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持續放晴的好天氣,不僅溫暖了人們歡度猴年新春的心情,也帶熱了呂梁山風景區倪園村旅遊市場,大年初一到初五,每天的遊客量都在5000人以上,山水遊、生態遊、倪園古村遊、民俗遊成熱點。
走進倪園東村的農家樂經營戶王星宇的院子,聽到的是他爽朗的笑聲。趕集剛回來的他,手裡拎著兩個裝滿蔬菜、食品的袋子。「我預計今年大年初一的人流量肯定多,所以年前就備好了貨源,年初一不休息,大戰春節黃金周,從初一開始,連續5天,每天都能開二十幾桌飯,一天的純收入能有1000多元呢!」
作為村裡第一批農家樂經營戶,王星宇娓娓道來:「我們倪園村三面環山,一面環水,景色秀麗,是旅遊的一個好去處,挖掘旅遊資源,發展農家樂,能賺到錢,如今村民們都行動起來,農家樂已發展10餘家了。」
「上一次來倪園村遊玩是去年的事兒了,今年再次來到這裡,感覺變化好大,越來越多的農戶加入到旅遊這個行業,在這裡吃一個地皮菜盒子、山芋麵餅、農民夏天曬的幹豆角,原汁原味的,真好。農戶的旅遊生意越做越火、越做越有自己的特色,真是一個好地方啊!」聽遊客劉豔這樣誇自己的家鄉,王星宇開懷大笑,「來,給這位姐姐免費加兩菜!」
別看現在的倪園人談起旅遊來頭頭是道,若放在5年前他們除了抱怨自己的家鄉路沒有路、錢沒有錢,出去打工的都不願意再回家。「路是蚰蜒路,拉平板車、騎三輪車都亂蹦躂,更別說小汽車了,你說這樣的地方誰願意來?」村黨支部書記尹慶華介紹,幾年前,村集體收入基本為零,青壯年全都出去打工了。
作為經濟薄弱村,如何脫貧致富呢?在市、區扶貧政策指引下,倪園村依託山、水、林、泉、花等資源優勢,找到了發展鄉村旅遊這條精準脫貧路子。發展旅遊首先要整治環境,在市、區、鎮大力支持下,倪園村對村莊進行了「融明清建築風格、匯蘇北石山民居特色」的改造,村內綠化率達到了50%,地下排水管網、村內石板路、溢洪道橋梁、旱改水廁工程、汙水處理廠也紛紛落實,同時整修鄉村旅遊道路20餘公裡,新建了停車場、休閒廣場6個,整個村莊展現出村容村貌整潔、生態環境優美、鄉村特色鮮明、公共服務配套齊全的鄉村新面貌,創造了農村環境綜合整治的新模式。
環境好了,發展也有了基礎。倪園村將旅遊、農業發展相結合,通過引導和鼓勵農民將土地作為股份入股公司,以房產置換等形式壯大村集體資產,積極調整農業產業結構,大力發展旅遊、觀光、採摘休閒農業,先後成立徐州呂梁開發有限公司、徐州市懸水湖農業科技發展有限公司等4家公司,推動村級經濟加快發展,村裡還成立了「農產品推銷合作社」,開發推銷懸水湖鯉魚、懸水湖香油、老磨豆腐、玫瑰花茶、野山雞、土雞蛋、食用菌、老八區雜糧等系列農副產品。讓大部分農民在家門口就業,切實帶動農民增收致富。
「種風景」,「賣風景」,山窩裡飛出金鳳凰,前不久,倪園東村、懸水湖景區又被評為4A級風景區,倪園人發展旅遊的底氣更足了,改變自己命運的心勁兒更大了。劉尚魏 倪鳳堂 李 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