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創新和成果轉化助力脫貧攻堅 貴州科學院與水城縣通力構建山地...

2021-01-21 天眼新聞

導語

日前,貴州省脫貧攻堅「衝刺90天打贏殲滅戰」動員大會召開,吹響了衝刺90天、奮戰3個月的衝鋒號。貴州科學院迅速響應省委號召,整合全院力量,同時間賽跑,與貧困較量,積極組建科技攻堅團隊,著眼水城特色農業產業開展科技攻關、成果轉化,組織科技隊伍重點推進、建立督促機制,以科技創新助力脫貧攻堅。

靠前指揮 協同聯動 精準施策

5月8日,貴州科學院黨委書記薛濤一行赴水城縣脫貧攻堅一線,現場協調指導工作,並與水城縣委、縣政府相關負責人就科技助力產業發展,紮實推進脫貧攻堅工作召開座談會,展開交流研討。

水城縣是我省14個國家級深度貧困縣之一,作為貴州科學院定點幫扶縣,早在2019年6月,貴州科學院就按照省委的指揮調度,由貴陽市烏當區轉戰六盤水市水城縣,投身水城脫貧攻堅戰鬥,助力水城縣脫貧摘帽。但因水城縣貧困人口基數較大,實現貧困「清零」和鞏固提升脫貧攻堅成果、推進鄉村振興的任務仍然艱巨。

科技扶貧重在「創新」,結合水城縣脫貧攻堅任務實際,貴州科學院創新採用「點面結合」扶貧計劃。

「聚點下針」,在去年組建定點幫扶水城縣脫貧攻堅工作隊的基礎上,建立掛牌督戰機制。貴州科學院領導幹部靠前指揮,院黨委書記、院長帶頭,班子其他成員亦身先士卒,帶著責任、帶著感情、帶著隊伍多次深入幫扶村和合作項目實施地開展工作,形成黨委書記、院長為雙組長、4名副職院領導為副組長、院機關13個部門和14個院屬單位主要負責人為成員等33人組成的定點幫扶領導小組,切實將扶貧工作做深、做細。在此基礎上下設6個村幫扶工作組,分別組建了獼猴桃、食用菌、中藥材、環境治理、土地整治、農產品檢測檢驗、產業發展規劃等方面的科技服務專家團隊,定向開展科技服務與智力幫扶工作,帶動全院參與、全員參戰。

「鑄面成牆」,聚焦農村產業革命「八要素」,緊緊圍繞「中國涼都·生態水城」發展戰略,著力構建現代農業產業體系,採取院縣合作形式,按照「水城縣所需、貴州科學院所能」原則,開展以編制產業發展規劃、助推食用菌產業發展、實施人才培養培訓、幫助打造農產品品牌,助推社會建設和重點產業發展等為主要內容的14個具體科技服務和科技合作項目,助推水城縣高質量脫貧、鞏固提升脫貧成果和鄉村振興。

深入基層 破解難題 精準幫扶

「今年年初,我們工作隊所幫扶勺米鎮、董地街道共6個村未脫貧的建檔立卡貧困戶共有128戶,共471人。」貴州科學院駐水縣脫貧攻堅工作隊副隊長、水城縣委副書記瓦文龍說:「奮力衝刺90天,就要抓住『窗口期』,多發現問題、多解決問題,補齊扶貧短板、打牢基礎,確保脫貧質量高、全面小康成色足。」

據瓦文龍介紹,工作隊進駐水城以來,積極開展未脫貧戶和已脫貧戶的「一達標兩不愁三保障」情況摸底工作,摸清各村各戶底數和短板,制定工作清單,逐項倒排工期,逐戶查缺補漏;加強對不穩定脫貧戶返貧和邊緣戶致貧的動態監測,幫助解決生產生活困難和存在問題。同時,推動「黨員+貧困戶」幫扶機制。落實幫扶幹部進村入戶開展「一幫一聯」精準幫扶,各幫扶幹部立足工作實際,進村入戶精準施策,有效提升了幫扶幹部的政治意識、業務水平和攻堅能力。

同時,工作隊聚焦「兩不愁三保障」,對未脫貧戶和搬遷群眾,採取一對一、多對一等方式,落實鞏固提升政策措施。針對個別建檔立卡貧困戶的安全住房問題,認真分析研判,確保按時解決問題。針對飲水不安全的農戶,嚴格對照標準,認真梳理問題臺帳,限定整改時間,按期整改,確保群眾吃上安全水;對因病致貧的農戶,認真排查、研判,多舉措多形式幫扶,絕不因病返貧。

圍繞產業 培訓人才 助推發展

3月27日,貴州科學院水城科技培訓基地揭牌儀式在水城縣職業技術學校舉行。貴州科學院院長景亞萍,貴州科學院黨委常委、副院長周少奇,貴州科學院屬貴州省分析測試研究院黨委書記、院長王正強,水城縣委副書記、縣人民政府縣長趙慶強,水城縣委副書記王崇立、瓦文龍等出席,標誌著水城縣山地特色現代農業產業培訓工作正式啟動。

貴州科學院水城縣科技培訓基地是科學院幫扶工作中「扶智」的重要一環,依託貴州科學院科技、人才優勢,結合水城縣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最後「殲滅戰」的實際和產業革命發展的迫切需要,圍繞該縣「八大億元級」產業發展科技和人才需求,緊扣「大扶貧、大數據、大生態」三大戰略行動、「三變」改革、農村產業革命「八要素」以及脫貧攻堅工作的主題,突出培訓的政策性和實用性,注重實效,按需施教,缺什麼培訓什麼,達到學以致用、用以促學、學用相長的目的。

為鞏固脫貧成效,使群眾參訓後實現就業增收,也為農村產業革命「八要素」、鄉村振興戰略實施提供基層骨幹人才保障。近2個月來,縣委組織部舉辦了駐村第一書記、同步小康隊員、村(居)幹部等參加的培訓4期640人。以生產現場與課堂培訓相結合的方式組織生產技能培訓254期次、專家授課68次、受益群眾16700餘人次(其中貧困人口7884人次),開展技術服務指導累計18546人次、參加培訓後的成熟技術工人達28166人。

科技支撐 創新模式 促產增收

「感謝貴州科學院的專家同志,教會我們食用菌種植技術,讓我能找到這份在基地的工作,一個月工資3000元,收入穩定了,生活也越來越好了……」水城縣米籮食用菌種植示範基地生產員工杜書娥滿臉幸福地說。

在貴州康群緣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管轄的食用菌種場,像貧困戶杜書娥的第一批參訓員工有400多人。據米籮菌種場負責人冉鴻鋒介紹,該菌種場在貴州科學院專家團隊技術指導培訓下,增加菌種,選種黑皮雞樅菌,建成投產以來一直有著不錯的效益,年利潤達3000多萬。現在正在擴容,增加兩倍的生產量,還能再解決數百名周邊鄉鎮農民工就業。

貴州科學院緊扣水城縣脫貧攻堅需求,牽手水城縣合作新建食用菌產業科技服務平臺,圍繞水城縣食用菌產業發展現狀及需求,做好食用菌生產和品種研發的技術指導,提供病蟲害防治技術服務,提高食用菌產量,提升品質,探索食用菌下遊產品研發,延長產業鏈,增加附加值。

當下,水城縣已形成以獼猴桃為代表,食用菌、桃花蛋雞、溫氏養豬、刺梨、茶葉、烤菸、精品水果「八大億元級」支柱產業。2020年以來,貴州科學院按照「水城縣所需,貴州科學院所能」的科技幫扶原則,緊扣水城縣攻堅需求,牽手水城縣搭建了5大科技服務平臺,為構建水城縣山地特色現代農業產業提供了有力的科技支撐,助力實現農業產業「立體式」、「疊加式」覆蓋貧困戶,助力脫貧攻堅。

貴州日報當代融媒體記者 周靜 段超木

編輯 劉鈺銀

編審 周靜

相關焦點

  • 科技助力經濟高質量發展:貴州科學院2019工作亮點掃描
    年,貴州科學院緊緊圍繞貴州省委、省政府「三大戰略」,不斷開拓創新,深化科技體制改革,開展科研創新、成果轉化,為決勝脫貧攻堅、決戰同步小康提供了強大助力。聚焦科技成果轉化 多產業實現提質增效  在國際形勢複雜嚴峻,經濟面臨下行壓力的背景下,2019全年貴州科學院預計完成科技成果轉化產值5億元。
  • 深入一線 助推發展|貴州科學院定點幫扶水城縣推進會召開
    為奮力衝刺90天,紮實推進貴州科學院定點幫扶水城縣脫貧攻堅工作,5月8日,貴州科學院在貴州省六盤水市水城縣召開定點扶貧工作推進會,總結全院扶貧工作進展,交流科技扶貧工作經驗,部署下一階段精準扶貧的重點工作。
  • 科技扶貧就是讓科學接地氣丨訪中國科學院地球化學研究所研究員夏勇
    夏勇表示,通過潛心研究「戰攻堅」,真抓實幹「謀打贏」,以黨建引領扶貧工作,使全體扶貧科技工作者不忘「創新科技、服務國家、造福人民」的初心,緊緊圍繞水城縣脫貧攻堅總體目標和實施方略,把黨中央打贏脫貧攻堅戰的重大決策部署落到了實處。「我們的黨支部成為打贏脫貧攻堅戰、圓滿完成中國科學院定點扶貧任務的戰鬥堡壘,也被貴州省委授予『貴州省脫貧攻堅先進黨組織』。」夏勇說道。
  • 上海科技興農成果助力脫貧攻堅
    在上海「科技興農」的成果中,許多項目都實現了立足上海、輻射長三角、服務全國。它們既豐富了市民的餐桌,又幫助了農民增收,還成為脫貧攻堅的重要力量。彩色花菜種植技術正是其一。深綠色、淺綠色、翠綠色、紫色、橙色等一系列彩色花菜很受消費者關注,它們是上海市農科院功能花菜創新團隊的研究成果。
  • 廣東省科學院助力科技成果轉化「落地」有聲—新聞—科學網
    廣東省科學院黨委書記、院長廖兵表示,廣東省科學院採用初創公司的模式育成孵化技術,通過建立利益捆綁、利益共享的科技成果轉化機制,將技術發明者、技術經理人、工程師、投資人、管理者等的利益以股權形式固化於初創技術公司,著力推動科技成果的育成孵化和產業化發展。 中科雲圖是一家致力於低空無人機遙感與地理空間智能產品研發與技術服務的高新技術企業。
  • 廣東省科學院助力科技成果轉化
    央廣網廣州1月1日消息(記者鄭澍)「科學家不懂得經營,經營者不懂得技術」「中小企業創新缺乏技術支撐,科研單位科技成果轉化率低」……這些問題,一直是橫亙於企業與技術創新之間的痛點。如何打破信息不對稱,實現需求的有效對接,廣東省科學院多措並舉助力科技成果轉化初見成效。
  • 青島農業大學:統籌發揮學科優勢 全面助力脫貧攻堅
    學校認真貫徹落實中央、省委有關要求,統籌優勢學科力量,高起點、高標準謀劃助力我省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的「一盤大棋」。廣大師生積極響應號召,主動投身主戰場,為推動我省脫貧攻堅事業發展貢獻「青農力量」。「我們來自農業院校,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工作,有我們天然的優勢,更是我們的時代使命。」
  • 聚焦脫貧攻堅最前沿!20多家央媒走進貴州 隨採隨發推出高密度鮮活...
    9月7日,由中宣部組織的「未摘帽貧困縣脫貧攻堅」主題採訪團走進貴州。來自人民日報社、新華社、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光明日報社、經濟日報社、中國日報社等20餘家中央媒體以及貴州媒體的84名記者奔赴我省未摘帽貧困縣,開展為期7天的脫貧攻堅主題採訪活動。
  • 中國社會科學院大學MPA楊發庭:以統籌兼顧之謀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
    以統籌兼顧之謀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統籌兼顧是我們黨治國理政的重要方法。習近平總書記關於脫貧攻堅的重要論述多次提到「統籌」,包括「統籌納入鄉村振興戰略」「統籌安排專項扶貧資金」「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脫貧攻堅」等等。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需要把統籌兼顧這一科學方法論堅持好、運用好。
  • 貴州脫貧攻堅專題片《黔路花開》將亮相央視
    貴陽網訊 由省委宣傳部、貴州廣播電視臺、中央廣播電視總臺社教節目中心聯合製作的貴州脫貧攻堅專題片《黔路花開》,將於12月28日、29日21:20在央視科教頻道《探索·發現》欄目播出。該片採取故事化表達方式,講述了貴州省作為全國脫貧攻堅的主戰場,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指引下,全省幹部群眾團結奮進、苦幹實幹,推動貴州大地發生千年巨變、徹底撕掉千百年來絕對貧困標籤、書寫減貧奇蹟精彩篇章的生動實踐和取得的偉大成就。
  • 臺商助力貴州脫貧攻堅 小小生薑串起一條產業鏈
    劉鵬 攝  中新網貴陽10月30日電 題:臺商助力貴州脫貧攻堅 小小生薑串起一條產業鏈  記者 劉鵬  雨窩橋村村民盧斌用鋤頭將整株生薑刨出,抖落根莖上的泥土,整齊地擺放地上,一旁的村民再用小刀把姜的莖稈自莖基部切除,剩下的嫩薑裝進紙盒。  10月下旬,在初霜來臨前正是收姜好時節。
  • 發揮稅收「能量」 助推脫貧「摘帽」——貴州稅務部門積極決戰脫貧...
    習水縣成功脫貧後給貴州省稅務局授旗致謝。(鄧朝俊/攝)落實稅收政策  扶持企業帶動就業「十三五」時期,黨中央、國務院出臺了一系列支持脫貧攻堅的稅費優惠政策。貴州省稅務系統強化精準宣傳輔導,提速稅收優惠政策落實,確保減稅降費紅利直達貧困地區、貧困群眾和扶持脫貧的產業、企業,近五年減免稅費1600餘億元,有效活躍了地方經濟,助力全面打贏脫貧攻堅戰。
  • 國務院新聞辦就中國科學院科技扶貧成效有關情況舉行發布會
    目前,根據國務院扶貧辦統一安排,中國科學院一共負責四個國家級貧困縣的扶貧工作,其中包括廣西環江縣、內蒙古庫倫旗和貴州水城縣,另外還有六枝特區,六枝特區是由中國科技大學,中國科技大學也是中國科學院的一部分,中國科技大學負責,由國務院扶貧辦直接考核。目前,科學院負責的這4個國家級貧困縣都已經實現了脫貧摘帽。
  • 貴州脫貧攻堅專題片《黔路花開》將在央視科教頻道播出
    本報訊 (記者 趙相康)12月26日,記者從省委宣傳部獲悉,由省委宣傳部、貴州廣播電視臺、中央廣播電視總臺社教節目中心聯合製作的貴州脫貧攻堅專題片《黔路花開》,將於12月28日、29日21:20在央視科教頻道《探索·發現》欄目播出。
  • ...農民日報》看貴州如何實現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的有機銜接
    1月7日,農民日報刊髮長篇深度報導《只把終點當起點——看貴州如何實現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的有機銜接》,文章全文3000多字,報導了伴隨著脫貧攻堅目標的實現,貴州的發展戰略定位也發生轉變。在中共貴州省委十二屆八次全會上,「鄉村振興」取代了過去的「大扶貧」,位列貴州三大發展戰略(鄉村振興、大數據、大生態)之首。一詞之變體現了貴州翻天覆地的變化和發展重心的轉移。
  • 【中國攻堅進行時】新時期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機制探索
    《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發布後,提出要「實現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不斷完善頂層設計、強化政策措施、加強統籌協調,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把脫貧攻堅作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底線任務和標誌性指標,堅持精準扶貧精準脫貧,推動脫貧攻堅工作更加有效開展。「十三五」期間,脫貧攻堅取得決定性進展,2020年如期完成新時代脫貧攻堅目標任務。但是,這並不意味著扶貧工作的終結,「十四五」期間仍要鞏固脫貧成果,繼續開拓謀劃創新。
  • 貴陽市農投集團助力貴州貧困縣脫貧摘帽綜述
    11月23日,貴州省人民政府宣布包括紫雲在內的最後9個貧困縣退出貧困縣序列,標誌著我省66個貧困縣全部脫貧摘帽。喜訊傳來,貴陽市農投集團上上下下歡欣鼓舞。因為這個脫貧攻堅的成績背後,有貴陽農投人的堅守和付出。貴州曾是全國貧困人口最多的省份,全省88個縣中有66個貧困縣。
  • 決戰決勝脫貧攻堅 助力服務鄉村振興——吉林大學校長張希通榆考察...
    李德明代表縣委、縣政府和通榆人民向吉林大學對扶貧工作給予的大力支持表示誠摯感謝。他向張希一行介紹了當地危房改造、安全飲水、農村環境整治、產業扶貧等脫貧攻堅相關工作及縣域經濟發展取得的突出成績。他希望吉林大學充分發揮突出優勢,支持通榆全力推進脫貧攻堅,鞏固提升扶貧成效,助力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幫助通榆加快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宏偉目標。
  • 「雪亮工程」助力地方治安防控及脫貧攻堅
    「雪亮工程」助力地方治安防控及脫貧攻堅 OFweek物聯網 發表於 2020-12-01 15:05:18 如何快速找到迷路的孩子、走失的老人?
  • 協同作戰連山海 合力攻堅聚東西——貴州8個市州深入推進東西部...
    2019年,貴州8個市州的66個攜手奔小康縣不斷探索創新,深入推進東西部扶貧協作,把幫扶力量與自身努力相結合,打出一記揮向深度貧困堡壘的脫貧「重拳」。廣藥集團推出的全新產品「刺檸吉」,2019年6月,在惠水縣潮映罐裝生產基地正式投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