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2-02 16:5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你是否相信在不與人接觸的情況下就有人能夠盜取你的銀行卡信息?讓我們來看一段央視做的測試。
從視頻我們可以了解到,銀行卡信息的獲得是通過一種大功率的、能夠實現遠程讀取的NFC設備完成的。那麼NFC到底是什麼呢?
NFC,全稱是Near Field Communication,即「近場通信」,也叫「近距離無線通信」,其傳輸距離在10cm之內。其實這種技術在生活中的應用已較為常見,目前很多城市已經實現了用手機代替公交卡、銀行卡、門禁、行動支付、身份識別等功能,此時的手機更像一個錢包,我們出門所需要的東西都在裡面。
然而NFC支付並不等同於線上的行動支付,行動支付通常是通過掃碼或提供二維碼給商家來完成的,而NFC支付功能無需聯網,帶有NFC功能的手機通過與專門的終端接觸,類似於平時的「刷卡」動作,就能夠完成支付,相對於行動支付,NFC更適用於線下的支付場景。
那麼,NFC技術真的會威脅到個人信息安全嗎?
其實,只有集成IC晶片的銀行卡才會被讀取,磁條卡是不能被讀取的,這類銀行卡一般也帶有閃付標誌(QuickPass)。這種晶片銀行卡可以被支持NFC的手機讀取、結帳時貼近讀卡器無需密碼即可完成小額支付,很多人也是因為這對NFC的安全性產生質疑。
對此,銀聯一位專家表示被NFC手機讀取的信息被惡意使用的可能性比較小。對於部分客戶擔心通過帳號和交易信息,進而通過電話銀行更改密碼的擔憂,她表示,按照銀行業務標準流程,上述信息難以有效回答電話銀行所設的安全問題,無法通過電話銀行進行交易欺詐。而僅憑這些信息也不可能對金融IC卡進行複製。「安全性是沒有問題的。」光谷一家電子企業相關人士也表示,金融IC卡的讀取使用有著複雜的算法,除非算法被洩密或者讀卡設備的解密模塊被盜取,這種極端情況下才會有風險。而作為讀卡器的手機顯然沒有配置可以讀取金融IC卡全部信息的模塊。
人民銀行武漢分行的相關人士介紹,傳統銀行卡磁條技術相對簡單,磁條信息易被複製,若再配合偷錄持卡人密碼就可以偽造磁條銀行卡。金融IC卡的晶片有完善的密鑰體系、脫機認證、聯機雙向認證等保障。儘管如此,多家銀行客服和工作人員還是提醒持卡者,雖然手機能讀取的信息相對有限,不包括晶片內的核心信息對銀行卡安全影響不大,但持卡人一定要在公共場所保管好銀行卡防止不必要的信息洩露。
來源:網信佳木斯
原標題:《網絡安全小知識 NO.3 只需站在你身邊就能盜取銀行卡信息?》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