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祖祥:藍臉鰹鳥不是我們的榜樣

2021-01-19 生命科學教育

點擊標題下方的藍字「生命科學教育」或掃描文章尾部二維碼,即可訂閱。

文/蘇祖祥 編輯/李葳

  非洲南部有一種藍臉鰹鳥,每次都是產下兩枚卵。兩枚卵先後孵化出小鳥;先出生的雛鳥哥哥(或姐姐),卻拼命狠啄後出生的雛鳥弟弟(或妹妹),並把弟弟(或妹妹)拱出成鳥的翅膀所形成的陰涼處;後出生的雛鳥在沙漠熾烈的陽光的炙烤下,不一會兒就死了。

  奇怪的是,鰹鳥媽媽對大雛鳥的行為不加制止,反而採取一種默許的態度,在小雛鳥死去後,鰹鳥媽媽下次也就只給大雛鳥餵食。這是為什麼呢?原來,非洲南部的自然條件十分惡劣,食物極其緊缺,鰹鳥爸爸往往要飛行幾百英裡,到海裡捉魚,來供給胃口很大的小鰹鳥,這樣一直要餵三個月。鰹鳥爸爸沒有能力供應兩隻小鳥;而鰹鳥爸爸媽媽為了保險起見,一次產下兩枚卵,以防把全部的寶押在一枚卵上卻孵化不出雛鳥,於是就讓後出生的雛鳥充當備胎;如果大雛鳥沒有意外,那麼小雛鳥的備胎任務也就終止。

  三個月後,鰹鳥爸爸媽媽不再餵食,大雛鳥必須在十天之內學會飛翔,學會自己捕食,因為它體內的脂肪只能支撐十天。如果它能躲過海豹的攻擊,如果它能順利學會飛翔和遊泳,如果它能學會從空中俯衝下來而不弄斷脖子,如果它能熬過食物短缺的季節,那麼,這隻鰹鳥就有機會與其他鰹鳥一起,和海豚、海豹、鯊魚、布氏鯨魚組成海空立體捕撈團隊,向多達5億條的沙丁魚群發起攻擊,把那些沿著南部非洲的寒流,向北洄遊到德班附近的沙丁魚追得驚慌失措,從而享受一頓饕餮盛宴。

  在人類社會,我們常常用親如手足來形容情感之深。然而,動物世界卻經常上演著手足相殘的一幕:金雕幼鳥也會像鰹鳥這樣以大欺小。更加令人驚奇的是,杜鵑孵卵的寄生技巧——杜鵑成鳥把卵產在寄主鳥比如葦鶯、畫眉的巢內,杜鵑幼雛會將同巢的寄主的卵和幼雛推出巢外——養子(或養女)把義父義母的親生子女謀殺了。中國文學裡深情歌頌的悲情角色,原來卻是一個投機取巧者和謀殺犯;而引發詩人們悲情聯想的杜鵑的悽厲叫聲,實則是為了吸引畫眉或葦鶯注意,並催促養父養母拼命為它覓食,以滿足它越來越大的胃口。

  由此看來,動物世界有其自身的叢林法則——一切以複製其DNA為最高準則。人類社會的道德倫理、社會準則、審美意蘊、行為方式和思維模式,與動物的至上準則了無關係。這就是說,如果人用人類社會的一套標準去衡量動物、要求動物並進而指責動物,是不折不扣的自作多情。

  反過來,如果人把動物世界的叢林法則照搬到人類社會,那也必然是削足適履、南轅北轍——因為人除了自身的生產和繁殖這一點與動物沒有兩樣之外,還有更多的追求:人在進行某一行動的時候,不僅知道怎麼行動,還努力想知道為什麼這樣行動,人會努力賦予自己的行動以一定的意義,人會努力使自己的行動符合人道、天道,努力使自己的行動合情、合法、合理;動物則沒有如此之多的考量和盤算,一切行為、思維、情感只受其本能支配。如果人把動物世界的叢林法則當作自己的行為準則,那就是在降格以求。

  然而,可悲的是,我們卻把叢林法則當作最高智慧。物競天擇,適者生存,優勝劣汰,天演進化,這些適用於動物世界的準則,曾經而且至今都是我們耳熟能詳的「真理」。嚴復斷章取義地介紹赫胥黎的理論,把《進化論與倫理學》腰斬為《天演論》,把赫胥黎諸如「猿與虎的生存鬥爭方法與健全的倫理原則是不可調和的」的觀點完全捨棄,在中國開一時風氣之先。社會達爾文主義甚至一度被當成起死回生的靈丹妙藥。梁啓超說:「蓋生存競爭,天下萬物之公理也。既競爭則優者必勝,劣者必敗,此又有生以來不可避免之公例也。」思想文化、新聞傳媒、文學藝術的各界人士如獲至寶,一時都以談論競爭、天擇、天演、適應、生存為時髦,達爾文和赫胥黎一下子成了妙手回春的在世華佗,天演論也成為宇宙間的終極真理。

  成熟理性的民族往往能夠認識到事物的複雜性,並努力在各個方面找到平衡點,以達到認知全面、兼顧各方、駕馭全局的目的。應該看到,道德和力量各有其重要性,二者的關係猶如方向盤和發動機的關係。然而,在更多的情況下,我們是泛道德主義者,我們往往喜歡佔領道德制高點,認為道德是萬能公式,道德是評判事物的唯一標準——「好」「壞」這類充滿道德意味的詞彙是我們的口頭禪。

  請看光緒在1900年6月21日義和團運動時期向八國聯軍宣戰的詔書:「朕今涕泣以告先廟,慷慨以誓師徒,與其苟且圖存,貽羞萬古,孰若大張撻伐,一決雌雄。……彼仗詐謀,我恃天理;彼憑悍力,我恃人心。無論我國忠信甲冑,禮義幹櫓,人人敢死,即土地廣有二十餘省,人民多至四百餘兆,何難減彼兇焰,張我國威。」後來的事實表明,與其說這份詔書是一個道德至上主義者的佔據制高點的宣言,不如說這是一個昭示道德和力量雙重破產的宣言。於是,在四處碰壁之後,泛道德主義者一下子成為反道德主義者;於是,我們棄道德如敝屣;於是,在我們的歡呼聲中,社會達爾文主義閃亮登場。

  弱肉強食本來是人的天性中動物性黑暗面的體現,但是人性不是只有黑暗面,還有追求真善美的光明面。如果黑暗取代光明,那麼人類社會就是率獸食人的阿鼻地獄;如果光明取代黑暗,那麼人人都是安琪兒——事實上,無論是個體還是群體,光明和黑暗此消彼長,誰也無法取代對方,因此人性也就成為天使和魔鬼之間的一種狀態。嚴復翻譯介紹、國人所理解的的社會達爾文主義,過分強調人性中動物性本能的一面,忽略道德倫理、公平正義的引領作用,這就為後來的惡性競爭、不擇手段埋下伏筆。其實,達爾文主義只是一種關於生物進化的假說,這個理論只適用於生物界,不適用於有靈性追求、有道德約束的人類,就像實數範圍內的定律公式不能適用於虛數領域一樣。

  真正說來,對人類社會而言,優勝劣汰是個偽命題。何謂優劣?誰來評定優劣?如何勝出?如何淘汰?誰來裁判?誰來執行?恐怕誰也沒法給出答案。你說智商150以上的愛因斯坦是優,我說拳頭大的泰森才是優;你說數學物理行的牛頓就是優,我說音樂美術、詩詞歌賦行的蘇東坡才是優;你說姚明、科比、林書豪是優,我說梅西、卡卡、C羅才是優;你說高富帥是優,我說扎克伯格、比爾蓋茨才是優;你說梁穩根、李彥宏是優,我說史鐵生、韓少功才是優,你說漢武帝、乾隆皇帝是優,我說華盛頓、林肯才是優……因此,我們承認人的差異性,但不要草率的說孰優孰劣。

  今天,我們崇奉正義、公平、博愛、平等的人道主義,就像渴盼陽光照耀那樣。無論是在認識層面,還是在制度設計、器物製造方面,我們都顯得更為憐恤弱者:道路建設鋪設盲道,公汽設置方便不良於行者,播報新聞配以手語,貨幣上面印刷盲文,語言文字消除歧視、注意政治正確……相信隨著文明程度的提高,會有更多的公平之舉出現在我們的生活中。

  著名生物學家、哈佛大學教授史蒂芬·傑·古爾德說:「我們對崇高意義的追求,絕不會受到威脅,因為只有人類的道德意識,才是它唯一的源頭。」藍臉鰹鳥不知道崇高意義為何物,也不知道道德意識為何物,但我們知道;造物主賦予藍臉鰹鳥的使命就是生存和複製DNA,除此之外別無他求;造物主賦予人類的使命則是理解造物主的神妙莫測和宇宙法則,並進一步去體現、追求公平和正義——在這個意義上,藍臉鰹鳥、杜鵑、金雕絕不是我們人類學習的榜樣。

文章來源: 我們的教育


覺得不錯,請點讚↓↓↓


相關焦點

  • 你認識藍腳鰹鳥和他的親戚們嗎?
    很久以前我們對人沒有任何防備心,早期的海員們可以輕易地殺死我們,還認為我們笨,稱我們為「笨鳥」。(我想罵人,別攔我)這長相也是沒sei了吧,保你過目不忘在傳統分類學上,鰹鳥科屬於鳥綱鵜形目中的一個科,包括三屬10個種,即鰹鳥屬,包括藍腳鰹鳥、秘魯鰹鳥、藍臉鰹鳥、橙嘴藍臉鰹鳥、紅腳鰹鳥、褐鰹鳥或白腹鰹鳥。
  • 鰹鳥,從我們肩頭掠過(圖)
    周勇攝  成群的鰹鳥在軍艦上方盤旋,歡快的鳴叫聲告訴我們,東島到了!  登上東島,仿佛來到了童話世界。海水澄碧,沙灘潔白,抗風桐的寬大葉片在熱帶陽光下盡情招展。最引人注目的,是那紅腳白腹的鰹鳥。島上綠化覆蓋率達95%以上,有近10萬隻鰹鳥在這裡繁衍生息,東島也被稱為「鳥島」。  電瓶車安靜地行駛在小道上,帶著記者進入到鰹鳥聚居的密林區。
  • 鰹鳥,鰹鳥,魚雷一樣的鳥
    而和啄木鳥一樣,鰹鳥也有緩衝措施:氣囊——一種相當大的支氣管延伸結構,類似於安全氣囊。值得一提的是,不同於大多數鳥類,鰹鳥是沒有外鼻孔的,而是在嘴邊形成了一對次鼻孔(secondary nostril),在入水時由可移動的結構蓋住(有些像第三眼瞼),於是它們只能用次鼻孔和嘴巴呼吸。羽色上,除了深色型的紅腳鰹鳥,其他鰹鳥都有白白的肚皮,以儘可能避免海裡的魚群發現自己。
  • 藍腳鰹鳥的「笨方法」
    作者/段宏波在太平洋沿岸的島嶼上生活著一種鳥,它們長著一對藍色大腳,叫藍腳鰹鳥。藍腳鰹鳥是大型熱帶海鳥,平均身長80釐米,體重約1.5千克,善於飛行和遊泳,但它捕魚的方法看起來卻比較搞怪。藍腳鰹鳥的主要食物是魚類,如沙丁魚、鮁魚、鯖魚和飛魚等。
  • 真實紀錄之南非鰹鳥:生存,從來不是一件溫情脈脈的事
    它們就是南非鰹鳥。生活到底有多艱難呢?只要是個頭腦正常的成人,都會深有感受吧。人生事十有八九不如意,我們誰都難免在某些時候心懷怨言,意難平。可今天看到南非鰹鳥的故事,讓我們對生活有了更真切的認識。南非鰹鳥在馬上觸及海面的瞬間,會迅速收攏翅膀調整姿態,確保自己的流線型減少阻力。
  • 藍腳鰹鳥一種自帶「鞋子」出生的熱帶海鳥
    今天帶大家了解一種自帶「鞋子」出生的熱帶海鳥藍腳鰹鳥。這種藍腳鰹鳥並不是真的穿著鞋子而是從它們的腳都是藍色的看起來像穿了鞋子,藍腳鰹鳥只要生活在熱帶海洋中的和亞熱帶的太平洋島嶼、海岸和海面上。藍腳鰹鳥是一種大型的熱帶海鳥,平均體長80釐米,雌性的藍腳鰹鳥會比雄性的藍腳鰹鳥稍微大一些。
  • Blue-footed booby 藍腳鰹鳥
    藍腳鰹鳥分布在太平洋東岸,由加利福尼亞州至科隆群島及秘魯。它們是海鳥,只會在繁殖及養育雛鳥的時候才到東太平洋的巖岸上。一隻藍腳鰹鳥可能需要防衛2個或3個築巢地點,直到藍腳鰹鳥在生蛋前的一個多星期才選定一個鳥巢。最終,這些鳥巢會組會一個巨大的群聚。在築巢的時候,雌鳥會終日面向太陽,因此,鳥巢的四周會布滿排洩物。
  • 竇爾敦為什麼是藍臉?崑曲名角教小朋友畫臉譜
    現代快報訊(記者 劉靜妍 文/攝)「藍臉的竇爾敦盜御馬,紅臉的關公戰長沙,黃臉的典韋,白臉的曹操,黑臉的張飛叫喳喳……」為什麼竇爾敦是藍臉,關公是紅臉?臉譜上的元素圖案,傳達了什麼信息?
  • 海南日報數字報-鰹鳥:三沙東島的「主人」
    記者從永興島乘船駛向東島,一路上數十隻白色鰹鳥、紅腳鰹鳥、褐鰹鳥緊緊追隨。  受行駛的船隻驚擾,飛魚們躍出海面滑翔,動作靈巧有力,不料天敵早在半空等候———眨眼間,鰹鳥或叼住獵物於海面,或追捕獵物於水中,一場為時幾十秒、驚心動魄的鳥魚大戰瞬時上演。未到東島,我們已領略鰹鳥之所向披靡。  時近中午,終於踏上了我國最大的鰹鳥棲息地———西沙群島第二大島———東島。
  • 我們的榜樣——《榜樣3》
    於2018年11月26日,觀看了由中央組織部和中央電視臺聯合推出的「兩優一先」、「兩學一做」系列特別節目之一——《榜樣3》。節目中每一位在自己崗位上默默奉獻,為了國家、為了自己的家園、為了同胞克服艱難、努力工作的每一位中國中產黨員讓我們明白了到底什麼才是真正的「榜樣」。
  • 「鰹鳥」逐夢自貿港 借力文化展翅飛
    「鰹鳥」逐夢自貿港 借力文化展翅飛 ——記海南鰹鳥文化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沈汝青「鰹鳥是熱帶海鳥,繁殖於西沙群島,是南海諸島數量最多的鳥類。它們上天入海,善於團隊協作,還被稱作『導航鳥』,漁民常跟著它們追捕魚群。」海南鰹鳥文化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沈汝青說,鰹鳥不僅代表著團結向上的企業文化,更體現著他本人的創業精神。
  • 第25期:比Tiffany藍還妖豔的藍腳鰹鳥,一定是穿錯了舞鞋出門!
    大家好,又到了小野研學社給大家分享神奇動植物的時候了,不知不覺我們已經更新到第25期,今天,我們又會認識一個什麼神奇的動植物呢,請隨我們一起來看看吧!我們都看過各式飛翔天空的鳥類,不過很少有人會第一眼留意鳥類的腳吧,但今天小野研學社給大家介紹的神奇動物,你一定第一眼會被它藍色的腳蹼吸引。
  • 藍臉紫腚紅鼻子,還是猛獸!世界最「花」猴子來濟南
    但如果說是長著藍臉的猴子,您是不是會覺得有些蹊蹺?近日,「圈內」著名的藍臉猴子山魈(xiāo)已經在濟南動物園落戶,這也是濟南動物園首次引進這種頗具看點的猴子。工作人員告訴記者,一隻成年山魈體重可達100斤,站起來有一米多高,據說連豹子都要敬它三分。
  • 野生動物版的生僻字,鰹鳥、小鴞、鬣蜥怎麼念?
    小鴞、鰹鳥、鬣蜥、襞魚……滿眼望去,這些令人眼花繚亂的生僻字都該怎麼念?如果不認識,只能拖著孩子倉皇而逃。其實參觀野生動物攝影展之前,不妨做些功課,先認識這些生僻字,了解這些野生動物的生活習性,你才能氣定神閒,侃侃而談,讓隔壁張口結舌的觀眾膜拜不已。
  • 心情不好時你就看看藍腳鰹鳥,頓時洗腦放空覺得啥都無所謂了!
    有時候人的心情會莫名的不好,那麼是時候來看看藍腳鰹鳥這種神奇的鳥類了,看完它們的搞怪又神奇的樣子,頓時感覺整個腦袋都放空了要!先來科普一下,藍腳鰹鳥(學名:Sula nebouxii),是一種大型的熱帶海鳥。平均身長80釐米,體重約1.5千克。雌性比雄性稍大些。
  • 傳說中的呆萌蠢兇有喜感·搞笑鳥中的戰鬥鳥·加拉帕戈斯藍腳鰹鳥
    它們是會潛入水中捕獵的海鳥,只有在繁殖和養育幼鳥時才會到太平洋巖岸上~藍腳鰹鳥的求偶方式也是非常值得一看,上面的視頻裡其實就是在跳求偶舞,通常雄鳥會用跳舞的方式來炫耀自己的藍色小腳丫從而吸引雌鳥,這種舞蹈也是真的很蠢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