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部報告劇以創新表達為脫貧攻堅提供實踐樣本!

2021-01-09 廣電視界

文/王禹

當前,各類扶貧電視作品紛紛湧現,都在用自己的方式奏響著脫貧攻堅的時代旋律,不僅為電視螢屏增添了一抹亮色,同時成為脫貧攻堅戰場上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無論是綜藝節目、電視劇或是其他類型的電視作品,如何多元呈現脫貧攻堅的時代主題,既要關切現實亦要踐行社會責任,這是新時代為電視創作提出的命題方向,也是主流媒體的時代使命。

自2020年12月30日起,新疆廣播電視臺為多視角、多層面講好新疆脫貧故事,以南疆脫貧攻堅工作中湧現出的先進典型和感人事跡為創作元素,策劃推出了10集脫貧攻堅電視紀實報告劇《美麗家園》,引發社會各界的強烈關注和廣泛好評。

田間地頭傳遞真實情感

製作扶貧類電視節目,難在如何將宣傳的「形」與脫貧的「實」結合起來,由此也賦予了主流媒體不僅要做脫貧攻堅的記錄者,更要成為社會發展過程中腳踏實地的參與者。

新疆臺採用紀實風格的時代報告劇形態創作《美麗家園》,亦是對多元素呈現扶貧成果的又一創新實踐。作為新疆首部紀實報告劇,該劇聚焦南疆四地州脫貧攻堅的巨大成果,圍繞阿克陶縣扶貧搬遷工程「崑崙佳苑」牧民的幸福生活、伽師縣飲水工程建設夯實脫貧基礎、阿克蘇紡織工業城產業扶貧、葉城核桃產業扶貧、皮山縣養兔產業扶貧等10個脫貧典型事跡展開,真實講述了新疆南疆地區在脫貧攻堅進程中守望相助、團結奮鬥的感人故事。

該劇第1集《兩隻耳朵豎起來》講述了皮山縣農民克裡木在駐村工作隊「扶貧先扶志」的帶動下,看到養兔產業的「大大」收益,終於轉變思想,也通過兔產業脫貧過上幸福生活。

第10集《十五的月亮十五圓》則講述了和田地區努爾盧克村村民買買江在駐村工作隊的幫助下,下定決心學手藝自己創業致富,並通過對傳統手藝的改良形成了和田老月餅,通過新媒體的宣傳,在和田夜市成為大批遊客慕名而來的網紅打卡地。

「沒有想到新疆廣播電視臺把我們身邊的脫貧攻堅故事匯聚成這樣一部電視劇。」參與該劇拍攝的群眾演員劉磊談到,通過參加演出,他和家人了解到了駐村幹部、援疆幹部是如何幫助貧困地區脫貧致富的,真的備受鼓舞。而觀眾麥麥提江表示,「希望能多多看到宣傳我們新疆各族人民團結與美好幸福生活的電視劇、電影。」

這些脫貧故事發生在易地搬遷工程建設現場,發生在偏遠山村,發生在田間地頭……《美麗家園》以微視角聚焦於真實脫貧故事,遠視角則透視出自治區黨委帶領全疆各族人民在脫貧致富的道路上,攻堅克難、真抓實幹取得的成績,讓更多觀眾在感動、關注的同時,留下扶貧的力量與記憶。

小切口呈現大主題

與時俱進地扶貧類節目,要有鮮活表達,也要有鮮活的時代印記。電視紀實報告劇《美麗家園》以脫貧攻堅和全面小康為時代背景,以大主題、小人物、小故事、小切口,圍繞新疆南疆地區在易地搬遷、產業扶貧、旅遊增收等脫貧攻堅進程中的感人故事,不僅生動詮釋了「以人民為中心」的根本立場和「人民至上」的價值理念,也集中展現了人民群眾共建美好家園、共享幸福生活的生動實踐,深入刻畫出各族群眾守望相助、自強不息的精氣神。

該劇美術指導努爾巴哈提談到,「十集脫貧攻堅劇《美麗家園》的內容非常豐富, 拍攝手法很有新意,希望繼續拍出讚美我們偉大時代的更多更優秀的作品。」

難能可貴的是,《美麗家園》通過群眾喜聞樂見和與扶貧主題相契合的表達方式,以真實鮮活的扶貧案例講好扶貧故事,輔之以多元的細膩筆觸,和極具共情性、感染性的故事傳遞扶貧力量,推動脫貧攻堅宣傳往實處走、往深裡走、往心裡走。

脫貧攻堅不是終點,而是新的起點,還要進一步推進鄉村振興,實現農業農村現代化。新疆廣播電視臺通過不斷記錄、呈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偉大壯舉,不僅以創新表達提供了脫貧攻堅路上的實踐樣本,同時為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匯聚起蓬勃動力。

相關焦點

  • 時代報告劇《石頭開花》:真實的力量讓扶貧劇生動起來
    作為本劇的榮譽出品方,江蘇廣電總臺臺長卜宇在活動現場介紹,該劇是國家廣電總局響應黨中央號召,聚焦脫貧攻堅主題,以時代報告劇的創新形式,提出的一項拍攝計劃,體現了非常高的政治站位和非常強的政治敏銳性,總局把《石頭開花》交給江蘇臺來做,我們深刻認識到意義重大、責任重大,舉全臺之力打造出這部精品之作。"我們江蘇廣電總臺一直強調,'重大節點不缺位'。"
  • 如果人不負青山,青山定當不負人 時代報告劇《石頭開花》今晚開播
    圖說:富大龍劇照 官方圖十個故事展現脫貧攻堅2020年是決勝全面小康、決戰脫貧攻堅之年,《石頭開花》正是在這樣的時代背景下創作的。《石頭開花》全劇共二十集,分十個劇情單元,每個單元兩集,聚焦扶貧工作的十大難題。
  • 貴州脫貧攻堅專題片《黔路花開》將亮相央視
    貴陽網訊 由省委宣傳部、貴州廣播電視臺、中央廣播電視總臺社教節目中心聯合製作的貴州脫貧攻堅專題片《黔路花開》,將於12月28日、29日21:20在央視科教頻道《探索·發現》欄目播出。該片採取故事化表達方式,講述了貴州省作為全國脫貧攻堅的主戰場,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指引下,全省幹部群眾團結奮進、苦幹實幹,推動貴州大地發生千年巨變、徹底撕掉千百年來絕對貧困標籤、書寫減貧奇蹟精彩篇章的生動實踐和取得的偉大成就。
  • 【中國攻堅進行時】新時期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機制探索
    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不斷完善頂層設計、強化政策措施、加強統籌協調,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把脫貧攻堅作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底線任務和標誌性指標,堅持精準扶貧精準脫貧,推動脫貧攻堅工作更加有效開展。「十三五」期間,脫貧攻堅取得決定性進展,2020年如期完成新時代脫貧攻堅目標任務。但是,這並不意味著扶貧工作的終結,「十四五」期間仍要鞏固脫貧成果,繼續開拓謀劃創新。
  • 精準扶貧的普格收官答卷:脫貧攻堅的「普格戰法」
    普格通過奮鬥,披荊斬棘,走過了艱苦卓絕的脫貧攻堅之路,2020年末天寒地凍,行走在普格大地,處處體現出脫貧攻堅的偉大意義和紅利,更加真切感受到凝聚起萬眾一心奮進新時代的磅礴力量。 普格的脫貧攻堅戰是一個偉大實踐。在這個宏大的普格敘事中,既立足自身發展實際,又突出了脫貧攻堅的「普格戰法」等方面的探索與實踐。
  • 「立下愚公移山志,打贏脫貧攻堅戰」濟源實踐研討會在京召開
    北京師範大學中國扶貧研究院介紹了關於「立下愚公移山志,打贏脫貧攻堅戰」濟源實踐相關課題研究情況,與會人員緊緊圍繞「改革創新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主題,就弘揚愚公移山精神對打贏脫貧攻堅戰巨大的作用,如何繼續弘揚愚公移山精神、鞏固脫貧成果進行了研討,並提出建設性意見和建議。
  • 馬天宇參演時代報告劇《石頭開花》,選角的秘密居然是這樣!
    今年是脫貧攻堅的決勝之年,廣電總局在2月召開的網上視頻會議中提出了「時代報告劇」這一全新影視劇概念。旨在以真人真事為基礎進行藝術加工的創作,以此來把握時代風貌、傳遞時代精神。換言之:真實再現典型環境裡的典型人物。
  • 強化法治保障 護航脫貧攻堅——寶興縣築牢決戰決勝脫貧攻堅法治保障
    四川新聞網消息近年來,寶興縣深入貫徹落實中央堅決打贏脫貧攻堅的戰略部署,充分發揮法治在脫貧攻堅工作的護航作用,深入開展法治扶貧專項行動,通過「創新機制、普法鋪路、靠前服務」,為打贏脫貧攻堅戰提供強有力法治保障。
  • 貴州脫貧攻堅專題片《黔路花開》將在央視科教頻道播出
    本報訊 (記者 趙相康)12月26日,記者從省委宣傳部獲悉,由省委宣傳部、貴州廣播電視臺、中央廣播電視總臺社教節目中心聯合製作的貴州脫貧攻堅專題片《黔路花開》,將於12月28日、29日21:20在央視科教頻道《探索·發現》欄目播出。
  • 科技創新和成果轉化助力脫貧攻堅 貴州科學院與水城縣通力構建山地...
    導語日前,貴州省脫貧攻堅「衝刺90天打贏殲滅戰」動員大會召開,吹響了衝刺90天、奮戰3個月的衝鋒號。貴州科學院迅速響應省委號召,整合全院力量,同時間賽跑,與貧困較量,積極組建科技攻堅團隊,著眼水城特色農業產業開展科技攻關、成果轉化,組織科技隊伍重點推進、建立督促機制,以科技創新助力脫貧攻堅。
  • 用黨的創新理論指導實踐
    今日之中國,道路越來越寬廣,制度越來越成熟,理論越來越創新,文化越來越繁榮。梳理歸納2020年理論熱點,有助於深刻理解重大事件背後的內在邏輯,有助於更好地用黨的創新理論指導實踐。段妍在《中國教育報》撰文認為,黨的領導以強大戰略定力、強大制度建設、強大組織動員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指明方向、提供保障、凝聚力量,是決勝全面小康的根本保證。打贏打好脫貧攻堅戰意義重大。
  • 河北省殘疾人脫貧攻堅工作綜述
    從城鎮殘疾人就業到農村殘疾人託養,從技能培訓到創業就業,從政府政策兜底保障到全社會協同推進,河北省為殘疾人提供全方位、多角度、立體式保障服務,全省建檔立卡貧困殘疾人數量迅速下降,從30.3萬到24.53萬到16.87萬到7.68萬,截至去年年底剩餘7774名,書寫了一個又一個脫貧攻堅的動人故事。
  • 溫州大學:十年堅守羊棲菜 書寫科技助力脫貧攻堅的「高校樣本」
    導語:在助力打贏脫貧攻堅戰中,溫州大學發揮科研優勢和人才優勢,通過教師、學生「上山下海」走村入戶,深入了解貧困村居、農漁民的需求,積極發揮人才智力與科技優勢,努力書寫科技助力脫貧攻堅的「高校樣本」。
  • 【行長話題】同頻共振 推進新疆高質量脫貧攻堅
    時點特殊,今年是打贏脫貧攻堅戰、消除絕對貧困、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收官之年,也是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銜接的關鍵節點;形勢特殊,新疆仍有10個貧困縣未摘帽,559個貧困村未出列,佔全國比重分別為19.2%和50.2%,再加上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增加了後續工作難度;區情特殊,脫貧攻堅對新疆社會穩定和長治久安提供堅實的經濟基礎,政治意義凸顯。
  • 梯度推進與優化升級: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研究
    脫貧攻堅改善了基礎設施公共服務條件, 以產業扶貧為抓手, 提升了貧困人口的發展能力, 為貧困地區創造了益貧式的發展環境, 同時也促進了鄉村治理體系的完善和創新, 為貧困地區的發展打下堅實了基礎;鄉村振興戰略的推進既鞏固了產業扶貧的成果, 又化解貧困地區和非貧困地區的非均衡矛盾, 有利於建立穩定脫貧的長效機制, 從而鞏固提升了貧困地區的脫貧質量, 為進一步穩定脫貧攻堅的成果提供了新的保障。
  • 貴州脫貧攻堅專題片《黔路花開》12月28日、29日21:20於央視科教...
    由省委宣傳部、貴州廣播電視臺、中央廣播電視總臺社教節目中心聯合製作的貴州脫貧攻堅專題片《黔路花開》,將於12月28日、29日21:20在央視科教頻道《探索·發現》欄目播出。該片採取故事化表達方式,講述了我省作為全國脫貧攻堅的主戰場,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指引下,全省幹部群眾團結奮進、苦幹實幹,推動貴州大地發生千年巨變、徹底撕掉千百年來絕對貧困標籤、書寫減貧奇蹟精彩篇章的生動實踐和取得的偉大成就。
  • 留學人員如何講好脫貧攻堅中國故事
    這些都是留學人員講好脫貧攻堅中國故事的天然優勢,應充分發揮。  留學人員講好脫貧攻堅中國故事,首先要提高站位,深刻理解其重要意義。對外講好脫貧攻堅中國故事,向世界展示真實立體全面的中國,既有利於塑造中國良好的國家形象,為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營造良好國際輿論氛圍,也對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促進世界減貧事業發展有積極作用。
  • 【中國攻堅進行時】中國精準扶貧成就彰顯世界意義
    中國精準扶貧精準脫貧的成功實踐必將給全球減貧事業帶來巨大信心,為縮小世界經濟貧富差距作出貢獻。    精準扶貧回應貧困治理難題,為促進人類可持續發展提供中國樣本  中國脫貧攻堅取得的輝煌成就不僅為人類減貧事業作出了直接貢獻,也為解決全球貧困治理難題提供了中國經驗及啟示。從全球來看,自19世紀70年代末以來的十年間,十幾億人口擺脫了貧困,世界減貧事業取得了巨大成就。
  • 脫貧攻堅有我!教育部75所直屬高校盡銳出戰,交出這份「答卷」|教育...
    當前,直屬高校定點扶貧的所有貧困縣現已全部脫貧摘帽。教育部加大高校精準扶貧項目組織指導,動員師生積極參與、深度實踐。「科技小院助力脫貧攻堅」行動帶動高校專家教授編寫農民培訓教材276套,培訓農民20多萬人次。「青年紅色築夢之旅」活動帶動318萬名高校師生深入貧困地區,開展了37.8萬個創新創業項目。
  • 李紀恆部長在《人民日報》發表署名文章:築牢脫貧攻堅兜底保障的...
    習近平總書記在決戰決勝脫貧攻堅座談會上的重要講話,為努力克服疫情影響、如期打贏脫貧攻堅戰指引前進方向、提供根本遵循、凝聚磅礴力量。全國民政系統深入學習領會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緊緊圍繞完善社會救助政策制度、織密織牢脫貧攻堅兜底保障網,紮實履行政治責任,確保完全或部分喪失勞動能力的貧困人口通過兜底保障全部脫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