逐夢科技創新 助力高質量發展

2021-01-17 珠江時報

一批活躍在南海企業裡的「車間科學家」們,緊貼市場需求組織研發創新。

廣東一方製藥有限公司不斷提升科技研發能力,成為中藥配方顆粒領軍企業。

依託強有力的科研團隊,星聯科技已成長為行業「隱形冠軍」。

科技工作者立地,創新發展頂天。從實驗室、工廠企業到三尺講臺到科普現場,科技工作者們積極投入經濟社會發展的主戰場,勇做創新驅動發展的領航者和推動者,投身科技創業第一線,潛心鑽研、攻堅克難,組建科技創新人才梯隊,為南海高質量發展源源不斷注入新動能。

5月30日,是「全國科技工作者日」。珠江時報推出專題報導聚焦活躍在南海區各個領域的科技工作者們,展現他們樂於奉獻、求真務實、開拓創新的精神,並向他們致敬!

搭建高端載體平臺 為一流科技人才提供「沃土」

「能夠加入季華實驗室,非常開心。」作為佛山首位全職引進的院士,中國科學院院士葉恆強已成功為季華實驗室牽線搭橋,多位傑青、中科院百人等高層次人才在其影響下達成全職落戶季華實驗室的意向,為佛山注入強有力的新生力量。這些高端人才的落戶,將帶動南海產業邁上新臺階。

近年來,南海區在高規格禮遇科技創新人才,營造尊重勞動、尊重知識、尊重人才、尊重創造良好氛圍的同時,也著力建設了一些可供科技領軍人才施展拳腳的重要創新平臺:季華實驗室一期將於6月30日交付使用;中國科學院蘇州納米所廣東(佛山)研究院載體改造工程已動工建設;佛山市香港科技大學LED中心升級為香港科技大學科技成果轉化中心等。

這一批圍繞「兩高四新」新興產業建設和引入的重大科研平臺,正作為「引用育留」的重要陣地,對其所在產業領域產生強大的「虹吸效應」,成為南海集聚科技人才資源的重要抓手。

激發企業創新熱情 積極推動科技成果轉化

5月13日,在經過前期合作試驗後,星聯科技有限公司(簡稱「星聯科技」)董事長決定出資超2000萬元,購買華南理工大學教授瞿金平的一項專利技術,搶佔新材料產業發展先機。

作為企業掌舵人,張偉明多年來高度重視科技創新,除了帶領公司團隊不斷開展技術研發之外,還廣泛開展產學研、推動科技成果轉化。在他的帶領下,星聯科技從十幾年前默默無聞的小企業成長為行業內頗具代表性的「隱形冠軍」。

在南海龐大的企業群體裡,類似張偉明一樣熱愛科技、重視科技的企業家和高管還有很多:廣東瑞洲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郭華忠推動著公司產品不斷升級換代,帶頭髮明的專利摘獲2015年第十七屆中國專利獎「金獎」;奔達模具創始人簡偉文參與的項目成功斬獲2019年度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二等獎……

他們深耕產業一線,緊貼市場需求組織研發創新,積極推進科技成果轉化。他們是活躍在車間裡的「科學家」,帶領企業實現從小到大、從弱到強的發展,促使高新技術企業隊伍不斷壯大,為南海區的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貢獻力量。

目前,南海區高新技術企業總數達到1931家,近四年來的高新技術企業增量和總量居全市首位。

推廣科技教育 培育科技創新後備力量

5月中旬,2020年度廣東省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結果揭曉,南海有6個一等獎項目被推薦代表廣東省參加國賽。喜訊傳來,作為一直堅持青少年科技創新教育的老師,鹽步職業技術學校副校長閆靈麟、大瀝實驗小學科創中心負責人劉少君非常欣喜。

從事青少年科普教育已有16年的閆靈麟,曾指導學生捧回多項青少年科技創新比賽的獎盃,目前她正著力研究,如何推動不同專業的學生藉助學校的創客中心進行深入交流,進一步激發創造性,為社會培育更多優秀的技術創新工作者打好基礎。

而劉少君作為科技教師和帶頭人,一直深耕科研,自主開發了兩套科技創新的校本教材,通過項目、平臺、團隊、課題相結合,引導更多學生成為科技創新「接班人」。她牽頭負責的《小學生發明創新能力培養的課程建設研究》獲得2019年的「廣東省教育科學「十二五」規劃項目的優秀項目。

在南海區,有一批活躍在教育領域的科技教育工作者,為培育科技創新後備人才不懈努力。南海區近年來不斷加大青少年科技人才的培育與儲備,在全市率先制定了科普專項扶持政策,每年投入300萬元,通過財政資金撬動社會資源參與科學普及尤其是青少年創新教育,激發青少年對科技創新的熱情,提升參與科技創新的能力,為南海科技創新培育優秀「苗圃」。

此外,作為品牌項目之一,「詹天佑杯」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的科技創新成果成績令人驚喜。僅在2019年的區賽中,全區共收到2338件鎮街推薦作品,而在之後的市賽、省賽及國賽中,南海區共捧回71個市級一等獎、3個省級一等獎、2個全國一等獎,成績取得歷史性突破。

創新制度措施 構築科技創新人才高地

讓科技工作者近者悅、遠者來,是南海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抓手。早在2012年,南海區就發起「藍海人才計劃」引進優質團隊項目,目前已吸引超200名高層次科研人員落戶南海。此外,「科技鎮長團」「科技特派員」「創業三三聚」「創業面對面」「創享家集訓營」等,也在柔性引智育智方面發揮重要作用。

南海區科技局副局長沈海泱透露,南海區還將著力培育一支擁有技術、產品、市場觸覺的技術經理人隊伍,扮演平臺和企業之間的「翻譯官」角色,助力解決科技成果轉移轉化過程中「水土不服」「不接地氣」的問題。

在科技人才隊伍的打造上,下一步,區科技局除了加強企業科技工作者的培訓外,將繼續通過平臺引人、團隊引人、高企引人,加快引進一批高端的科技工作者;並持續開展科普活動,增加投入建設特色科普教育基地,在全社會營造崇尚科學、尊重科技工作者的氛圍。

人物故事

吳平平:逐浪海洋工程領域的技術狂人

作為廣東精銦海洋工程股份有限公司(下稱「精銦海工」)副董事長、總經理,船舶動力裝置專業畢業的吳平平深耕海洋工程領域30多年,他帶領團隊首創國產海洋工程裝備「三件套」,為我國的海洋勘探事業做出重要貢獻。

自落戶南海以來,他帶領公司的研發團隊多次攻克技術難題,先後獲得廣東省科學技術獎的一等獎和二等獎等,並成功參與制定兩項國家標準。

升降、鎖緊、滑移三大設備,被稱為海洋工程的「三件套」。如果說做鎖緊、滑移設備的難度係數是1,那麼做升降系統的難度係數是8~9。材料是升降系統技術突破的難點,為了找到有足夠強度,抗腐蝕性的最佳材料,拿到最佳的配比方案,吳平平與團隊成員已記不清做了多少次實驗,最終攻下了難關,在海洋工程這一領域發出了響亮的「佛山聲音」。

「我們應對未來可能出現的競爭者,最好的辦法就是加快自主研發的步伐,比別人快一步是保持領先的最好途徑。」在吳平平看來,精銦海工的定位就是一家研髮型的企業,創新是根與魂,「我們要永遠走在前面,如果有市場追趕者,我們就要把更好的東西拿出來。」

2019年12月01日,由精銦海工主持編定的「GB/T37455-2019海洋平臺液壓環梁升降裝置」、「GB/T37456-2019海洋平臺電動驅動齒輪齒條升降裝置」兩項國家標準在全國正式實施,標誌著中國首次建立了海洋平臺升降裝備領域的準入門檻,將更好的引導和促進中國海洋平臺升降裝備產業的健康有序發展。

魏梅

:中藥

「指紋圖譜

」的鐫刻者

疫情期間,在接到協助廣州市第八人民醫院申報醫院製劑並負責配製的通知後,廣東一方製藥有限公司(下稱「一方製藥」)副總經理魏梅迅速帶領由技術、質量、生產及市場相關人員組成的聯合攻關小組,按照醫療機構製劑的研究和申報要求,奮戰3天3夜,完成「肺炎1號方」三批備案產品的生產和檢驗。

魏梅從事中藥質量評價研究工作已有28年。2018年,她帶領的一方製藥技術中心被評為「國家認定企業技術中心」,研發能力和水平在行業內實現國內領先。近日,她參與的智能生產模式及集成檢測體系在中藥配方顆粒中的創新應用項目摘得了廣東省科學技術獎二等獎。

為了確保中藥配方顆粒與傳統中藥湯劑的藥效一致,魏梅帶領研究團隊經過長時間攻堅,解決了中藥配方顆粒在不具飲片外形後品種的真偽鑑別和質量優劣評價等重大技術問題,建立了近700味原藥材及中藥配方顆粒產品的「指紋圖譜」和「特徵圖譜」。

對於科技創新,魏梅表示:「要走別人不敢走的路。作為中藥配方顆粒領導企業,需要站在行業的角度,審視未來發展的趨勢,否則就只是一個追隨者。」

趙海東:耐住寂寞煲好科技創新

「靚湯」

2011年,趙海東以科技特派員的身份,與佛山市南海奔達模具有限公司(下稱「奔達模具」)結緣,為企業提供科技創新指導。2015年,他正式加入奔達模具,現為奔達模具副董事長,負責創新研發工作。

今年年初喜報傳來:奔達模具聯合北京航空航天大學等單位以「大尺寸鋁合金車輪成型關鍵技術及應用」項目斬獲2019年度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技術開發項目二等獎。

幾個月前,奔達模具的新項目:研究壓鑄模具使用過程中變形機理和規律,已經向汽車底盤結構件鑄造模具推廣應用。該項目是華南理工大學和奔達模具優勢互補結合,將鋁合金輪轂鑄造溫度模擬精度從原有的20℃提升到5℃以內,同時通過反變形設計獲得了壁厚均勻的輪輞,減少了材料消耗與加工。

而這個項目正是由趙海東與他的團隊一起用了兩年多的時間完成的。趙海東介紹,一個項目要出成果需要很多耐性,例如這個項目,僅僅在尺寸驗證方面,就完成了上千個點的高精度高溫實時掃描,也是項目首創的應用技術。

「我們也做過一些項目,需要花上10年甚至更長時間,才能夠攻克的其中的關鍵難點,形成系列技術。」趙海東說,煲一碗靚湯,需要花很長時間。同樣的,做科研搞創新也要耐得住寂寞。

撰文/珠江時報記者黃海綿李春妹通訊員熊惠芬王若塵攝影/珠江時報記者方智恆統籌/珠江時報記者李丹丹

相關焦點

  • 科技創新助力中國鋼捲尺邁向高質量發展
    原標題:科技創新助力中國鋼捲尺邁向高質量發展   激發創新活力,鼓勵創新思維,在「創新」中「推新」,是劉國會一直孜孜以求的。
  • 「蕪湖雲雀」助力「中國智造」逐夢藍天
    該發動機由蕪湖本土企業安徽航瑞航空動力裝備有限公司自主研製,助力「中國智造」逐夢藍天。發動機如同飛機的「心臟」。隨著國家戰略科技力量不斷強化,企業技術創新能力日益提升,國產飛機紛紛搭載「中國心」。「艦載無人機必須使用重油油品,而許多無人機因為搭載汽油型發動機,所以無法上艦。」
  • 創新助力佛山高質量發展 10個科技創新類項目有序推進
    佛山日報訊 記者高慧超報導:4月22日,佛山市科學技術協會召開2020年佛山市創新驅動助力工程項目推進會,建設單位匯報了涵蓋生物醫藥、氫能源、高端裝備製造等領域的10個科技創新類項目最新進展,多數項目有序推進、進展順利。
  • 關於「科技創新與高質量發展」研討會論文徵集的通知
    為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十九大精神,全面落實中央關於實施創新驅動戰略的重大部署,加快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中共安徽省委和求是雜誌社擬於5月底在合肥聯合舉辦「科技創新與高質量發展」研討會。
  • 以科技創新引領高質量發展
    浙江省科學技術廳—金華市人民政府科技工作第一次會商會議召開|何杏仁陳龍講話 邢志宏出席 以科技創新引領高質量發展
  • 人民論壇漫評 | 中國經濟跑出高質量發展「加速度」
    2020年是特殊的一年,面對嚴峻挑戰和重大困難,我國紮實做好「六穩」「六保」工作,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經濟復甦勢頭強勁,在複雜形勢下,中國經濟運行逐季改善、逐步恢復常態,走出了漂亮的上揚曲線:一季度GDP萎縮6.8%,二季度轉為增長3.2%,三季度回升至4.9%。
  • 科技創新催生瀏陽高質量發展新動能
    張迪 攝)姜仁順 汪坦嶽 向小玉科技創新的引擎越強大,高質量發展的動能就越澎湃。位於國家級瀏陽經開區(高新區)的湖南啟泰傳感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集傳感器和物聯網開發、生產、銷售於一體的企業。據了解,啟泰傳感只是瀏陽深入實施創新驅動戰略、以技術進步推動企業發展的一個縮影——(企業孵化平臺——長沙e中心。)目前,瀏陽擁有高新技術企業221家,高新技術產業增加值佔GDP比重近三成,上市企業數量位居全省縣(市)第1位,有力促推了瀏陽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
  • 今晚八點 《逐夢天河》登陸央視
    《逐夢天河和應用故事展開科技創新紀錄片《逐夢天河》相關連結逐夢天河|天津衛視 超算就在你我身邊逐夢天河|天津衛視 揭秘中國超算衝頂時刻逐夢天河|天津衛視 這些超算影像首次公開
  • 智庫丨科技創新對經濟高質量發展的作用機理
    >編者按:科技創新對國民經濟發展和社會競爭優勢的積極作用十分顯著,然而科技創新與經濟高質量發展的作用機理卻仍不清晰。文章基於多案例企業的創新實踐和相關理論,從五個方面揭示科技創新與經濟高質量發展的作用機理:提高企業的生產效率,拓寬經濟活動的邊界;促進產業結構升級,推動綠色創新;引領行業發展趨勢,滿足人民對美好生活的追求;提高國家在全球價值鏈中的位置;產生積極的社會效應。
  • 東營市以科技創新平臺建設助推農業高質量發展
    近年來,東營市堅持需求導向,以重點農業科技創新平臺建設為抓手,在農業科技投入、農業科技創新成果轉化和推廣應用等方面持續加大工作力度,大力推進農業科技創新,為農業轉型升級實現高質量發展提供了科技支撐。截至目前全市共有國家級農高區1處、省級農業科技園區7家,市級農業科技園區12家、國家級星創天地3個、省級農科驛站13所,農業科技平臺建設成效顯著。
  • 目向星辰,腳踏實地——百年李錦記逐夢航天,聚力前行
    今年「中國航天日」的主題為「弘揚航天精神,擁抱星辰大海」,旨在紀念「東方紅一號」成功發射50周年,弘揚「兩彈一星」精神等航天精神,加快科技創新步伐,在開啟星辰大海的徵途上,與世界各國攜手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共同創造美好未來。  李錦記作為民族企業,一直情系航天,通過設置航天獎學金及開展技術合作等多種形式助力航天事業。
  • 科技助力經濟高質量發展:貴州科學院2019工作亮點掃描
    科技助力經濟高質量發展:貴州科學院2019工作亮點掃描 發布時間:2020-01-14 15:01:03      來源:多彩貴州網   多彩貴州網訊(王一先 本網記者 賈過之)2019
  • 科技創新如何更好助力每個人的發展
    面對當今信息和知識爆炸的時代,如何理解科技創新與每個人的關係,科技創新如何更有效地助力人的發展,助力於地區和國家的發展呢?6日,在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辦的新聞發布會上,中國科協黨組書記、常務副主席、書記處第一書記懷進鵬就此回答了記者的提問。
  • 從「三個頂級」看院士助力高質量發展
    4天裡,5場專題對接會和20多場市州行、單位行子活動結下豐碩成果:25個成長型新興產業項目與兩院院士籤約合作,合作總金額達97.361億元;中國工程科技發展戰略四川研究院和四川省工程科技發展戰略研究院揭牌,四川與中國工程院合作邁入新階段……頂級盛會,頂尖智慧,頂端合作……這場目前為止全國省級層面規模最大的一次「院士地方行」活動,助力四川創新驅動和高質量發展。
  • ...助力高質量發展 蘇君與甘肅科技投資集團總經理吳樹宏座談
    原標題:推進新產業開發 助力高質量發展  蘇君與甘肅科技投資集團總經理吳樹宏座談  中國甘肅網12月15日訊
  • 杜江:科技創新會對旅遊業高質量發展產生變革性影響
    中國網12月15日訊 12月14日-15日,2019中國旅遊集團發展論壇在京舉行。中國旅遊集團有限公司總經理杜江發表主題演講。他從三個方面對科技與旅遊高質量發展進行解讀,並強調未來的科技創新將會對旅遊業高質量發展產生變革性影響。杜江指出,從理論上講,科技創新是旅遊業高質量發展的第一動力。
  • 逐深空之夢,攀科技之巔
    逐深空之夢,攀科技之巔。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提出,堅持創新在我國現代化建設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強作為國家發展的戰略支撐。以探索太陽系和宇宙的起源、發展和演化為科學總目標的深空探測,是一個國家科技發展水平的體現。經過幾代人辛勤耕耘與開拓,我國航天事業取得一系列重大成就。
  • 建行助力廣州打造科技創新高地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提出,「十四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要以推動高質量發展為主題。廣州提出科技自立自強為戰略支撐,加快建設科技創新強市,努力實現更有後勁的發展,加快實現老城市新活力。科技創新的發展離不開金融活水的灌溉支持,一直以來,建行廣州分行專注於科技金融、智慧財產權金融等新金融實踐探索,積極參與廣州科技金融體系的搭建和完善,為廣州地區科技企業提供更專業、更普惠、更全面的科技金融綜合服務,助力廣州科技企業高質量發展。「FIT粵」科創先鋒大賽成功舉辦。受訪者供圖「FIT粵」科創先鋒大賽成功舉辦。
  • 天街助力航天夢 中國航天2020科普互動展正式啟幕
    這場頗具科普意義的大型互動展,是由龍湖商業和中國航天•神舟傳媒首度聯合,帶來大量關於中國航天發展歷史與航天科技成果的豐富內容。、自主創新的發展道路,孕育了深厚博大的航天精神,積澱了創新突破的科技成果。  今年正值龍湖商業發展20周年,在這個充滿紀念意義的年份裡,龍湖商業聯合中國航天神舟傳媒,帶來「星河遊記——中國航天2020科普互動展」。此次展覽通過五大場景回顧中國航天發展的崢嶸歲月和重大事件,重點展示載人航天、探月、探火等航天任務,細數中國航天事業的發展歷程和偉大成就,在沉浸式的場景中向我們講述中國夢,航天夢,感受中國航天科技發展的速度和實力,喚起人們的愛國熱情和民族自豪感。
  • 助力水電高質量發展!中國水力發電工程學會紀念成立40周年
    2020-11-28 13:44:51 來源: 收腰長裙 舉報   助力水電清潔能源高質量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