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褶皺裡的「中國奇蹟」——「極貧之地」雲南怒江州脫貧紀實

2021-01-13 中國經濟網

中國西南,幾條巨大的山脈並肩高聳,被稱為「地球褶皺」。這裡是橫斷山區,地球板塊運動最劇烈的地方。

貧困與山區,猶如「孿生姐妹」——地處橫斷山區的雲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98%以上土地為高山峽谷,貧困發生率曾高達56%,是全國最高的州市之一,可謂「極貧之地」。

在怒江州消除貧困,這個曾經「不可能」的夢想如今變成現實:26.96萬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全部脫貧, 4個深度貧困縣全部摘帽,傈僳族、獨龍族、怒族和普米族整族脫貧。在這片地球褶皺裡,「中國奇蹟」悄然發生。 

下山記

臘新梅的老家,在巍峨的高黎貢山上。

聳立在中緬邊境的高黎貢山,南北綿延數百公裡,與怒江和碧羅雪山共同構成了雄奇的怒江大峽谷。峽谷兩岸高山上,散落著許多村莊,福貢縣匹河鄉棉谷村是其中之一。

在棉谷村住了近30年,兩年前,得知山下的新家可以入住,她全村第一個搬了家。

「山上我受夠了,買桶油都背得要(累)死。」她說。在山上,兒子上小學,走路單程要3個小時,每天都得摸黑出門、摸黑回家。一包水泥在山下賣25元,搬到山上工錢要200元,蓋磚瓦房成了遙不可及的夢想。

搬不動大山,那就搬家。通過易地扶貧搬遷,臘新梅在山下的指揮田安置點分到了新房子。新家裡,電視機、沙發和茶几都是政府發的,她自己出錢貼了地磚,買了餐桌和冰箱。搬家倒不費勁,因為老家沒什麼可搬的,她直接拎包走人。

新家的陽臺上,栽著10多盆綠植,有蘭花、百合、石斛,都是從老家山上採來的。她3歲的小女兒很快適應了這裡的新生活,養了一隻小倉鼠當寵物。

臘新梅在安置點開了一家水果店,在抖音上學會了做涼粉和奶茶。她還籌劃著讓在外打工的丈夫回來開理髮店,「這個1200多人的新社區,還沒一個理髮店呢!」

安置點上建了一座村史館。這是一座怒族傳統千腳房,竹篾為牆、茅草為頂,裡面陳列著木碗、竹籮、弓弩等生產生活工具,還有村民世代難離的火塘。

村史館裡,一組照片記錄了怒族五代房的變遷。第一代是茅草房,第二代是油毛氈房,第三代是石棉瓦房,第四代是彩鋼瓦房,第五代終於變成了新樓房。「你看,前面四代房只換了屋頂。」搬遷過來的和付益老人感慨道,「現在的好房子,以前不敢想喲!」

怒江州委書記納雲德說,過去怒江多數貧困群眾居住在高山峻岭、峽谷縫隙,一方水土養不起一方人。決戰脫貧攻堅中,怒江州開展史上最大規模的搬遷行動,讓10萬貧困群眾搬下大山,進城入鎮集中安置,實現「一步跨千年」。

從衛星圖片看,易地搬遷後,一個個老村寨神奇地「消失」了,原來的寨址恢復綠色,與大山融為一體。

築路記

獨龍江公路高黎貢山隧道內,霓虹宛如彩虹。

彩虹寓示著美好。獨龍族人民喜愛彩虹,他們的服裝是彩虹顏色,建築上畫著彩虹圖案,橋梁也裝飾成彩虹式樣。如今,這條改變獨龍族命運的公路隧道也增添了彩虹元素。

聚居在貢山縣獨龍江鄉的獨龍族,曾經長期與世隔絕。1964年,政府開闢了一條翻越高黎貢山的人馬驛道。每年大雪封山前,山間鈴響馬幫來,將糧食、鹽巴和藥品等運進獨龍江鄉。

41歲的獨龍江鄉龍元村村民和曉永,年少時跑過馬幫。 「從村裡到縣城來回要12天,相當辛苦,滑坡、滾石、雪崩等隨時可能發生,每一趟都是生死考驗。」他說。

1999年,獨龍江鄉修通了簡易公路。汽車第一次開進獨龍江,獨龍族男女老少紛紛上前,伸手摸一摸這頭看起來怪怪的「鐵牛」。「最後的馬幫」退出歷史舞臺,和曉永賣掉馬,攢了幾年錢,買來一輛拖拉機跑運輸。

「大雪封山」還沒解決,怎麼辦?獨龍江公路升級改造工程上馬。新公路在高黎貢山雪線下新開一條6.68公裡的隧道,可以全年通行。2014年4月10日,高黎貢山隧道炸響最後一炮,獨龍族從此徹底告別大雪封山的歷史。

新公路建成後,獨龍族加快擺脫千年貧困,積極擁抱現代文明。越來越多的獨龍族家庭有了汽車,和曉永的運輸生意逐漸難以為繼。他看好旅遊業,轉行做起了民宿生意。

怒江大峽谷,過去是「交通末梢」,一條沿江公路等級較低,險象環生,外地司機一聽要去怒江都頭疼。

在交通運輸部支持下,貫通怒江大峽谷的怒江美麗公路在2019年底建成通車。這條288公裡的公路將怒江大峽谷一個個城鎮、安置點和景點串了起來,全程配套建設了綠道。

美麗公路建成通車,不僅讓沿途30萬人民「喜大普奔」,更轟動了整個「驢友圈」。「驢友」們喜不自禁:「怒江的絕色風景要藏不住了!」「從人間到天堂,原來只需6小時!」

過去,怒江之困,困在交通。如今,怒江交通迎來了歷史性跨越——美麗公路開通,點燃了怒江旅遊騰飛、鄉村振興的引擎;保瀘高速公路試通車,結束了怒江不通高速的歷史;蘭坪通用機場開航,怒江人民圓了「飛天夢」;怒江、瀾滄江上36座溜索改為橋梁,「過江靠溜索」的歷史一去不復返。

興業記

兩年前的秋天,普路恆狠下心,把祖祖輩輩種的包穀地鏟了,改種了草果。這是一種藥材,也用作調味香料。

普路恆家在福貢縣鹿馬登鄉亞坪村。從他記事起,房前屋後、懸崖陡坡上,到處種著包穀。「把包穀種好,就不會餓著。」老父親臨終前的話,讓普路恆把包穀地看成了命根子。

但在大峽谷裡,包穀種得再好,畝產不過100多公斤。這點產量只能讓一家人不挨餓,掙錢是指望不上的。陡坡耕種還加劇了水土流失,帶來滑坡和泥石流等地質災害隱患。

「種包穀,沒出路。」駐村扶貧工作隊召集村民開會,掰著指頭給大家算帳,動員村民種草果,種苗由政府提供。散了會,普路恆悶不吭聲,回家繼續種他的包穀。

扶貧隊員一次次做工作,有的村民將信將疑種下了草果苗。幾年後,變化悄然發生:先種草果的村民,從吃包穀飯變成了吃大米飯,一日兩餐變成了三餐,千腳房改成了磚瓦房……

村裡的包穀地一片片變少。直到2018年,普路恆的10畝地成了村裡最後一塊包穀地。他再也坐不住了,把它們都鏟了,全部種上草果。「鏟晚了,早點鏟才好呢!」

他買來一臺除草機,每天守在草果地裡,比種包穀還上心。今年草果即將掛果,他盼望著有個好收成。

在整個怒江州,以草果為主的香料作物種植達144萬畝。怒江州林草局局長呂超說,2019年,全州農民人均林業收入近3000元,佔農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40%以上。

通過大規模退耕還林、恢復植被,依託地理氣候和生物資源優勢,發展林下經濟,怒江的「綠水青山」正在變為「金山銀山」。

搬下大山的怒江人,還有了新職業。

穿針、引線、拉線……在瀘水市上江鎮同心社區,30多位從山上搬遷來的傈僳族婦女圍坐在桌前,手法嫻熟地縫製著棒球。拉完108針後,一個嶄新的棒球就縫好了。

52歲的何才妹以前別說做棒球,就連棒球這個詞也沒聽過。經過半年訓練,她已經成了縫棒球的好手。「縫一個能掙兩塊五毛,手腳麻利的工友一天能做40多個,一個月能掙3000多塊。」她說,「而且就在家門口,方便照顧家裡。」

3萬名貧困群眾當上護林員,2萬多人參與生態修復治理,17萬多人轉移就業,民宿老闆、探險嚮導、帶貨主播等新職業不斷湧現……邁上小康路的怒江人,迎來百業興旺。

文字記者:伍曉陽、趙珮然

來源:新華社

相關焦點

  • 中國西南的「地球褶皺」裡,發生了一些奇蹟……
    中國西南幾條巨大的山脈並肩高聳這裡是橫斷山區地球板塊運動最劇烈的地方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雲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地處橫斷山區全州98%以上土地為高山峽谷貧困發生率曾高達56%是全國最高的州市之一可謂「極貧之地
  • 地球褶皺裡的「中國奇蹟」
    中國西南,幾條巨大的山脈並肩高聳,被稱為「地球褶皺」。這裡是橫斷山區,地球板塊運動最劇烈的地方。  貧困與山區,猶如「孿生姐妹」--地處橫斷山區的雲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98%以上土地為高山峽谷,貧困發生率曾高達56%,是全國最高的州市之一,可謂「極貧之地」。
  • 地球褶皺裡的「中國奇蹟」:26.96萬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全部脫貧
    中國西南,幾條巨大的山脈並肩高聳,被稱為「地球褶皺」。這裡是橫斷山區,地球板塊運動最劇烈的地方。貧困與山區,猶如「孿生姐妹」——地處橫斷山區的雲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98%以上土地為高山峽谷,貧困發生率曾高達56%,是全國最高的州市之一,可謂「極貧之地」。
  • 雲南大學與怒江州召開結對幫扶交流座談會
    未來網高校頻道8月27日訊(記者 楊子健 通訊員 李哲)8月26日,中共怒江州委書記納雲德,州委常委、組織部部長唐國華,副州長王仕平一行來到雲南大學,就校地結對幫扶工作進行交流。雲南大學校長方精雲,副校長張力、段紅雲及相關職能部門負責人與來賓進行了座談。
  • 日本導演拍攝中國扶貧紀錄片,感慨記錄了史無前例的人類奇蹟
    2021年元旦前夕,近1.5億歐洲觀眾觀看了中國紀錄片《中國減貧:史無前例的人類奇蹟》。該紀錄片由解讀中國工作室出品,日本武藏野美術大學教授、知名紀錄片導演藤田淳夫執導。
  • ...可以用幸福、跨越和巨變這三個詞來回顧怒江州在這70年裡的變化
    xinhuanet 今年是新中國成立70周年,對於中國來說,這70年是一個不斷創造偉大奇蹟、徹底改變中華民族前途命運的歷程。那麼,如果要用幾個關鍵詞來回顧怒江州和怒江各族群眾這70年的奮鬥歷程,您會用哪幾個詞?也請解讀一下這幾個詞。
  • 雲南《激越怒江》《落地生根》兩部紀錄片入選全國榜單!
    地處中國西南是中國深度貧困的「三區三州」中典型代表之一是國家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最難啃的「硬骨頭」這裡集邊疆、民族、貧困、山區於一體是雲南省乃至全國脫貧攻堅工作中的「貧中之貧,堅中之堅」被外界稱為脫貧攻堅戰役中的「上甘嶺」聚焦「三區三州」,攻克「難中之難」
  • 大唐集團4年投入10億元用於雲南傈僳族脫貧幫扶—— 怒江深處探脫貧
    怒江所在的雲南省是中國脫貧攻堅的主戰場。布朗族、阿昌族、怒族、普米族、景頗族、拉祜族、佤族、傈僳族等少數民族生活地區,更是貧困程度深、脫貧難度大。「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一個民族都不能少。」近年來,中央企業大唐集團投入10億元,建學校,修道路,發展產業,與當地政府及百姓一道,合力拔窮根、奔小康。日前,記者赴雲南怒江,探訪這裡的脫貧實踐。
  • 在綿延600公裡的地球褶皺裡,他們飛山入世,尋找理想家園
    新鄉村視野此心安處是吾家文丨刁麗俊 段秋雲青藏高原的餘脈伯舒拉嶺到達怒江大峽谷後,從貢山、從獨龍江到保山,綿延600公裡的地球褶皺,就被稱為高黎貢。我無數次從雲南滇西怒江大峽谷經過的時候,抬頭看著兩岸懸掛在半山腰或山頂蜂巢似的杈杈房,就忍不住想,村裡的人究竟是怎麼爬上去的?遠遠看去,進山的路彎彎曲曲,顫顫抖抖,蜘蛛腳一樣一不小心就會折斷在石縫裡。朋友高歌講故事說,有人問當地傈僳族老人,你們陡坡上的包穀是怎麼種上去的呢?
  • 【聚焦】一杯雲南咖啡裡的脫貧故事
    」的喜訊傳來之際,「復興路上工作室」與「中國好故事」資料庫聯合推出最新力作——中英雙語動畫短視頻《一杯咖啡裡的脫貧故事》。講述百年前從西方引入中國雲南的咖啡豆開啟全球之旅,助力當地民眾擺脫貧困、過上好日子的故事。  (視頻來源於:中國搜索)  咖啡是怎麼傳入雲南的?  1892年,法國傳教士田徳能到賓川朱苦拉並引進種植了從越南帶入的咖啡苗。  1952年,科技人員將鮮果帶回保山試種,保山成為產業化種植最早的地區。
  • 李文輝當選怒江州州長(圖|簡歷)
    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怒江12月31日綜合報導 據云南怒江新聞網消息,怒江傈僳族自治州第十一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二次會議於2017年12月29日補選李文輝為怒江傈僳族自治州人民政府州長。  據中國經濟網地方黨政領導人物庫資料顯示,李文輝,傈僳族,1972年7月生,曾任怒江州委常委、政法委書記,今年8月任怒江州委副書記、代州長。
  • 雲南省怒江州發展草果產業鏈 有好收成還要有好收益
    來源: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眼下,正是雲南省怒江州草果豐收季節。大峽谷裡密林深處,一簇簇褐紅色的草果長勢喜人。「它可是我們怒江人的致富果。」怒江州扶貧投資開發有限公司總經理張繼華說。為了讓綠色的草果產業更好地推動地方脫貧攻堅和經濟發展,2016年,雲南能投集團與怒江州政府合資成立了怒江州扶貧投資開發有限公司,並投資1.04億元建設怒江大峽谷農副產品加工交易中心,建成全國第一家全自動化、高技術標準、高質量標準的草果電烘烤加工生產線,產能達到6000噸/年。
  • 從「脫貧奇蹟」中讀懂「中國力量」
    ,近1億貧困人口實現脫貧,取得了令全世界刮目相看的重大勝利,這份脫貧奇蹟得益於中國共產黨的堅強領導,得益於我國集中力量辦大事的制度優勢,得益於全國人民的齊心協力,正是因為有這樣的「中國力量」,才創造出了人類脫貧史上的偉大奇蹟。
  • 創造人類反貧困史的中國奇蹟
    全國每年減貧1000萬人以上,絕對貧困問題將歷史性畫上句號  創造人類反貧困史的中國奇蹟  「負擔減了,收入多了,這日子真舒坦!」河北省康保縣祈家坊村貧困戶張憲花打開了話匣子:「以前在山溝裡是熬日子,現在搬到縣裡的安置小區,是奔日子。」如今,張憲花在小區做保潔,丈夫管倉庫,買菜、看病不用出小區,一家人過上了小康生活。  中國大地,這樣的故事不斷上演,匯成決勝全面小康的「脫貧答卷」——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把脫貧攻堅擺在治國理政突出位置,全面打響了脫貧攻堅戰。
  • 怒江州委常委會召開2020年度黨委(黨組)書記抓基層黨建工作述職...
    1月6日上午,怒江州委常委會召開2020年度黨委(黨組)書記抓基層黨建工作述職評議考核會議,聽取各縣(市)黨委書記和州直各工委書記述職。怒江州委書記納雲德主持會議並講話,州委副書記、州長李文輝,州委副書記張曉鳴,州人大常委會黨組書記迪友堆,州政協黨組書記李坤珍出席。會上,10位同志進行了述職,總結工作成績,實事求是查擺問題,提出改進措施。納雲德逐一進行點評。
  • 雲南省怒江州交通建設見聞——別了,溜索!
    「溜索時代,大家不敢奢求脫貧,能安全往返就是幸運了。」託坪村黨總支書記和建才說,過去大家生活窘困。極端的交通條件限制了大家的出行,也阻礙了外界與村裡的聯繫。2016年12月5日這一天,是怒江交通發展史上特別值得記住的日子:當天,怒江州在全省率先完成所有36座「溜索改橋」工程項目,標誌著「溜索」這一古老的交通工具成為歷史。
  • 雲南保山市處置移民「黑戶」:1819人中有679人已落戶
    雲南保山市處置移民「黑戶」:1819人中有679人已落戶 澎湃新聞記者 趙孟 實習生 王瑞琪 2017-05-13 07:50
  • 怒江州開展「對黨忠誠、履職盡責、推動發展」廉政談話
    1月4日,怒江州開展「對黨忠誠、履職盡責、推動發展」廉政談話。怒江州委書記納雲德出席並作廉政談話;李文輝、張曉鳴、迪友堆、李坤珍等領導出席,翁斌主持。會上,與會人員觀看了廉政警示教育專題片《永葆政治本色》;翁斌通報了2020年度10起違紀違法典型案件。
  • 怒江州政府聽取州人大、州政協對全州「十四五」規劃綱要草案及...
    1月11日,怒江州委副書記、州長李文輝率州政府班子成員和相關部門負責人聽取州人大常委會、政協怒江州委員會對怒江州「十四五」規劃綱要草案及2021年《政府工作報告(徵求意見稿)》的意見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