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紅花測評說:
前段時間,小紅花測評收到了一位粉絲的提問:
她被EK*BO兒童竹纖維餐具的顏值徵服,但是不知道它的品質如何,能不能測評一下?#未來計劃
小紅花測評跟這位粉絲簡單聊了幾句之後,發現她看中「竹纖維餐具」最大的原因是:感覺「竹纖維」用料純天然,安全性會比塑料的更高。
據EK*BO旗艦店詳情頁介紹,它獲得過很多設計獎項,如2019年BEST生態兒童餐具設計金獎,是ins(國際著名社交APP)的當紅品牌,暢銷全球56個國家。
而且宣稱是純天然染色而成,不使用固色劑,不含BPA,PVC和鄰苯二甲酸鹽,安全性有保證。
竹纖維餐具的主要原料並非「竹纖維」
竹纖維餐具,顧名思義,是由竹纖維製成的。
竹纖維屬於生物質(包括植物、動物等有機體)纖維,
常見的生物質纖維,還有麥秸、稻草、玉米秸稈等。
生物質纖維屬於可再生能源,且成本低,製成餐具,既經濟又環保。
但是,在製成餐具的過程中,還需要加入大量膠粘劑、防水劑、防油劑等,來強化原材料的性能。
其中膠粘劑在生物質餐具中扮演了很重要的角色,最常見的就是密胺(àn)樹脂。
竹纖維餐具中添加的密胺樹脂,佔比接近50%,甚至比竹纖維還多。
2019年6月27日,歐盟發布了一篇食品接觸材料專家的討論報告。報告中指出,近年來,歐盟市場上出現了越來越多添加了竹子和/或其他「天然」物質的塑料製品。並且它們通常由密胺塑料作為主要結構成分組成,所以在外觀和功能上都與密胺餐具相似。
所以,竹纖維餐具中,並不是只含有「純」天然的竹纖維,它往往會加入比竹纖維還多的密胺作為膠粘劑。
這類餐具,與其說是「竹纖維餐具」,不如說是「密胺類餐具」。
竹纖維杯子,底部印有「MELAMINE」(密胺)
竹纖維餐具普遍存在安全風險
2019年11月25日,德國聯邦消費者保護和食品安全局(BfR)發布了一篇關於竹纖維餐具的風險評估研究,研究表明,竹纖維餐具極易溶出甲醛和三聚氰胺。
在228款竹纖維餐具的甲醛溶出實驗中,產品的不合格率達31%;180款竹纖維餐具的三聚氰胺溶出實驗中,不合格率達35%。
註:實驗條件為70℃,2h。
並且,多數時候,竹纖維餐具釋放的甲醛、三聚氰胺,比傳統的純密胺餐具釋放的還要多。
同年12月,國家輕工業食品質量監督檢測南京站,聯合南京工業大學發布的《市售密胺餐具的安全性研究》中,分析了40℃和70℃下,密胺餐具的有害物質溶出情況,結論是70℃時,有害物質的溶出量比40℃時高出很多。
通過以上內容,不難看出:
包括竹纖維餐具在內的密胺類餐具,極易檢出甲醛、三聚氰胺,並且使用溫度越高,溶出量越大,甚至會超標。
甲醛、三聚氰胺對人體的危害簡述如下:
甲醛:
長期慢性接觸甲醛,會導致基因突變,提高人類患血癌、淋巴癌等癌症的機率。
三聚氰胺:
三聚氰胺攝入量大、攝入時間長時,會生成腎結石,繼而引發炎症。
送檢結果:三聚氰胺遷移量超標
小紅花測評應粉絲要求,購買了EK*BO兒童竹纖維餐具用於檢測。
其產品外包裝寫明:由竹纖維、食品級樹脂粘合劑製成,執行標準為GB 4806.6-2016《食品接觸用塑料樹脂國家標準》,適用溫度範圍-20℃~120℃。
剛拿到產品,小紅花測評就發現了一個問題:
EK*BO並沒有按照國標規定,明確標示樹脂名稱。
雖然EK*BO並未公布樹脂的具體成分,不過根據花爸的經驗(指甲敲擊餐碗的聲音與密胺餐具很像),它加入的就是密胺樹脂。
因此小紅花測評將其送至實驗室,根據國標檢測甲醛、三聚氰胺的「特殊遷移實驗」。
根據EK*BO的產品外包裝信息,最高使用溫度可達120℃,且可以接觸所有類型食物。
兒童竹纖維餐具一般不會用於盛裝超過100℃的食物,因此最終的實驗條件為4%乙酸,70℃,30min。
這個實驗條件相對於EK*BO宣稱的可使用條件,已經是相對溫和的了。
特殊遷移實驗:
模擬餐具盛裝食物時,特定的某種有害物質從餐具中遷移入食物的實驗,例如重金屬特殊遷移實驗、甲醛特殊遷移實驗。
檢測結果
超出GB 4806.6-2016《食品接觸用塑料樹脂》限值
根據檢測數據,這款聲稱可適用溫度在-20℃~120℃的竹纖維餐具,在相對寬鬆的70℃的實驗條件下,就溶出了微量甲醛。
三聚氰胺溶出量,更是超過了食品接觸材料標準中規定的限值。
不但超出嬰幼兒使用限值1mg/kg,還超過了普通人群使用限值2.5mg/kg!
截自GB 4806.6-2016《食品接觸用塑料樹脂》
產品宣稱可適用溫度-20℃~120℃
為什麼容易在甲醛、三聚氰胺上翻車?
原料摻假
目前,市面上的密胺類餐具品質的確存在一定差異:
由純密胺樹脂製成的密胺類餐具,本身無毒無害,但在強刺激條件下容易析出甲醛、三聚氰胺;
一些黑心廠家為了降低成本,會在密胺樹脂中摻雜脲醛樹脂,而脲醛樹脂極易釋放出甲醛,禁用於食品直接接觸材料。
因此,原料摻假的密胺類餐具,在低溫(40℃)下就會釋放出大量甲醛。
使用不當
密胺是一種熱固性塑料,在高溫和酸性條件下,餐具表層容易被破壞,其內部結構發生變化,導致有害物質析出。
所以,密胺類餐具不適合在高溫和酸性條件下使用。
EK*BO恰恰是忽略了這一點,宣稱120℃以下可以使用。
謹慎購買、使用竹纖維餐具
竹纖維餐具易檢出甲醛、三聚氰胺,只適合在低溫、中性環境下使用。
這樣的使用環境,與國人喜歡吃熱食的用餐習慣不相符,尤其廣東地區的朋友,吃飯前還要進行神聖的熱水衝碗儀式。
而且,竹纖維餐具的優劣,僅從產品標識、產品外觀,很難判斷其究竟合格與否。
因此,小紅花測評建議大家謹慎購買、使用竹纖維餐具,如果實在想用,一定要牢記下面這「三不要」:
1.不要購買標識不規範產品:
看清楚餐具是否列出了執行標準,是否明確標註了樹脂的名稱等,並且此類餐具應定期更換。
2.不要在高溫、酸性環境下使用:
竹纖維餐具中的熱固性塑料——密胺,在高溫、酸性環境下很不穩定,因此使用時需要避開這兩種強刺激環境。
3.不要「粗暴」清潔:
不要用鋼絲球等硬物擦洗,以免劃花餐具表面,導致有害物質溶出增加。
除此之外,高溫使用密胺餐具的重災區,例如麻辣燙店,冒菜店,麻辣香鍋店等,還是儘量少去吧。
綜上所述,竹纖維餐具並不是100%竹纖維製成,它往往還含有佔較高比例的密胺樹脂,本質上是個改性密胺餐具。
竹纖維餐具高溫、酸性條件下使用時,安全風險非常大,因此它不適合微波爐、蒸煮等高溫操作,更不建議將它用於盛放較熱的嬰幼兒食品。
小紅花測評簡介:我們是中國第一批從事商品對比測評的人士,成立「小紅花測評」的宗旨,是通過進行獨立、客觀、專業的對比測評,向父母推薦更安全、性價比更高的兒童和家庭用品。「小紅花測評」堅持三大原則:不接受企業提供的測試樣品、不接受試圖影響檢測結果的廣告和贊助、獨立付費委託國家認證檢測機構進行檢測。敬請關注「小紅花測評」,獲取更多嬰童產品對比測評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