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0月初4,又是雨,隨手一憶。
凡是只慕車轍名,未涉車轍地的人。乘車西行,過石門硤,沿千北路旁銀杏和高大的側柏樹引行進中,二傍山巒疊嶂,怪石突兀,險境逼襲,壓抑似覺,山窮水盡疑無路之沉鬱。
車輛駛過村東黑溝坪,眼前境況豁然開朗,二山相齊後退數千米,形成一段東西長約四公裡,南北寬約三公裡天然盆地,路況筆直,可稍放鬆神經,從容駕駛幾裡。
川道兩側坡田塊塊,翠柏洋槐成林,核桃毛慄間雜其中,天然土坪八處,平緩、肥沃、土層深厚,機械耕種,足可一方水土養一方人。
漸行近村,有數年前交通局、慈善協會援建南北鋼筋混凝現代化便橋二座。
金臺區住建局資助建水樂園,唐文德皇后雕像面北臨路,觀禮過往車水馬龍。
河床二側白牆紅瓦、排列有序,田園農舍,盡攬眼底,車進村街,村委會、村史館、村照壁、麵粉廠、金臺區車轍汽車站,人文古建元通寺、農家樂、商店,一一可見。
這裡生態資源豐富,又是天然氧吧,這裡歷史上曾設過鎮,後設保,解放後又設車轍管理區數年。
車轍小學70年代前後在校師生曾達180多人,無怪80年代時龜川公社一主任在車轍村民大會上感慨地說,車轍村是鄰近幾個村政治、經濟、文化的重點,也在全龜川公社的村務中有著舉足輕重的影響。
2015年,隨著脫貧攻堅政策的運行,車轍村在金臺區硤石鎮及各級黨政的堅強運籌、高度扶貧中,做了大量的各方多措的發展攻略,使廣大村民及貧困戶獲得了極大的收穫感與幸福感,車轍村委會在區扶貧工作隊的有力配合下,2019年深秋辦麵粉加工廠一座,解決了磨麵到遠處的不便,大棚冬棗等項目象徵集體經濟的起步和發展,「兩不愁三保障」得到了實現,全村將實現整村脫貧。
2019年十月,山洪治理工程項目,在車轍河灘實施,河堤上橫幅醒目,彩旗飄揚,挖掘、壓路、裝載,多機轟鳴,現代化儀器測量,起河床,砌石牆,堤上壓實,復土平整,指揮員頭戴安全帽,口吹指揮哨,按規不亂,工地上一派緊張繁忙、風雨無阻的施工景象。聽說後期還要河堤上栽花植樹,美化風景,桃紅柳綠,田園如畫,200多畝灘田復土,使其有種有收,改變土地設施,功在今朝,利在千秋,我們的後輩子孫將在桃花園裡撿金豆,吃水莫忘掘井人。
車轍是處極具可持續發展的小盆地,持續發展是客觀,主觀因素是要有擔當的心胸,擔當的前提是敢,現在是盛世黃金時代,區鎮政府是發展的給力主心骨,村級骨幹村級的領兵千員將,主要在一人,正值其時、其境,擼起袖子幹,車轍盆地明天將會是金盒子。
2019年夏收時節,朱繼宏和駐村扶貧隊員幫助楊叔收麥。
編輯:秦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