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深根於服務人民的沃土——建行湖南省分行以新金融服務經濟高...

2021-01-08 新湖南

12月30日,建行湖南省分行與湖南省政務局合作共建的湖南省「一件事一次辦」微信小程序成功上線。作為全國首個以「一件事一次辦」為主題的移動端,「一件事一次辦」微信小程序不僅覆蓋省市縣鄉村五級,實現全省統一入口,還匯聚了各省直部門、各市州資源,實現跨域通辦,真正好用、方便,讓三湘父老更有幸福感和獲得感。

踵事增華,日新代異。把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作為奮鬥目標,讓金融服務回歸到社會的本源上來,正成為「三湘金融領頭羊」的精神內涵和價值驅動。

剛剛過去的2020年,在重大歷史關頭,重大考驗面前,建行湖南省分行始終把人民利益放在最高位置,服務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兩手抓兩手硬,緊緊圍繞「六穩」「六保」工作任務,緊扣「精準」「直達」持續發力實體經濟,各項貸款餘額突破6200億元,年新增860多億元,全年投放各類貸款4000多億元,同比多投700億元,引金融活水灌溉實體經濟的田間阡陌;持續降低社會融資成本,先後為轄內企業和居民減費讓利超過25億元,以實際行動詮釋使命擔當,用躬身踐行書寫時代答卷。

抗疫為民,勇擔大行責任

在疫情最吃緊的春節期間,湖南建行始終保持150個以上網點和3000餘臺自助設備堅持對外營業,疫情防控相關業務到網點可隨申隨辦。

急事急辦、特事特辦。湖南建行迅速開闢綠色通道,高效為防疫物資生產企業提供信貸支持135億元,主動延轉展貸款280多億元;為6000多家個體工商戶線上一鍵式預授信,精準幫扶餐飲娛樂等因疫受困重點行業。

非常時期,非常保障。湖南建行率先復工,成立業務應急團隊、開通企業線上經營工具箱、提供7*24小時電子渠道服務,確保業務高效運行;引導客戶使用線上大額、零鈔、外幣預約方式,便利網點提前備款並做好消毒工作,為客戶提供放心、安全的現金服務。

非常時期,非常舉措。湖南建行攜手民政廳推廣智慧社區管理平臺6.4萬個,通過建融慧學平臺累計收集疫情上報信息超千萬條,有效支持農村、社區、學校等關鍵區域防疫工作;通過「湖南建行」微信公眾號,提供包括在線問診、線上菜籃子、口罩預約等 「抗擊疫情」特色服務,有效解決疫情期間社會痛點難點問題。

非常時期,非常牽掛。湖南建行一律免收向湖北疫區防疫專用帳戶捐款或匯款手續費;全省540多個「勞動者港灣」專門配備防疫用品,免費為廣大客戶和戶外工作者提供口罩、洗手液洗手、體溫測量等服務;先後為超12萬名援鄂醫護人員及社區工作者、環衛工人、鄉村醫生等提供近300億元的風險保障,為奪取疫情防控全面勝利貢獻金融服務力量。

活水溉民,發揮「頭雁效應」

後疫情時期,暢通實體經濟血脈,多措並舉穩企業、保就業,湖南建行積極發揮「頭雁效應」。重點領域重點拉動,對接重大項目184個,支持「兩新一重」、製造業等重點領域3千多億元,「5個100」重大產業項目投放貸款225億元,戰略新興產業投放貸款230億元,製造業貸款投放640億元,充分發揮了投資穩經濟的「壓艙石」作用。

小微企業流動性吃緊。湖南建行主動承諾不抽貸、不斷貸、不壓貸,堅持以金融活水滴灌普羅大眾,全年累計投放普惠貸款700多億元,貸款餘額超600億元,比年初新增190億元。

企業復工復產難,不僅體現在資金短缺上,供應鏈生態被破壞也是重要原因之一。2020年,湖南建行為156家核心企業搭建網絡供應鏈平臺,為其上下遊近4800戶中小微企業累計投放貸款近200億元,全力保障了供應鏈的穩定運轉。

助力「湖南製造」走向「湖南智造」,湖南建行積極參與創新型省份建設,與省科技廳創新「科技+金融+產業」全生命周期綜合服務模式,成功打造「創業者港灣」,為眾創空間531家企業預授信5.4億元;投放全省首筆「科技雲貸」;為全省1300多家高新技術企業提供貸款416億元。

高效落實「穩外貿穩外資」工作要求,湖南建行全年貿融投放347億元,同比增幅達28%。

守護「一湖四水」,湖南建行綠色貸款餘額440億元,增速達30%,綠色貸款佔比提高1個百分點。

主動對接全部市州政府,支持地方政府債務風險化解,湖南建行認購地方政府債419億元,市場佔比16%。

「服務實體經濟,回歸初心,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正是銀行踐行為民服務新金融的歷史使命。」全國人大代表、湖南建行黨委書記、行長文愛華說。

普惠利民,下沉服務重心

一身苗服,一口熟悉的鄉音,花垣縣十八洞村「裕農通-金湘通」服務點,麻小春熟練地為老人楊五玉完成了領取養老金的業務。

「這個建行POS機真不錯,小額取款、繳費、轉帳、繳納水電費、社保、醫療保險,甚至能預約門診、查詢高考成績……什麼都能辦,幾分鐘就辦完了。」 雖然與楊五玉老人的交談要靠麻小春「翻譯」,但從她臉上的笑容能真切感受到服務點為村民生活帶來的改變。

這正是湖南數以萬計的「裕農通-金湘通」服務點的縮影。近年來,湖南建行在鄉村金融領域,先行先試、大膽探索,累計投入7億元,耗時60多萬工作日,構建出全國唯一、系統領先,服務鄉村政府、企業、村民的鄉村金融新生態,建立6.16萬個「裕農通-金湘通」金融服務點,覆蓋全省2.6萬個行政村,服務農戶422萬戶,打通金融服務的最後「一公裡」。

助力產業興旺。湖南建行著力開發三資監管、產權交易和鄉村產業大數據信息等三大平臺,實現農村三資信息化管理,促進農村要素市場流動和價值顯化;以農村基礎設施建設、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產業鏈為重點,持續加大信貸投放,不斷創新信貸產品,研發推出「業主貸」「鄉村四權貸」「生豬活體抵押貸」等3大類18款信貸產品,至年末,涉農貸款餘額超千億元,比年初新增150多億元。

服務百姓民生。湖南建行還積極發揮資金、人員、技術優勢,以「裕農通-金湘通」服務點為基礎,整合多方資源,完成了省委省政府交辦的入駐村級黨群服務中心任務,打造基層政務「一門式」綜合服務窗口,實現線上線下便民政務服務鄉村全覆蓋,成功打造了層級最高、覆蓋面最廣、鏈條最長的民生類服務平臺。全年交易量2250多萬筆,其中,民生類交易佔比近6成。

科技便民,打造智慧新生態

「建行太高效了!一天時間就幫我搞定了首筆跨國大單!」湖南博爾特醫療科技有限公司的藺總由衷地感嘆。

通過大數據功能,建行湖南省分行關注到建行馬來西亞分行客戶在「全球撮合家」平臺發布了呼吸機的需求信息,經過建行境內外兩家分行的高效聯動和信息溝通,馬來西亞買家一筆訂單就採購了10多臺呼吸機。運用總行「全球撮合家」平臺提供全球防疫物資需求的優勢,湖南建行將海外需求精準對接全省醫療防疫生產企業,疫情期間累計撮合14萬件防疫物資出口,價值逾2000萬元。

由「面對面」到「屏對屏」,湖南建行協同省商務廳打造「湖南招商雲平臺」,破解傳統「線下+聚集式「招商引資模式的難題,開啟湖南「智慧招商」新時代。

發力住房租賃,湖南建行為長沙市搭建的具有中央財政獎補管理服務、住房租賃機構、租賃合同網籤備案等功能在內的住房租賃監管服務特色平臺,在中央財政支持住房租賃市場發展的全國首批16個城市中率先上線。今年以來,該平臺累計受理長沙市近1600家住房租賃從業機構的備案登記,完成近7000筆住房租賃合同網籤備案服務。

利用新平臺、新工具,湖南建行帶動更多客戶和社會力量參與善融商務消費扶貧,完成扶貧交易額9.63億元,入駐扶貧商戶超過600戶,有效買家突破75萬戶,連續5年建行系統第一。(通訊員:金李 吳輝雲)

[責編:樊汝琴]

[來源:新湖南客戶端]

相關焦點

  • 融匯百川湧春潮 心繫家國展情懷 建行大學成立兩周年發展側記
    一泓泓金融甜水春雨般潤澤鄉村沃土,暖了萬千民心。建行大學成立兩年多來,推開大門辦大學,網絡平臺點擊量超過2.8億人次,僅「金智惠民」培訓一項就惠及社會公眾331萬人次,並相繼榮獲「中國最佳企業大學」「中國首批示範性企業大學」「人民之選匠心服務獎」等榮譽,已成為國內最具影響力的企業大學之一。
  • 下沉渠道、創新產品、構建生態圈—— 建行江蘇省分行為鄉村振興...
    提起家門口的「裕農通」服務點,鹽城東臺市安豐鎮東光村的村民都豎起大拇指。  像東光村這樣的「裕農通」普惠金融服務點在江蘇還有近1.7萬個,共覆蓋了1.4萬個行政村。依託金融科技賦能,村裡的小賣鋪、診所等便民場所,成了村裡可以代繳社保、農保、水電費、小額存取的便民服務點和獲取金融、農業知識的共享服務點,而這只是建行江蘇省分行發力解決城鄉差距中的「堵點」,助力鄉村振興戰略的一個縮影。
  • 建行臺北分行回饋臺灣客戶請諾貝爾獎大師到臺灣
    這是臺灣「經濟日報」、中華經濟研究院、中國建設銀行臺北分行共同主辦的2014年大師論壇。 今天,彼得·漢森與中國建設銀行首席經濟學家黃志凌,「中研院」院士、香港中文大學講座教授劉遵義發表了專題講座。漢森向聽眾解釋了經濟生活中不確定性的後果,以及模型預測的意義。他說,模型雖不完美,但對預測有幫助,因此要小心謹慎使用。
  • 融入金融服務生態圈 提升普惠金融「新鮮度」 中行上海市分行多措...
    2020年12月底,上海「創投保」專項金融服務啟動儀式暨市創投協會與市中小微擔保中心合作籤約儀式成功舉辦。中行上海市分行作為唯一金融服務合作銀行參加。據悉,「創投保」專項金融服務方案面向創業投資行業協會會員基金直投或擬投項目,覆蓋從早期到成熟期的全生命周期企業,著力打造投資機構、商業銀行與擔保公司三方合作的金融服務生態圈。
  • 建行助力廣州打造科技創新高地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提出,「十四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要以推動高質量發展為主題。廣州提出科技自立自強為戰略支撐,加快建設科技創新強市,努力實現更有後勁的發展,加快實現老城市新活力。科技創新的發展離不開金融活水的灌溉支持,一直以來,建行廣州分行專注於科技金融、智慧財產權金融等新金融實踐探索,積極參與廣州科技金融體系的搭建和完善,為廣州地區科技企業提供更專業、更普惠、更全面的科技金融綜合服務,助力廣州科技企業高質量發展。「FIT粵」科創先鋒大賽成功舉辦。受訪者供圖「FIT粵」科創先鋒大賽成功舉辦。
  • 建設銀行湖州分行:善建者,行綠色之道
    「對於建設銀行而言,發展綠色金融業務,是國有大行的責任擔當和內生需求,為新時代我行轉型發展打開廣闊空間,有利於全行戰略的推進,支持穩健經營和創新發展,是落實黨中央提出實現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總體要求的具體體現。」建行湖州分行副行長張翔說。
  • 南京銀行杭州分行深耕小微金融服務 助科技型企業騰飛
    豪悅只是南京銀行杭州分行服務科技型企業的一個縮影。在該行創新綜合金融服務的支持下,目前,大部分企業業績穩步增長,其中有19戶在主板、創業板、科創板上市或被上市公司併購,22戶正處於上市輔導期,59戶在新三板掛牌,另有80戶獲得風險投資超30億元。
  • 南京銀行杭州分行深耕小微金融服務助科技型企業騰飛
    豪悅只是南京銀行杭州分行服務科技型企業的一個縮影。在該行創新綜合金融服務的支持下,目前,大部分企業業績穩步增長,其中有19戶在主板、創業板、科創板上市或被上市公司併購,22戶正處於上市輔導期,59戶在新三板掛牌,另有80戶獲得風險投資超30億元。
  • ——中國建設銀行甘肅省分行支持絲綢之路甘肅黃金段建設掠影
    「一帶一路」,是中國新一輪對外開放的大戰略。  絲綢之路經濟帶建設在中國西部形成了一個經濟發展新熱點,甘肅作為經濟帶上的黃金大通道,走向了開放的前沿。在此過程中,建行甘肅省分行全力支持我省「6873」交通突破行動、「6363」重點水利項目建設、新能源項目建設等省內重點工程,拉開了「一帶一路」背景下甘肅發展的新序幕。
  • 市氣象局與建行達成氣象金融合作
    近日,市氣象局與建設銀行陽泉分行在前期合作交流的基礎上,達成氣象金融長期戰略合作協議。 此次合作中,建行陽泉分行將通過專業化金融服務,精確核算、安全運行、有效監督,實現市氣象局及其下屬單位資金和財務的規範化、透明化管理,並充分利用自身金融科技優勢,通過雙方系統開發對接,實現對陽泉氣象部門及下屬單位信息流、數據流、資金流實時有效監控,保證財政資金的安全。
  • 貧困地區金融服務有啥變化?
    來源:經濟日報貧困地區除了基礎設施缺乏,往往也是金融服務的薄弱區域。在雪域高原,在茫茫戈壁,在邊陲小鎮,在大山深處,群眾的基礎金融服務需求能否得到滿足?存取款是否方便?近幾年又在發生著哪些積極改變?記者近日到各地採訪一探究竟。
  • 雲南建行全部ATM機都能刷臉取款啦
    據了解,在建設銀行雲南省分行全部ATM機上,已經可以實現刷臉取款了。 近期,建行雲南省分行自助櫃員機全面推出無折、無卡「刷臉取款、存款、查詢、轉帳、定活互轉、理財產品查詢」六項「刷臉業務」服務,特別是刷臉取款,尤其解決了老年客群使用存摺排隊取款的問題,獲得客戶高度讚譽。
  • 精準服務助推重大戰略實施,在各民生領域深耕細作量身打造金融服務...
    當機遇與挑戰並行,農業銀行青島市分行把握時代脈動,積極應對挑戰,精準服務助推重大戰略實施,在各個民生領域深耕細作量身打造金融服務方案,突破與擔當同在。農業銀行青島市分行順勢而為,圍繞國家和青島市重大戰略,堅守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發展的初心,全年新增實體經濟貸款112億元,累計投放超過500億元,。面對建設上合示範區和青島自貿片區的歷史性機遇,青島農業銀行青島市分行制定上合示範區、自貿區專項金融服務方案,新設自貿區支行、藍色矽谷支行,實現全市重點區域營業機構全覆蓋。
  • 遇見建行「明星」網點:讓服務之光在「黑暗」中閃耀
    據悉,自2017年獲評全國文明單位以來,建行中山南路支行充分發揮文明單位帶動示範作用,不僅通過「學百佳趕百佳」活動提升網點服務綜合能力,更是連續三年與貧困縣域開展城鄉結對,依託建行大學、善融商城等平臺,圍繞技能培訓、銷路拓展、鄉村文化幫扶等開展系列幫扶,為改善顏圩村經濟薄弱面貌貢獻建行力量。
  • 湖南省農村信用社電子銀行業務發展速寫:農村金融服務「零距離」
    「大力發展電子銀行,既是提升服務『三農』水平的現實需要,也是提升全省農村信用社品牌形象的重大工程,最終目標是實現農村金融服務『零距離』!」湖南省農村信用社聯合社(簡稱「省聯社」)理事長張志軍說。湖南省農村信用社各法人行社基本都是縣級小法人,單個行社實力有限,難以達到某些電子銀行業務的政策準入條件;百餘家縣級行社開辦新業務,需逐一向監管部門報批,嚴重製約了農村信用社電子銀行業務發展。
  • 廣發銀行南京分行:凝聚金融能量 「三位一體」助力脫貧攻堅
    厚植黨建力量,把黨建優勢轉化為扶貧優勢,鐫刻入廣發銀行南京分行扶貧攻堅的每一步。廣發銀行南京分行堅持以黨建引領扶貧工作,把扶貧工作與基層黨建有機結合,形成了分行黨委書記親自抓扶貧、班子成員分工抓扶貧、責任部門協同抓扶貧、駐村扶貧幹部具體抓扶貧、與地方政府配合抓扶貧的工作機制。
  • 浦發銀行青島分行攜手啟迪三螺旋打造服務科企業新模板
    當下,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加速推進,正在改變著國家和地區力量對比。在這樣的時代背景下,青島發起科技引領城建設攻勢,從建設重大科技創新平臺,加大科技信貸支持力度,優化科技金融服務環境等18項重點任務實現攻堅目標。與啟迪三螺旋有限公司的合作,浦發銀行青島分行走在島城同業前列。7月2日,浦發銀行青島分行攜手啟迪三螺旋有限公司籤署戰略合作協議。
  • 「於專於精 至誠至善」:凝聚工行漢中分行品牌建設力量的特色服務...
    「大行工匠」示範引領作用,以身邊勞模、工匠為榜樣,增強使命感、責任感,形成學習、崇尚、爭當勞模和工匠的良好氛圍,不斷提升員工專業服務水準,提高創造性開展工作的能力,為經濟社會提供卓越品質的金融產品和服務,彰顯負責人、有擔當的國有大型銀行形象,努力打造「客戶體驗最佳銀行」。
  • 成都雙流空港創建本外幣現金服務示範區
    問需為民 服務為民成都雙流空港創建本外幣現金服務示範區 來源:金融時報-中國金融新聞網 作者:本報記者 吳迪 通訊員 謝珍
  • 工於至誠 行以致遠 中國工商銀行寧夏分行正式遷址開拓新徵程
    工商銀行寧夏分行是中國工商銀行在寧夏回族自治區設立的一級分行,回首36年發展歷程,工商銀行寧夏分行作為黨領導的金融機構,始終堅守初心和使命,秉承「工於至誠,行以致遠」的核心價值觀,堅定「人民金融為人民」的政治底色,緊跟黨中央及自治區黨委政府決策部署,把滿足人民群眾金融需求作為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