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夜,田蛙聲、蟋蟀聲,小動物們歡唱一片。
人類也一樣,說話聲調也是傳遞情緒的一種原始方式。
電視劇《還珠格格》中,扮演皇阿瑪的配音,說話喉音特別重,嗡聲嗡氣的,悶悶的,有點做作;但說話帶喉音的人,會顯得成熟穩重,世故老練,判斷力強。
生活中有的人說話較慢,音量偏低,沒有明顯的高音和低音,聲調平平,沒有起伏變化,多是沉重呆板之人或地位較高之人。
如《紅樓夢》中賈母說話慢條斯理,但聲音明亮,顯其尊貴的身份;而劉姥姥去大觀園,說話語速快,高聲調,多是些卑微之輩。
而慢語速,低聲調也常體現出沉重呆板或悲傷的情緒;說話結巴,語無倫次,高而快的聲調常表現出緊張或無自信。
值得注意的一點是,不管男女說話都可帶點氣息聲,會顯得底氣足,身體健康,男人年輕朝氣,藝術感強;女人美妙動人,能聽出女人味。
就高低音來說,高音多為活潑好動的人;低音或急劇的變調對比常有暴躁的氣質。
如果一個人說話中,常使用「我」這個詞,多偏向自私,凡事首先考慮到的是自己,不愛關心別人。
說話張弛有度,音調為中音的人,表明是溫和柔順或活潑開朗的性格。
我曾經去一家公司面試管理職位。應聘過程中,我急於表達,噼裡啪啦說了一大堆,考官慢騰騰來一句:
「請在30秒鐘內讓我記住你。」我二話沒說,拿起裝滿水的紙杯沷向他腦袋。「啊,好了,你被錄取了」一聲尖利,略帶顫音的聲音傳來。
你可以想到更多的對話場景,去尋找其中的聲音與情緒的關係,試試,特別準的哦!
來點實用的吧,如何讓自己的聲音動聽呢?
首先說話時,一定做到氣息飽滿,這是最基礎的一種精氣神,千萬不可氣若遊絲或上氣不接下氣,馬上要斷氣的感覺。
然後說話要做到打開口腔,其實是讓上下牙之間保持一定空間,如一名演講家,曾口含石頭,就是為了打開口腔,否則會給人懶散,消極的感覺,還談什麼演講。
還有聽自己的聲音跟別人聽你的聲音是不一樣,所以你要錄下自己的聲音來聽,才是你真正的聲音。
最後聽聽你的聲音,有沒有做到字正腔圓,要求有底氣,清晰明亮,語速適中求穩即可。
參考資料:《口才與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