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地球上有光,而太空中沒有

2020-12-05 藍瓷回憶

為什麼地球上有這麼多光?而外太空幾乎沒有光。你可能會認為地球繞著它的軸自轉,所以白天亮,晚上暗。這是部分原因,但比這更複雜。

其實這歸結於我們地球周圍獨特的大氣,它充滿了灰塵、氣體和水滴,它們都像小鏡子一樣反射陽光。當陽光撞上這些小顆粒時,它會擴散並產生不同的顏色,這就是為什麼我們在日出和日落時能看到藍天和那些壯觀的陰影。

在其他地方就完全不同了,如果你發現自己在沒有大氣層的月球上,天空將是黑色的。即使太陽照耀月球表面的時候,你也能看到星星。空間也是如此,它充滿了許多不同的氣體,但它沒有含有分子的大氣層來反射陽光。換句話說,空間是空的。這就是為什麼即使在陽光普照的時候,太空看起來也像一個黑色的空隙。如果有一天地球的大氣層消失了,就會像在太空或月球上一樣黑暗。

太陽並不是宇宙中唯一的恆星或光源,那麼為什麼其他的恆星在夜晚不會發出耀眼的光芒?

早在16世紀,一位名叫託馬斯·迪格斯的天文學家就研究過這個問題。迪格斯確信,宇宙沒有盡頭,其中的恆星無法計數。他試圖回答為什麼這些數不清的恆星為什麼不會發出耀眼的光芒,但失敗了。他的問題遠遠超前於他的時代,而且他沒有找到答案的工具。

19世紀初,德國天文學家威廉·奧爾伯斯提出,夜晚天空是一片漆黑的面紗,遮住了大部分的星星,這個想法後來也被證明是錯誤的。

恆星不僅要發光,而且要有巨大的能量加熱塵埃粒子,使它們自己發光。在這種情況下,夜空仍然是光明的。然而,每天傍晚日落後,天空都會變暗。那麼這個理論有什麼不好的呢?天空變暗是因為恆星不會永遠存在,它們是有限的。

現代望遠鏡可以向我們表明,光在大約100億年前就開始了它的地球之旅。望遠鏡的功能越強大,時間就越久遠。有一天,我們可能是通過研究它們之間的黑暗縫隙,將能夠看到在恆星出現之前就存在的東西。

讓我們來看看我們最近的太空鄰居比鄰星(proxima centauri),它實際上離我們只有4光年,但如果沒有望遠鏡,我們甚至無法在天空中看到它。事實是它比我們的太陽小7倍,而且它發出的光只有太陽亮度的1%。相比之下,我們自己的大太陽離地球只有9300萬英裡。所以我們的恆星更大、更近。

與地球的大氣層相比,太空可能是空的,但那裡有大量的氣體。它們四處移動,形成雲,充當一種面紗,隱藏了銀河中的大部分光線。這就是為什麼我們看不到我們星系中發生的一切。

事實證明,奧爾伯斯是對的,只遮光的面紗是用氣體而不是灰塵做的。該理論指出,宇宙誕生於138億年前的大爆炸。從那時起,一切都在遠離一切開始的地方。也就是說,宇宙在膨脹。它裡面的物體彼此越來越遠。隨著時間的推移,光源也移開並擴散,這意味著空間越來越暗。

黑色區域的數量正在增長。它們以自己的速度移動了數十億年。而我們的望遠鏡和衛星,卻無法注意到或跟蹤這種運動。

天文學家認為宇宙中的大部分物質是看不見的,在人眼看來就像黑色的虛空。我們看不到,因為我們這邊只限於可見光譜。但如果你記得電磁波譜,你就會知道可見光只是所有這些波長和頻率中的一小部分。無線電、微波、紅外線、紫外線、X射線和伽馬射線這些不在可見光譜內,但它們都存在於太空中,並能被現代望遠鏡記錄下來。

相關焦點

  • 太空中沒有氧氣,為什麼隕石還能燃燒?燃燒必須要有氧氣嗎?
    宇宙中只有微薄的空氣,近似看成是真空狀態,氧氣更是稀少。太空中氧氣濃度低,溫度也低,為什麼我們就能觀測到隕石燃燒呢?我們都知道,如果炒菜時油鍋起火,我們會迅速將鍋蓋蓋上滅火。這是由於隔絕了氧氣進入鍋內,燃燒無法繼續,火勢自然就減小,逐漸消失了。
  • 太陽能把溫度傳到地球,為什麼太陽到地球的太空中沒有溫度呢?
    太陽作為地球唯一的能量來源,陽光帶來的能量為地球上所有生物提供了必要的熱量,可以說沒有太陽就沒有地球生物的存在,但是有一個問題來了,為什麼太陽的溫度可以傳到地球
  • 太空是真空,為什麼地球大氣卻沒有被吸走?愛因斯坦又怎麼解釋?
    地球有一個厚厚的大氣層,地表的大氣壓相當於每平方釐米一千克力,當然在八大行星中大氣層並非地球獨有,比如金星就有一個氣壓超過地球將近90倍的大氣層,從地球的一個大氣壓到金星的90個大氣壓,再到「木星」們的數千個甚至更高的大氣壓,但真空大氣壓幾乎就是零,這麼高壓力的大氣為什麼沒有被真空吸走?
  • 楊利偉回到地球後,為何沒有再上太空?太空比想像中還要兇險
    二戰結束後,蘇聯和美國一直關係緊張,雖然沒有爆發戰爭,但是兩個國家還是在其他領域一直在競爭,比如軍事力量,經濟發展,而就在二戰結束後不久,1957年蘇聯成功將世界上第一顆人造衛星升入太空,這在當時無疑是一個壯舉!人類的飛天夢因為這顆衛星有了實際性的發展。而一直與蘇聯不對付的美國也不甘示弱,不久之後也完成了飛天。
  • 人物| 毛利衛:從太空看,地球上沒有國境線
    童年的經歷讓毛利懂得一個道理,那就是地球上的人類應該像一個相互依存相互幫助的大家庭。在國際空間站,航天員們不分國籍、信仰和文化差異,相互配合相互支援,共享有限的食物、空氣和水。這種情況在地球上是難得一見的,也改變著毛利衛的思想。在生命進化的過程中,人類或將從地球飛往更遠的星球。就像寒武紀的生物從海洋爬上陸地一樣。
  • 地球上的水為什麼沒有掉到太空中去?答案說出來你可能都不信
    眾所周知,地球是一個圓球狀,準確的說是一個梨型,但是,為什麼海洋裡的水卻不會掉出去呢?答案說出來你可能都不信當我們把魚缸裡的水倒過來的時候,水就會流下來,可是為什麼相對於宇宙來說,海洋裡的水卻不會流出來掉到太空裡去呢?
  • 太空中既沒有空氣也沒有水,為什麼金屬還會被氧化?
    引言:世界各國為了解決嚴重的金屬生鏽問題,提出了多種多樣的解決方法,比如在金屬的外表塗上一層油漆、潤滑油,或者在鑄造的時候加入一些抗氧化的元素用來提升其抗腐蝕性。即使是這樣,為什麼宇宙飛船在太空中還是會生鏽呢?
  • 太空中兩塊金屬一接觸就能焊到一起,為什麼地球上不會這樣?
    在生活中,我們常常會把很多金屬放到一起,它們相互之間並不會發生粘連,但是可能很多人都不知道這樣一種現象,就是在太空中如果把兩塊金屬放到一起,它們常常會發生粘連到一起的現象,這是為什麼呢?對航天領域有所了解的人都很清楚這種現象,在學術和技術上,這稱之為「冷焊」,目前雖然還不清楚人類有沒有在太空中做過這樣的實驗,但是這樣的事情卻在太空中實實在在地發生過。
  • 為什麼太空裡的太空站那麼多,卻沒有在月球上建造一個?成本太高
    太空站是人類進入太空的前沿陣地,太空人們可以長時間地工作和生活,還可以做很多太空實驗,所以問題就來了,既然人類能建造一個運行在太空中的太空站,為什麼不在月球上建一個基地呢?建立在月球上的基地,除了可以進行天文觀測外,還可以進行諸如太空環境、生物遺傳等各種研究項目,並且可以開發月球資源。那麼,為什麼人類似乎只對建立空間站感興趣,卻對月球基地毫無興趣?實際上並不是不想,而是不能。月亮是地球的衛星,也是宇宙中離地球最近的天體,我們感覺月亮很近,嫦娥姐姐輕輕鬆鬆就能上去,但其實月亮離地球還很遠,最近的距離是380,000公裡。
  • 為何太陽光在太空中是冷的,照到地球上是熱的?
    為何太陽光在太空中是冷的,照到地球上是熱的?我們熟知的太陽溫度是足以將任何生物直接燃成灰燼的,那為什麼太陽光在太空中是冷的,照到地球上卻又是熱的呢?雖然地球不同地方的溫度在不同的時間會有很大的不同,但大部分都相對溫暖,適合人類生存,但太空卻完全不同。它的大部分地方都很冷,同樣的熱量由太陽提供,為什麼溫度如此不同?首先,我們來看看溫度的產生。一般來說,運動越劇烈,釋放的熱量就越多。所以像太陽這樣的恆星通過移動粒子來產生能量。
  • 上帝說要有光,為什麼?
    上帝說,要有光;於是人類就有了光,就有了白天和黑暗。這是聖經上的第一句話。為什麼上帝不首先說「要有空氣」?不說「要有水」?這說明,光是很重要的,非常非常重要。比空氣和水還重要。佛教裡,光也是很奇怪的一樣東西。沒有光,就沒有相,就無法見境。境由心生,無境,心也無所生,當然也無所住。
  • 為什麼太空站不建在月球上,而是在太空中
    我們人類為了探索太空,了解宇宙我們建立了地球以外的基地空間站,為了長時間的生存和工作在太空裡,我們以空間站為跳板,來探索太空。
  • 為什麼地球能在空曠的太空中「漂浮」著呢?到底是什麼在支撐它?
    為什麼地球能在空曠的太空中「漂浮」著呢?到底是什麼在支撐它?宇宙之中有很多的星球,人類宜居的地球一直是人們的一個熱點話題,隨著各國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已經基本探測清楚宇宙之中的奧秘,有哪一些星球,以及它們是怎麼樣運行的,很多星球都是懸空的,就比如地球,長時間懸空於宇宙之中,很多人開始猜測,地球為什麼不會掉下去,到底是因為什麼地球得以懸空?地球是沒有地方可以掉的,因為沒有所謂的底下。
  • 為什麼NASA的太空照片中沒有星星?
    美國宇航局拍攝的尼爾·阿姆斯特朗和巴茲·奧爾德林在月球上的照片是一些最具標誌性和紀念意義的照片,但為什麼在這些太空照片中看不到星星呢?所謂的探月者喜歡指出的一個線索是,從太空拍攝的照片中明顯缺乏閃爍的星星。但這個謎團並不僅限於阿波羅11號登月,它比登月還要早得多。1968年12月24日,在阿波羅8號任務期間,太空人威廉·安德斯是第一個從太空拍攝地球照片的人。這張照片被稱為「地出」,顯示了整個地球從月球地平線上升起,與太空的黑色背景形成鮮明對比。
  • 人類沒有進入太空之前,是咋知道地球外面沒有空氣?
    人類在第一次進入太空之前,是咋知道太空中沒有空氣/氧氣的?確實,我們沒有去過一個地方確實不知道那裡的情況。但有幸得是,在我們地球到太空之間的這段區域完全是向我們敞開的,因此我們可以通過間接的分析和直接的觀察去了解一些情況。其實想知道太空沒有空氣對我們人類來說並不難。
  • 人類對水的使用量不斷增加,地球上的水為什麼沒有減少?
    在地球上不管是人還是動物,體內70%的物質都是由水組成的,由此可見,水對生命有多麼的重要。根據科學家研究,地球誕生後不久就出現了大量的水存在,那麼這些水到底是從哪來的?對於這樣的問題,科學家直至現在都沒有給出確切的答案,科學家一致認為地球存在水資源只有兩種可能,一種是來自太空,一種是來自地球的本身。
  • 在沒有重力的太空中,天文學家是怎樣測量到太陽比地球重33萬倍?
    如果因為沒有來自地球的引力在太空沒有重量,我們如何知道太陽的重量是地球的33萬倍?好吧,問題的三個部分都暴露了誤解,讓我們解開這個問題。第一,這並不是說你在太空中沒有重量。當你現在在太空中,自由落體時是失重的。
  • 地球為什麼懸浮在太空中?真空是一個原因,主要是有一種力量支撐
    文/瑤堇雲詩地球為什麼懸浮在太空中?真空是一個原因,主要是有一種力量支撐當人類還是處於對地球一無所知的時候,甚至還不知道自己生活的這片土地就是在地球的表面,甚至以為世界都是圍繞的自己腳下的這片大地轉的,他們有很多例子,比如太陽和月亮交替著在天上,星星在夜晚也會有很多,這是他們並沒有發展起來,並沒有誕生研究天文的科學家,等到時間的流逝,無數代人的發展進步之下,人類知道了地球,知道了月亮是圍繞著地球轉的,但是地球和其他的行星都是圍繞著太陽在轉
  • 地球靠什麼力量懸浮在太空中?
    如果飛到太空中,可以看到整個地球懸浮在黑暗的太空中。當年阿波羅太空人乘坐飛船飛向月球的過程中,他們親眼目睹到了地球的全景。地球就這樣漂浮在空間中,看起來沒有任何支撐的東西。那麼,地球靠什麼力量懸浮在太空中呢?為什麼地球不會掉下去呢?
  • 太陽發出的光在地球上那麼亮, 為什麼外太空離太陽近卻是黑暗的?
    這就是太陽為什麼會發熱和熱光的原因。一個發光的物體,不論是太陽還是燈泡或是一團火焰,它發出來的光在沒有任何阻擋下被我們看到,我們都能看出那個物體的大小、遠近、光亮度。光有反射、折射、衍射、漫反射和偏振等現象,光遇到實體(除了黑洞),會發生反射、折射、衍射、漫反射和偏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