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青苔的雙面角色:汙染水質也能淨化水質,控制繁殖量才是關鍵

2021-01-11 小龍蝦曬太陽

在小龍蝦的養殖過程中,適合生長在低溫和常溫環境下的淡水水藻只有兩種,分別是硅藻和青苔,兩者具有競爭關係。一般來說硅藻佔據優勢的水體青苔很少,水體透明度也比較低。而青苔佔據優勢的養殖水體,水體透明度相對會很高,而且硅藻很少。

我們都知道,無論是硅藻還是青苔,在本質上都是屬於一種淡水水藻,所以作為水藻的一些本質特徵,青苔全部具備,比如能夠通過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之後釋放大量的溶解氧,能夠吸收水體裡面的大量有機質來促進自身的生長繁殖,因此從某種層度上說青苔具有淨化水質的作用。但是另外一方面,青苔過量繁殖之後,尤其是形成爆塘的局面之後,會將附近水面全部遮住,影響水下的青苔和伊樂藻的正常的光合作用,在最紅可能會導致水草爛根,底層青苔吸收不到光照,無法進行有效充分的光合作用而老化死亡,最終在厭氧環境中酸化,生成大量的有害物質,造成水質汙染惡化。

本文今天就從這兩個角度來分析青苔的好處和壞處,即青苔過量會汙染水質,但是適量的青苔又會對水質起到一定的淨化作用,通俗一點的說法就是青苔既能夠放毒也能夠解毒。

本文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來分析冬季青苔對於水質的好壞影響:

冬季青苔是如何汙染水質的?

冬季青苔是如何淨化水質的?

如何規避冬季青苔對於水體改良的副作用?具體措施有哪些?

冬季青苔是如何汙染水質的?

一,表現形式:

1,水體透明度很高,出現清湯寡水的現象,如果你在冬季寒冬臘月的時候經常巡塘,就會發現那些水體透明度過高的稻蝦田裡面,青苔普遍都比較多。這裡有一個問題需要解釋清楚,究竟是青苔大量繁殖導致了水體過瘦,透明度過高,還是水體過瘦透明度過高導致了青苔過量繁殖。我認為是青苔過量繁殖導致了水體過瘦,透明度過高,青苔作為一種水藻,通過吸收水體的有機質來促進自身的生長繁殖,而且青苔在低溫天氣下具有繁殖優勢,由於青苔顆粒比較大, 以我們這裡常見的青苔為離子,大部分都屬於水綿狀的青苔,肉眼明顯可見,顆粒大就無法溶於水。

因此你可以看見青苔大部分都是漂浮在水面上的,水下的青苔當然也是肉眼可見的。所以,沒有爆塘之前,青苔比較少的地方,水體透明度就很高,如果水底的青苔孢子,在透明度比較高的情況下,就會開始大量發育聖戰繁殖。而硅藻水由於顆粒小,肉眼看不到,能夠很好的溶於水,因此大量繁殖之後,形成紅褐色的水色,大大降低了水體透明度。因此能夠保溫肥水防青苔。

青苔過量有毒

二,原因:

1,遮蔽水面阻礙了水下青苔的光合作用:這樣會直接導致水面以下的青苔無法通過光合作用來吸收二氧化碳來促進自身的生長,會直接導致水下的青苔老化死亡,而且青苔管個作用受阻,無法有效產出足夠的溶解氧,這樣會老化死亡,在腐爛的過程中會消耗掉大量的水體溶解氧,同時溶解氧急劇減少的情況下,會在厭氧環境的過程中,有機質會生成大量的氨氣,硫化氫,和亞硝酸鹽,這些有害物質達到一定濃度之後,會直接殺死小龍蝦同時產生的藻毒素會抑制伊樂藻和硅藻的正常生長,最終導致水體發黑髮臭,形成紅黑水。

2,用藥除青苔之後的後遺症:目前市面上清除青苔的主要思路都是直接殺死青苔,除了極度不安全的所謂青苔淨(實際上就是一種除草劑或者殺蟲劑)之類的化學藥品之外,常見的腐殖酸鈉和草木灰,養殖戶通常都是在青苔過量繁殖之後才使用的,利用遮蔽水面青苔的思路,來破壞青苔的光合作用,最終讓青苔死亡,然後人工打撈,這裡就有兩個問題,一是如果青苔發黑死亡之後,養殖戶打撈不及時,這些老化死亡的青苔在稻蝦田的水體裡面會汙染水質,釋放藻毒素,破壞水體的生態環境。其次水面青苔死亡之後被打撈上來之後,水下的青苔又會浮上來,這樣就會出現青苔殺滅之後,人工打撈,然後又是新一輪的重新管理過程。不僅浪費人力,也大大增加了養殖管理成本,需要不停用藥,怎麼說都是一筆不小的開支。

死亡青苔放毒

冬季青苔是如何淨化水質的?

一,表現形式:青苔水水體透明度高,清澈見底,一方面是因為水位和有機質過少的原因,另外一方面還在於青苔自身的吸附作用。大家如果巡塘的時候仔細觀察,會發現,稻蝦田清湯寡水的情況下,水質雖然不夠肥,但是同時水體也不會出現紅黑水的惡化現象。這裡有一部分原因是因為青苔具有淨化水質的作用。

瘦水青苔解毒

二,原因:

1,青苔作為水藻天然具備吸收有機質的效果:青苔生長繁殖的營養來源主要是有機質以及有機質釋放降解的各種礦物質元素。所以我們一般都強調通過肥水來增加水體裡面的有機質,來實現青苔的的生長繁殖。這個現象本質上就和培育硅藻水是一樣的。有機質是水生植物生長繁殖的不可缺少的營養物質。但是同時有機質過量會消耗大量水體的溶解氧,很容易造成水質汙染,生成大量的有害物質。而且秋冬季稻蝦田肥水,小龍蝦養殖戶多數情況下都是利用現成的稻茬和稻草來做肥料的。這些沒有事先經過去毒發酵處理的農家有機肥雖然肥水效果很不錯,但是在肥水的過程中同樣會滋生大量的有毒物質,紅黑水現象就是最明顯的最具有代表性的例子。而青苔 的存在也在一定層度上吸收了水體裡面過量的有機質和有害物質。

2,水綿狀青苔能夠吸附多餘的有機質顆粒物和某些毒素:這一點相信大部分養殖戶朋友都不陌生,如果你有心,在巡塘的過程中將青苔拿在手上擠壓,機會發現青苔如同海綿一樣柔軟,能夠吸水,吸附作用比較強,如同碳粉和草木灰一樣,自身空間的縫隙如同多空結構,能夠吸附水體裡面的有機質和大量的有毒物質。一個最明顯的例子就是,長青苔的地方很少出現油膜水,這就是青苔去毒的最好證明,除此之外青苔還能夠吸附水體裡面大量的氨氣和硫化氫以及各種重金屬離子,當然還包括稻草和稻茬裡面的農藥殘留物。

試試青苔的柔軟度

那麼針對冬季青苔在面對稻蝦田裡面的有害物質所表現出來的兩面性,養殖戶應該如何應對呢?

如何規避冬季青苔對於水體改良的副作用?具體措施有哪些?

一,提前預防:

1,提前肥水:9月份上水之後就要開始準備為稻蝦田肥水了,肥水的肥料選擇大家都不陌生,現成的稻茬和稻草就好,注意在肥水之前,儘量將稻茬留長一點,讓稻茬返青,這樣做的好處是一方面可以讓稻茬的腐爛速度減緩,因為返青的稻草還會繼續生長,短時間之內還不會死亡腐爛,而且還可以給小龍蝦提供換氧的場所,也就是上草趴草。這些返青的稻茬還會在生長的過程中釋放大量的糖分和澱粉以及胺基酸,對小龍蝦的生長有利。

硅藻水才是王道

其次在肥水的過程中,應該趁青苔還處於萌芽狀態的時候,添加草木灰來降低水體透明度,同時為水體補充天然無汙染的鉀肥。

2,提前上水淹洞:同樣是9月份上旬,等到水稻收割之後,就要開始上水淹洞了,深水位能夠降低水體透明度,而且還可以稀釋水體由於稻茬和稻草腐爛產生的大量毒素,最重要的是可以在一定層度上防止青苔的過量繁殖。

上水淹洞要早

二,補救措施:

1,將青苔繁殖的地方固定:這裡我提供一種思路,就是當青苔已經過量繁殖之後,建議將青苔轉移到水草稀少的環溝周邊,這樣可以起到控制青苔繁殖量的目的。而且有助於水草稀少的地方保溫,為小苗提供了更多的棲息過冬的地方。

2,補充說明:要明白冬季稻蝦田是無法杜絕青苔生長的,因此需要養殖戶採取方法讓青苔的副作用降到最低,返現青苔在環溝封塘時,最好將青苔適量打撈一部分上來,這樣才能夠給附近水域留出來一些空隙,讓這些水域接受光照,避免完全封塘之後青苔和伊樂藻死亡腐爛之後釋放毒素。

小結:

對於冬季青苔最好的辦法是提前預防,保持深水位,做好秋冬季肥水工作,保證稻蝦田裡面的硅藻佔據繁殖優勢。但是實際情況是,無論你怎麼做好管理工作,稻蝦田裡面在冬季低溫天氣下的大部分時候,怎麼都會有部分青苔滋生,這些青苔主要是在引進外來水源的時候,帶進來的青苔孢子滋生的。

所以你可以發現一個比較有趣的現象,養殖戶在抽外來水源的時候,離水管比較近的環溝裡面,往往青苔會比較多,但是另外一邊沒有水管 的環溝裡面的青苔很少,這是無法避免的,唯一的辦法是讓稻蝦田的水體形成硅藻水,這樣才可以有效避免青苔過量繁殖,適量的青苔對冬季小龍蝦的生長繁殖並沒有太多的危害,相反還可以減少有機質酸化缺氧引起的紅黑水問題。

相關焦點

  • 冬季水裡面青苔爆發有什麼危害?小龍蝦養殖戶如何防止青苔爆發?
    水質汙染嚴重 二,青苔對蝦田整體生態環境的破壞: 1,青苔屬於冷水水藻低溫天氣下水質過瘦,透明度很高,這樣一來不利於水體保溫,會凍死在水體裡面活動的小龍蝦,而且還會減少浮遊動物等其他天然餌料的繁殖量,導致小龍蝦缺少天然適口餌料來源。
  • 發揮溼地功能 淨化河湖水質
    針對河道黑臭與河流水體淨化能力不足,水專項緊密結合河流綜合整治的實際需求,研發了生態河道、多級人工溼地水質淨化耦聯、近自然河道與河灘地-土壤側滲聯合、工業園區控源減排與面源徑流汙染協同控制等關鍵技術,進一步削減河道上遊達標排放的城鎮生活汙水和工業廢水汙染物濃度。
  • 怎樣才能控制青苔生長
    1.青苔現在青苔多發生在春季及初夏,待春季天氣轉暖後,青苔在清澈的池塘淺水處萌發,只要溫度適宜,幾個晴日內就會大量生長繁殖,形成團團亂絲而佔領水體空間導致影響到水體水產動物活動,並且青苔吸收水體中的氮、磷、鉀等營養物質,消耗養分,使水質變差並且青苔影響浮遊生物對光能的吸收,使浮遊生物減少
  • 這種美洲魚類專吃垃圾,淨化水質?謠言!它的內心和外觀一樣醜陋
    比如:養殖觀賞魚的時候,由於護理不當,魚缸壁上容易生長青苔,影響美觀,有些養殖愛好者,在魚缸內養一條清道夫用以清除魚缸壁上的青苔,或者清理魚類的排洩物,從而改善水質。但是勸這些養殖觀賞魚的朋友,不想養殖的時候這種清道夫不要放生。
  • 為什麼黑坑禁用紅蟲,老闆說紅蟲會汙染水質,其實這才是根本原因
    紅蟲如何釣魚每年初春和冬季,天氣寒冷的時候,釣魚人多採用紅蟲為餌,將幾條紅蟲捆在一起,如同一朵盛開的菊花,入水以後對魚有極大的吸引力。黑坑禁止紅蟲釣餌的理由1、汙染水質紅蟲是否汙染水質,我問過國內多家餌料開發廠家的技術研究人員。
  • 杭州:西湖浮顫藻 竟是因為水質太清澈
    最近幾天,杭州的氣溫逐漸回暖,西湖又迎來了一批批踏春的遊客,但在小南湖、浴鵠灣、烏龜潭等西湖西部水域遊玩的遊客卻發現,湖面上漂浮著一團團黃綠色的「青苔」一般的雜物。遊客訝然:「西湖作為杭州的『形象代言人』,怎麼水面變得不乾淨了,是水質不好?還是有不文明的遊客扔的垃圾?」
  • 水質與水質分析儀器之水質指標篇
    從實用角度來看,可以從四個維度來分析人們獲取水質指標數據的目的:  了解雜質濃度;預測水質變化;控制和優化水處理工藝;評估水質安全。  控制和優化水處理工藝:控制和優化水處理工藝的目的是保證處理後的水質達到標準要求,節約處理過程的能耗,節省水處理化學藥品的消耗。所有的控制和優化都離不開水質數據的支持。  評估水質安全: 重要的內容最後講。
  • 渤海汙染不影響海冰淡化水質
    而科學實驗證明,海冰脫鹽後可達到水庫、河流等地表水一類水標準,這表明渤海汙染不會影響海冰淡化後的水質。  可利用海冰資源極為豐富  據測算,環渤海地區儲存的海冰正常年份平均可開採量100億立方米(淡水轉化率為90%),而這還只是一次性資源的利用。
  • 兩大舉措助力突破洱海水質改善瓶頸
    為此,中國環境科學研究院牽頭承擔了「十二五」水專項「洱海低汙染水處理與緩衝帶構建關鍵技術及工程示範」課題,這一課題著重開展了低汙染水處理(治理)和緩衝帶構建(保護)兩方面研究,在深入剖析洱海保護治理新問題的基礎上,豐富了湖泊緩衝帶的內涵,突破了低汙染水處理和緩衝帶構建關鍵技術,形成了洱海流域低汙染水處理淨化體系構建方案和洱海緩衝帶生態構建工程方案,為洱海保護治理提供了科學支撐。
  • 哪些東西和生物,在魚缸裡有淨化水質的作用,河蚌可以嗎?
    水草是絕對可以淨化水質的水草可以起到淨化水質的作用,這是毋庸置疑的,也無需考究任何理論。至少它們是可以消除魚缸中過多的有害物質,包括了氨氮和其他有機物。藻類可以淨化水質與水草有異曲同工之妙的,就是魚缸裡的各種藻類,包括了青苔、褐藻、絲藻等等。
  • 水質分類標準
    水資源保護和水體汙染控制要從兩方面著手:一方面制訂水體的環境質量標準,保證水體質量和水域使用目的;另一方面要制訂汙水排放標準,對必須排放的工業廢水和生活汙水進行必要而適當的處理。對水質要求最基本的是《地表水環境質量標準》,由國家環保總局發布GB3838-2002。
  • 總氮並非飲用水水質指標 千島湖水質沒問題
    在《2009年1月主要水庫水質類別》的表中,顯示千島湖本月水質Ⅳ類,主要汙染指標為總氮。  在附表《2009年1月地表水國控斷面超標情況一覽表》中顯示,千島湖總氮超標的斷面,位於淳安縣的街口。   按照月報附錄的《地表水環境質量定性評價方法》,斷面水質為Ⅳ類,水質情況屬於輕度汙染,水質功能為「一般工業用水和人體非直接接觸的娛樂用水」。
  • 水邊隨便一種就活,不僅花像美人,而且能淨化水質的植物!
    現在農村由於化肥過量施用以及生活汙水的排放,鄉村溝道、池塘、河流水質都不是很好,如果在水體裡種植了美人蕉,不僅能有效淨化水質,而且由於其花很美,像美人能美化鄉村環境。水生美人蕉學名粉美人蕉(Canna glauca L.)
  • 人工溼地基質類型和粒徑對水質淨化效率影響研究
    人工溼地基質類型和粒徑對水質淨化效率影響研究北極星水處理網訊:人工溼地是指通過模擬天然溼地結構與功能,選擇一定的地理位置與地形,根據人們的需要人為設計與建造的溼地.它由水體、基質、水生植物和微生物四大基本要素構成.基質是人工溼地中水生植物和微生物的生長載體,一般由不同級配、比例的單一或混合填料構成
  • 哪些植物能夠幫助淨化水質·杭州日報
    作為西湖上遊的溪流之一,長橋溪就像西湖的「肺」,通過搜集周邊的生活汙水,進行汙水處理站處理,再通過生物淨化後,流入西湖。「我們想通過科考了解哪些植物扮演著『清道夫』的角色,它們是否能被移植到其他水域進行生物治水呢?」少科院院長王元豐道出了此行的目的。  小院士們被分成了4組,對長橋溪生態公園的四個點進行考察。
  • 檢驗檢測機構水質檢測質量控制的影響因素分析
    ,這樣得到的測試數據,才具有正確性與真實性,才能保證人類對水的質量控制。面臨著日益嚴峻的水資源汙染問題,加強水資源保護和水資源的合理開發利用,是保障國民經濟健康發展和人們生活安全健康的重要舉措,水質監測工作能很好的發現水質問題,並提供科學、準確的監測數據,對水資源質量檢測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2水質監測中質量控制的重要作用水是人與自然生物生存和發展的重要源泉,而水質量的好與壞又決定著我們生存和發展的質量。
  • 5種可淨化水質的水生植物推薦送給你!
    在養殖水生植物進行水體綠化時,選好材料是根本,要做到即兼顧景觀效果又能有效淨化水質,植物配置也要講究園林美學原則。下面碧荷灣小導師推薦一些具有淨化水質作用的水生植物。淨化水質的水生植物1、蘆葦:禾本科蘆葦屬,播種或分株繁殖。其淨化水質的效果較好,如將蘆葦布置於自然式水岸邊,別有一番野趣。
  • 溫州近岸海域水質仍在惡化 如何才能根治近海汙染
    與2013年同期相比,一類水質佔比減少13.8%,劣四類水質佔比增加4.9%;  監測的入海排汙口汙染物達標排放率依然較低,入海汙染物總量較2013年增加17%;  與2013年相比,3條江(甌江、飛雲江、鰲江)合計入海的化學需氧量、氨氮、總磷、石油類、重金屬和砷均增加;  在溫州市海洋與漁業局近日公布的
  • 水質指紋汙染預警溯源技術助力水環境管理
    當地環境監察、監測部門聯合對某工業區汙水排口的水質進行檢查時,深圳市環境監測中心站通過最新的水質指紋汙染預警溯源技術發現偷排,並找出了違法排汙的嫌疑企業。原來,根據汙染物種類和濃度不同,水樣的三維螢光光譜可與汙染源一一對應,被稱為「水質指紋」-簡稱「水紋」,用來識別汙染排放源。   2010年起,水汙染預警溯源儀開始連續監測太湖水質。在運行期間多次檢測到水質異常,並且根據檢測到的汙染類型,快速準確地確定了汙染源頭。
  • 新建水質淨化廠出水標準達地表水Ⅳ類
    先後成立了區環境保護委員會、汙染防治攻堅戰總指揮部和水汙染防治協作領導小組,區委常委會、區管委會常務會定期聽取汙染防治工作情況匯報,且每次區管委會常務會必聽取水汙染防治攻堅戰情況匯報。通過控源、截汙、活水等措施,重點從汙水處理設施建設、整治入河排汙口、消除黑臭水體等方面著手,掀起了水質提升整治高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