮擋,繁星就會一覽無餘。而隨著年齡的增長和工業化進程,現在你要是抬頭看星星,可能只能看到一兩顆星星,或者完全一顆都沒有,只有背景的一片黑。
原因很簡單,一是排放過多的工業化氣體聚集在大氣層,擋住了後面的星星,導致我們什麼都看不見。二是夜晚的城市太明亮了,你會發現農村和城市明明是同一片天,看到的確是不同的景象,農村的星星多很多,城市的就很少,是因為我們所處的地球過於明亮,蓋住了星星發出的微弱光芒。
但起碼星空是存在的,我們也能從照片裡看到黑夜裡的星星,哪怕我們現在看不到,到十幾年前是能看到的,並且照片記錄了下來,我們看著照片可以想像出那一幕是什麼樣子的,但我們卻發現,如果你看月球上拍攝的太空照片,看不到任何星星,只有一個巨大的藍色星球,也就是我們地球。
這是為什麼呢?其實月球上是可以看到星星的,楊利偉的自傳裡就曾經描述過他親眼看到的月球景象,比在地球上看到的星星更亮,因為沒有大氣層的阻攔,所以星星更亮,並且不會一閃一閃,是持續的光芒,像寶石鑲嵌在天鵝絨背景。
但是月球上拍攝的照片就沒有星星了,原因有很多。比如說我們在月球上拍照片,拍的更多的主體是月球那凹凸不平的表面,或者是我們這個美麗的藍色地球,這些物體都是很清晰的,不需要相機的任何設定,不需要大光圈和曝光的時間。
但缺少了這兩點,星星就拍不到了,因為星星沒那麼亮,那麼清晰,如果你專門去拍星星,那就會因為曝光過度,反而看不清我們需要的月球表面和地球了。地球比星星可是要亮很多,我們的目的不在於星星,自然專注於拍攝地球了,因為曝光時間太短了,星星是成不了像的。
另外一點是我們現在的飛行員登上的大多是月球的向陽面,自然拍照也是在這一塊了,向陽面就相當於地球上的白天,太陽和星星,哪個亮?自然是太陽了,所以我們在地球上白天看不到星星,在月球的向陽面自然也是如此了。如果去了背陽面還是可以的,只是以目前的科技還無法登臨月球的背陽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