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創新:異質結太陽能電池(HAC電池)光退火技術在2015年已經成熟...

2020-11-22 索比光伏網

      2018年11月18日,非晶矽/晶體矽

異質結

光伏發展與國產化論壇暨南昌大學光伏研究院十周年紀念(

HAC

會議)在南昌舉行,中國科學院電工研究所研究員王文靜教授做了題為《HJT太陽能電池與同質太陽電池的比較》的精彩演講,其中介紹了國外科學家Eiji Kobayashia在去年年底發表的通過光致增效來提高異質結太陽能電池的最新發現。南京

華伯新材料

有限公司董事長李伯平先生表示,該技術早在2015年已經成熟並得到了客戶的確認,並在2016年申請了發明專利,這項技術最早在中國創新並投入量產實際使用,但基於商業化保密考慮沒有發表論文。

      異質結電池

光退火

技術的命名可能互不相同,但核心原理都是一樣的,李伯平向會議分享了這一技術的發現、及商業化過程中取得的成果。早在2014年,李伯平帶領的南京華伯新材料有限公司發現異質結太陽能電池產業中存在普遍的難題:銀柵線與ITO基底接觸不牢導致柵線拉力低、非晶矽層及ITO層行業內還沒有對缺陷修復有有效手段。經過近兩年的持續研發試驗,發現了解決方案並通過客戶驗證,在2015年正式向客戶提供了第一臺量產低溫銀漿固化退火一體爐(在低溫銀漿固化過程中同時採用光退火),並在2016年正式申請了實用新型與發明兩項專利,在2018年該專利獲得第九屆中國技術市場金橋獎。

      在2016年得到的客戶批量生產數據反饋中,該專利方法與傳統未經光退火的工藝方法對異質結太陽能電池的開壓、短路電流、FF、轉換效率、銀柵線拉力均有顯著提升,並且固化時間從傳統固化技術30-60分鐘大大縮短到三分半鐘。 


      據介紹,該技術可減少銀柵線與ITO基底接觸不量提高電流收集能力、可對a-Si及ITO退火併提高界面態質量,目前已經在國內三家異質結太陽能電池生產廠家得到批量生產的驗證與使用。

      南昌大學光伏研究院周浪院長在HAC會議總結致辭中充分肯定了這一中國創新對行業的貢獻,同時期許每年一度的HAC會議將成為中國創新的發表舞臺,共同推動行業進步。

 

光伏行業最新動態,請關注索比光伏網微信公眾號:solarbe2005

投稿與新聞線索聯繫:010-68027865 劉小姐:news@solarbe.com

掃碼關注

相關焦點

  • > HJT電池的降本之路 - 異質結太陽能電池
    ,專業電池企業及二線企業在異質結技術的推進速度上明顯比頭部垂直一體化巨頭更快,這是「創新者的窘境」光伏版,還是巨頭企業的「明月照大江」,現在還不好下結論。德國FraunhoferISE的研究人員開發了一種利用強脈衝光處理絲網印刷金屬觸點的矽異質結(SHJ)太陽能電池,並聲稱這種方法...
  • 德國研發矽異質結太陽能電池
    【能源人都在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導讀:德國弗勞恩霍夫太陽能系統研究所(ISE)的科學家們利用強脈衝光(IPL)處理技術開發了一種無母線矽異質結太陽能電池。該裝置採用多矽基隧道氧化物鈍化觸點,並在晶圓片的兩側施加。
  • 德國研發矽異質結太陽能電池
    【能源人都在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導讀:德國弗勞恩霍夫太陽能系統研究所(ISE)的科學家們利用強脈衝光(IPL)處理技術開發了一種無母線矽異質結太陽能電池。科學家們用強脈衝光(IPL)處理代替了通常使用的熱退火,這是一種對各種薄膜進行快速熱加工的廉價的卷對卷技術。它通常用於燒結印刷電子產品中的銀基、銅基或鎳基電極,在光伏研究中,用於在矽晶片和金屬複合基異質結結構上燒結銅基電極。該小組解釋說,強脈衝光(IPL)主要由可見光組成,以持續毫秒的脈衝電磁輻射發送,用於電池的低溫金屬接觸快速加熱。
  • 德國研發矽異質結電池技術
    德國弗勞恩霍夫太陽能系統研究所(ISE)的科學家們利用強脈衝光(IPL)處理技術開發了一種無母線矽異質結太陽能電池。該裝置採用多矽基隧道氧化物鈍化觸點,並在晶圓片的兩側施加。科學家們用強脈衝光(IPL)處理代替了通常使用的熱退火,這是一種對各種薄膜進行快速熱加工的廉價的卷對卷技術。它通常用於燒結印刷電子產品中的銀基、銅基或鎳基電極,在光伏研究中,用於在矽晶片和金屬複合基異質結結構上燒結銅基電極。該小組解釋說,強脈衝光(IPL)主要由可見光組成,以持續毫秒的脈衝電磁輻射發送,用於電池的低溫金屬接觸快速加熱。
  • 德國研發矽異質結太陽能電池    強脈衝光可達23.0%效率
    導讀:德國弗勞恩霍夫太陽能系統研究所(ISE)的科學家們利用強脈衝光(IPL)處理技術開發了一種無母線矽異質結太陽能電池。該裝置採用多矽基隧道氧化物鈍化觸點,並在晶圓片的兩側施加。德國Fraunhofer ISE的研究人員開發了一種利用強脈衝光處理絲網印刷金屬觸點的矽異質結(SHJ)太陽能電池
  • 超20GW產能布局 異質結是否會成為高效電池技術的新賽道?
    (IPL)處理技術開發了一種無母線矽異質結太陽能電池。德國FraunhoferISE的研究人員開發了一種利用強脈衝光處理絲網印刷金屬觸點的矽異質結(SHJ)太陽能電池,並聲稱這種方法...HJT電池結合三大技術(MBB、光注入增效、RPD),可以將產線平均效率增加到24%左右。TOPCon電池面臨2個挑戰:電極與矽的接觸複合;多晶矽高溫退火過程的2種燒穿問題。面對這2個問題,未來TOPCon的或許會採用如下工藝:TCO做為...
  • 異質結電池踏浪而來
    異質結電池製程短、轉換效率高,一直被業內看作後PERC時代的「接班人」。步入2020年,隨著異質結電池設備國產化進程提速,量產效率逐漸提高,光伏企業對異質結的投資熱情再次高漲。擴產計劃超56GW 商業化項目逐步落地據北極星太陽能光伏網統計,截至目前異質結電池、組件擴產規模超56GW。
  • 晶體矽異質結太陽電池或將成為下一代主流光伏電池
    相對於其他太陽能電池,HIT電池的優勢主要體現在:效率高、低光衰、溫度係數低、弱光響應高等。晶體矽異質結太陽電池(Heterojunctionwith Intrinsic Thin-layer,HIT)是利用非晶矽薄膜與單晶矽襯底異質結結構的太陽能電池,是一種可以低成本實現的高效晶體矽太陽能電池,該電池是以高壽命的n型矽為襯底,在經過制絨清洗的矽片正面依次沉積本徵非晶矽薄膜、p型非晶矽薄膜,從而形成p-n異質結。
  • 創新:強脈衝光處理技術突破230%電池轉換效率
    摘要:德國Fraunhofer-ISE的科學家利用強脈衝光(IPL)處理技術開發了一種無母線矽異質結太陽能電池。該器件採用多晶矽基隧道氧化層鈍化觸點製造,並將其應用於矽片的兩側。德國Fraunhofer-ISE的研究人員開發了一種矽異質結(SHJ)太陽能電池,利用強脈衝光處理的絲網印刷金屬觸點,並聲稱通過這種方法實現了23.0%的轉換效率。
  • 寧波材料所在有機/無機異質結太陽能電池方面取得系列進展
    借鑑HIT結構,新近發展起來的單晶矽/有機物異質結太陽能電池採用在矽基底上旋塗相應的導電有機物,再沉積上、下金屬電極的簡單途徑即可完成器件製備。  中國科學院寧波材料技術與工程研究所所屬新能源技術研究所研究員葉繼春團隊結合自身在超薄單晶矽薄膜材料研發方面的優勢,提出以20μm厚度的超薄單晶矽來構建新型n-Si/PEDOT:PSS異質結太陽能電池的研究方向並取得系列進展
  • 光伏牛市下一個風口——N型異質結電池
    因此,最炙手可熱的新型電池技術實際上已經投入批量生產已有幾十年了,這也就不足為奇了。但是,現在是異質結進入主流的時候了嗎?如果是這樣,則有許多嚴峻的挑戰需要克服,但是勢頭無疑正在建立。6月30日,歐洲光伏市場的領先產品創新佔據了中心位置,...
  • 漢能高效矽異質結太陽能電池轉換率創新高 刷新世界紀錄
    漢能高效矽異質結太陽能電池轉換率創新高 刷新世界紀錄 2019-08(ISFH)認證,由雙方合作的成都研發中心研發的高效矽異質結電池技術(「SHJ技術」)冠軍電池片,全面積(M2,244.52cm2)光電轉換效率達到24.85%,不僅刷新了其保持的中國紀錄,更超過了由日本Kaneka公司保持的原世界紀錄,成為6寸矽片SHJ電池新的世界冠軍。
  • 漢能異質結太陽能電池再次刷新世界紀錄
    漢能異質結太陽能電池再次刷新世界紀錄 日前,漢能成都研發中心再次刷新高效矽薄膜異質結太陽能電池的世界紀錄,其製備的冠軍電池片,全面積(M2,244.45cm2)光電轉換效率達到25.11%。相關數據經德國哈梅林太陽能研究所(ISFH)認證,刷新了此前由其自身保持的6吋矽片24.85%的原世界紀錄。而在24.85%之前,異質結太陽能電池世界記錄被日本企業壟斷29年之久。
  • 松下HIT異質結太陽能電池對比背接觸電池的區別
    北極星太陽能光伏網訊:HIT太陽能電池的單元轉換效率能提高至多高?2011年9月的學會上發表了單元轉換效率達到23.7%的研究成果。目前最新的成果雖然還沒在學會上發表,不過已經提高到了23.9%。二者均是採用厚度只有約100μm的單元時的轉換效率。
  • 創新:強脈衝光處理技術令電池轉換效率突破23.0%
    摘要:德國Fraunhofer-ISE的科學家利用強脈衝光(IPL)處理技術開發了一種無母線矽異質結太陽能電池。該器件採用多晶矽基隧道氧化層鈍化觸點製造,並將其應用於矽片的兩側。德國Fraunhofer-ISE的研究人員開發了一種矽異質結(SHJ)太陽能電池,利用強脈衝光處理的絲網印刷金屬觸點,並聲稱通過這種方法實現了23.0%的轉換效率。科學家們使用了強脈衝光(IPL)處理技術,而不是通常使用的熱退火,這是一種成本較低的用於快速熱處理各種薄膜的技術。
  • 周浪:非晶矽/晶體矽異質結(HAC)太陽電池全面國產化進展
    2020年11月19日,由中國高科技行業門戶OFweek維科網主辦的「OFweek 2020(第十一屆)太陽能光伏產業大會暨光伏行業年度評選頒獎典禮」在深圳成功舉辦。南昌大學光伏研究院院長周浪教授,在光伏領域深耕多年,對光伏產業取得的成績和具體細節都有深入研究。
  • 光伏異質結電池設備行業深度報告:復盤PERC發展歷程
    然而,相較於 PERC 電池發展的成熟,當前的異質結電池仍處於起步階段,未來異質結電池的工藝技術將如何演繹?其產業化路徑該是怎樣一幅景象?相關的電池項目的投資節奏又會呈現出哪些規律?為了回答以上的這些問題,我們將通過歷史案例的研究,尋找其中的答案。而作為上一代的高效電池技術,PERC 電池與異質結電池存在著大量的相似之處。
  • 半導體所研製出高效平面異質結鈣鈦礦太陽能電池
    北極星太陽能光伏網訊:鈣鈦礦太陽能電池是近幾年興起的一類具有巨大應用前景的太陽能電池,它具有光電轉換效率高、成本低以及製備工藝簡單等突出優點。經過幾年的快速發展,鈣鈦礦太陽能電池的效率已從初始的3.8%迅速提高到22.1%,已接近或超過傳統高效薄膜太陽能電池(如銅銦鎵硒或碲化鎘等),進一步發展,可與矽及砷化鎵等單晶太陽能電池媲美。
  • 25.1%:驚奇異質結太陽能晶矽電池
    一個轉換效率為25.1%的異質結晶矽太陽能電池日前被其製造商在日本政府主辦的展示「新能源」技術創新的活動中展現。  上周政府的新能源產業技術綜合開發機構(NEDO)舉辦了一場為期三天的「匯報」,各公司帶來在截至四月的日本2015財年開發的創新產品。
  • 多家企業布局 異質結電池能否引領下一代光伏技術?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通威股份同時還發布了一份高純晶矽和太陽能電池業務2020~2023年發展規劃。除開擴張產能、降本增效外,這份發展規劃還提及對HJT異質結電池的研發。實際上,HJT異質結電池是最近一年光伏行業看好的新電池技術,也是今年初資本市場熱炒的對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