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行助力廣州打造科技創新高地

2021-01-08 信息時報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提出,「十四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要以推動高質量發展為主題。廣州提出科技自立自強為戰略支撐,加快建設科技創新強市,努力實現更有後勁的發展,加快實現老城市新活力。科技創新的發展離不開金融活水的灌溉支持,一直以來,建行廣州分行專注於科技金融、智慧財產權金融等新金融實踐探索,積極參與廣州科技金融體系的搭建和完善,為廣州地區科技企業提供更專業、更普惠、更全面的科技金融綜合服務,助力廣州科技企業高質量發展。

「FIT粵」科創先鋒大賽成功舉辦。受訪者供圖「FIT粵」科創先鋒大賽成功舉辦。受訪者供圖

打造科技金融生態圈服務科技企業

近年來,廣州圍繞科技企業成長全生命周期,打造「創、投、貸、融」科技金融生態圈,為科技企業插上金融的「翅膀」。2016年~2020年,中國建設銀行科技金融創新中心聯合南方報業傳媒集團舉辦「榜樣的力量——『FIT粵』科創先鋒大賽」,大賽累計超5萬家科技企業報名參加,營造了良好的創新創業金融服務環境,獲獎企業還獲得建行全方位金融支持和服務。

據了解,建行廣州分行一直積極推進科技創新與金融深度融合,讓金融資源更多地流向科技創新企業。作為首批廣州市科技風險資金池合作銀行之一,截至今年12月初,建設銀行廣州分行累計為1222家科技型中小型企業辦理35億元「廣州市科技助保貸」。

同時,為將科創企業智慧財產權轉化為數字,將數字轉化為資產,建行率先提出「技術流」評價體系,使融資更加精準地體現人才所在企業的研發水平,兼顧企業的科技研發團隊實力、所處行業前景和政府政策支持等更廣闊的維度,讓智慧財產權轉化為借貸資本。值得一提的是,今年2月,建設銀行獨創的「技術流」專屬評價體系正式寫入國務院辦公廳文件——《關於推廣第三批支持創新相關改革舉措的通知》並在全國範圍內推廣,改變了過去商業銀行僅依靠「資金流」判斷科創企業實力的習慣和做法。

成功個案

獲獎企業再獲全面金融服務

廣東某環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主營環保設備開發、生產以及承接環境汙染防治工程的企業。早在2008年,建設銀行就為企業辦理了第一筆94.2萬元的履約保證,與企業初步建立信貸合作關係。2017年,企業實控人參加「FIT粵」科創先鋒大賽並獲得「領軍人物獎」,再次獲得建行高效、全面的科技金融服務。在2000萬元「廣州市科技助保貸」的支持下,企業各項業務快速發展,目前已成長為建行重點扶持的大中型企業,在全國工業廢水處理行業享有盛譽。

建行信貸資金幫助企業成長

廣州某幹細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也在建行信貸資金的支持下獲得發展。該企業專注於幹細胞儲存、製備、研究和應用,在第一屆「FIT粵」科創先鋒大賽中獲得「最具創新力獎」。受制於生物醫藥領域前期研發投入大、回報周期長的行業特點,融資難、融資貴成為該企業發展的「攔路虎」。為支持科技創新企業發展,在該企業獲獎前,建行已為其發放300萬元小企業科技信用貸。獲獎後,建行為該企業新增發放2700萬元基本建設貸款和3000萬元流動資金貸款。目前,該企業已成長為中國幹細胞產業領軍企業。

推出「廣聚英才貸」為廣州集聚人才

今年10月,《廣州市優化營商環境條例》獲表決通過,提出營造宜居宜業、和諧包容的人文環境,吸引和聚集企業、人才、資本、技術,打造良好營商環境。如何營造「引得進、留得住」的創業環境?對此,建行廣州分行在今年4月推出「廣聚英才貸」融資服務項目。

建行廣州分行在本屆海交會上推出「廣聚英才貸2.0」。受訪者供圖

據了解,「廣聚英才貸」從額度支持、利率優惠、信用辦理等方面助力高層次人才所屬企業發展,助力廣州集聚「高精尖缺」人才。在信用辦理方面,「廣聚英才貸」優先支持戰略新興行業、「卡脖子」技術研發、戰疫防疫等攻堅克難科技創新領域的企業,讓大量核心技術研發得以順利進行。同時,「廣聚英才貸」為符合條件人才提供優惠利率,在為高層次人才所屬企業及時、快速提供貸款資金的同時,降低企業融資成本,為企業成長、發展提供良好的投融資環境和營商環境。

數據顯示,「廣聚英才貸」融資服務項目貸款投放已超億元。

成功個案

為企業及時澆灌金融「活水」

「在公司資金周轉面臨巨大壓力時,我收到關於『廣聚英才貸』的產品簡訊,馬上聯繫了建行。意想不到的是,建行僅用一周時間就完成了從收集資料到放款的過程,為公司發展下了一場『及時雨』。」某企業負責人李先生表示。

李先生是廣州高層次人才。疫情發生後,因物流癱瘓和部分國家和地區封港,他的企業在原材料採購和國外出口收匯中受到影響。面對不斷積壓的訂單,公司經營周轉壓力日益增加,急需資金支持。得知企業的資金需求,建行馬上響應,成立專屬的信貸服務團隊,充分利用「廣聚英才貸」產品優勢投放1950萬元,為企業發展及時澆灌金融活水。貸款資金不僅幫助企業穩住了正常經營,更讓企業把握住機遇,進一步擴大了市場。

為在穗獨角獸企業提供50億信貸支持

近年來,廣州瞄準「高精尖特」項目發展,通過提供創業扶持政策、建立產業基金等多種方式,大力支持獨角獸企業發展,逐漸形成強勁聚集效應。廣州獨角獸創新企業數量逐年創新高,形成良好的增長態勢,發揮出創新引領和區域產業優勢聚集作用。為進一步助力獨角獸企業壯大,助力廣州建設科技創新強市,在2020年「發現廣州獨角獸創新企業」啟動儀式上,建行廣州分行聯合廣州市生產力促進中心及廣州市科技創新企業協會推出專項金融服務方案,發布「FIT粵獨角獸」企業專屬服務計劃。

據了解,建行廣州分行將為在穗獨角獸企業提供專屬50億信貸支持、專屬全生命周期服務、專屬「技術流」評價體系、專屬服務通道、專屬撮合平臺、專屬服務團隊六大措施。其中,50億元新增專項信貸規模將向2019年、2020年獨角獸名單內創新企業傾斜。對創新性強、增長速度快、發展潛力大的創新企業,涵蓋大數據、雲計算、信息技術等戰略性新興產業,建行廣州分行將在信貸規模、受理審查、授信放款等開闢綠色通道,並在政策允許範圍內幫助企業降低融資成本。

建設銀行廣州分行相關負責人表示,獨角獸企業一直以來都是建設銀行科技金融工作重點支持對象。建行將與廣州獨角獸創新企業開展深度業務合作,全力支持服務企業發展壯大,推動企業提質增效、轉型升級,進一步激發廣州科技創新活力。

成功個案

融資致股權稀釋建行伸援手

隨著獨角獸企業的蓬勃發展,不少企業面臨融資導致股權稀釋等「成長的煩惱」。獨角獸企業某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也遇到這一難題。據了解,該企業是一家專注於人工智慧的高科技公司,隨著公司研發成果逐步實現規模化商業落地,企業研發投入、新增訂單、市場拓展等資金需求不斷增加。企業通過股權融資緩解資金壓力,但也導致股權稀釋。得知企業需求後,建行廣州分行迅速為企業提供貸款支持,為企業持續發展奠定了良好基礎。

信息時報記者 梁海祥

相關焦點

  • 舉辦2020國際醫療科技創新空中峰會 高淳打造醫療器械產業高地
    &nbsp&nbsp&nbsp&nbsp中國江蘇網訊 (朱泉 楊軍) 南京市高淳區24日舉辦2020國際醫療科技創新空中峰會,為該區正在打造的醫療器械產業高地助力。
  • 廣州展生物產業布局雄心 打造全球生物醫藥產業高地
    按照廣州國家生物產業基地核心區規劃布局,形成了研發在生物島、中試在科學城,製造在知識城的全產業鏈發展格局,三大集聚區已入駐生物醫藥企業超過千家;打造了一批國家級生物醫藥專業孵化器和眾創空間;搭建了中以、中英生物科技之橋等國際合作平臺,促成了120多個合作項目。科技創新凸顯,建設開放共享的廣州再生醫學與健康省實驗室,正在加快布局建設人類細胞譜系大科學研究設施。
  • 中山大學智慧財產權轉化基金成立,助力廣州打造創新創業中心
    大洋網訊 7月9日,中山大學藥學院科技成果轉化專場對接會暨廣州高校院所成果轉移轉化常態化精準對接會第十一期活動舉辦。本次活動由廣州市科學技術局指導,中山大學藥學院、大灣區科技創新服務中心、廣州市科技金融綜合服務中心承辦。
  • 知識產權局直播帶貨,東莞製造演繹科技創新實力秀
    本次直播活動由市市場監管局(知識產權局)和市商務局聯合舉辦,涵蓋「智慧財產權質押融資」「智慧財產權保險」以及「慕思專利品牌產品」等內容,旨在全方位展示東莞企業高質量製造能力,進一步擴大東莞製造品牌效應,打造一場智慧財產權的「饕餮盛宴」。
  • 喜訊丨中設智控助力廣州黃埔中烏國際創新研究院打造國際化展示平臺
    近日,中設智控與廣州黃埔中烏國際創新研究院籤署智慧展廳項目合同,助力該院打造國際化展示平臺。1月15日,廣州高新區與烏克蘭國家科學院籤訂了合作備忘錄,攜手共建中烏國際(黃埔)創新研究院。該院將依託中烏雙方優勢資源,在先進材料新一代信息技術、生命科學等領域,形成「一院多中心」格局,依託廣州高新區內中科院高水平創新研究院和近2萬家科技企業,聚焦科研及產業化的聯合研究、科研基礎設施建設、科技創新項目實施等方面,展開多層次、跨領域合作,推動烏克蘭科技成果在廣州高新區轉化應用。
  • AI朋友圈升級擴容 上海打造科技創新高地
    AI朋友圈升級擴容 上海打造科技創新高地 關注中金在線:
  • 建行:通過「飛馳e智」系統為1.5萬餘戶小微企業節約成本約17億元
    新華財經廣州12月2日電(記者孟盈如、餘蕊)中國建設銀行1日在廣州舉辦「飛馳融智 實踐新投行」中小企業賦能論壇。中國建設銀行投資銀行部副總經理盧剛在會上介紹,截至10月末,建行通過「飛馳e智」系統為1.5萬餘戶小微企業客戶免費提供信息諮詢服務,為其節約成本約17億元。其中,在廣東轄內免費服務小微企業3600餘戶。
  • 粵港澳大灣區打造「創新高地」見聞:科創走廊蓄能量
    新華社深圳8月3日電題:科創走廊蓄能量——粵港澳大灣區打造「創新高地」見聞新華社記者 孫飛、王豐位於廣深港澳科技創新走廊重要節點位置的深圳光明科學城,今年核心區建設項目已有60個,項目總投資超過1400億元。這裡塔吊林立、機器轟鳴,正在如火如荼建設中。近期,致力打造國家實驗室「預備隊」的深圳灣實驗室,正式落地光明科學城。
  • 「刀神」何建行:開創多個國內外胸外科手術領域「先河」
    「行精準高巧的手術藝術,建前瞻實用的研究創新。」院長、教授、會長……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院長、胸外科主任何建行有很多頭銜,但他更喜歡被稱呼為「何醫生」。他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去教育人、影響人、鼓舞人,秉承著腳踏實地的精神,不斷地與時間賽跑,追求最高效的醫療、科研、教學、管理工作。
  • 國防科技大學科技創新團隊:衝鋒,向著自主創新高地
    如今,以「天河」為業務主機,已建成天津、廣州、長沙三大超算中心,構建起材料科學與工程計算、生物計算與個性化醫療、裝備全數字設計與製造、能源及相關技術數位化設計、天文地球科學與環境工程、智慧城市大數據和雲計算等6個應用服務平臺,為國內外近3000家用戶提供高性能計算和雲計算服務,支撐2000多項重點課題研究。向著未來戰場衝鋒!
  • 南京國際健康城打造國內精準醫療高地
    中瑞國際腫瘤綜合治療中心、中美國際口腔中心、劍橋大學—南京科技創新中心……短短3年多,在江北新區核心區這座5.6平方公裡的「小城」內,世界一流醫療資源要素相繼匯聚,生命健康產業蓄勢待發,一個精準醫療創新和服務高地已現雛形。高端資源匯集,助力精準醫療今年年底,位於國際健康城的鼓樓醫院江北國際醫院一期將正式運營。
  • 下沉渠道、創新產品、構建生態圈—— 建行江蘇省分行為鄉村振興...
    依託金融科技賦能,村裡的小賣鋪、診所等便民場所,成了村裡可以代繳社保、農保、水電費、小額存取的便民服務點和獲取金融、農業知識的共享服務點,而這只是建行江蘇省分行發力解決城鄉差距中的「堵點」,助力鄉村振興戰略的一個縮影。
  • 「全民造福季」接檔「理財季」 建行不斷深耕零售市場
    「該活動旨在用數字金融提升城鄉金融服務水平,助力城鄉居民實現美好生活,並藉此提升老百姓財商意識,豐富老百姓資產配置選擇,促進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長。」建行有關負責人告訴《金融時報》記者。  以數位化提升客戶服務能力  無論是「理財季」,還是「全民造福季」,均體現了建行不斷深耕零售市場,全面深化數位化經營的服務內涵。
  • "築巢引鳳"打造人才高地 "聚才引智"助力追趕超越
    這些高層次人才的加盟,為打造西京優質科研團隊奠定了良好基礎。,在「提質量、抓內涵、上水平」上多下功夫,加大自主創新力度,建設好科研成果轉化平臺,全力支持實驗室建設,使學校成為「一帶一路」科技創業、人才培養的孵化器,為大西安建設、為促進陝西省社會經濟發展作出貢獻。
  • 植深根於服務人民的沃土——建行湖南省分行以新金融服務經濟高...
    助力「湖南製造」走向「湖南智造」,湖南建行積極參與創新型省份建設,與省科技廳創新「科技+金融+產業」全生命周期綜合服務模式,成功打造「創業者港灣」,為眾創空間531家企業預授信5.4億元;投放全省首筆「科技雲貸」;為全省1300多家高新技術企業提供貸款416億元。高效落實「穩外貿穩外資」工作要求,湖南建行全年貿融投放347億元,同比增幅達28%。
  • 加速集聚科創資源,打造創新創業高地 濟南在增速換擋期跑出發展...
    《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中,提出「堅持創新驅動發展,全麵塑造發展新優勢」,為新發展階段偉大實踐提供了行動指南。全面開啟新徵程的重大任務,全面把握新奮鬥目標的總要求,濟南市已吹響向新發展階段進軍的號角,加速集聚科創資源,打造創新創業高地,匯聚發展新勢能。
  • 何建行:創造7項全球紀錄,治癒早期肺癌快過治感冒的刀神何建行究竟...
    何建行廣東省精準醫學應用學會副會長、肺癌分會名譽主任委員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胸外科主任主任醫師、教授、博士生導師、博後合作導師,廣州呼吸健康研究院院長,呼吸疾病國家臨床醫學研究中心副主任,國家重點實驗室肺癌組學術帶頭人
  • 國網安徽電力建設分公司總經理李衛國:打造三個高地 創建一流公司
    經過一段時間的探索實踐,提出了堅持黨建引領,著力打造「電網精品工程建設高地、電網建設領域創新高地、電網建設人才成長高地」的發展路徑,助力一流公司的建成。「一個引領、三個高地」(黨建引領、電網精品工程建設高地、電網建設領域創新高地、電網建設人才成長高地)發展路徑的提出,將公司業務特點同發展目標有機結合起來,實現了電網高質量建設與公司高質量發展的同頻共振、同步提升。
  • 高新技術產業增加值佔GDP比重居中部第一 奔向創新高地,長沙步履鏗鏘
    ●著力打造國家重要先進位造業、具有核心競爭力的科技創新、內陸地區改革開放的高地。  ●要圍繞產業鏈部署創新鏈、圍繞創新鏈布局產業鏈,強化企業技術創新主體地位,完善成果轉化和激勵機制,提升自主創新能力。
  • 廣東打造國家數字經濟創新發展試驗區 力爭3年左右取得明顯成效
    金融科技專家、阿里MVP馬超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採訪時表示。值得注意的是,該方案也明確提出了,支持廣州建設國家區塊鏈發展先行示範區,支持打造廣州、深圳、珠海、佛山、東莞等區塊鏈產業集聚區。事實上,廣東省對區塊鏈產業頗為重視,已出臺了多項區塊鏈專項扶持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