懷念張國榮:無腳的鳥,只能不停的飛翔

2020-12-02 阿諾琦

每年的4月1號,既是一年一度的愚人節,也是傳奇巨星張國榮「哥哥」的紀念日。今天想到了哥哥,想起了他主演的電影《阿飛正傳》。影片中張國榮成功塑造了一位孤傲叛逆的浪子形象,精彩傳神的表演讓他成功摘得香港電影金像獎影帝桂冠,實至名歸。《阿飛正傳》裡面最喜歡的片段就是旭仔打完那個拿他養母項鍊的男人之後對鏡梳頭髮的鏡頭,張國榮真是把旭仔的囂張自大演絕了,連發梢都是戲,這部電影真的是看多少次都看不膩。「我聽別人說這世界上有一種鳥是沒有腳的,它只能夠一直的飛呀飛呀, 飛累了就在風裡面睡覺,這種鳥一輩子只能下地一次,那一次就是它死的時候。」

"無腳鳥"象徵著缺乏母愛、孤獨寂寞的漂流人。張國榮用他的演技向我們展示了一個放蕩不羈但內心失落需要溫暖的香港人。電影也是生活,在火車上想像死亡的時刻,他說我不會閉眼,我會享受飛翔的時刻。此時心糾的慌,沒想到會有如此的結局。可是在鏡頭前他又是這麼的惹人憐惜。而那個背影深深記在了腦海中。追尋與失落的一生,女人苦苦渴望抓住,男人毅然決然逃離,然而男女最終都懷著一顆破碎的心,大家都是無腳鳥,惶然不知目的的旅途,註定孤獨,註定不斷別離。

阿飛愛蘇麗珍嗎?亦或是愛梁鳳英嗎?不,都不是,他最愛的只有他自己。他就是那隻無腳鳥,終其一生都在飛翔,蘇麗珍與梁鳳英不過是他人生旅程中一個短暫的停靠點,停靠之後,繼續前行,直到孤獨死去的最後一刻。張國榮的扮相無疑是驚豔的。因為從小極度缺愛的緣故,他不斷地與人調情,從對方身上榨取最後一滴快樂後毫不留情地離開。他在情感上的胃口如此巨大,以至於張曼玉的稚嫩天真,劉嘉玲的悍勇熱烈,都無法填滿他。一張好整以暇而又驕縱墮落的臉,被寵溺過了頭,沒在女人身上碰過壁,所以有著信手拈來的性感,讓兩個女人心甘情願地為他飛蛾撲火。

看了第一遍,不明白阿飛到底是誰,回過味來時,恍然大悟,阿飛是旭仔口中的無腳鳥,是那些一直在追隨卻沒有目標的人,找不到依靠,在這彷徨的世間遊覓忙碌,像是主角旭仔,像是劇尾的梁朝偉。旭仔死時恍然明白,沒有無腳鳥,無腳鳥在未飛起來時就死了,心死了,過後的一切都是他的幻想,一切最終會歸於虛無。一部有關人生不如意的電影,高潮發生在年輕力壯時的相遇,從此便是一輩子的低谷和逃避,最終過完庸碌的一生,對時代,對女人,都只留下一句」愛過「。反高潮之後,梁朝偉則像是張國榮的又一次重來。

看王家衛的電影別找故事,這是最關鍵的,就盯著演員的臉走,從頭到尾,然後看他做了多少種表情,說了多少句話,什麼時候哭,什麼時候笑,只要能感覺到了演員的心理狀態,就理解了。王家衛以別具一格的攝影和簡練直白的臺詞,形成了自己獨特的文藝氣質,勾畫了一幅充滿著孤獨和悽苦的人間畫像。人都是這樣,浸在自己的一灘苦水中,愛情的、報復的、叛逆的,而寧願溺死也都不願意抬起頭來呼吸,直到像無腳的鳥一樣觸地。有道是世間萬苦人最苦,猶不悔九死落塵埃。

其實這才是王家衛最好的作品,他後來所有電影都在延續或者重複該片的主題與風格,泛綠色調悽清充滿小資情調,頹廢氛圍模仿法國文藝片的悶騷與舒緩,精益求精的懷舊與影音技法,所有演員都是巨星,而且都是各自最美好的階段:張曼玉清純、劉嘉玲美豔、張國榮浪蕩子、劉德華帥如天人、張學友演繹備胎……王家衛能把微妙情感信手拈來,把看似朦朧、氤氳、欲說還休、欲言又止的情感,蘊含在情緒裡、氛圍裡、節奏裡、細節裡、構圖裡、對白裡、潮溼裡、嘆息裡,真是大師中的大師!結尾梁朝偉那收拾東西的三分鐘,真是屌絕當世,看似是漫不經心的隨意,其實是匠心獨運的文藝! 幾乎每個人物都在懷念過去,懷念那一分、那一夜、那一段放不下的情;只有落不了地的阿飛自己活在永遠的現在時裡。他扎在過去的根早就斬斷,而他的尋根之旅卻成為一切的終點。只有在王家衛的電影裡才能看到這樣富有感官性的華語角色,一顰一笑、一梳頭、一根煙都富有表情,放在冰綠色的森林裡慢慢風乾褪色。

慢慢開始越來越喜歡香港的舊電影,隨便抽出句臺詞都如此的有腔調。阿飛這隻無腳的鳥,對於愛是如此自私和任性,也沒有誰會真正的離不開誰,蘇麗珍可以習慣沒有阿飛的生活,有一天露露也可以。任何一部關於青春的片都能試出你正走在人生的哪一段,當你不再覺得自己是那隻飛不停的漂泊鳥,當你不再執著其實沒什麼意義的根在何處,當你不再用放縱頹廢來報復或平復心中的痛苦,一條通往徹底的隧道已經打開。他是那隻無腳鳥,盲目地飛啊飛啊,徘徊著妄圖找到那個歇腳點,卻又只能一次次沉睡在風裡。

也許我們都不會像電影中的人物那麼性格,那個一條路走到黑,但那並不代表我們生命中的有一段時間,至少比電影放映時間長的那麼一段時間,我們與電影中的主人公那樣感同身受。

很多時候,我們知道這麼做於事無補,沒有意義,但還是去做了。這很傻,也許人之為人,才會這麼傻一會!  張國榮,永遠的傳奇巨星!

相關焦點

  • 《阿飛正傳》:你可還記得張國榮的曼波舞?
    我們總是無法忘懷張國榮,我們懷念他的歌曲《倩女幽魂》,同樣也是懷念他的電影。男神張國榮和女神王祖賢一部《倩女幽魂》,讓人至今不敢翻拍,因為只要翻拍必是毀了經典。不過,你可還記得張國榮的另一部經典電影《阿飛正傳》?一段」婀娜多姿「的張國榮曼波舞,讓人看著思緒萬千。
  • 城市裡有很多的無腳鳥,只能飛,不能停下,《阿飛正傳》如是說!
    《阿飛正傳》裡講到「有一種鳥,一開始飛就可以飛,到死的一天才落地。」電影講的是旭仔(張國榮)其實就是那隻無腳鳥,他不停的飛,絕不落地,一直到死,才落地的故事。電影於1990年12月15日首次在香港上映,時隔18年後於2008年,又在韓國重新上映。
  • 《阿飛正傳》:世界上有一種鳥是沒有腳的
    ­  《阿飛正傳》劇照­  旭仔(旁白):我聽人家說,世界上有一種鳥是沒有腳的。它只可以一直的飛呀飛,飛得累了便在風中睡覺,這種鳥一輩子只可以下地一次,那一次就是他死的時候。­  王家衛《阿飛正傳》,1990­  臺詞控第327期,這句臺詞來自《阿飛正傳》。
  • 《阿飛正傳》這個講的不只是旭仔,更是張國榮一生的故事!
    1987年,他的一回眸,世間再無寧採臣;1993年,他的一瘋魔,世間再無程蝶衣;而在2003年4月1日,他的縱身一躍,世間再無張國榮。如今我們只能通過看哥哥曾經演過的電影來緬懷他。《霸王別姬》《東邪西毒》等等,在這裡面的哥哥既可以優雅嫵媚,性感迷人,又可以頹廢憂鬱,深情款款。看他的每一部電影,都會讓我以為他在其中飾演就是他本人。
  • 《阿飛正傳》上映,劉嘉玲發聲,王家衛說的六個字令人緬懷張國榮
    6月25日,由王家衛導演,張國榮、張曼玉、張學友、劉嘉玲、劉德華、潘迪華、梁朝偉等主演的《阿飛正傳》,在國內藝術聯盟影院上映。作為香港影史上,最為經典的文藝片,《阿飛正傳》在華語電影史上,都有著不可撼動的地位。
  • 最悲哀的是,無腳鳥的一生都在飛翔,停下也就意味著終結
    這部影片是張國榮哥哥飾演的男主角,在劇中飾演的旭仔,他是一個孤獨容易感傷的人,他經常會把自己比喻成一種鳥,這種鳥事沒有腳的,所以從開始會飛的時候就要一直的飛下去,不然就會死去。而在感情的世界當中主角就是這樣,對什麼都不上心,並且還是一個感情的高手,他先是用一個理論成功的讓蘇麗珍喜歡上了他,而後出現了另外的人,就又無情的拋棄了她。
  • 四月一日,歷史有王侯將相列傳,今有哥哥張國榮,女神林徽因
    對於科學界和文化界來說,古代在軍事謀略和詩詞歌賦方面出現一大批人才,然而對自然科學,數理科學,工程科學……等方面都歸類於工匠技術,雖然有祖衝之、張衡、李時珍、畢昇、沈括等一大批科學家,但終究改變不了「官本位」思想範疇,其社會地位比文人和農民還要低。
  • 《阿飛正傳》張國榮:沒腳的小鳥
    張國榮飾演旭仔旭仔,反叛青年,渴望高飛,卻只做著風流浪子。阿飛的魅力在於他永遠都不會世俗,他神秘、不羈。但阿飛卻給自己找了一個藉口—為了尋找他所謂的「親生母親」。細鎖的眉、傲嬌的唇、抖動的肩、輕拍的手、踮起的腳。一雙低垂迷離的眼睛。一身性感的對鏡搖曳。看過的人,再也無法忘卻。旭仔,阿飛,張國榮,一出預言式的悲劇。阿飛的預言式悲劇,是自出生便已註定要蔑視生的苟且,是對世故瞭然所產生的不屑,是對情感虛無所產生的冷酷。
  • 無腳和無翅膀的鳥,吃喝拉撒怎麼辦
    生物故事第9節——印象中,鳥類有腳有翅膀。沒有它們會怎樣?如果故意而為把它們弄掉,生活會無法自理。若是自然進化的缺陷呢?它並非真的無腳,只是已嚴重退化,四趾是朝前的(其中一趾能自由地前後旋轉),因此只能攀附在樹幹、懸崖、牆壁等粗糙的垂直面上,很難在地面站立,更無法走路和跳躍,一生中落地次數極少。若意外墜落地面無法快速起飛,所以幾乎等於給其他動物送便當。此外,成功起飛還需地面足夠平坦,使得它們不願落地,「無腳鳥」因而得名。
  • 《阿飛正傳》:無腳的鳥只有不停的飛
    」世界上有一種鳥沒有腳,生下來就不停的飛,飛的累了就睡在風裡。一輩子只能著陸一次,那一次就是它死的時候「在經過多年的努力之後,編劇兼導演王家衛找到了屬於自己的創作聲音,發現了自己的主題和風格,並通過對單向愛情和破裂關係的精彩審視,鞏固了他的創作團隊,也改變了他的未來。
  • 史上最清楚《阿飛正傳》劇情介紹 再看不懂得吃鯨魚補腦
    「我聽別人說這世界上有一種鳥是沒有腳的,它只能夠一直的飛呀飛呀,飛累了就在風裡面睡覺,這種鳥一輩子只能下地一次,那一次就是它死亡的時候。」馬上又到四月一日了,十七年前,「哥哥」張國榮縱身一躍,讓多少粉絲心碎。
  • 張國榮已離開16年了,為什麼大家還在懷念他?
    而2003年以後,每到了4月1日這天,很多人首先想到的不是愚人節,而是香港影視巨星張國榮離開的日子,由此可見張國榮在大家心目中的位置。張國榮已離開16年了,大家對他的思念沒有減退,從2003年開始,每到4月1日這一天,香港文華酒店門口就會擺滿祭奠張國榮的花圈和相片。還有不少人發文上傳照片追憶他。或許現在有些年輕人不明白,張國榮當年有多紅?
  • 一走就停不下來的貓,你見過嗎?
    據義工介紹,小Dee由於繁育失敗被貓舍遺棄,且走路姿勢異樣,頭部一旦開始搖擺,四肢的無休止踏地就會緊隨其後的進行。 據醫生診斷,小Dee的髖關節和骨盆都是先天分離的,後腿無法支撐身體,且總會向側後方不停踏出。
  • 張國榮:最孤獨的人最親切
    很多人都說,對張國榮的愛,是「始於顏值、陷於才華、忠於人品」。張國榮曾不止一次被選為香港「四大絕色」,這評選本意只是針對女子,卻不成想張國榮票數居高不下,人謂「靚尊」。官方還為此發表聲明:古往今來,九州內外,除了張國榮之外,不作第二人想。如今端詳他的照片,真當得起倪匡的稱讚:「眉目如畫」。
  • 無腿鳥的神奇往事
    利維坦按:「世界上有一種鳥是沒有腳的,它只可以這樣飛啊飛,飛累了便在風裡睡覺,這種鳥兒一輩子只可以落地一次,那一次就是它死的時候。」電影《阿飛正傳》裡的這句臺詞深入人心,其實,無腳鳥這個意象的原型更加有趣。作為杜撰學的產物,極樂鳥(天堂鳥)的翅膀和腳在歐洲人的描述中神奇地消失了——這使得人們認為,這種鳥從不降落而一直用全身的羽毛在空中飛翔。
  • 紀念張國榮去世十三年 盤點哥哥經典歌曲(圖)
    他,就是哥哥張國榮。  懷念的最好方式,不是痛惜、不是哀悼,而是讓他「復活」,重溫和感受他的作品,讓精神穿越時空的界限與之發生共鳴。張國榮一生經典歌曲無數,曾和譚詠麟長期稱霸香港樂壇。今天,我們打開音樂盒子,再次聆聽張國榮那些歌詞驚豔、旋律動人的經典歌曲,用最好的方式懷念他。  「寂寞也揮發著餘香,原來情動正是這樣,曾忘掉這種遐想,這麼超乎我想像。」近期我循環播放的歌。
  • 昌平的鳥,飛翔的精靈
    北京的春天經常颳風,這樣的天氣,對於拍攝鳥兒飛翔的姿態比較有利,但對於張號來說,大風天就意味著漫天飛舞的楊柳絮。一天的蹲守下來,他的頭髮、衣服上覆蓋了一層白絮,「最難受的是楊柳絮飛進鼻孔裡,痒痒,還得儘量憋著不打噴嚏,不然驚到了戴勝,我這一天功夫就白費了。」
  • 你見過燕子停下來嗎?長時間飛翔的背後是它們不得不承受的辛苦
    你見過燕子停下來嗎?長時間飛翔的背後是它們不得不承受的辛苦燕子是一種飛行能力非常優秀的鳥,它們最高能飛到3000米的高空,平均飛行時速可達120公裡,而印度的褐雨燕最快的飛行速度達到了276公裡每小時。
  • 張國榮告別樂壇的經典之作《風再起時》,歌詞、旋律太動人了!
    開場他拿著話筒,出場背景音樂停下來,場下的吶喊還未停止。1989年的一天晚上,陳少琪和張國榮、黎小田一起吃飯。張國榮打算創作一首歌作為告別演唱會的主題歌。陳少琪說:「你不是有一首成名曲叫《風繼續吹》麼?不如歌名就叫《風再起時》,就是希望只要一起風的時候,歌迷就會想起你的這首歌。」
  • 《阿飛正傳》:「無腳鳥」只是獻給所有孤獨而迷惘之人的一個童話
    「我聽別人說這世界上有一種鳥是沒有腳的,它只能夠一直的飛呀飛呀,飛累了就在風裡面睡覺,這種鳥一輩子只能下地一次,那一次就是它死的時候。」這是《阿飛正傳》裡關於無腳鳥的傳說,也是電影獻給所有孤獨而迷惘之人的一個童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