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泰市羊流鎮:讓思想解放成為脫貧攻堅的「心臟起搏器」

2020-11-04 海報新聞

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 王蓬波 林鵬 王雁彬 新泰報導

新泰市羊流鎮朝陽村在過去是一個幾乎被人遺忘了的小村落,周邊山地丘陵居多,交通閉塞,造成了當地產業單一,也使村民思想閉塞。「到了農忙的時候,還能看到村民下地幹活,平時稍微上點年紀的老人就坐在村裡街頭曬太陽,也沒有什麼收入,有點力氣的年輕人也都出去打工了。」談及過去的朝陽村,新泰市羊流鎮惠美農牧種植基地經理柏士春向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這樣描述到。

如今的朝陽村,被滿山的百合花海所包圍,到了花季,走在街上隨處可聞沁人的百合香,過去無人問津的小村莊搖身一變成了世外桃源。除了村居村貌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村集體收入也上來了,朝陽村依靠著漫山花海成功摘掉了「貧困村」的帽子,整個村集體脫貧,村民的日子越過越紅火。而像這樣的村子,在羊流鎮並不在少數。

近日,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走進新泰市羊流鎮,尋找羊流鎮「貧困村」集體脫貧的「治病良方」。在與當地村民的溝通交流中記者注意到,通過產業帶動和政府扶持,村民們思想上的轉變令人刮目相看,在脫貧攻堅尤其是村集體脫貧中發揮了巨大的作用,成為了村集體脫貧攻堅的「心臟起搏器」。

「我今年69了,從百合園剛建成就在這裡幹,一天五六十塊錢,活兒也不累,比在家裡閒著強,前幾天我還換了輛新的電動車。」在百合園內,朝陽村村民王更平笑著對記者說。

據柏士春介紹,像王更平這樣在百合園工作的老人還有很多,這些老人平時在村裡過了農忙季節便無事可做,但想要出去打工身體和年齡不允許。在過去,農閒時節這些老人就只能在街上曬太陽,整個村子「暮氣沉沉」。直到百合園的建成,這樣的情況才發生的翻天覆地的變化。

百合園建設過程中,朝陽村的土地流轉了2000多畝,不僅包括正在耕種的土地,還包括朝陽村閒置的山地和荒地,朝陽村的村集體收入一下子就提高了上來。而與此同時,百合園的建成也把當地的村民們從「莊稼地」裡解放了出來,年輕一點的可以到百合園進行培訓後做組培師,老人也可以在百合園找點事做,照顧一下苗木,打掃一下衛生,一天能賺五六十塊錢。還有一些有條件有想法的村民,自己包地種植百合,最後由百合園統一回收加工,收入比起過去種莊稼高了太多。

眼界開闊了,思想開放了,步子邁開了,路子也趟開了,羊流鎮的村集體脫貧工作蒸蒸日上。「以前我們村裡沒產業,沒收入,村民也都是種莊稼,靠天吃飯,困難的時候村集體收入低到村幹部工資都開不下去。但現在我們村不一樣了,貧困戶全部實現了脫貧,村集體收入也上來了,現在還打算在村裡建一個『感恩館』供黨員和群眾們學習提高。」羊流鎮王家林村黨支部書記馬佔國介紹到。

王家林村在過去也是泰安市級「貧困村」,但如今走進王家林村看到的卻是一片村美民富的景象。馬佔國告訴記者,村裡發生的這些變化,究其根本還是思想開放了。無論是引進項目還是發展產業,亦或是改變種植方式,這一些都是王家林村在過去想都不敢想的。後來,羊流鎮引進惠美農牧百合園項目,像是一塊巨石落入了沉積的池塘,一石激起千層浪,王家林的村民們突然意識到,原來作物還可以這樣種植,土地還可以這樣利用,經濟還可以這樣發展。思想的開放像是一個強有力「心臟起搏器」,使得王家林村的發展「脈搏」強有力地「跳動」起來,整個村子從裡到外煥發出了新的活力,扶貧工作也隨之有了新的思路。

2016年,王家林村利用扶貧資金引進深水井項目,修造了一口180米深的深水井,承包給當地一家公司,用於周邊幾個村的綠化用水。此後每年,村裡都會得到一萬塊錢的分紅用於扶貧工作。2017年,王家林再次引進光伏發電項目,在村委會辦公樓共安裝太陽能發電板76塊20kw,每年光伏發電的收益近一萬元,同樣用於扶貧工作。對於這些資金,王家林村再進行細化分配,家庭困難急需用錢的貧困戶,適當多分配一些,有一定勞動能力的貧困戶,為其設置公益崗位,以此進行差異化分配。

除了引進的這兩個扶貧項目,王家林村還積極發展產業,依託惠美農牧發展種植100多畝櫻桃。村民們將土地流轉後不僅可以拿到土地流轉的錢,還可以到櫻桃園打工。承包費加上打工的收入,平均每個村民一年的收入能達到3萬元。目前,王家林村櫻桃園裡的櫻桃已經進入盛果期,每畝地一年能收入3萬元以上,村民的收入得到了巨大的提升,村集體的收入也上來了,不僅摘掉了「貧困村」的帽子,還順利實現了「跨五躍十」。村裡有了錢,村居環境變美了,基礎設施也得到了提升,如今的王家林村街頭上,入目皆是平整的瀝青路和多姿多彩牆體繪畫,老人孩子們在廣場的健身器材上玩樂,再沒有了往日貧困村的影子。

嘗到甜頭後,王家林村還打算繼續發展200畝甜紅子山楂種植園,目前土地整理工作已經基本完成,該種植園發展起來後,全村種植園面積將達到400畝。除此之外,村裡還留了一片集體所屬的土地。前幾日,馬佔國被鎮裡推薦去省外參加了一個村長論壇進行交流學習,回來後馬佔國打算把這片地業發展成種植園,實現村集體收入的再提升。村裡的村民們也開始有了自己的想法,積極承包土地,改變思路,發展經濟作物種植。村民王清玉今年已經50多歲了,過去一直在外搞維修,去年,他也毅然加入了到回鄉創業發展農業的大潮當中,他一口氣承包土地50畝,準備今年秋收過後種穀子,整個村子從上到下創業實幹的積極性都得到了巨大的提升。

朝陽村和王家林村的變化,只是羊流鎮在脫貧攻堅道路上的兩個縮影,在羊流鎮政府的支持下和百合園的帶動下,蟠龍山周圍17個村拿出本村近90%的土地建園區,發展種植或養殖產業。目前,形成了惠美「泰山百合和園」、劉家莊獼猴桃園、李家莊榛子園、黃草鴕鳥園、官橋櫻桃園、單家峪花椒園等6個農業示範園,人均年增收近萬元。過去一個個落後的小村莊,如今都煥發出了前所未有的活力,在脫貧攻堅的道路上闊步前行。

相關焦點

  • 百合如海香漫山 2020新泰市百合文化藝術節開幕
    6月16日,「百合有約·緣來羊流」2020新泰市百合文化藝術節啟動儀式在山東新泰市羊流鎮泰山·百合和園舉行,相關系列活動將持續一個多月。未見百合,已聞花香,既見百合,其樂如何。萬畝百合花如海,香意漫過青山去。漫山遍野的百合放肆地盛開著,強烈的視覺衝擊洶湧而來,與遠處的黛綠山峰形成鮮明的對比,湖心噴泉送來陣陣清涼,一步一步踏上觀景臺,眼前美色令人心馳神往。
  • 植入式人工心臟起搏器的應用及原理
    人工心臟起搏器在形式上可分為體外臨時起搏型和植入式(或稱永久性或埋藏式)兩種,前者供急救性臨時起搏,後者供長期性起搏治療。本文主要討論的是植入式人工心臟起搏器,即一般意義上的心臟起搏器。  2.人工心臟起搏器的原理和構造  人工心臟起搏器是一種很精巧的、可靠程度很高的電脈衝刺激器,是應用一定型式的起搏脈衝發生器,與特製的導線(即:起搏導管電極)連接,和起搏電極發送電脈衝刺激心臟,使激動不能或傳導不好的心臟應激而起搏的醫療電子儀器。
  • 讓核磁共振對心臟起搏器說「OK」
    治療此病,安裝心臟起搏器是一個比較好的途徑。    一聽說要安裝心臟起搏器,周先生直搖頭:「安裝心臟起搏器後,我今後就不能做核磁共振類檢查了,那怎麼行。」    果真如此?    隨後,經過進一步溝通,周先生了解到,在省胸科醫院內,有一款長壽命抗核磁起搏器,這款起搏器對核磁檢查沒有任何禁忌。
  • 植入式人工心臟起搏器的應用與未來發展
    人工心臟起搏器可以對患病的心臟根據需要根據需要給予直接電刺激,人為地使心跳正常起來。人工心臟起搏器在形式上可分為體外臨時起搏型和植入式(或稱永久性或埋藏式)兩種,前者供急救性臨時起搏,後者供長期性起搏治療。本文主要討論的是植入式人工心臟起搏器,即一般意義上的心臟起搏器。
  • 心臟起搏器被電磁波幹擾怎麼辦?
    心臟起搏器被電磁波幹擾怎麼辦?這樣,心房和心室都有電極,我們就可以通過電極感受到心臟自己有沒有跳動,並且根據需要發出衝動來刺激心臟,引起收縮。第三步,連接電脈衝發生器。這兩根電極本身是不帶電的,但把兩根電極和電脈衝發生器連接起來之後,電極就可以發出電脈衝。然後在胸大肌表面做一個皮膚囊袋,這可是真的真皮口袋!
  • 【決勝脫貧攻堅】忻城脫貧攻堅和重大項目觀摩會:是騾子是馬拉出來...
    【決勝脫貧攻堅】忻城脫貧攻堅和重大項目觀摩會:是騾子是馬拉出來遛遛!▲觀看各鄉鎮扶貧工作亮點視頻 李振品指出,今年5月9日,忻城縣實現脫貧摘帽,標誌著忻城脫貧攻堅已經取得決定性勝利,這是忻城幾代人進行艱苦卓絕奮鬥的結果。但是,脫貧摘帽之後,下一步路子怎麼走?這是我們必須思考的問題。
  • 不用換電池的心臟起搏器將誕生,這意味著?
    通過納米技術,收集我們平時的各種活動中產生的靜電來發電。比如,我們呼吸要通過肺的運動,用納米技術把肺運動產生的能量轉化為電能,就可以為身體內部的各種儀器充電,比如心臟起搏器。現在心臟起搏器使用紐扣電池,患者需要每3個月去一次醫院檢查一次電池,每五年更換一次電池。給生活帶來極大不便。如果用納米技術把肺運動產生的能量轉化為電能,就可以為紐扣電池充電,這樣就不用換電池了。
  • 院長「解」心:讓核磁共振對心臟起搏器說「OK」
    治療此病,安裝心臟起搏器是一個比較好的途徑。    一聽說要安裝心臟起搏器,周先生直搖頭:「安裝心臟起搏器後,我今後就不能做核磁共振類檢查了,那怎麼行。」    果真如此?    隨後,經過進一步溝通,周先生了解到,在省胸科醫院內,有一款長壽命抗核磁起搏器,這款起搏器對核磁檢查沒有任何禁忌。
  • 留學人員如何講好脫貧攻堅中國故事
    2020年11月23日,隨著貴州省政府宣布紫雲等9個深度貧困縣退出貧困縣序列,中國832個國家級貧困縣全部脫貧摘帽。中國這一了不起的成績,創造了人類減貧史上的奇蹟,引發了世界對中國脫貧事業的關注。如何講好脫貧攻堅中國故事,向世界解鎖中國脫貧密碼,應該成為我們關注和研究的重要課題。
  • 大突破:最強心臟起搏器 微波供電 可直入心臟
    美國德克薩斯州的研究人員於今年6月4日至9日在檀香山舉行的IEEE國際微波會議上展示了一款起搏器,與傳統的起搏器不同,這款產品已經拋開了傳統電池設計,採用身體外部的微波發射器為其提供動力。傳統心臟起搏器通過脈衝發生器發放由電池提供能量的電脈衝,通過導線電極的傳導,刺激電極所接觸的心肌,使心臟激動和收縮,從而達到治療由於某些心律失常所致的心臟功能障礙的目的。這種起搏器的安裝必須遠離心臟,而且外科醫生還需要定期進行小手術來更換體內的電池。更嚴重的是,導線等植入物質還會引發一些併發症,包括感染、出血等。
  • CRTD(心臟再同步化治療除顫器)接力心臟起搏器 助力心衰升級治療
    七年前張大爺確診為三度房室傳導阻滯,在醫生的建議下植入了傳統起搏器,並且術後結合藥物治療。最近去醫院檢查,被診斷為擴張型心肌病、心力衰竭,左室射血分數(LVEF)值為30%,醫生建議療法升級,進行CRTD(心臟再同步化治療除顫器)手術植入。張大爺就迷惑了,不是已經植入起搏器了,為什麼還要植入CRTD(心臟再同步化治療除顫器)?
  • 裝了心臟起搏器不能做磁共振檢查?·都市快報
    按常識,裝了常規心臟起搏器的患者,是不能做磁共振檢查的,而這位患者如果要確定骨折的部位,做磁共振檢查很重要。 骨科醫師打電話給醫院副書記、心內科項美香教授,諮詢這位植入心臟起搏器的專家。 項教授做了檢查,「這位患者安裝的是常規的心臟起搏器,貿然做磁共振,可能導致患者起搏器故障和嚴重心率失常等後果。」 「但現在有磁共振兼容的心臟起搏器。
  • 【中國攻堅進行時】新時期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機制探索
    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不斷完善頂層設計、強化政策措施、加強統籌協調,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把脫貧攻堅作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底線任務和標誌性指標,堅持精準扶貧精準脫貧,推動脫貧攻堅工作更加有效開展。「十三五」期間,脫貧攻堅取得決定性進展,2020年如期完成新時代脫貧攻堅目標任務。但是,這並不意味著扶貧工作的終結,「十四五」期間仍要鞏固脫貧成果,繼續開拓謀劃創新。
  • 習近平新時代扶貧攻堅工作思想的基本特徵
    (武漢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湖北武漢430072)    〔摘要〕進入新時代,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針對黨的扶貧攻堅工作,提出了許多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作出了新決策新部署新要求,其中蘊含著習近平新時代扶貧攻堅工作思想。
  • 「我的扶貧故事」脫貧攻堅路上「解方程」丨平塘縣塘邊鎮新風村...
    2019年8月到塘邊鎮新風村翁同組擔任網格員,開展脫貧攻堅工作。通過不懈的努力,翁同組17戶74人全部脫貧。  2019年8月,剛接到通知時,我就和妻子說要去塘邊鎮駐村開展扶貧工作,今後家裡的事情就全靠你了,媳婦沒有埋怨,但擔心我沒有基層工作經驗,能否完成好這歷史交給的任務。我調侃道:「方程都解來了,還怕它脫貧攻堅工作」。
  • 這部報告劇以創新表達為脫貧攻堅提供實踐樣本!
    文/王禹當前,各類扶貧電視作品紛紛湧現,都在用自己的方式奏響著脫貧攻堅的時代旋律,不僅為電視螢屏增添了一抹亮色,同時成為脫貧攻堅戰場上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自2020年12月30日起,新疆廣播電視臺為多視角、多層面講好新疆脫貧故事,以南疆脫貧攻堅工作中湧現出的先進典型和感人事跡為創作元素,策劃推出了10集脫貧攻堅電視紀實報告劇《美麗家園》,引發社會各界的強烈關注和廣泛好評。
  • 省人大常委會調研組到我市專題調研脫貧攻堅工作
    10月20日上午,省人大常委會副主任楊忠林帶領調研組就脫貧攻堅座談會上,調研組一行詳細聽取了馬文志所做的我市脫貧攻堅工作情況匯報,並與相關部門負責人、省市人大代表、鄉村幹部及駐村幹部進行交流,了解具體情況、存在的問題,聽取相關意見建議。
  • 神奇的心臟備用「小馬達」 膠囊起搏器為六旬大爺保駕護航
    近日,東南大學附屬中大醫院心血管內科智宏副主任醫師團隊成功在患者體內植入無導線起搏器,不僅讓患者避免了傳統起搏器的感染風險,還為不定時「罷工」的心臟保駕護航。六旬大爺無緣無故暈倒,一查是房顫惹的禍今年六十多歲的王大爺,身體一直很棒,但前不久卻出現了大問題——有時會突然眼睛發黑,幾秒後就會好轉,還有時會無緣無故暈倒。會不會是心臟出了問題呢?
  • 【前沿技術】不用換電池的心臟起搏器將誕生,這意味著?
    比如,我們呼吸要通過肺的運動,用納米技術把肺運動產生的能量轉化為電能,就可以為身體內部的各種儀器充電,比如心臟起搏器。中國科學院北京納米能與系統研究所首席科學家王中林教授和同事們一起,在北京市科委的資助下,做出了世界首個「自驅動心臟起搏器」,並申請了多項國家專利。
  • 美國科學家研發由微波發射器提供動力的心臟起搏器
    據外媒報導,美國德克薩斯州的研究人員重新設計了起搏器,開發了一種無線、無需使用電池並可直接植入患者心臟的新原型產品。這種起搏器由位於身體外部的微波發射器提供動力,該設計提供了一種創新的新型起搏器,其還能減少併發症。目前大多數起搏器仍然從根本上利用了同樣的機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