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脫貧故事】楊叔的脫貧日記⑮ | 村子的變化(2019年10月)

2021-01-13 西部網(陝西新聞網)

2019年10月初4,又是雨,隨手一憶。

凡是只慕車轍名,未涉車轍地的人。乘車西行,過石門硤,沿千北路旁銀杏和高大的側柏樹引行進中,二傍山巒疊嶂,怪石突兀,險境逼襲,壓抑似覺,山窮水盡疑無路之沉鬱。

車輛駛過村東黑溝坪,眼前境況豁然開朗,二山相齊後退數千米,形成一段東西長約四公裡,南北寬約三公裡天然盆地,路況筆直,可稍放鬆神經,從容駕駛幾裡。

川道兩側坡田塊塊,翠柏洋槐成林,核桃毛慄間雜其中,天然土坪八處,平緩、肥沃、土層深厚,機械耕種,足可一方水土養一方人。

漸行近村,有數年前交通局、慈善協會援建南北鋼筋混凝現代化便橋二座。

金臺區住建局資助建水樂園,唐文德皇后雕像面北臨路,觀禮過往車水馬龍。

河床二側白牆紅瓦、排列有序,田園農舍,盡攬眼底,車進村街,村委會、村史館、村照壁、麵粉廠、金臺區車轍汽車站,人文古建元通寺、農家樂、商店,一一可見。

這裡生態資源豐富,又是天然氧吧,這裡歷史上曾設過鎮,後設保,解放後又設車轍管理區數年。

車轍小學70年代前後在校師生曾達180多人,無怪80年代時龜川公社一主任在車轍村民大會上感慨地說,車轍村是鄰近幾個村政治、經濟、文化的重點,也在全龜川公社的村務中有著舉足輕重的影響。

2015年,隨著脫貧攻堅政策的運行,車轍村在金臺區硤石鎮及各級黨政的堅強運籌、高度扶貧中,做了大量的各方多措的發展攻略,使廣大村民及貧困戶獲得了極大的收穫感與幸福感,車轍村委會在區扶貧工作隊的有力配合下,2019年深秋辦麵粉加工廠一座,解決了磨麵到遠處的不便,大棚冬棗等項目象徵集體經濟的起步和發展,「兩不愁三保障」得到了實現,全村將實現整村脫貧。

2019年十月,山洪治理工程項目,在車轍河灘實施,河堤上橫幅醒目,彩旗飄揚,挖掘、壓路、裝載,多機轟鳴,現代化儀器測量,起河床,砌石牆,堤上壓實,復土平整,指揮員頭戴安全帽,口吹指揮哨,按規不亂,工地上一派緊張繁忙、風雨無阻的施工景象。聽說後期還要河堤上栽花植樹,美化風景,桃紅柳綠,田園如畫,200多畝灘田復土,使其有種有收,改變土地設施,功在今朝,利在千秋,我們的後輩子孫將在桃花園裡撿金豆,吃水莫忘掘井人。

車轍是處極具可持續發展的小盆地,持續發展是客觀,主觀因素是要有擔當的心胸,擔當的前提是敢,現在是盛世黃金時代,區鎮政府是發展的給力主心骨,村級骨幹村級的領兵千員將,主要在一人,正值其時、其境,擼起袖子幹,車轍盆地明天將會是金盒子。

2019年夏收時節,朱繼宏和駐村扶貧隊員幫助楊叔收麥。

編輯:秦秦

相關焦點

  • 【我的扶貧故事】李繼文:脫貧路上的力行者
    【我的扶貧故事】李繼文:脫貧路上的力行者 2021-01-06 17:3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2019年高考作文題目練習及範文:脫貧攻堅
    2019年高考作文題目練習及範文:脫貧攻堅 2019-05-20 16:19:15 來源:高考網整理
  • 來自脫貧一線的聲音日記:傈僳族的「溜」「鳥」經
    來自脫貧一線的聲音日記:傈僳族的「溜」「鳥」經 03:40來自脫貧一線的聲音日記:傈僳族的「溜」「鳥」經03:41來自新華社客戶端大家好,我是新華社記者屈彥,我們跟隨「流動的聲音博物館」大篷車來到雲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瀘水市的第二天,一首當地樂隊彈唱的祝酒歌
  • 【聚焦】一杯雲南咖啡裡的脫貧故事
    」的喜訊傳來之際,「復興路上工作室」與「中國好故事」資料庫聯合推出最新力作——中英雙語動畫短視頻《一杯咖啡裡的脫貧故事》。講述百年前從西方引入中國雲南的咖啡豆開啟全球之旅,助力當地民眾擺脫貧困、過上好日子的故事。  (視頻來源於:中國搜索)  咖啡是怎麼傳入雲南的?  1892年,法國傳教士田徳能到賓川朱苦拉並引進種植了從越南帶入的咖啡苗。  1952年,科技人員將鮮果帶回保山試種,保山成為產業化種植最早的地區。
  • 「我的脫貧故事」從「不肯脫貧」到「我要脫貧」|劍河縣南加鎮雷打...
    2019年把我戶列入擬脫貧對象,當時我不肯脫貧。幫扶幹部龍顧文入我龍家良戶核實脫貧標準「不是我把你家搞成脫貧的,是你家確實達到脫貧條件了,通過小組提名評議你家符合2019年脫貧條件,才把你家列入擬脫貧戶的」當時龍隊長給我解釋道。
  • 留學人員如何講好脫貧攻堅中國故事
    2020年11月23日,隨著貴州省政府宣布紫雲等9個深度貧困縣退出貧困縣序列,中國832個國家級貧困縣全部脫貧摘帽。中國這一了不起的成績,創造了人類減貧史上的奇蹟,引發了世界對中國脫貧事業的關注。如何講好脫貧攻堅中國故事,向世界解鎖中國脫貧密碼,應該成為我們關注和研究的重要課題。
  • 脫貧攻堅紀錄片《脫貧大決戰》《落地生根》獲推薦
    新華社北京9月15日電(記者白瀛)在決勝全面小康、決戰脫貧攻堅的收官之年,國家廣播電視總局15日推薦了兩部聚焦脫貧攻堅的優秀紀錄片
  • 脫貧路上的強者:記明光市張八嶺鎮3名殘疾人自強自立脫貧故事
    近日,明光市張八嶺鎮在表彰光榮脫貧的「十佳脫貧戶」中,有3名殘疾人自強自立,在脫貧路上擺脫貧困,跨上致富行列。他們脫貧的故事發人深省,給人啟迪,無不為之點讚。
  • 貴州最後9個貧困縣脫貧摘帽
    裡程碑    貴州省66個貧困縣全部實現脫貧摘帽    11月23日15時,貴州省政府新聞辦在貴州省政府1號樓圓廳會議室召開「貴州省2020年最後9個貧困縣實現貧困退出新聞發布會」。「今天(11月23日),貴州省最後9個貧困縣宣布脫貧退出,這是貴州省脫貧攻堅具有裡程碑意義的重大事件。」    根據相關數據和評估檢查,此次出列的赫章縣、望謨縣等9個貧困縣綜合貧困發生率、錯退率和漏評率均為0,群眾認可度平均為99.12%,符合國家貧困縣退出標準和要求。    2012年,貴州省建檔立卡貧困人口達923萬人,為中國貧困人口最多的省。
  • 脫貧奔康·粵來粵好|這幅對聯的背後,是紅色火炬村的不滅傳承
    中國青年網揭陽11月9日電 (記者 王泊潔)「草舍初成親友助,喜遷新居謝黨恩。」2018年,廣東省揭陽市揭西縣南山鎮火炬村協助貧困戶李端平家進行危房改造,李端平喜遷新居後,在自家2層的新房門口貼上了這樣的一幅對聯。
  • 脫貧路上的幸福歌
    2004年,兒子張思忠和兒媳外出務工。2011年,兒媳回家陪伴婆婆,生活的重擔就壓在兒子一人身上。「老了不頂用,還添麻煩。」這是李樹蓮的心病。 如今心病終於治好了。2015年兒子回來,辦起農家樂,媳婦的廚藝派上了大用場,一年收入不菲。一切的改變源於西河村的美麗嬗變。 「出門就是山,土地在山間,辛苦種一年,只夠吃半年……」西河村村民口中的歌謠,道出了它昔日的荒涼與貧瘠。
  • 「扶貧故事」為打贏「脫貧攻堅戰」而歡欣鼓舞
    編者按2020年是決戰脫貧攻堅、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收官之年。中國科協信息中心策劃推出「決勝小康 奮鬥有我」系列廣播,講述科技扶貧路上的動人故事,傳遞科技工作者全力拼搏、接續奮鬥的堅定信心,匯聚薪火傳、展未來,砥礪前行、乘風破浪的磅礴力量!
  • 脫貧攻堅人最關鍵 鄱陽蘆田鄉洪源村激發潛能促脫貧
    脫貧攻堅人最關鍵 鄱陽蘆田鄉洪源村激發潛能促脫貧 2019-11-11 11:27:00來源:北國網
  • 彭清華在涼山州調研督導脫貧攻堅,強調要堅決奪取脫貧攻堅收官之戰...
    10月12日,省委書記彭清華到越西縣越城鎮城北感恩社區調研,看望已搬入新家的脫貧群眾。  當前,脫貧攻堅收官之戰已進入最後衝刺的關鍵時期。  10月12日至16日,省委書記彭清華前往涼山州,驅車一千餘公裡輾轉甘洛縣、越西縣、昭覺縣、美姑縣、金陽縣、布拖縣開展調研督導。
  • 圖說金沙脫貧攻堅故事(四)
    圖說金沙脫貧攻堅故事(四) 發布時間:2020-12-01 13:23:13   作者:金沙縣融媒體中心   來源:金沙縣融媒體中心 2020
  • 我市2人獲2019年全國脫貧攻堅貢獻獎 13人5家單位獲2019年河北省...
    近日,全國脫貧攻堅獎評選表彰工作辦公室發布《2019年全國脫貧攻堅獎獲獎先進個人和先進單位公告》,我市2人獲2019年全國脫貧攻堅貢獻獎。在日前公布的2019年河北省脫貧攻堅獎獲獎名單中,我市13人5家單位入圍。
  • 「我的扶貧故事」脫貧攻堅路上「解方程」丨平塘縣塘邊鎮新風村...
    2019年8月到塘邊鎮新風村翁同組擔任網格員,開展脫貧攻堅工作。通過不懈的努力,翁同組17戶74人全部脫貧。  2019年8月,剛接到通知時,我就和妻子說要去塘邊鎮駐村開展扶貧工作,今後家裡的事情就全靠你了,媳婦沒有埋怨,但擔心我沒有基層工作經驗,能否完成好這歷史交給的任務。我調侃道:「方程都解來了,還怕它脫貧攻堅工作」。
  • 第二屆「紅色日記徵文大賽」徵集扶貧日記
    [脫貧攻堅 決戰決勝]第二屆「體育彩票•紅色日記徵文大賽」徵集「扶貧日記」【何媒通訊社】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實現之年,是脫貧攻堅收官之年。舉全國之力,打贏脫貧攻堅戰,是今年工作的重中之重。在這場千軍萬馬共同參與的大戰役中,許多幹部走出機關,走向基層,進村入戶,調研幫扶,記寫日記(筆記)。
  • 扶貧劇:緊扣時代主題 講好脫貧故事
    2020年是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戰脫貧攻堅之年。在這場脫貧攻堅戰中,從湘西苗寨十八洞村、貴州遵義花茂村,到山東濰坊北崔崖村、河北豐寧三岔口村,再到新疆英吉沙縣土陶村……湧現出無數可歌可泣的感人故事。習近平總書記在決戰決勝脫貧攻堅座談會上強調:「脫貧攻堅不僅要做得好,而且要講得好。」
  • 新泰市羊流鎮:讓思想解放成為脫貧攻堅的「心臟起搏器」
    除了村居村貌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村集體收入也上來了,朝陽村依靠著漫山花海成功摘掉了「貧困村」的帽子,整個村集體脫貧,村民的日子越過越紅火。而像這樣的村子,在羊流鎮並不在少數。在過去,農閒時節這些老人就只能在街上曬太陽,整個村子「暮氣沉沉」。直到百合園的建成,這樣的情況才發生的翻天覆地的變化。百合園建設過程中,朝陽村的土地流轉了2000多畝,不僅包括正在耕種的土地,還包括朝陽村閒置的山地和荒地,朝陽村的村集體收入一下子就提高了上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