諾貝爾獎鬧烏龍?西美緒和旭化成 鋰電池獎項究竟該花落誰家?

2020-12-05 環球科技視界

諾貝爾獎是國際社會上聲名享譽的一個獎項,每個人都以獲得諾貝爾獎為榮。而2019年的諾貝爾化學獎,這個榮譽頒給了與鋰電池相關的三個人。一個是負極用材料開發的旭化成的吉野彰。一個是開發的正極用材料的John Bannister Goodenough。還有一個做出了充電式鋰電池的概念的Stanley Whittingham。看完了以上,三個任選,我們不禁會思考一個問題,索尼的電池為什麼沒份呢?

早在1980年,索尼就在當時的會長盛田昭夫的意見下開始開發充電式鋰電池。為什麼不開發乾電池呢?因為盛田昭夫覺得乾電池用了就扔太浪費了。在當時索尼負責開發充電式鋰電池的人員是中央研究所電子開發部的科長。西美緒在加入索尼後,在燃料電池部門工作了8年,而後又開發了12年的音響機器使用的振動板。在索尼擁有豐富的工作經驗的他,在1986年正式著手研發充電式鋰電池。

為什麼要用鋰來做電池呢?因為在所有的金屬當中,鋰是最輕的元素。但是如果想要活用鋰的話,必須提高鋰的密度,並且使其小型化,這樣的鋰電池做出來才有使用度和魅力。

但是鋰在另一方面做電池也並非十全十美的,因為鋰非常容易發生化學反應,這是一大缺點。

當初盛田昭夫在拍戲沒去去研發鋰電池的時候,西美緒表示,鋰可是很容易燃燒的哦,但是當時的會長盛田昭夫也用糖吃多了對人有益,可誰都沒有禁止糖這一句話來說服西美緒去做鋰電池。

付出總是有成果的,索尼在西美緒的研髮帶領下,終於在1991年,全球首發以碳素材料為負極的鋰電池,首次實現了鋰電池的使用和商品化。隨之而來的,與搭載的這個電池的手提電話,也開始在市場上銷售,並大獲成功。在1992年,索尼還曾大規模的投資設備進行技術的研發。研發出了更大容量,並不容易劣化的鋰電池。而獲得諾貝爾獎的旭化成是在93年才生產鋰電池產品。所以由於這個原因,人們都覺得西美緒才應該成為諾貝爾獎的獲得者。

總而言之,諾貝爾獎的頒發有其嚴格的評判標準。對於鋰電池的應用上,或許二者之間做的有些許不同。正是這種不同,讓諾貝爾獎的評委選擇旭化成,而不是說西美緒。

相關焦點

  • 那些年的諾貝爾各獎項,花落誰家?
    那些年的諾貝爾各獎項,花落誰家?2003年諾貝爾獎頒獎儀式在瑞典首都斯德哥爾摩隆重舉行,瑞典國王卡爾十六世·古斯塔夫以及瑞典政要與各界名人參加了瑞典諾貝爾基金會為10名諾貝爾獎得主舉行的隆重頒獎儀式。你知道都有誰獲獎嗎?
  • 2017諾獎生理學或醫學獎今公布 獎項將花落誰家?
    2017年諾貝爾獎將從10月2日起陸續揭曉,生理學或醫學獎得主將在北京時間今天下午最先公布。生理學或醫學獎是根據已故的瑞典化學家諾貝爾的遺囑而設立的,目的在於表彰在生理學或醫學界做出卓越發現者。資料圖:2015年10月5日,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在斯德哥爾摩的卡羅琳斯卡醫學院揭曉,愛爾蘭醫學研究者威廉·坎貝爾、日本學者大村智以及中國藥學家屠呦呦獲得該獎。
  • 2020年諾貝爾獎頒獎儀式將改為線上舉行 和平獎將花落誰家?
    報導說,12月10日是瑞典化學家和發明家諾貝爾的逝世紀念日,每年的諾貝爾獎頒獎典禮都安排在這一天舉行。以往慣例,當年各獎項獲獎者會前往斯德哥爾摩出席頒獎儀式和晚宴,並參加獲獎者講座、音樂會等一系列諾貝爾周活動。同樣因為受疫情影響,海肯斯滕21日表示今年將不再舉辦一年一度的諾貝爾獎頒獎晚宴。
  • 2019年愛迪生發明獎花落誰家,這個成立32年的獎項才是"科技界奧斯卡"
    2019年愛迪生發明獎花落誰家,這個成立32年的獎項才是"科技界奧斯卡" 創立於 1987 年的愛迪生發明獎,對於國內大多數受眾來說還是個有些陌生的字眼,甚至有人將它與諾貝爾獎混為一談。
  • 2017年六項諾貝爾獎花落誰家?
    圖片來源:諾貝爾獎官網 人民網訊 當地時間10月9日,2017年諾貝爾經濟學獎的獲獎名單公布,至此2017年諾貝爾獎六大獎項終於揭曉完畢讓我們來看一下2017年諾貝爾醫學獎、物理學獎、化學獎、文學獎等多項大獎的結果到底花落誰家?2017諾貝爾獎名單完整版公布。   首次諾貝爾獎於1901年開始頒發,是根據瑞典化學家阿爾弗雷德·諾貝爾的遺囑而設立的。其主要涵蓋諾貝爾在遺囑中設立的生理學或醫學獎、物理學獎、化學獎、文學獎以及和平獎5類獎項。
  • 2020年諾貝爾化學獎會花落誰家?
    諾貝爾化學獎鑑於去年諾貝爾化學獎發給鋰電池發明人(傳統化學領域),因此今年諾貝爾化學獎最有可能的候選人:No.1候選人:美國科學家斯普迪赫(James Anthony Spudich)、希茨(Michael Patrick Sheetz)和韋爾(Ronald David Vale)
  • 和平精英:年度影響力獎項花落誰家?8gk當之無愧!
    11月15日,繼冠軍杯落幕後,頒獎典禮也是如期舉行,當時頒獎典禮現場到了不少主播。而無一例外的,在場的主播都是在和平精英領域熱度很高的一些熱門主播,比如不求人、8gk、花老溼、王小歪等知名主播都在現場,有了這麼多主播的存在,頒獎現場可謂是極其熱鬧,作為頒獎典禮,其重頭戲自然是各個獎項的歸屬了。
  • CRISPR專利之爭,最終「花落誰家」?
    圖源:CARLOS CLARIVAN/SCIENCE SOURCECRISPR,又稱基因魔剪,該項技術的擁有者在未來可能會被授予諾貝爾獎以及數百萬高額獎金然而目前關於CRISPR技術的專利之爭仍在繼續,該專利最終「花落誰家」還不得而知。
  • 諾貝爾獎史上最大的烏龍,獲獎者憑藉自己的發明,讓無數人一夜變成...
    說起諾貝爾獎,估計很多人都不會陌生了,提到這個獎項的話,估計不論是中國還是外國,都會認為這是世界上最有權威,並且也是含金量最高的獎項,所以,很多人也將獲得了諾貝爾獎的人,視為是一個領域的佼佼者,不過,很多人可能都不會知道,諾貝爾獎史上曾鬧過一次最大的烏龍,獲獎者憑藉自己的發明,讓無數人一夜變成了白痴。
  • CRISPR基因編輯的專利之爭,最終花落誰家?
    圖源:CARLOS CLARIVAN/SCIENCE SOURCECRISPR,又稱基因魔剪,該項技術的擁有者在未來可能會被授予諾貝爾獎以及數百萬高額獎金然而目前關於CRISPR技術的專利之爭仍在繼續,該專利最終「花落誰家」還不得而知。
  • 本年度諾貝爾獎花落誰家?今起將陸續揭曉
    據埃菲社哥本哈根10月3日報導,自10月5日起,新一屆諾貝爾獎得主將在世界盼望科學就新冠肺炎疫情造成的災難提供希望和答案的背景下陸續揭曉。報導稱,按照傳統,諾貝爾獎委員會將於10月5日公布第一個獎項——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得主。
  • 金唱片鬧烏龍,EXO第一排名遭質疑,粉絲曬獲獎名單反駁在哪?
    金唱片大賞,又被稱為韓國金唱片,是由日刊體育文化、韓國唱片產業協會舉辦的歌曲獎項。該獎項創立於1986年,是韓國最具公信力的歌曲頒獎典禮之一,意味著著韓國歌曲最高獎項,被稱作韓國「格萊美」。從2006年的第21屆金唱片大賞頒獎典禮起,逐漸區別音源與黑膠唱片,加設音源單位獎項。
  • 2018年諾貝爾獎花落誰家?先熱個身,10月1日起陸續揭曉
    根據諾獎官網消息,2018年諾貝爾獎將從10月1日起陸續揭曉。根據諾貝爾獎官網消息為大家劃的重點,今年諾貝爾獎提前了,將從10月1日起陸續揭曉。以下是各獎項具體揭曉時間:1.  頒獎585次、923人次獲獎諾貝爾獎以「諾貝爾獎基金會」每年的利息或投資收益授予世界上在6個領域(物理、化學、生理學或醫學、文學、經濟學與和平)對人類做出最重大貢獻的人。自1901年(至2017年,已有117年)頒獎以來,諾貝爾獎各類獎項共計頒發了585次。
  • 熱點|2018年諾貝爾獎花落誰家?先熱個身,10月1日起陸續揭曉
    Nobel)的部分遺產作為基金而創立的,是所頒獎領域內最重要獎項的榮譽。諾貝爾獎以「諾貝爾獎基金會」每年的利息或投資收益授予世界上在6個領域(物理、化學、生理學或醫學、文學、經濟學與和平)對人類做出最重大貢獻的人。自1901年(至2017年,已有117年)頒獎以來,諾貝爾獎各類獎項共計頒發了585次。其中,物理學獎頒發次數最多,為111次,共207位科學家獲獎。
  • 諾貝爾獎啟幕,因疫情60多年來首破傳統百年前險夭折……
    雖然在今天,人們認同諾貝爾獎是科學界的權威獎項,但在百年之前,它卻遭受非議,差點夭折。在諾貝爾遺囑公布之初,瑞典輿論一片譴責之聲,諾貝爾也因為沒把巨額遺產捐贈給瑞典,而被貼上了「不愛國」的標籤。好在經過諾貝爾遺囑執行人的不懈努力,瑞典國王終於在1898年宣布諾貝爾遺囑生效,瑞典國會後來也通過了諾貝爾基金會章程。
  • 諾貝爾獎啟幕:因疫情60多年來首破傳統 百年前險夭折
    100多年前,瑞典化學家諾貝爾立下遺囑,設立諾貝爾獎。資料圖:瑞典諾貝爾博物館展出阿爾弗雷德·諾貝爾的遺囑手稿。雖然在今天,人們認同諾貝爾獎是科學界的權威獎項,但在百年之前,它卻遭受非議,差點夭折。在諾貝爾遺囑公布之初,瑞典輿論一片譴責之聲,諾貝爾也因為沒把巨額遺產捐贈給瑞典,而被貼上了「不愛國」的標籤。
  • 箱根驛傳:強風吹拂百年,冠軍花落誰家?
    箱根驛傳:強風吹拂百年,冠軍花落誰家?該賽事由日本馬拉松之父金慄四三等人於1920年所創辦,目前由關東學生田徑聯盟主辦,讀賣新聞協辦。比賽分兩天舉行,選手奔跑路線為:東京的讀賣新聞社大樓前——神奈川箱根蘆之湖之間的往返,總長約217km。
  • 萬元大獎花落誰家?首屆三門縣新時代文明實踐志願服務大賽開始啦!
    萬元大獎花落誰家?首屆三門縣新時代文明實踐志願服務大賽開始啦!05獎項設置本次大賽設志願服務項目金獎1個,獎勵10000元/個;銀獎2個,獎勵5000元/個;銅獎3個,獎勵3000元/個,優勝獎4個,獎勵1000元/個。
  • 諾貝爾獎「開獎周」啟幕,因疫情60多年來首次取消頒獎晚宴
    100多年前,瑞典化學家諾貝爾立下遺囑,設立諾貝爾獎。資料圖:瑞典諾貝爾博物館展出阿爾弗雷德·諾貝爾的遺囑手稿。雖然在今天,人們認同諾貝爾獎是科學界的權威獎項,但在百年之前,它卻遭受非議,差點夭折。資料圖:當地時間2019年10月9日中午,瑞典皇家科學院將2019年諾貝爾化學獎授予約翰·古迪納夫、斯坦利·惠廷厄姆和吉野彰,以表彰他們在鋰電池發展上所做的貢獻。其中,年齡最大的獲獎者是2019年化學獎得主之一——被譽為「鋰電池之父」的美國科學家古迪納夫,當時他已97歲。
  • 2017年諾貝爾獎開獎周來啦:今年榮譽到誰家?
    資料圖:諾貝爾獎章  8天開6獎:文學獎時間待定  首次諾貝爾獎於1901年開始頒發,是根據瑞典化學家阿爾弗雷德•諾貝爾的遺囑而設立的。其主要涵蓋諾貝爾在遺囑中設立的生理學或醫學獎、物理學獎、化學獎、文學獎以及和平獎5類獎項。1968年,瑞典中央銀行決定提供資金,增設諾貝爾經濟學獎,於1969年開始頒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