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科學家安心做科研!」廣東省科學院助力科技成果轉化

2021-01-07 央廣網

央廣網廣州1月1日消息(記者鄭澍)「科學家不懂得經營,經營者不懂得技術」「中小企業創新缺乏技術支撐,科研單位科技成果轉化率低」……這些問題,一直是橫亙於企業與技術創新之間的痛點。如何打破信息不對稱,實現需求的有效對接,廣東省科學院多措並舉助力科技成果轉化初見成效。

「從智慧家居到智慧社區再到數位化智慧城市的發展,都是離不開AIOT智慧窄帶物聯網(感知層、傳感層等),大量的應用一定來自於窄帶物聯網及寬、窄帶融合通訊。為什麼?能耗低是最突出的優點。比如說一節1500mAh電池,可以支撐傳感器運行5年以上,如果是5G寬帶僅支撐幾個小時沒電了。窄帶跟寬帶一定是並行發展的。」廣東省科學院佛山產業技術研究院寬窄融合通訊技術研發中心主任、廣東沃科融合通訊有限公司總經理陳峰告訴記者,他很早就發現了窄帶的價值,曾於2014年開始創業,由於產品被破解反編譯,直接導致第一次創業的失敗。

如今,陳峰團隊選擇依託佛山產研院進行二次創業,看重的就是平臺的優勢。「散兵創業,要求創業者是一個全能者,除了技術,還要懂財務、法務等方面,但其實在一個創業過程中,人是沒有全能的。佛山產研院幫助我們梳理了商業模式到股權結構設計並找到國內外對標目標,確定了公司和技術領域的發展方向等等,現在對於我,依託於保姆式託管,可以安心主攻技術,專心做好專項技術領域的突破。」

「讓科學家安心做科研!」這個理念得到了廣泛的認可。中國科學院院士、廣東省科學院廣州地理所首席科學家、中科雲圖董事長周成虎說,「研究機制和產業化機制的結合非常重要,必須有人懂得怎麼能把科學的概念轉成產品的概念,再把產品的概念做成商品的概念。」目前,中科雲圖正基於無人機自動駕駛、傳感器集成研發、人工智慧圖像處理等多項核心技術,面向能源設備巡檢、環境立體監測、交通空中巡查、工地智能管理等領域,構建「空地一體、邊雲協同」的系統解決方案。提及未來的目標,周成虎院士說,希望能實現全國低空無人機組網運營系統。

作為廣東省科學院布局的首個產業技術研究院,佛山產研院院長肖仁俊告訴記者,「崇尚科學、尊重創造、以科技引領產業、讓知識創造價值」的宗旨已經深入人心。」依託於廣東省科學院技術優勢,他們正圍繞佛山產業優化升級的重大技術需求,整合廣東省科學院及國內外優勢創新資源,聚焦「智能製造、電子信息、新材料和生物健康」四大產業領域,「基於產業鏈、加速創新鏈、融入資本鏈、落實政策鏈」,探索引進研發與孵化並舉、科技金融與產業融合的新途徑。

相關焦點

  • 廣東省科學院助力科技成果轉化「落地」有聲—新聞—科學網
    廣東省科學院黨委書記、院長廖兵表示,廣東省科學院採用初創公司的模式育成孵化技術,通過建立利益捆綁、利益共享的科技成果轉化機制,將技術發明者、技術經理人、工程師、投資人、管理者等的利益以股權形式固化於初創技術公司,著力推動科技成果的育成孵化和產業化發展。 中科雲圖是一家致力於低空無人機遙感與地理空間智能產品研發與技術服務的高新技術企業。
  • 廣東省科學院院長廖兵:打造綜合產業技術創新中心
    廖兵:省委省政府對省科學院的定位是聚焦產業發展的應用技術研究,兼顧重大技術應用的基礎研究,滿足廣東省經濟社會發展需要。我們的目標是成為廣東高層次人才集聚高地,產學研合作與科研成果轉化應用的組織載體和創新驅動發展的樞紐型高端平臺。因此,我們提出了打造綜合產業技術創新中心的願景,要形成產業技術創新的高端平臺、產業技術孵化的組織載體、產業創新發展的支撐體系、產業創新人才的培養基地。
  • 科技創新和成果轉化助力脫貧攻堅 貴州科學院與水城縣通力構建山地...
    貴州科學院迅速響應省委號召,整合全院力量,同時間賽跑,與貧困較量,積極組建科技攻堅團隊,著眼水城特色農業產業開展科技攻關、成果轉化,組織科技隊伍重點推進、建立督促機制,以科技創新助力脫貧攻堅。靠前指揮 協同聯動 精準施策5月8日,貴州科學院黨委書記薛濤一行赴水城縣脫貧攻堅一線,現場協調指導工作,並與水城縣委、縣政府相關負責人就科技助力產業發展,紮實推進脫貧攻堅工作召開座談會,展開交流研討。
  • 科技助力經濟高質量發展:貴州科學院2019工作亮點掃描
    年,貴州科學院緊緊圍繞貴州省委、省政府「三大戰略」,不斷開拓創新,深化科技體制改革,開展科研創新、成果轉化,為決勝脫貧攻堅、決戰同步小康提供了強大助力。  3.著力開展科研創新組織申報科研項目237項  2019年,貴州科學院全年組織申報科研項目237項,獲新立項科研項目120項,資助經費9819.90萬元,其中國家級項目及課題9項,貴州省科技重大專項項目及課題6項。組織發表研究論文193篇,核心期刊及以上佔41%。
  • 《中國科技成果轉化2019年度報告》發布:科技成果越來越值錢了
    2020年5月13日,《中國科技成果轉化2019年度報告(高等院校與科研院所篇)》在北京發布。此報告由中國科技評估與成果管理研究會、國家科技評估中心和中國科學技術信息研究所共同編寫,並在全國出版發行。這是該報告的第二次發布,去年曾發布2018年度報告。
  • 黔南州聚焦「五項措施」推動科研成果轉化
    黔南州聚焦「五項措施」推動科研成果轉化 發布時間:2021-01-10 18:46:11      來源:黔南州政府辦公室   近年來,黔南州認真貫徹落實中央、省州部署要求,聚焦脫貧攻堅
  • 18個國家級科研成果項目齊聚廣州!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優秀成果對接...
    下午,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優秀成果對接活動(廣州分會場)在廣州(國際)科技成果轉化天河基地成功舉辦。本次活動通過科技成果供給端與需求端的精準對接,聚焦生物醫藥與健康、新能源與新材料等產業,吸引全國高端創新資源和優秀成果落戶廣州,促進科技成果轉化為現實生產力,為戰略性產業高質量發展和粵港澳大灣區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建設提供智力與技術支撐。
  • 前沿科技成果轉化呼喚「耐心資本」
    而在10月19日,中關村科學城舉行「科學家基金」集體籤約儀式,總規模27.85億元的五隻科學家基金宣布成立,旨在打造全鏈條、全周期「耐心資本」服務體系,通過優秀科技成果與資本市場對接,加速實現前沿科技成果轉化和產業化。
  • 新模式助力我市科技創新 蘭州科技成果轉移轉化中心即將建成運營
    新模式助力我市科技創新蘭州科技成果轉移轉化中心即將建成運營、科研院所科技成果轉移轉化數量,提高科技創新成果轉化率,提升科技成果交易額,繼續提升科學技術對蘭州市經濟的貢獻率,我市積極籌建蘭州科技成果轉移轉化中心並即將投入運營。
  • 全國技術轉移公共服務平臺攜手中科院人才中心舉辦「科技成果轉化...
    會議活動由中國科學院人才交流開發中心、八月瓜科技創新服務平臺、全國技術轉移公共服務平臺聯合主辦。會議於11月20日進行了「走進中科院—科技成果轉化」高級研修班「課程,組織了「科技成果轉化政策及實踐、科研項目智慧財產權全過程管理、中科院研究所科技成果轉化」專題研修,並參觀中國科學院創新成果展。21日舉辦的「科技與產業融合發展及科技成果轉化」對接會內容更加豐富,分為9個主題演講和成果對接交流。
  • 莞企導入院士科研成果,助力灣區經濟發展
    基於第三代半導體光源的低投射比投影儀關鍵技術科技成果評價會在京召開11月30日, 由中國高科技產業化研究會主持、廣東省院士成果轉化基地發展有限公司研發的「基於第三代半導體光源的低投射比投影儀關鍵技術」項目科技成果評價會在京召開
  • 中山大學智慧財產權轉化基金成立,助力廣州打造創新創業中心
    大洋網訊 7月9日,中山大學藥學院科技成果轉化專場對接會暨廣州高校院所成果轉移轉化常態化精準對接會第十一期活動舉辦。本次活動由廣州市科學技術局指導,中山大學藥學院、大灣區科技創新服務中心、廣州市科技金融綜合服務中心承辦。
  • 首屆「未來之星」生物醫藥創新成果轉化項目大賽在京舉行
    同時,參賽項目將納入北京市醫藥科技成果轉化統籌協調與服務平臺項目資源庫,平臺提供科技成果轉化服務及全產業鏈資源對接。大賽閉幕式上,獲得一等獎的項目單位與主辦方中國醫學科學院藥物研究所及北京泰德製藥股份有限公司現場籤約,成為主辦方合作共建的北京市醫藥科技成果轉化統籌協調與服務平臺中第一批優先落戶的種子項目。
  • 逐夢科技創新 助力高質量發展
    近年來,南海區在高規格禮遇科技創新人才,營造尊重勞動、尊重知識、尊重人才、尊重創造良好氛圍的同時,也著力建設了一些可供科技領軍人才施展拳腳的重要創新平臺:季華實驗室一期將於6月30日交付使用;中國科學院蘇州納米所廣東(佛山)研究院載體改造工程已動工建設;佛山市香港科技大學LED中心升級為香港科技大學科技成果轉化中心等。
  • 助力新藥研究開發與藥學科研成果轉化---訪清華大學藥學技術中心...
    而藥學技術中心的建立則是為滿足藥學學科發展和科研需求,其目標是採用新型運行機制和管理模式,建立現代化的新藥研究與開發體系,以促進清華大學新藥研究和成果轉化工作的順利開展,並加速我國創新藥物的研發進程。  藥學中心不僅是從基礎研究到科研成果轉化的橋梁,同時也是我校對外合作與交流的平臺。
  • 中國科學院北京分院科技成果廣東對接會在穗舉行
    朱漢斌/攝 今天(10月23日)上午,由廣東省科技廳、中科院北京分院、中科院廣州分院、廣東省科學院共同主辦的中國科學院北京分院科技成果廣東對接會在廣州舉行。會前,廣東省副省長黃寧生會見了前來參加對接會的中科院副秘書長、北京分院院長何巖一行。 對接會上,何巖、廣東省人民政府副秘書長李雅林、廣東省科技廳廳長王瑞軍出席會議並講話。會議由中科院廣州分院院長吳創之主持。
  • 華醫再生攜手多方助力再生醫學成果轉化
    由中科院院士陳曄光領銜的廣州華醫再生科技有限公司分別與廣州生物島實驗室、廣東省人民醫院和廣州金域醫學檢驗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籤訂了一系列產學研戰略合作協議。此次籤約為建設世界一流的活體類器官大數據樣本庫,創新發展精準醫療、藥物研發和再生醫學奠定了合作基礎。
  • 成都「升級」科技成果轉化政策:支持科研人員「合理合法富起來」
    中新網成都1月8日電 (記者 賀劭清)記者8日從成都市科學技術局獲悉,成都市科學技術局等11部門近日正式印發《成都市深化職務科技成果權屬改革促進科技成果在蓉轉化實施方案》(以下簡稱《實施方案》),以進一步激發科研人員創新創造積極性,加快職務科技成果在蓉轉移轉化,營造良好創新生態。
  • 王陽元:科技成果轉化需要體制和觀念的更新
    技術轉化也是機制的轉化    一個技術轉化的過程可能是十年二十年,甚至是更長的時間,在這個過程中會遇到技術或者是人的問題,任何一個小的問題都可能使這個技術在轉化的過程中夭折,隨之一個正在成長中的小企業也就跟著消亡了。科技成果的轉化問題一直困擾著我國的科研院所和高校。    在王陽元看來技術的轉化裡面最難的可能就是機制問題。
  • 廣東省人民醫院(廣東省醫學科學院)餘學清院長一行到訪省科學院共...
    1月5日,廣東省人民醫院(廣東省醫學科學院)院長餘學清等一行到訪省科學院,就推進醫療和大健康領域的科技合作進行了深入座談交流。省科學院院長廖兵,副院長李定強、周舟宇等參加座談會。廖兵表示,省科學院院屬多家研究所從事相關領域的研發和創新,院領導班子高度重視醫學健康領域的科技創新,正著力打造生物醫學領域高水平實驗驗證平臺,希望與省人民醫院加強對接合作、協同創新。 餘學清介紹了省人民醫院在相關領域的進展和布局。他表示,省人民醫院希望加強與院外單位的合作,在發揮自身醫療服務水平和質量優勢的同時,挖掘內部科研教學工作的潛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