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農民在稻田裡養它,畝產值2萬元
為了徹底的搞清楚在稻田裡養殖甲魚的優勢,於清民採取了試種的方式,在2011年搞了2畝田做起了試驗。在試種的第一年,雖然沒有大獲成功,但是其經濟效益比單種水稻要高很多。看到希望的於清民,從2012年開始,逐步把自家稻田改造,全部採用稻田甲魚共生的模式。
-
在上海,有一群稻田守望者,他們在「實驗田」裡嘗試走出一條鄉村...
這塊「畫布」上,畢業於同濟大學城市規劃系風景園林專業的俞昌斌,已經連續幾年有主題地「作畫」——2016年,是稻田迷宮;2017年,是稻田宴,邀請了50個人在稻田裡一個直徑16米的圓裡吃飯;2018年,是稻田集市,用2000多個稻垛堆出了一個金字塔;2019年,是稻田搖滾,在稻田裡做了一個舞臺,請搖滾樂隊在上面表演,致敬2019年奧斯卡獲獎電影《波西米亞狂想曲》和Queen
-
池上秋收藝術節臺東上演 齊豫陳建年稻田獻唱
臺灣好基金會和池上鄉文化藝術協會共同邀請著名歌手齊豫、臺灣金曲歌王陳建年在豐收的金色稻田裡一展歌喉,為2500名現場觀眾帶來一場如詩如畫的藝術盛宴。 金色稻田浸潤著飽滿的水氣,遠方的中央山脈雲霧繚繞,歌者以聲動人,對應山巒流雲,與風中稻浪起伏呼應,與天地萬物一起吐納,讓在場觀眾大呼過癮。
-
農民在稻田裡「養魚」,稻子成熟時,魚也長大了,一舉兩得
文章導讀:養魚已有多年的歷史,養殖方式也是五花八門,那麼你聽說過在稻田裡養魚的嗎?這到底是什麼情況呢?稻田魚據了解,稻田魚多出現在南方水田裡。在以前沒有農藥的時候,稻田裡會有很多小龍蝦、田螺以及各種魚類,因為沒有農藥,它們完全可以在水田中生活,由於它靠田間的蟲子以及浮遊物為食物,因此味道鮮美,深受大家的喜愛。
-
用什麼方法可除掉稻田裡的螞蟥?螞蟥怕刺激怕沒水,幾種方法可選
鄉居小菜山區老家那裡就有稻田,一年種兩季水稻,稻田裡就有螞蟥,早些年螞蟥比較多,現在比較少了;那用什麼方法可以除掉稻田裡的螞蟥呢?下面來說說:1、秋冬季稻田翻耕暴曬螞蟥是在水裡生活的,不能沒有水,所以,要除掉稻田裡的螞蟥,那就是排乾稻田裡的水;而這樣的做法在平時是難以做到的,一般是在秋收後進行,秋收水稻後稻田水分比較少了,加上秋冬季風大乾燥很少下雨,翻耕稻田暴曬,讓藏在泥裡的螞蟥沒有藏身之處,生活環境遭到破壞;地勢比較高的稻田秋冬季翻耕暴曬更容易曬乾
-
太倉筆記:冬天的水杉林、稻田和遼闊大地
梁東方在長期生活的北方,我也總是習慣於在田園大地上走一走,那樣不僅可以看見風景,還會有自我修復感。現在能有機會生活在江南,這樣的習慣也照舊,而且還有一種格外的新鮮。因為江南的冬天,全部的大地和全部的大地上的所有物象,對我來說都是新鮮的,都是未曾相遇過的。
-
農民想出一妙招稻田裡養螃蟹,村民調侃:螃蟹長大了,稻子也沒了
這位村民家種植的是稻穀,因為家裡的地皮有限,如果只種稻穀,感覺收成賣的錢不夠補貼家用,於是思來索去,決定在稻田裡養螃蟹!螃蟹是國人非常喜愛的一種美食,各種餐廳每天都大量地收購螃蟹,銷路非常好,因此養螃蟹是最合適不過了。
-
肥東稻田裡竟出現了......
稻田裡竟「出沒」瀕危物種據安徽中醫藥大學醫藥信息工程學院黨委書記吳成海介紹,8月15日,普查隊在肥西縣山南鎮上圩村的稻田裡,發現了國家二級重點保護蕨類植物水蕨Ceratopteristhalictroides(L.)Brongn.。
-
北大荒稻田裡玩出新花樣,一地雙收走創新「稻」路!
小編帶你去看一下,北大荒的農場在稻田裡創新的都是啥「稻」路?圖為技術人員往稻田裡投放小龍蝦幼苗。(劉江 丁兆蘭)2魚稻混養綏濱農場:綏濱農場廣信管理區種植戶張春暉在水田地裡小範圍試養一些魚苗,打造特色魚稻田,通過綠色生態養殖模式為自己帶來更多的效益
-
女孩自家的稻田裡,每天都會「長」蛋來,得知真相後笑得合不攏嘴
小柯是大二的學生,她家在鄉下,家裡養著幾畝稻田,每年暑假的時候,她總會回鄉下幫忙幹農活。其實小柯家裡的主要收入並不靠這幾畝稻田,說是幫忙幹農活,不過是接個由頭在稻田裡玩而已。他們家那邊種稻田的時候有個習慣,會把魚苗放到水田裡養,小柯最喜歡在稻田裡摸魚了。這下,摸魚摸出新東西來。小柯和幾個發小跟往常一樣,帶著水桶、網撈到稻田裡摸魚,玩得真高興的時候,小柯驚喜地叫出聲來。
-
為什麼感覺如今鄉下稻田裡的董雞越來越少了?
董雞也叫秧雞,是我們小時候在湖泊和稻田裡常見的一種動物,經常棲息於蘆葦沼澤,灌水的稻田或甘蔗田,湖邊草叢和多水草的溝渠也常常能見到它們的身影。秧鳥怕曬,多在清晨和黃昏出來活動,特別喜歡陰天,這時候它們就可以整天活動了。
-
曾經稻田裡的一大禍害,如今賣到50元一斤,還難買不到
小時候家裡面種水稻,每到夏季的時候水稻長得非常的好,但是在稻田裡面往往會長出很多雜草,而在這其中有一種雜草可以說令父母非常的頭痛,它就是眼子菜,記得那個時候,每到夏季雨水越是多的時候,老爸老媽幾乎每天都要去稻田裡面拔這種雜草。
-
三萬隻黑斑蛙「定居」遼中稻田
丁家村副書記丁楊(右)和村民姜庭若正在往稻田地裡放蛙。王雁攝「稻花香裡說豐收年,聽取蛙聲一片」。7月11日,記者走進瀋陽市遼中區老大房鎮丁家村,領略了這詩詞裡的美妙佳音。三萬隻黑斑蛙定居稻田,清脆的蛙叫聲摻雜著人們的叫好聲,綠油油的稻田襯託著藍天白雲,仲夏時節,一幅田園農耕笑語圖就這樣在眼前呈現。一田兩用一地雙收走進姜庭若的承包田,碧綠色的紗網映入眼帘,一眼望不到邊。「我現在種了60畝地蛙田米,平均一畝地產1000斤水稻,市場價能賣到12萬元左右,純利潤能掙到7萬多元,以前種60畝普通大米純利潤也就三四萬元。
-
長在稻田裡的一種害草,不僅可以食用,還有降壓作用
只要長期生活在農村的朋友,自然是見過的,在農民看來它們是十分討厭的野草,在我國很多地方都有分布,多長在溼潤的地方,荒地,路邊或者是稻田。為什麼說農民非常討厭它們呢,那就是因為多長在稻田附近,生命力非常頑強,就算是剷除掉了之後,沒過多久就會長出來。
-
「種風景」,山窩裡「長出」脫貧路
「種風景」,「賣風景」,山窩裡飛出金鳳凰,前不久,倪園東村、懸水湖景區又被評為4A級風景區,倪園人發展旅遊的底氣更足了,改變自己命運的心勁兒更大了。劉尚魏 倪鳳堂 李 剛
-
稻田裡養蝦、養鱉、養魚 生態共養讓新型職業農民嘗到甜頭
一份田N份產值,這裡面有乾坤稻田裡養蝦、養鱉、養魚,生態共養讓新型職業農民嘗到甜頭瀏陽市達滸鎮金石村新型職業農民孔蒲中正在稻田裡捉鱉,看著這滿滿的收穫,他開心極了。通訊員 夏禮明 攝滴答雨鳴聲,窗開寒風冷,年冬如一夢,反覆到春耕。
-
稻田裡的雜草,用什麼藥除比較有效?
【筆者】答疑:稻田裡的雜草,用什麼藥除比較有效?用化學除草劑防除農田雜草,是一項重要的增產措施。化學除草劑具有很多優點,一是除草效果好。只要選藥正確,使用方法得當,對作物安全,除草效果一般在80一90%,比人工徹底、及時。二是有利增產。
-
試驗田裡的「西控」故事:國際化「桃花源」、稻田裡有「科創晶片...
依田桃源有著火的品相,一期有著 3 棟原址修繕後的明清時期川西古建築和稻田蛙聲的大地景觀,展現了生態之美與人文之美結合,一築一景,都透著精緻。這裡還有著火的基因,通過引入國際品牌打造鄉村旅遊,從項目策劃、設計到落地都展現出國際化的品質。
-
水稻比玉米價格高三四倍,農民為什麼把稻田改種玉米
一個真正種過地的人,種過稻田的人,都知道稻田裡的活,沒有一樣是輕鬆的。水田比較累,水田裡有淤泥,管理起來費力氣。春天平整稻池的時候很費力氣,要把盜田平面弄得非常平坦,有助於稻苗的栽植和成活率。我是一個有著30年種地經驗的資深老農民,如果你是一個種過多年土地的農民,或者你也種過水稻,對我的話能很快理解和認同,如果你沒有種過水稻,你自然不能夠體會種水稻的辛苦。
-
它曾和恐龍生活在一個時代,被譽為稻田裡的「活化石」,遇到別抓
說到珍貴稀有動植物,小編在這裡就不得不提一種極為稀有罕見的小動物,這種小動物是最近才被發現的,它曾和恐龍生活在一個時代,被譽為稻田裡的「活化石」,存活至今數億年,遇到別抓。這種珍貴稀有的小動物就是恐龍蝦。恐龍蝦雖然名字帶蝦,但是它其實並不是真正的蝦類,而是一種水生昆蟲,它的學名叫做佳朋鱟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