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罪案調查科/最終迷局》:一部探求人性根本的推理小說

2021-01-11 欣知24

香港TVB有一部經典劇集《法證先鋒》,講述的是警方的痕跡專家根據現場的痕跡抓罪犯的故事。《罪案調查科》講述的也是根據現場痕跡抓罪犯的故事,可謂大陸版的《法證先鋒》。不同的是《罪案調查科》的作者九滴水是實打實的刑警。

九滴水姓梁,名淼淼,「梁是三點水,淼是六個水,所以是九滴水。」書的扉頁上是這麼介紹他的:某公安局刑事技術室痕跡檢驗師。

九滴水從警校畢業後做了兩年半的刑警,半路出家成為一名痕跡檢驗師。他和《法醫秦明》的作者秦明是朋友,也是在秦明的啟發下,他萌生了寫作的念頭。2015年,他的第一部小說《屍案調查科》正式出版,從此一發不可收,一連寫了6部,《罪案調查科/最終迷局》是「屍案調查科」系列的最後一部,分上下兩本,一共7個案子。「不管從推理還是故事的飽滿度來看,均是系列之中我最滿意的一部。」

跟以往的探案小說不同,在《罪案調查科/最終迷局》中,案推理只是其中的一部分,追尋犯罪真相,探索犯罪根源才是作者的最終目的。而犯罪根源,無不與人性有關,所以這本小說,實際上也是在探究人性。

1、懸疑推理小說與紀實寫法的融合

《罪案調查科/最終迷局》是一本讓人眼前一亮的推理小說,讀它的時候,你可以找到以往讀過的許多推理小說的影子。但與此同時,九滴水又在不斷用他紀實的寫法提醒你,這並不是一本純粹的推理小說,而是一個個真實的案件。

① 從設定、描寫看推理外衣

《罪案調查科/最終迷局》的推理特色,從每個案件的開頭便能略窺一二:

賭場老闆丁勝突然失蹤,監控顯示他的轎車出現在塌陷區內,然後突然消失。活不見人。死不見屍,就連那輛黑色轎車也消失不見,仿佛憑空蒸發了一樣。(《嗜血賭局》)

一個農村小夥子為了當網紅,到黑虎山直播傳說中的鬼屋,發現石屋裡懸掛著十幾塊醃肉。他切下一塊醃肉給網友看,卻看到一條讓他汗毛倒豎的留言:「我在考古隊工作,這種乾屍我見過。」(《石屋謎屍》)

在雲汐市的母親河泗水河裡,漂浮這一具無頭男屍。屍體全身赤裸,只穿著一條內褲,左胸附近有4處銳器貫穿傷,其中2刀扎在心臟位置。離奇的是,受害人的頭部被整體分離,就像古代的酷刑「車裂」一樣,嫌疑人究竟使用了什麼變態的方法,把死者的整個頭部拽了下來?(《寄生惡念》)

獨棟小洋樓裡,一家四口一夜之間被滅門,客廳內鮮血橫流。慘絕人寰的現場讓見慣了案發現場的刑警都心生怯意。(《亡魂秘語》)

慘不忍睹的屍體,消失不見的兇手,現場遺留的痕跡,是懸疑推理小說中常見的設定,歇洛克福爾摩斯、赫爾克裡·波洛、馬普爾夫人,都令每一個偵探迷敬佩不已。

在每個案子的開頭,九滴水便回歸懸疑推理小說經典設定,通過一段詳盡的描述為我們展示了案件的撲朔迷離之處。恐怖驚悚的元素加上重口味的描寫,令讀者興致盎然,同時還隱隱感到不寒而慄。

②紀實的寫法體現案件的真實性

九滴水是一名刑警,所以他筆下的故事都來源於真是案件。雖說九滴水已經將這些案件做了大量的減法,去掉了案件中公安部門涉密的偵查手段,隱去了案件中真實的作案過程,也對案件中涉及的時間、地點、人物進行處理,但是書中大量的專業知識卻是完全紀實的。

汗孔是皮膚表面分布的一種生理結構,為汗腺導管的開口部位。指紋汗腺絕大多數分布於乳突紋線的頂部,每一枚指紋上都含有大量汗孔。就算是殘缺的指紋,也能藉助高倍顯微鏡,測量指紋的汗孔特徵,從而認定嫌疑人。已知每滴血的平均含血量為0.05毫升。血滴在地面上最終是什麼形態,取決於血滴離開作案工具後的速度。只要測量血斑的直徑,然後參照「血滴實驗」資料庫,就能推斷出刀柄的長度範圍。在踹門時,通常會出現三種情況,當踹門位置與身高相適應時,其前、後腳掌受力均勻,鞋印也相對完整。已知正常人上身與下肢比例為1:1.06,只要測量出踹門鞋印距地面的高度,代入公式便能算出嫌疑人的大致身高。

像這樣的專業知識固然是推理小說中的常客,但所佔的篇幅往往並不是很多,只是起到渲染氣氛,刻畫主人公的作用。《罪案調查科/最終迷局》則不然,類似的知識點在小說中佔了極大的篇幅,未免有喧賓奪主之嫌。

那么九滴水為什麼會這樣寫呢?很大程度上是與這本書的整體氛圍有關的。書的扉頁上就寫著這麼兩句句話:

他人見血腥兇殺,我們解死亡密碼。死亡時,每個人的痕跡都獨一無二。

暈開的血跡、模糊的指紋、零星的毛髮、若隱若現的氣味,找出這些痕跡背後隱藏的秘密,為死去的人找到兇手,洗雪冤情,痕跡檢驗師能夠做到,憑藉的就是他們專業的知識和技能。

九滴水將這些專業的知識寫入書中,盡力地去展現痕跡檢驗師的高超技能,紀實的寫作方法更增加了小說的可讀性。總而言之,《罪案調查科/最終迷局》巧妙地借用了懸疑推理小說的外殼,然後將紀實的寫法摻入其中,為小說增添了真實感和科學性。

2、與傳統懸疑推理小說中不一樣的兇手

雖說九滴水的這篇小說走的是懸疑推理路線,但與正規的懸疑推理小說不同。

按照大家正常的認知來看,懸疑推理小說應該側重於講述主人公如何根據現場的蛛絲馬跡開展調查,推理兇手作案的過程,最終破案。但是九滴水在寫完推理過程後,並沒有就此止筆,而繼續耗費筆墨去講述兇手的故事,探究案件背後的原因。因而使得這篇懸疑推理小說顯得有些格格不入,倒像是推理小說中的異類。

他的小說中沒有變態殺人狂,沒有高智商的罪犯,所有的兇手都是和你我一樣的普通人,所有的兇案背後都一個令人唏噓的故事,或是家庭環境,或是情感風波,或是社會不公。也正因為如此,你才能洞察這些案件中人性的根本。

① 傳統的概念:復仇

書中講了兩個復仇的案件,兩個案件的兇手本是受害之人,但是一時被仇恨蒙蔽了眼睛,精心策劃了復仇計劃,最終成為了兇手。

第一個案件的兇手王滿是個可憐的孩子,他的父親王建港賭,落入了他人設下的圈套,成為綁架兒童的同謀犯,又失手將被綁架的孩子殺死。王建港扛下所有罪,被判處死刑。王滿因此家破人亡。王滿長大後得知,當初綁架案的主謀是丁勝,想到這些年所受的屈辱,心中多年的戾氣爆發。他用一個月的時間做了精心的準備,一場橫跨13年的復仇終於在丁勝的慘叫聲中的結束。

第三案件也是一個復仇的故事,兇手王雨燕卻是個值得同情的女人。王雨燕從小就被當成童養媳養在別人家,長大後成為「哥哥」的媳婦。生下的女兒也沒有逃脫童養媳的命運,在襁褓之中就被賣到別處。王雨燕到處尋找女兒。二十多年後,她終於找到女兒。可是還沒等她享受天倫之樂,女兒就被人殺死了。王雨燕找到兇手,動手殺了他為女兒報仇,可她自己也成了兇手。

王滿和王雨燕,為了報仇,迷失了自己。但是,報了仇,就真的解脫了嗎?

如果時空可以穿梭,他多麼想回到從前,然後舉起手裡的獎狀對父親說:「爹,不要賭了,你賭的不是錢,而是整個家的命運。」看著腳下湍急的河流,王雨燕心中感到無比地失落。女兒的仇是報了,可她又成了孤苦伶仃的一個人。在此之前,她從未想過自己的雙手會沾滿鮮血,然而是什麼原因讓一個善良的母親拿起屠刀?也許,只有經歷過的人才會有一個明確的答案。

王滿和王雨燕,從小在閉塞的農村的長大,在他們心中,殺人償命,天經地義。可是他們沒有想到,殺了仇人,為親人報了仇,自己也將接受法律的懲罰。冤冤相報,何時能了?

②一念天堂,一念地獄

楊超本是個樸實的農村娃,他一輩子的夢想便是掙到錢,回村娶自己心愛的姑娘。他遇到了一個大老闆譚天恩,也因為自己的誠實忠心得到譚天恩的賞識。他幫譚天恩打掩護,跟譚天恩包養的小三領了結婚證,並答應幫譚天恩養兒子。當然,他是有回報的,譚天恩承諾6年後給他400萬,作為辛苦費。沒想到的是,譚天恩後來帶走了兒子,扔下了小三。小三咽不下這口氣,就要楊超拿150萬換取他的自由身。楊超鬱悶之餘,便動了歪念,殺死小三,將她變成了醃肉。

楊超,從超人變成殺人犯,只在一念之間。但歸根到底,還是人性的貪慾所致。

小三貪婪,想要憑藉肚子裡的孩子上位,沒想到反被譚天恩一腳蹬開,於是,便將貪婪之手轉向楊超,最終導致喪命。

楊超貪婪,不願意將不勞而獲的錢財分給小三,為此動殺機,淪為殺人犯。

在這個案件的結尾,九滴水寫道:

樹林中,鳥兒在歡快地歌唱;石屋中,血跡在緩慢地流淌。美景與罪惡在此時交織成了一幅無以名狀的畫面。

一念天堂,一念地獄,楊超選擇了地獄,選擇了毀滅。

3、罪案背後的人生境遇,是悲劇發生的深層次原因,關乎人性

在九滴水的作品中,每一個兇案背後都有一個故事,每一個兇手都有不同尋常的人生境遇。王滿因為父親賭博家破人亡;王雨燕因為童養媳的身份經常遭到丈夫的毒打;楊超從小頑劣,早早棄學;馮靖雖然大學畢業,但是從小到大,他沒有像別的孩子那樣感受過父愛、母愛,是奶奶將他一首拉扯長大。四個人的人生境遇各不相同,但是在這幾個人的背後,命運之神始終用他有力的雙手,一下一下地將他們推到了兇手的位置上。

馮靖大學畢業後,回到雲汐市,當了一名合同工,雖然拼命努力,但依然趕不上在上海發展的女友。父親患了癌症,他也沒有錢給父親治病,只能眼睜睜地看著父親去死。他最愛的奶奶,也因為多年前的一件事負疚自殺,死後還遭受侮辱。馮靖覺得自己沒本事,在這時,冥冥之中有一股力量驅動他走上了另一條自己從沒考慮過的路。也正是因此,他成了兇手。

雖說書中的兇手犯下殺人罪都有這樣那樣的原因,但是九滴水認為,既然犯了罪,就不值得同情。他在描述兇手犯罪細節的時候,沒有隱瞞兇手的殘忍手段;在講述兇手犯案的過程時,也沒有刻意渲染兇手的可憐之處。他只是將事實一一擺在讀者面前,讓讀者自己做出判斷。

「追尋犯罪真相,從源頭上遏制犯罪,這才是我的最終目的。」在把小說寫成偏向「案件推理」還是偏向「案件背後」思考中,九滴水將懸疑推理與紀實性相融合,因此才有了這部不一樣的懸疑推理小說。

相關焦點

  • 8.1分《罪案調查科》:國內推理小說連出六部,為何如此受歡迎?
    推理小說最近幾年非常受到讀者歡迎,大部分人提到推理小說就會提到日本的東野圭吾、宮部美雪、島田庄司,或者是西方的阿加莎克裡斯蒂、奎因、丹布朗等作家的作品。國內專業的推理小說屈指可數,作者九滴水的「屍案調查科」系列推理小說六部連年出版發行,受到「推理迷」的喜愛,而《罪案調查科》是此系列最終版,在豆瓣獲得8.1高分推薦。
  • 《罪案調查科》:人的錯誤,或者說是無法在背後訴說的痛苦
    作為其中最年輕的一家,九地水自起出版《屍案調查科》系列,出版《迷心罪》,底出版《罪案調查科:罪終迷局》和《罪案調查科:罪終迷局》(最終版)。當談到他是如何進入「懸疑坑」的時候,九滴水坦言自己在安徽省警察學院學習,他不容易旅行,所以讀得太多的時候,他只能專注於閱讀和思考自己的寫作。
  • 豆瓣評分8.1的《罪案調查科》:究竟是誰把善良的人,逼成了罪犯
    作者九滴水的《罪案調查科之最終迷局》給出了答案。作為「屍案調查科」系列的第六部小說,九滴水再次以現實案件為基礎,將親歷過的一起起案中案,局中局擺在讀者面前,其背後的真相,卻是人性的根本。認知的扭曲或偏執,生活中遭遇的挫折後,不能正視問題,而選擇性逃避,將責任推開,不願承擔。
  • 這些刑偵小說比福爾摩斯探案集更燒腦,你看過幾部?
    點評:此書是法醫秦明系列第二部被拍出來並上映的作品,相較於上一部作品除了破案升級之外,還加入了對人性和社會價值觀的深入探討,故事劇情的升級也讓小說的可看性大大增強。《無證之罪》,眼花繚亂的迷局,層出不窮的殺機,一個犯罪高手,一個偵探超人,棋逢對手,誰贏得高智商賭局?抽絲剝繭之後,真相令人不寒而慄卻又百感交集。點評:典型的社會派推理作品。相比於其他同類型的作品來說,《無證之罪》更側重感情和心理描寫,劇情案件更貼近真實,以反映社會現實為最終目的。
  • 世界偵探推理小說女王阿加莎·克裡斯蒂逝世44周年
    也是世界三大推理文學宗師之一 國內的小說迷習慣稱她為「阿婆」,一方面是因為她的年紀,一方面是出於親切以及對她的尊重和喜愛,最重要的是她在推理小說領域祖母級的地位。
  • 懸疑小說推薦,一部寫北宋歷史故事的推理小說,趣味性知識性並存
    《清明上河圖密碼》總共有6部,主要是以張擇端的名畫「清明上河圖」中人物為背景,通過一個個懸疑推理故事,展現了北宋末年汴京城的歷史、風土人情以及國家命運等等。之前已經給大家分享過前三本書的主要內容。涉及到的主人公分別是訟絕趙不尤、牙絕馮賽以及鬥絕梁興。
  • 亂步之獸:日本推理的起點,恐怖推理下的真實人性
    而與之相對應的,則是日本當下那種腦洞突破天際,門類繁如星辰的推理小說群體,甚至讓我一度以為所有日本作家自帶的天賦技能點都加在了「寫推理小說」這一項上。這也是讓許多年前剛剛閱讀完福爾摩斯後想要更加深入領略這種邏輯之美的我,在新華書店面對滿書架的江戶川亂步和橫溝正史的小說後不僅想要哀嘆,「天下偵探小說出處唯二,其一在歐美,其二在日本。」
  • 全球十大懸疑推理巨作
    當風浪和明爭暗鬥停息之時,荒島只留下了十具屍體… 最終無人生還。《無人生還》被譽為阿加莎 克裡斯蒂的最佳作品,位列「本格推理」榜首,從頭至尾緊張刺激,欲罷不能,前所未有的情節布置「異想天開」,充分展現了「本格派」推理小說的無窮魅力。
  • 東野圭吾這些精彩的推理小說不容錯過!
    東野圭吾這些精彩的推理小說不容錯過!喜歡看推理小說的人,大概都繞不過「東野圭吾」這個名字。他在作品中通過簡單質樸的語言不斷訴說著人性的隱惡與自贖,讓讀者欲罷不能。東野圭吾目前被出版的書目已經非常多,這裡給大家介紹最為經典的十本。
  • 白夜追兇小說結局光宏宇冤案平反 白夜追兇原著小說叫什麼
    電視劇《白夜追兇》播出以來備受關注,該劇電影級品質獲贊,很多觀眾好奇電視劇《白夜追兇》是根據小說改編的嗎,根據哪部小說改編的呢?八個原創罪案故事均取材於真實生活,故事精妙、邏輯強大,其精良細緻程度讓人感慨。劇名取材於電影大師克裡斯多福·諾蘭的同名電影《白夜追兇》(Insomnia),不僅致敬了大師的經典電影,該劇每集標題也來源於經典懸疑罪案小說或英美懸疑影劇,其中用心可見一斑。「《白夜追兇》真實的人物角色,故事布下的重重懸疑,精巧的翻轉,在劇本階段就深深地抓住了我們的注意力。
  • 《奢望:社會生物學與人性的探求》出版
    由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奢望:社會生物學與人性的探求》近日問世。作者是[英]菲利普·基切爾(Philip Kitcher),英國當代著名科學哲學家,哥倫比亞大學約翰·杜威講席教授,美國人文與科學院院士。翻譯者為中國社會科學院哲學研究所郝苑副研究員。
  • 為何《瞌睡蟲警察局長》是一本充滿人情關懷備至的推理小說
    然而殊不知,在這幾天的時間裡,真正的偷竊者內心逐漸崩潰,局長以心理戰術逼當事人自首,最終局長等到了該來的人,當事人的女朋友找到了局長。然而他並不是把當事人抓獲,而是問銀行行長長:「要人還是要錢?」在不透露職員的姓名下,局長靠著自己的推理把錢找了回來,這也推翻了局長一開始表現出來的「無能」印象,也是小說精彩反轉的地方。
  • 美式硬漢的誕生:達希爾·哈米特和他的推理小說
    國家不幸詩家幸,雖然當時的美國社會陷入低谷,但推理小說卻藉此機會大發展,美國推理小說終於在此時脫離了英式推理,逐步拋棄了以縝密推理為圭臬的信條,轉而開始對智勇雙全的硬漢膜拜不已。硬漢推理小說的三大主題哈米特的硬漢推理小說,主要有三大主題、分別是人性的險惡、無可奈何的暴力,以及內心嚮往正義的普通人。
  • 懸疑推理小說作家墨綠青苔4大小說:故事曲折離奇,一看停不下來
    墨綠青苔,小說閱讀網籤約作家。小說布局宏偉大氣,文筆流暢,故事曲折離奇,情理之中卻又意料之外,受到廣大讀者的熱追。更是以日近萬字的穩定更新,獲得讀者們的好評。
  • 懸疑小說榜單第一,《白夜行》暢銷至今!東野圭吾為什麼這麼火?
    雖然那時東野圭吾作品的推理環節還略有欠缺,但是對於氣氛的營造還是很吸引人。2.細節在推理小說中尤為重要,知乎上有專門諸如「白夜行容易被人忽略的細節或者伏筆」或者「白夜行中細思極恐的細節」的問題。可想而知東野圭吾作品的話題度。但是在我看來,其中大多數所謂的「細節」並不能真正稱之為「細節」,更像是類似伏筆的東西。
  • 《罪終迷局》:凝視人性深處的罪惡之淵
    一樁樁疑團重重的案件,一件件匪夷所思的荒誕「劇情」,看似處處充滿玄機,但在作者九滴水認真分析推理下,謎底就在眼前。對比其他類型的偵探小說,不難發現,九滴水一改市場主流偵探小說千篇一律的風格,以一線刑偵人員的視角,通過敘述自己的親身經歷,從專業的角度對案件進行分析,藉助了大量的實證材料,結合案件的卷宗、示意圖、線索解析等等手段,儘可能地還原了案件本身,一步步解開了真相背後的秘密。可以說,《罪案調查科·罪終迷局》是一本很好的學習讀物。01 土屋謎屍——一時衝動而起的惡意。
  • 推薦幾本東野圭吾的推理小說
    而東野圭吾的推理小說,像是在講故事,在故事講完的時候,案件也明朗了。東野圭吾 圖片來自百度看過他的推理小說中,都覺得他的小說有自己的影子,《神探伽利略》中的推理「怪人伽利略」,湯川,是一名大學物理學副教授,同時也是一名出色的推理者,利用所學的理工科知識,協助警方偵破了許多離奇的案件。
  • 這9部經典恐怖懸疑小說,看完讓人背後一涼
    讀推理懸疑小說真的是件很魔性的事情:前80%的時間裡可能你都在納悶,「都是些什麼玩意兒?」,最後20%往往會讓你大呼過癮,然後根本停不下來......雖然我幾乎每次都猜不出兇手是誰,推理不出究竟是用了什麼樣的詭計,但還是難以抗拒那種看完後讓人後背發涼的感覺。下面推薦9本最經典的恐怖懸疑小說,讓我們一起燒個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