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分,電影之神卡梅隆又出神作

2021-01-09 第十放映室

不知大家有沒有注意,曾多次創造電影神話、被譽為「電影之神」的詹姆斯·卡梅隆自2009年的《阿凡達》之後,仿佛消失了一樣,再也沒什麼消息。

卡神素有「高質低產」的拖延症毛病,《阿凡達》就是十年磨一劍的產物,以至於《阿凡達2》快10年了,還沒出來。

不過,正是因為他慢工出細活的品質保證,也讓觀眾有理由相信,卡神的作品值得等!

事實上,他只是在沒拍電影的時候,去幹了導演之外的另一個身份應該幹的事——

那就是探險家的海洋冒險。

卡梅隆對海洋非常痴迷,他多次乘潛艇到鐵達尼號沉船做實地考察,也曾親自拜訪二戰沉船俾斯麥號,甚至自建潛艇下潛到海洋最深處馬裡亞納海溝,完成了單人抵達這裡的第一人壯舉。

卡神從馬裡亞納海溝探險歸來

豐富的海洋探險經歷,不僅讓他看到了海底的奇觀,也讓他發現了許多海洋新物種,他把這些新發現的海洋生物,都運用到了《阿凡達》裡。

除此之外,他也把多次海洋探險經歷拍成了紀錄片:

由此可見,卡梅隆是多麼痴迷於深海探險了,也難怪忠實的粉絲調侃說他「不務正業」。

甚至於你在百度搜索他的名字,出現的第二條提示就是:

而卡梅隆最近一次出現在影視新聞裡,還是4月份《復聯3》在美國上映時,卡神表示——

希望觀眾能夠對「復聯」電影疲勞,因為科幻片還有其它的故事值得講述。

當然,卡神的表態引起了漫威粉絲的熱烈抨擊。

關注卡神的人應該了解,他是蜘蛛俠的死忠粉,曾經想拍攝自己的蜘蛛俠電影……

但誤解已經造成了,以至於《阿凡達》女主角佐伊·索爾達娜(同時也是漫威宇宙裡的卡魔拉)不得不出面為卡神澄清。

她建議漫威粉絲去看卡梅隆關於「復聯」電影觀點的全文,而不是被斷章取義的媒體所誤導。

順便,她還透露了一個大驚喜:

去年秋季開拍的《阿凡達2》《阿凡達3》(套拍)已經差不多完成了一半!

對於苦苦等待的影迷而言,著實是天大的好消息。

但壞消息是,由於卡神這次想要實現裸眼3D、水下3D等革命性的技術,電影的後期製作任務非常艱巨,所以《阿凡達2》暫定2020年上映。

別急,為了安慰粉絲受傷的心靈,他在拍攝《阿凡達》續集的同時,又抽空推出了一部神級紀錄片《詹姆斯·卡梅隆的科幻故事》。

這部紀錄片共6集,於4月30號在AMC電視臺上線播放。

它採用訪談的形式,由卡梅隆召集科幻電影界的大導如史匹柏、雷德利·斯科特、喬治·盧卡斯、克里斯多福·諾蘭……

還有那些主演了許多優秀科幻片的演員,如基努·李維斯、威爾·史密斯、西格妮·韋弗、佐伊·索爾達娜……

以及科幻小說界的大神,包括我們熟悉的劉宇昆(雨果獎得主,《三體》翻譯者)、姜峰楠(雨果獎得主,2016年科幻片《降臨》原著作者)等知名華裔科幻作家,還有其他領域的許多科學家一起探討科幻小說、科幻電影的發展歷程和現實意義。

這個陣容,猶如科幻領域的華山論劍。

所以,必須給大家安利一發。

前兩集討論的主題都是關於外星人的,而對這個話題最有發言權的業界大佬,則非史匹柏莫屬。

卡神的第一個訪談對象,就是老斯。

關於拍攝科幻片的起因,老斯說他在六七歲時就有這種想法。

在史匹柏六七歲的時候,他父親用硬紙筒做了一個望遠鏡,讓他觀察星空。

有一天半夜,父親把他叫醒,他們跑到附近的山坡上,那時已經有幾百人躺在野餐毯上,他們一同仰望星空,觀賞獅子座流星雨。

一道道光從夜空划過,他就對爸爸說:「如果我能拍一部科幻片,我希望那些傢伙(外星人)是為了和平而來的。」

果不其然,1977年31歲的史匹柏拍出了《第三類接觸》。

他把那段童年經歷放進了電影中,並且以樂觀的態度構想了外星人來訪的場景。

友好的外星人用音樂與人溝通

參與本片的一位科學家說,這部電影最開始的名字就叫《仰望天空》。

這是為了向1951年的一部經典科幻電影《怪人》致敬。

《怪人》劇照

隨著訪談的深入,老斯向卡神坦白,後來的《E.T.外星人》其實是《第三類接觸》的續集。

當他拍到影片結尾的時候,他就在想如果從UFO裡出來的外星人小朋友之中有一個沒有回去,而是在地球上迷路了,會發生什麼……

於是乎,就有了影史經典《E.T.外星人》。

這兩部影片展示了我們對外星人本能的好奇心,就像兒童看到新奇的玩具一樣興奮。

在《第三類接觸》裡,有一場戲是小男孩看到門外的外星人發出的紅光,然後開心地大叫。

在片中擔任弗朗索瓦·特呂弗的翻譯官的演員鮑勃·巴拉班透露,拍攝的時候,老斯讓演員們穿上玩偶服,扮成兔子、老鼠等形象,然後讓小男孩打開門,這才有了電影中的這一幕。

對此,卡神點評說,做科幻片最重要的任務之一,就是保持童心。

老斯還提到,科幻片中無限優越的外星文明,不只是對外星人的樂觀態度,他們其實也是人類文明自身的一個投射:

高階文明是人類必然會進化的一個方向,他們其實是人類將要成為的比當前階段更優越的版本。

這一語道破了科幻小說和科幻電影的現實意義,他們不僅互相影響,同時也是人類科技進步的一個先導。

而在老斯之前相當長一段時間,外星人都被認為是邪惡的,這其實是對人類自身的另一種投射:

外星人可以成為我們罪惡感和恐懼感的載體。

這要追溯到外星人入侵電影之父《世界大戰》。

這是由英國著名科學家、歷史學家、預言家,同時也是科幻作家的赫伯特·喬治·威爾斯於1898年所著的小說,被先後兩次翻拍成電影。

左三即威爾斯,左一是愛因斯坦

從這部小說開始,可以梳理出一條完整的外星人入侵題材科幻片的簡史。

還能看到科幻電影導演們站在前人肩膀上持續發力的傳承。

1953年,《世界大戰》被改編成了電影。

這之後,在好萊塢掀起了持續的外星人入侵題材的科幻電影熱潮。

1956年,一部經典的科幻片誕生了。在《天外魔花》裡,外星人以更加隱蔽的形式入侵地球:

其可怕之處就在於,你無法分辨到底誰是外星人,誰是地球人。

這部電影超前的奇思,並且抨擊冷戰時期麥卡錫主義的政治反思,都讓它成為了科幻恐怖片的一個標杆,影響了《異形》等後來的許多經典。

與此同一時期,還有其他形形色色的外星人入侵題材電影:

時間來到70年代末期,既有翻拍自《天外魔花》的《人體異形》,也有兩部劃時代的外星人題材代表作。

一部是老斯1977年的《第三類接觸》,另一部就是雷公雷德利·斯科特1979年的《異形》。

卡神對話雷公

雷公透露,《異形》就是關於恐懼的演化。

異形的設計師漢斯·魯道夫·吉格把性心理學的特徵強化在了異形身上。

在造型設計上,它們既有男性的特徵,也有女性的特徵。

這在直觀的視覺上,就給人造成了困惑,因為這超出了人類的認知範圍。

對性別的判斷是人類出於安全感的本能需求,比如嬰兒出生後,我們第一個問題便是,男孩還是女孩。

所以,當異形在外觀上同時展現男性和女性這兩種特徵的時候,人類就認為其具有天然的危險性。

把對外星人的恐懼心理繼續拓展放大的,是德國導演羅蘭·艾默裡奇在1996年推出的科幻災難大片《獨立日》。

這一次,外星人直接駕駛著巨大的宇宙戰艦降臨在地球各大城市的上空,儼然一副全面入侵的架勢,人類陷入毀滅的恐慌之中。

導演艾默裡奇為了給觀眾造成巨大的衝擊感,在電影裡把華盛頓的地標建築、總統官邸白宮都給炸了。

這在當時是非常不可思議的,當時劇組人員都勸導演不要這麼搞。

他們說,你是德國人,不知道這意味著什麼,白宮是不能炸的。

而艾默裡奇則悠悠地說,這很有爭議性,會引起大家的劇烈討論,有什麼不好的呢?

然後,這一炸,就成了影史經典。

劉宇昆說《獨立日》還悉數致敬了許多科幻片的經典場景。

致敬《2001太空漫遊》裡的哈爾9000電腦,和《第三類接觸》裡的宇宙飛船:

致敬《世界大戰》裡的病毒:

還直接引用了《侏羅紀公園》裡的臺詞Must go faster:

兩部電影的演員都是傑夫·高布倫

到了80年代,科幻片在外星人題材的基礎上,衍生出了一條重要的分支,這個分支的核心,就是人與外星生命的溝通。

促成這個演變的,是美國天文學家、物理學家、科幻作家卡爾·薩根創作的科幻名著《接觸》。

1997年,羅伯特·澤米基斯(《阿甘正傳》《回到未來》)導演、朱迪·福斯特主演的《超時空接觸》就改編自這部小說。

2002年,史蒂文·索德伯格(《永不妥協》《十一羅漢》)又將波蘭哲學家、科幻作家斯坦尼斯拉夫·萊姆的名著《索拉裡斯星》搬上大銀幕。

影片由喬治·克魯尼主演,裡面出現了一片有感情的外星海洋,可以與人交流。

然後,就是2016年,丹尼斯·維綸紐瓦導演的《降臨》。

該片改編自美籍華裔科幻作家姜峰楠的小說《你一生的故事》,以顛覆性的視角講述了外星人與人類溝通的故事。

以上這些,是《詹姆斯·卡梅隆的科幻故事》第一集部分內容。

王老實其實是把大神們零零散散的討論,給簡單梳理了一下。

但紀錄片裡的內容更豐富多彩,遠比我在這兒囉嗦一篇要有趣得多。

豆瓣短評

在記錄片開頭的旁白中,卡神說:

「任何類型的科幻片,都是我的心頭好。我喜歡那些點子的力量,喜歡它們提出的問題,宇宙中有什麼?世界將會如何終結?科技會毀了我們嗎?更重要的一個問題是,我們能從這些精彩的故事中學到什麼?」

看完這部紀錄片感觸很多,既體驗到許多科幻電影幕後故事的樂趣,又對科幻小說到科幻電影的發展歷程有所了解,更對他們熱衷於科幻探索的精神感到由衷的敬佩。

喜歡科幻電影,或者說對這些「神仙打架」式的探討感興趣的朋友,推薦一看。

畢竟,這是「神與神的對話」:

該原創文章首發於微信公眾號: 第十放映室(ID:dsfysweixin)

如需轉載請聯繫微信ID:dsfysweixin,微信搜索關注:第十放映室

相關焦點

  • 「卡梅隆」科幻電影的主宰,9部電影8部超神,一部票房世界第1
    卡梅隆所有的電影都能展示他對大場面的掌控能力,以及在特效方面的超凡想像力。接下來我們一起回顧一下大神的作品:第一部電影《食人魚2:繁殖》卡梅隆大神的導演處女作,劇情做的不太好,特效也做的極差,極大的原因是卡神沒有拿到這部電影的剪輯權,也使在與史蒂文·史匹柏的《
  • 導演卡梅隆《阿凡達2》前再出神片 全五星評價
    該片4月30日剛剛出第一集,截至我寫稿時,豆瓣的評論還是個位數,暫無評分,但所有的網友評論全部打出五星(有望上9分)。這就是導演詹姆斯·卡梅隆「主演」的最新作品——《詹姆斯·卡梅隆的科幻小說軼事》。導演卡梅隆的《阿凡達2》沒等到,先等來這部也非常爽。
  • 卡梅隆對話劉慈欣:想看《三體》拍成電影
    北京頭條客戶端2月18日消息,為《流浪地球》隔空打call看來還不夠,「卡神」詹姆斯·卡梅隆來到北京後,第一個對談的中國嘉賓就選定為劉慈欣。2月18日,由詹姆斯·卡梅隆監製並編劇的電影《阿麗塔:戰鬥天使》在京舉行首映式,卡梅隆與影片導演羅伯特·羅德裡格茲、主演羅莎·薩拉扎爾以及原著小說作者木城雪戶亮相。
  • 科幻電影冷門神作,豆瓣好評9分,很多人錯過
    ,當初看完這部電影的時候曾經給我帶來深深的震撼《黑鏡:聖誕特別篇》這時黑鏡系列的番外,豆瓣評分9.1,有很多小夥伴說我沒看過黑鏡,不用著急,這是獨立的故事,你一樣能看懂英國編劇的腦洞你根本想不到,比對其他9分以上的科幻片,你就知道這部電影多有實力,例如:黑客帝國,盜夢空間,楚門的世界,哪一部不是大名鼎鼎,黑鏡憑什麼能得9.1的好評,憑的就是腦洞和反轉這部電影延續黑鏡家族一貫的風格,講的是高科技下的未來社會,讓人深度之後脊背發涼,網絡攝像頭連接視網膜,指導別人談戀愛,拷貝自己的意識副本,讓它給成本體的管家
  • 卡梅隆邀《終結者外傳》編劇操刀《阿凡達2》
    《終結者外傳》編劇操刀《阿凡達2》  搜狐娛樂訊 (耷子/文)好萊塢超級大導演詹姆斯-卡梅隆(James Cameron),目前正在悄然籌備《阿凡達》的兩部續集,《阿凡達2》的劇本初稿業已完成。更令影迷興奮的是,卡神最近還特別邀請了熱門電視劇《終結者外傳》(Terminator: The Sarah Connor Chronicles)的編劇喬什-弗萊德曼,為《阿凡達2》劇本提供新的想法。儘管喬什-弗萊德曼方面並沒有立即給出正式答覆,但在好萊塢,幾乎沒有人會拒絕詹姆斯-卡梅隆的邀請。
  • 經典恐怖科幻電影《異形2》:傑出的續集,卡梅隆問鼎大片之王
    閒來無事,下午在家庭影院看了《異形2》。其實個人並不是很喜歡科幻類型的電影,感覺無非就是恐怖怪物這種東西,而想到怪物,我就會想到《變蠅人》那種噁心的吐的clut片。觀後感在豆瓣評分上,《異形1》作為本系列的始祖有著8.0分的高成績,該導演雷德利·斯科特憑著這部電影奠基了自己在科幻片上面的地位。緊接著,他的《銀翼殺手》再一次橫掃科幻電影圈,成為了科幻影迷心中的「大師」。
  • 關於卡梅隆監製的《阿麗塔》 你一定要知道這30件事
    不知不覺《阿凡達》上映已經九年多了——換句話說,詹姆斯•卡梅隆已經九年沒拍什麼電影了。  這九年裡,他除了完成深海挑戰、籌備《阿凡達2》兩件大事之外,其餘主要心血都傾注到今天上映的這部《阿麗塔:戰鬥天使》(以下簡稱《阿麗塔》)中了。
  • 83歲《火星救援》的老導演,又拍了一部9分科幻神劇,世界觀恢弘
    然而,就在最近,一位83歲高齡的老爺子,不僅有力氣「蹦躂」,還拍出了一部豆瓣9.1分的科幻神劇《異星災變》,他就是英國傳奇導演雷德利·斯科特。這也是老爺子繼《異形》《銀翼殺手》《普羅米修斯》《火星救援》等多部留名世界電影史的科幻大作之後,再次執導科幻題材。
  • 《地心引力》中文版海報引爭議 卡梅隆"被導演"
    (記者何婭)發布電影的中文版預告片和中文版海報,已經是時下不少進口大片的常規宣傳模式。即將於20日上映的電影《地心引力》昨天發布的四款中文版海報卻引發了爭議。這些在顯著位置表現《阿凡達》導演詹姆斯·卡梅隆的神口碑「加持」的海報,讓不少影迷為該片真正的導演阿方索·卡隆叫屈,認為這樣的做法誤導觀眾並且很不尊重導演。
  • 卡梅隆曝《阿凡達》續作新動向
    這個以超級英雄電影為主題的影展上,不僅會有重量級嘉賓到場,而且也經常會曝光一些有趣的新料。比如在2011年,《復仇者聯盟》的首張宣傳海報就在第二屆該影節上流出。  今年,"卡神"詹姆斯·卡梅隆的經典科幻驚悚電影《終結者》與《終結者2》成為了影節的主角。
  • 《地球脈動2》,9.9分的神劇趕緊來補習一下
    「曾經驚豔世人的紀錄片《地球脈動》,再次由來自BBC的製作團隊傾力奉獻出最新的第二季。在這一季裡,觀眾們將繼續見證地球各個角落動物、植物平凡而精彩的生命瞬間。從島嶼、山脈、叢林、沙漠、草原到城市。大自然的神奇之手創造的萬千生物以其各自的習性自幼生活在生身土地之上它們渺小而偉大,通過BBC的鏡頭,生命的光輝得以放大,閃耀在地球的每一個角落。」
  • 締造了這顆星球的票房神話,卡梅隆的新作卻要撲街?我不服
    這位霸佔了這個星球有史以來最賣座電影top1和2的電影人——詹姆斯·卡梅隆,幾乎是傳奇般的存在。先說人類電影史上票房最高的電影第二名,卡神導演的194分鐘長片,《鐵達尼號》。預告片也是燃爆這部電影,被豆瓣網友評價為「卡神用時20年、耗資2億美金、組建上千人團隊、動用3萬多臺電腦,就只是為了向全世界安利自己熱愛的漫畫而已」,為什麼如此吸引人?
  • 卡梅隆盛讚《地心引力》:史上最好的太空電影
    卡梅隆盛讚《地心引力》:史上最好的太空電影 時間:2013.09.04 來源:1905電影網 作者:小甜甜 分享到:
  • 卡梅隆盛讚《地心引力》 影史最好的太空電影
    《地心引力》海報   時光網訊 阿方索·卡隆執導的太空科幻片《地心引力》雖然還有一個月才會登陸北美,但作為威尼斯的開幕片,收穫了幾乎一邊倒的好評,這讓人們對這部電影非常期待而目前,看完影片的大導演詹姆斯·卡梅隆也給出了極高讚譽。他表示:「這是所拍攝過的最好的太空題材影片。」      看完該片卡梅隆十分興奮:「我驚呆了,被打倒了。我覺得這是有史以來最好的太空題材的影片。這種電影,我很久沒有看到了。阿方索和布洛克聯手送上了一部講述在零重力空間內一個女人為自己的生命而抗爭的故事。這個故事毫無做作的痕跡。」
  • 卡梅隆談《終結者5》:阿諾還是主要人物(圖)
    今年,「卡神」詹姆斯·卡梅隆的經典科幻驚悚電影《終結者》與《終結者2》成為影節的主角。在放映後,詹姆斯·卡梅隆在問答環節侃侃而談。話題從正在熱拍的《終結者5》延續到《阿凡達》新三部曲的進展,他還透露自己最喜愛的超級英雄是「蜘蛛俠」。
  • 卡梅隆想看《三體》電影,劉慈欣說你得等
    卡梅隆劉慈欣對談。新京報記者 李木易/攝新京報訊(記者 周慧曉婉)2月18日,好萊塢導演詹姆斯·卡梅隆來華為其監製的新作《阿麗塔:戰鬥天使》宣傳,當日下午,他與科幻小說家劉慈欣進行了《詹姆斯·卡梅隆的科幻故事——對話劉慈欣》對談。
  • 豆瓣評分9分+,這6部經典紀錄片堪稱神作
    01維度:數學漫步(Dimensions: A Walk Through Mathematics)豆瓣評分:★★★★★ 9.3分簡介:是兩小時長的CG科普電影,講述了許多深奧的數學知識,如4維空間中的正多胞體、複數、分形(fractals)、纖維化理論(fibrations)等等。
  • 《異度之刃:決定版》遊民評測9分 歸來仍是神作
    可以說,這是目前體驗《異度之刃》最好的版本。在神的身軀上展開的波瀾畫卷《異度之刃》獨特的世界觀是一大亮點。這裡的人們生活在兩個「神」的身體上,有點像我國古代傳說裡的巨人盤古,肌膚化為大地,血液變成江河。主角的旅程從巨神的腿上開始,一路攀登至腹部、頭頂、手臂,後期甚至能到達另一個神的身上。
  • 豆瓣9.2分,21年前的老片票房創下奇蹟,好電影永遠不過時
    估計大多數人都跟我一樣,早在電腦或手機端膜拜過這部經典神作了。21年前就已經上映的老片,居然到現在才在國內上映,這有點令我懷疑人生。更弔詭的是,《海上鋼琴師》上映4天票房就超過了7000萬,預測總票房1.24億,簡直是奇蹟。這讓投資4億票房僅1.2億的《上海堡壘》情何以堪?
  • 劉德華評分最高的五部電影,《無間道》一直是無法超越的神作
    從1981年的首部參演的電影《彩雲曲》到現在,劉德華拍攝過140多部電影,將近四十年的時間中,《無間道》一直是無法超越的神作。 盤點劉德華評分最高的五部電影: 《無間道》 上映時間:2002 評分:9.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