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參加百家號 #科學了不起# 系列徵文賽。
鯊魚,是海洋裡的霸主,是海洋裡兇殘的頂級掠食者。它們的霸氣不僅威震四海,似乎還能震懾歲月,鯊魚起源於5億年前,比一些恐龍的歷史還早,挺過了多次物種大滅絕。然而實際上,能挺過多次物種大滅絕的鯊魚只是少數,有很多種類的鯊魚還是在漫長的歲月中遭到大自然安的淘汰的,比如我們今天要說的Ptychodontidae鯊魚。
最近,維也納大學的科學家們對一些於1996年在西班牙北部發現的遠古脊椎動物化石進行了檢查,發現這種脊椎動物是早已滅絕的Ptychodontidae鯊魚。這些化石承載著鯊魚的體型、生長和年齡等生物信息,這使得派屈克·L·賈姆布拉領導的研究小組,對這一神秘鯊魚群體的在生物學上有了新的認識。
1996年,古生物學家在西班牙北部海岸桑坦德市附近發現了一具巨鯊的骨骼遺骸。在那裡,海岸由一米高的石灰巖組成,這些石灰巖是在大約8500萬年前白堊紀時期沉積的,當時恐龍仍在世界各地遊蕩。維也納大學的科學家們現在對這些材料進行了研究,並將這些遺骸歸屬於已經滅絕的鯊魚科Ptychodontidae,這是一個似是而非的物種,這個物種在白堊紀達到了鼎盛時期,但卻在臭名昭著的白堊紀末滅絕事件之前神秘消失了。
鯊魚的化石遺骸,在化石記錄中很罕見也很珍貴。Ptychodontid鯊魚的牙齒非常扁平,科學家們正是靠這一特徵來識別它們的,扁平的牙齒使得它們能夠粉碎像雙殼類或菊石類的硬殼獵物。然而,在西班牙的發現還包括部分脊柱和鱗片(牙齒狀鱗片),它們比其他化石記錄中的牙齒要稀有得多。
與牙齒不同的是,鯊魚脊椎動物承載著一個物種生命史的重要信息,如大小、生長和年齡,這些信息在脊椎動物體內保存為生長環,就像在樹的莖中一樣。通過統計方法和與現存物種的比較,科學家們得以破譯這些數據,重建這一神秘鯊魚群的生態。
根據這個模型,研究人員計算出這條鯊魚死亡的時候的體型為4-7米,年齡為30歲。派屈克·L·賈姆布拉說:「令人驚訝的是,儘管這條鯊魚已經30歲了,但它死的時候還沒有成熟。」
一般來說,鯊魚的生長都會遵循一條漸進的生長曲線,這意味著它們在成熟之前,生長線都是線性的,而在成熟之後,生長曲線會變平,這是由於增長率降低所致。然而,這條鯊魚的生長曲線並沒有出現任何變平或拐點的跡象,這意味著它還沒成熟——可能相當於人類四五歲的年齡。這表明這些鯊魚還能長得更大,等它成熟的時候,它的體長也許會超過20米。
這項研究表明,ptychodontid鯊魚生長非常緩慢,成熟較晚,但壽命也很長,最終體型也很大。這可能會使得它們在海中處於食物鏈的頂部,但生長緩慢的特點也會使得它們很容易滅絕。如今的鯊魚的也一樣,生長的速度也十分緩慢,一般要達到五六歲甚至十歲才達到性成熟,這意味著它們要隔好幾年才能繁殖一代。如此緩慢的生長速度,使得它們很難適應環境變化。
然而,如今世界上有一種鯊魚的生長速度比ptychodontid鯊更慢,那就是生存在北大西洋和北冰洋的格陵蘭鯊,據說能活到500歲!如今發現的最長壽的一條格陵蘭鯊的年齡是425歲,它出生那時候,中國還是明朝……它們要到156歲左右才能達到性成熟,所以說,ptychodontid鯊的生長速度相對於格陵蘭鯊來說,算快的了。
鯊魚雖然在地球上生存了5億年,挺過了多次物種大滅絕,但它們似乎卻挺不過人類這一關。由於人類的捕殺、棲息地遭到破壞等影響,很多鯊魚物種已經進入了瀕危滅絕的狀態,昔日的海洋霸主,已危在旦夕。希望能有更多人關注海洋動物,保護海洋動物,不要讓海洋生態毀在我們的手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