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1分《罪案調查科》:國內推理小說連出六部,為何如此受歡迎?

2021-01-11 榮榮家庭關係教育

推理小說最近幾年非常受到讀者歡迎,大部分人提到推理小說就會提到日本的東野圭吾、宮部美雪、島田庄司,或者是西方的阿加莎克裡斯蒂、奎因、丹布朗等作家的作品。

國內專業的推理小說屈指可數,作者九滴水的「屍案調查科」系列推理小說六部連年出版發行,受到「推理迷」的喜愛,而《罪案調查科》是此系列最終版,在豆瓣獲得8.1高分推薦。

我將從作品內核、敘事手法和現實意義三個方面來分析一下國內專業推理小說為什麼如此受歡迎?

01、專業推理小說:故事的內核是真實案件、推理來自「痕跡檢驗師」專業判斷

這本《罪案調查科—罪終迷局》是作者九滴水系列主題小說「屍案調查科」的最後一部,這已經是第六部作品。

這部小說最大的亮點來自作者的身份,九滴水是公安刑事科學技術室痕跡檢驗師的身份,分析案件細節,屍體的輕微痕跡都存在超高的技術和專業水準。

在國內,一線公安人員根據親身經歷,融合刑偵破案經歷和專業技能寫專業推理小說的人屈指可數。《屍語者》的作者法醫秦明在接受媒體採訪時曾說:「圈裡就這幾個人,真正警察寫懸疑暢銷的應該就三個人:雷米、九滴水和我。」

九滴水和秦明是非常要好的朋友,因為彼此同為公安系統公職人員,又同是作家雙重身份,秦明是安徽省公安廳法醫,九滴水是「痕跡檢驗師」,他們的工作都是常年接觸兇殺案件。

他們的小說共性就是故事內核是真實的,雖然經歷了藝術改編和模糊處理,但都來源於真實案例原型的,其中的推理細節也都是真實的,除了驚心動魄的遊走於情節故事中,讀者也會對法治精神有更深的認識和探討。

02、敘事手法奇特:「第一視角」刑偵推理加「第三視角」案件還原

共有4個獨立案件故事,每個故事的敘事手法一致,一分為二兩個部分分別敘事。前半部分以專業警察辦案視角,日常緊張工作狀態來展示刑偵科專業的技能和敏捷的思路,進而對情節推動展開懸念預設,後半部分用第三視角平鋪直敘來還原案件前因後果。

1、獨特的敘事視角:從細節注重專業推理,真實感強

這本小說受到讀者喜愛最重要的原因,在於作者採用的是公安刑事科學技術室痕跡檢驗師為第一敘事視角,情節從屍體現場、案發現場等細節跟隨專業刑警辦案程序,有很真實的讀者參與感。

任何痕跡都可能是偵破案件的關鍵因素,而現場偵查隊人物各司其職,從屍體、腳印指紋、頭髮等細小證據,逐步推理連續情節,整體敘事過程,沒有刻意渲染恐怖氣氛,卻非常燒腦符合大眾獵奇心理。

2、敘事空間:懸疑式設置到「案件還原」環環相扣,情節緊張邏輯緊密

第一部分主要用於懸疑式設置,但不同於其他小說隱蔽細節和製造懸念,而是單刀直入隨著公安人員的行為和思維在案發現場,不斷設置懸疑,不斷解開懸念,設置新的懸念。

敘事空間始於主線故事的結局「屍體」出現的匿名場地,根據有限線索和物證,產生懸疑和推理,倒推事件發展的順序地點,一步步走主故事線的起源點。

這部分從敘事結構上講,還是按照線性敘事,隨著推理過程助推情節的發展,涉及主線故事的劇情和地點,是倒敘推出出來的。

推理過程建立在科學分析基礎上,真實燒腦需要讀者的參與,啟發讀者一邊閱讀,一邊進行科學的推理,吸引讀者運用觀察力和邏輯思維能力同步推理。

第二部分敘事空間轉向線性敘事手法,還原一個故事的始源,故事線涉及的時間和地點空間,以順序方式出現在故事,兩個部分相互呼應。

第一部分讀者和作者一起細節解讀「死亡密碼」,第二部分揭開事情本源真相,作案過程和細節都與之相互呼應,形成完整的雙空間的連接,以及故事線的完整性。

3、敘事細節:抽絲剝繭豐富讀者知識面,引導讀者腦洞大開

讀者隨之公安刑事科學技術室痕跡檢驗師到達屍體現場,採用紀實性描寫,根據現場的物證,專業結合物理、化學、地理、歷史等知識融入作品中,大大豐富了讀者的知識面,利用蛛絲馬跡一起去思考和推理,讓人拍案叫絕。

「血滴在地面上最終是什麼形態,取決於血滴離開作案工具後的速度。只要測量血斑的直徑,然後參照「血滴實驗」資料庫,就能推斷出刀柄的長度範圍。在踹門時,通常會出現三種情況,當踹門位置與身高相適應時,其前、後腳掌受力均勻,鞋印也相對完整。已知正常人上身與下肢比例為1:1.06,只要測量出踹門鞋印距地面的高度,代入公式便能算出嫌疑人的大致身高。」

書中大量知識性解讀,有理有據專業性強,都是普通人不可能注意到的冷知識,但其難度正是助推案件推理細節,豐富小說敘事的重要元素。

03、四個故事背後的真相觸及人性之根本

①人性中的貪婪,是萬劫不復的深淵

一位勤懇老實的窯礦工,被賭場的「鉤子」帶進賭場騙局,本來小康之家,幾次賭博就傾家蕩產,欠債80萬,萬念俱灰之時,被人利用接受了綁架他人孩子的犯罪行為,卻不想失手導致孩子窒息而死。

本來沒有什麼經濟壓力,穩步向前的幸福三口之家,因一人沾染上賭博,從此改變了人生軌跡,直線飛落,而這瞬間的落差中必定有「悔過」和「怨恨」,而原罪是來自人性中的「貪念」。

賭博真的是憑運氣、機遇發財嗎?書中解釋了賭場為客戶設置的四步陷阱「洗肉」、「打肉」、「割肉」、「燻肉」,全套上下暗地對接打消賭徒的心理防線,縱然腰纏萬貫,也不能讓你帶出賭場。

餘華的小說《活著》中主人公福貴因為賭博輸光家產,落得家破人亡,福貴說:「一直到解放以後,我才知道賭博的贏家都是做了手腳,難怪我老輸不贏,他們是挖了個坑讓我往裡面跳。」

在佛家文化裡視「貪」為人性三毒之一,又稱三垢、三火。三毒殘害身心,使人沉淪於生死輪迴,為惡之根源,故又稱三不善根。

對於人性的本質來說,貪婪是不是與生俱有的?人性原本也許沒有善惡是非的觀念,更沒有佛家的貪、嗔、痴。與生的本能只是生,大概也沒有其他的概念,一個嬰孩出生,餓了就找母親要奶吃,吃飽了就玩,累了就睡,高興了就笑,不開心就哭。何來貪婪,何來善惡是非?

②「善」不是「惡」的對立面

很多罪犯在犯罪前如小說中的楊超一樣忠厚老實,勤勤懇懇工作,踏踏實實待人。為了幫助貴人解圍婚外情危機,稀裡糊塗與貴人的小三領了結婚證打掩護。

一向剛正不阿的楊超被惡女小三的貪婪無恥激怒,借著酒勁把一個女人騙進深山中殺害,嘴裡還念叨著:讓你破壞人家家庭,讓你做小三.....

在這個故事中,被害人是道德敗壞價值觀扭曲的綠茶女,而罪犯是一個道德品質優秀的有為青年,不同的道德觀錯位的「善」與「惡」糾纏,卻造成了兩段人生皆毀滅的悲劇。

《道德經》第二章開篇的一句「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矣;皆知善之為善,斯不善矣。」

意思說:當天下都知道什麼是美的時候,也就都知道了什麼是醜;都知道什麼是善的時候,也就都知道了什麼是不善。

孟子說:性本善。荀子說:性本惡。我們從小接受的教育中習慣給人貼上「好人」、「壞人」的標籤,接受「善」與「惡」的對立道德觀中,其實並不盡然,我們大部分處於「善」與「惡」的灰色地帶中,人性是一個善與惡的結合。

如同看待善惡、是非,人們很多習以為常的觀念往往禁不起推敲。破解的方法只有一個,不斷提升認知。為了抑制他人的「惡」,行為上逾越了道德法制,思想上就是懲惡揚善的「偽善」中。

法律不是最高的行為準則,而是最低的道德底線,法律不能讓人變成「好人」,但是「壞人」的邊界設限。一心「向善」社會才會充滿善意與寧靜的流動,人性中的「善」才會更多的被激活和傳播。

③貧困不是犯罪的理由,愚昧無知才犯罪是根源

小說中的發生地在農村地區,故事中主人公沒有生育能力,封閉傳統思想中固有的傳宗接代思想,使原本安穩的成年生活,走上了歧途走向一步步的欺騙。

另一個故事的自偏遠的農村,依舊盛行生男不生女,導致社會人口不均衡,家家越窮越生的無知惡性循環當中,而整個悲劇都源自兩代「童養媳」扭曲的人生導致幾個家庭不幸。

社會文明迅速發展今天,依然有落後地區生存於暗角中,封建觀念思想,重視男性的權利和利益,而把女性定性為男性的附屬,並限制她們發展個人才能的機會和人身自由,賭博之風隱蔽暗藏,道德法制觀念薄弱。

探索犯罪之源時,必定要結合當下現實土壤,探尋現實社會結構、社會制度下隱蔽的陳舊思想,社會關係的協調程度去找原因,目光僅僅注視著表面的罪與罰,那也只是表面化的追尋社會犯罪之源的。

提高法制意識,提高村民素質,規範村務管理,積極解決群眾糾紛,在農村落後地區整體村民文明意識的提升,根源於現實的體制完善和普及教育。

寫在最後

《罪案調查科》雖然是一部文學紀實體了推理小說,但作者九滴水多年辦案經驗還原了真實案例,這是時代的印記,更是許多悲劇的紀實。

讀者在推理情節中認知到人性的弱點,善與惡的界定,那麼這部小說就是社會現實現象偏離的警告提示,減少世間黑暗處的惡,晾曬陽光下的善,才是這部小說帶給社會的深思與善意。就如作者九滴水所言:「追尋犯罪真相,從源頭上遏制犯罪,這才是我的最終目的。」

作者介紹:榮榮

關注女性,賦能家庭。歡迎關注~

相關焦點

  • 《罪案調查科/最終迷局》:一部探求人性根本的推理小說
    2015年,他的第一部小說《屍案調查科》正式出版,從此一發不可收,一連寫了6部,《罪案調查科/最終迷局》是「屍案調查科」系列的最後一部,分上下兩本,一共7個案子。「不管從推理還是故事的飽滿度來看,均是系列之中我最滿意的一部。」跟以往的探案小說不同,在《罪案調查科/最終迷局》中,案推理只是其中的一部分,追尋犯罪真相,探索犯罪根源才是作者的最終目的。
  • 《罪案調查科》:人的錯誤,或者說是無法在背後訴說的痛苦
    作為其中最年輕的一家,九地水自起出版《屍案調查科》系列,出版《迷心罪》,底出版《罪案調查科:罪終迷局》和《罪案調查科:罪終迷局》(最終版)。當談到他是如何進入「懸疑坑」的時候,九滴水坦言自己在安徽省警察學院學習,他不容易旅行,所以讀得太多的時候,他只能專注於閱讀和思考自己的寫作。
  • 豆瓣評分8.1的《罪案調查科》:究竟是誰把善良的人,逼成了罪犯
    作者九滴水的《罪案調查科之最終迷局》給出了答案。作為「屍案調查科」系列的第六部小說,九滴水再次以現實案件為基礎,將親歷過的一起起案中案,局中局擺在讀者面前,其背後的真相,卻是人性的根本。認知的扭曲或偏執,生活中遭遇的挫折後,不能正視問題,而選擇性逃避,將責任推開,不願承擔。
  • 國人為何難寫推理小說
    國人為何難寫推理小說 2014-11-05 16:57:58作者:責任編輯:吳合琴   在地鐵看到一位女士捧讀松本清張的《砂器》,真是久違了,如此愛書人
  • 重慶10歲男孩寒假期間寫出8萬字推理小說(圖)
    宋錦渝創作的科幻偵探小說《覺醒吧,少年!》,封面也是自己親手設計的。  人們可以一邊吃雞蛋一邊吃糖精嗎?夏天中午為何不宜澆花?欣賞彩虹時為何不能在同一角度看到太陽?這些日常生活中的細節,你都知道嗎?  今年寒假,南川區隆化一小五年級學生、年僅10歲的宋錦渝就耗時一個月,寫出了一部推理短篇小說和一部科幻推理長篇小說,共計8萬字。
  • 這些刑偵小說比福爾摩斯探案集更燒腦,你看過幾部?
    如果說懸疑推理小說是謊言+不能說的秘密,那麼刑偵小說就是破解這些謊言+揭穿這些秘密,從而將犯罪者繩之以法。世人都是有著好奇心和破解欲的,只不過在平時都被隱藏的很好,這也正好給了刑偵小說機會,讓普通人跟著作者的筆觸參與到故事中去,使得讀者一旦深陷其中就無法自拔。
  • 全球十大懸疑推理巨作
    最近,犯罪懸疑劇《隱秘的角落》引爆屏幕,豆瓣評分高達9.0分。那細思極恐、環環相扣又暗潮洶湧的情節;那抽絲剝繭,層層遞進又不斷接近的過程,讓無數人領略了「推理懸疑」帶來的生理和心理上的雙重快感,直呼欲罷不能。《隱秘的角落》改編自懸疑小說《壞小孩》。其實推理史上所有的熒幕經典,都離不開精彩的原著,推理懸疑更是如此。
  • 推薦六部韓國警匪類「神作」,自己對照一下
    推薦六部韓國警匪類「神作」,自己對照一下1《我是殺人犯》原班人馬趕緊再拍一續集#我是強姦犯#!肯定比這個火。兩場追車戲都沒必要,反而弄拖沓了【然而第一場追車就是為了讓樸君賣大腿才有的吧!】弩箭女沒交代清楚。腦殘花痴粉絲們喊「要相信哥哥!
  • 世界偵探推理小說女王阿加莎·克裡斯蒂逝世44周年
    也是世界三大推理文學宗師之一 國內的小說迷習慣稱她為「阿婆」,一方面是因為她的年紀,一方面是出於親切以及對她的尊重和喜愛,最重要的是她在推理小說領域祖母級的地位。
  • 辰東的六部小說中,評分最高的是這兩部,而不是《遮天》!
    辰東,起點白金大神,當下最具影響力的網絡作家,憑藉著寫小說,收入過億,成為網文界一個知名大神。而在他的創作生涯中,迄今為止,已經寫了六部小說,從《不死不滅》到如今的《聖墟》,辰東的粉絲,也越來越多!辰東的六部小說中,評分最高的是這兩部,而不是《遮天》!6.
  • 為何《瞌睡蟲警察局長》是一本充滿人情關懷備至的推理小說
    在不透露職員的姓名下,局長靠著自己的推理把錢找了回來,這也推翻了局長一開始表現出來的「無能」印象,也是小說精彩反轉的地方。 局長本著救贖更重要的心態處理每個案件,他說:人一不小心就會失足,若踏上歧途,則一輩子都不會再完整。錢要是沒了,還可以賺回來,但是失去的人生卻極度的難以恢復原狀。
  • 8本孩子必讀的偵探小說
    文 | 木棉 編輯 | 金雀兒來源 | 布穀學習布穀老師:據說,美國兒童讀的第一本文學作品往往是偵探小說。在文學大國法國,喜讀偵探小說的佔全體讀者的35%;而前蘇聯的一項調查表明,在高學歷、高智能的科研人員中70%的人喜讀偵探小說。
  • 經典古言懸疑推理文推薦,看男女主探案,如何一步步擦出愛情火花
    懸疑探案類的小說真的特別好看,從一開始就帶著謎團和問號跟著主角一步步解開事情的真相,在案件越來越好看的同時,男女主也收穫了甜甜的愛情。這種推理小說往往有著讓你想一直看到結尾的吸引力,可以說是很好看了!相比現代懸疑推理文,小編覺得古言更好看,想像空間也更大一些。
  • 這9部經典恐怖懸疑小說,看完讓人背後一涼
    讀推理懸疑小說真的是件很魔性的事情:前80%的時間裡可能你都在納悶,「都是些什麼玩意兒?」,最後20%往往會讓你大呼過癮,然後根本停不下來......雖然我幾乎每次都猜不出兇手是誰,推理不出究竟是用了什麼樣的詭計,但還是難以抗拒那種看完後讓人後背發涼的感覺。下面推薦9本最經典的恐怖懸疑小說,讓我們一起燒個腦!
  • 《罪案調查科:罪終迷局》:關閉社會共情,是鑄造內心惡的起始
    九滴水,是小說《罪案調查科》的系列作者,同時,也是安徽省淮南市公安局刑事技術警察,是一名貨真價實的痕跡檢驗師。他與《法醫秦明》的作者是朋友,也是受到這位朋友的影響才開始寫作的,論懸疑小說中的專業程度,我想他倆肯定是首當其衝的。
  • 「3+1+2」選科人數暴驚天秘密:新高考選科難出天際,最受歡迎的竟是...
    隨著新高考改革的推動,第三批八省市採取「3+1+2」的選科模式。那2021屆各省選科情況如何,有哪些現象出現? 小編給大家分析一下第三批新高考改革省市2021屆選考數據並給出一些單科學習及選科的建議,供廣大家長和考生參考。
  • 科幻小說《銀河系漫遊指南》第六部在英美發行
    科幻小說《銀河系漫遊指南》第六部在英美發行 來源:新華網 2009年10月14日08:47   新華網倫敦10月13日專電 上世紀暢銷歐美的系列科幻小說《銀河系漫遊指南》的第六部《另一件事……》11日和12日相繼在英美兩國發行。
  • 懸疑推理:是否有超自然現象存在?最可怕的究竟是妖魔還是人心?
    小編又來推薦優質文章了,今天給大家推薦5本懸疑推理:是否有超自然現象存在?最可怕的究竟是妖魔還是人心?。最近鬧書荒的寶寶們,給你們送來驚喜,今天就來看看小編推薦的幾部小說,保證讓你意猶未盡,身臨其境。1、《致命快遞》作者:結局後才明白文案:沒有天生的壞人,只有變壞的好人。
  • 高分日本燒腦懸念推理電影,聽說只能被高智商理解!
    1、 電影《嫌疑人x的獻身》改編自日本推理普及作家河野圭吾小說。儘管影片豆瓣的8.3分被反覆翻拍,但仍難以超越經典。一定要看推理電影!這齣戲湯川是一對稀有的物理天才,湯川對鄰居靖子新生愛慕,所以他經常去京子的便當店買午飯,以便看靖子更多。但是和女兒住在一起的靖子沒有殺死他的前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