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朋友圈升級擴容 上海打造科技創新高地

2020-11-28 中金在線

AI朋友圈升級擴容 上海打造科技創新高地

關注中金在線:
  • 掃描二維碼

    關注√

    中金在線微信

在線諮詢:
  • 掃描或點擊關注中金在線客服

  8月29日至31日,全球的目光都將聚焦在上海這座科創之城。屆時上海將主辦第二屆2019世界人工智慧大會(WAIC),掀起浦江兩岸的新一輪AI浪潮。

  日前,出席本次大會的重量級嘉賓陣容已經揭曉,特斯拉公司執行總裁埃隆·馬斯克(ElonMusk)、圖靈獎得主雷伊·雷蒂(RajReddy)、機器學習之父湯姆·米切爾(TomMitchell)、遞歸神經網絡之父尤爾根·施米德胡貝(JurgenSchmidhuber)等全球頂尖技術大咖都將亮相,此外,來自中國的科大訊飛、滴滴出行、深蘭科技等企業的創始人、董事長也將出席。

  第一財經記者了解到,截至目前,已確認參會的演講嘉賓有300多位,學術界領軍人物50多位,以及產業界領袖100多位,其中海外嘉賓比重超過50%。他們將圍繞技術、產業與社會三個維度,交流戰略思想和創新理念。

  今年上海世界人工智慧大會的主題為「智聯世界,無限可能」,伴隨著全球人工智慧、5G和物聯網等技術的興起和產業應用發展的逐漸成熟,上海正在崛起成為全球人工智慧的高地。上海正在用AI連接世界,成為5G+AI融合發展的率先示範。

  「藍色巨人」攜空客展示新花樣

  IBM大中華區董事長、全球副總裁陳黎明日前在接受第一財經記者專訪時表示,今年IBM的展臺以太空為主題,將展示IBM和空客一起合作研發的AI機器人CIMON。

  「這是人類歷史上第一個『友好型』的AI太空人助手,它能看,能聽,能說,能飛,能在太空中和太空人交流,幫助太空人完成很多太空當中的日常任務,比如記錄實驗、搜索項目、清點庫存、陪太空人聊天等。」陳黎明告訴第一財經記者。

  IBM是目前全球在人工智慧方面投入最大的企業之一。公司去年在美國獲得的近9100項專利中,有接近20%的專利與人工智慧相關。CIMON的AI大腦,正是由IBM的認知計算系統AIWatson所打造的。陳黎明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我們還將展示IBMAI在語言、視覺、自動化、醫療等各個領域的多個實際應用案例以及許多的AI解決方案。」

  在新技術體系中,人工智慧已經成為新一輪產業變革的核心驅動力,而中國的人工智慧技術的發展已經獲得全球的矚目。此前,微軟亞洲研究院副院長潘天佑也向第一財經記者透露,作為微軟亞洲研究院的年度盛會,今年的「二十一世紀的計算」大會將於8月30日在上海召開,成為今年上海世界人工智慧大會的一個重頭戲。

  在去年的上海世界人工智慧大會上,微軟宣布上海的合作項目包括製藥方面與禮來公司在人工智慧技術上的合作;在能源方面與遠景能源和臨港集團打造智慧產業園區解決方案;與中國外匯交易中心在金融交易領域的智能輔助系統,以及金融交易知識圖譜建設等方面進入深入合作。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早些時候,微軟投資了馬斯克的OpenAI人工智慧項目,目標是讓通用人工智慧與人合作,共同解決目前棘手的跨領域、跨專業的問題,包括氣候變化、個人健康,以及教育等全球的挑戰。

  「馬斯克過去是AI的懷疑者,但是他來到上海與政府官員聊起AI在中國的發展後,改變了對AI的態度,轉為支持AI了。」一位上海的政府官員透露。

  智慧交通成為「重頭戲」

  提到馬斯克,就不得不提智慧交通。智慧交通也是今年上海世界人工智慧大會上的「重頭戲」。今年1月,馬斯克親臨上海參加特斯拉超級工廠的奠基儀式時稱「要用SpaceX的速度在上海生產Model3」。如今,特斯拉的上海工廠已經開始調試生產設備,預計按計劃在今年年底前實現小批量生產。

  馬斯克曾在上海表示:「上海城市建設的能力和速度都是驚人的,上海擁有全球最強大的地鐵系統。」

  將出席上海世界人工智慧大會圓桌演講的深蘭科技董事長、創始人陳海波認為,抓住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戰略機遇期,中國人工智慧企業有機會迅速崛起。他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人工智慧應用範圍將不斷擴大,成為引領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戰略性技術。人工智慧技術要更好地服務民生領域,通過『AI+』和科技賦能,使百姓可以切實體會到人工智慧帶來的便利。」

  人工智慧已經過了講故事的時代,現在要看商用落地。此前,上海市政府已經明確將進一步加強制度供給,營造公平的制度環境、良好的生態環境,讓中小型科技企業更好更快地成長為「參天大樹」,打造「立足上海,服務世界」的有影響力的國際型科技企業。

  目前,以初創公司為主要代表的人工智慧企業正在行動。它們勇闖人工智慧科技前沿的「無人區」,確保人工智慧關鍵核心技術牢牢掌握在自己手裡。以深蘭科技為例,公司正在探路人工智慧技術在多個領域的規模化商業落地,尤其是在智能交通、智能環境和智能城市的落地應用方面。

熱門搜索

為您推薦

相關焦點

  • 技術創新「朋友圈」擴容 TCL加速布局開放生態
    TCL創始人、董事長李東生為技術顧問頒發聘書  重磅合作技術創新朋友圈擴容>  TCL工業研究院此前已與行業眾多的研究、學術機構保持良好的合作,本次大會再添合作夥伴,持續擴大技術創新朋友圈。
  • 建行助力廣州打造科技創新高地
    廣州提出科技自立自強為戰略支撐,加快建設科技創新強市,努力實現更有後勁的發展,加快實現老城市新活力。科技創新的發展離不開金融活水的灌溉支持,一直以來,建行廣州分行專注於科技金融、智慧財產權金融等新金融實踐探索,積極參與廣州科技金融體系的搭建和完善,為廣州地區科技企業提供更專業、更普惠、更全面的科技金融綜合服務,助力廣州科技企業高質量發展。「FIT粵」科創先鋒大賽成功舉辦。
  • 今夜,上海這個特色小鎮廣邀「朋友圈」,相聚「浦江第一灣」共賞...
    今夜,數百市民相聚浦江第一灣,共賞樂與月…… 9月29日晚,一場主題為「涇花水月中秋圓 蝶變浦江第一灣」的中秋賞月音樂會,在「浦江第一灣」全國科技時尚特色小鎮吳涇鎮浪漫上演。音樂會通過「水、月、人」三大篇章,娓娓敘述依附著母親河黃浦江成長發展的吳涇和上海的故事,為上海市民、區域英才呈現了一場有文化、有情懷、浪漫又溫情的音樂盛宴。
  • 舉辦2020國際醫療科技創新空中峰會 高淳打造醫療器械產業高地
    &nbsp&nbsp&nbsp&nbsp中國江蘇網訊 (朱泉 楊軍) 南京市高淳區24日舉辦2020國際醫療科技創新空中峰會,為該區正在打造的醫療器械產業高地助力。
  • 上海金山打造長三角無人機產業高地,已實現跨海物流運輸
    實施科技創新戰略,是上海金山正在踐行的一條產業轉型之道。金山區委書記胡衛國在9月10日舉行的上海市政府新聞發布會上表示,要把科技創新作為打響「製造品牌」的動力。除了加快推動上海灣區科創中心建設,金山也在大力推進華東無人機基地建設。
  • 上合組織技術轉移中心市南揭牌,打造國際科技創新合作新高地
    上合組織技術轉移中心的落地,不僅是青島市、市南區積極貫徹落實上合組織莫斯科宣言以及李克強總理在上海合作組織成員國總理理事會第十九次會議講話精神的重要舉措,更是對未來開展國際科技合作,發揮科技創新引領作用具有重要引領意義。
  • 華為、字節跳動等16家企業籤約上海浦東國際影視產業園共享空間
    一帶一路影視「朋友圈」又擴容了。7月29日,第二十三屆上海國際電影節「一帶一路」電影周在上海國際旅遊度假區正式啟動,16家「一帶一路」意向合作企業及落戶度假區重點企業籤約,同時揭牌運營的還有浦東國際影視產業園共享空間。市委常委、浦東新區區委書記翁祖亮,副市長、度假區管委會主任宗明出席籤約揭牌活動。
  • 上海造中國第一晶片製造高地
    今年的世界頂尖科學家論壇主會場未設在上海自貿區臨港新片區,但論壇一處相當重要的空間載體——世界頂尖科學家社區仍按計劃在臨港啟幕。在滴水湖西南一片曾經的蘆葦蕩上,將立起一座科技創新的新高地。如今,答案已經逐漸明晰:上海要「勇當我國科技和產業創新的開路先鋒」,加快推進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建設。而臨港新片區作為上海新的發動機與增長極,無疑要在更高層級謀求創新突破。一方面,臨港新片區需要頂科論壇的溢出效應落地、開花、結果。
  • 2020世界人工智慧大會「朋友圈」再擴容
    站在人工智慧「上海高地」進一步建設發展的機遇窗口,2020世界人工智慧大會雲端峰會亮點紛呈,「朋友圈」再擴容。走近「大咖」去年,世界人工智慧大會開幕式上的「雙馬會」巔峰對話猶在眼前,令人印象深刻。吳金城透露,今年,大會特別策劃了「洲際連線」和「AI夜話」。其中,「洲際連線」將邀請全球各地的頂級專家實時連線、對話,把最前沿、最權威的思想和觀點,帶到上海,帶給世界。
  • ...布局建設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和區域性創新高地,支持北京、上海...
    布局建設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和區域性創新高地,支持北京、上海、粵港澳大灣區形成國際科技創新中心。構建國家科研論文和科技信息高端交流平臺。推進京津冀協同發展、長江經濟帶發展、粵港澳大灣區建設、長三角一體化發展,打造創新平臺和新增長極。推動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
  • 奮力打造「五大高地」 樹高質量發展標杆 金華舉辦第19屆工科會暨...
    截至11月29日,籤約科技合作項目達154項,其中6項戰略合作招院引所項目。通過 「邀請十餘位院士、達成百餘項協議、促成千家企洽談、吸引萬餘人觀展」形成聚合效應,奮力打造產業、人才、生態、成果轉化、區域合作創新等「五大高地」,為建設「重要窗口」、高水平創新型城市及推動工業經濟高質量發展提供強勁的創新引擎。
  • 廣州展生物產業布局雄心 打造全球生物醫藥產業高地
    為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建設提供堅實支撐當前,廣州穩居國際一線城市,全球資源配置能力持續增強,城市能級和核心競爭力不斷提升,這是打造全球生物醫藥產業高地的活力所在、優勢所在、信心所在。曾進澤透露,接下來,廣州將充分發揮科教資源、產業資源和醫療資源集聚優勢,支撐大灣區生物醫藥產業的臨床研究和成果轉化,為粵港澳大灣區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建設提供堅實支撐,共同打造具有國際影響力的生物醫藥與健康產業高地。廣州將全面提升開放創新發展格局。
  • 科學網—以重大科技前沿問題為牽引打造學科高地
    以重大科技前沿問題為牽引打造學科高地 在此之前,一項入選2012年度「中國科學十大進展」的研究成果,也是出自吳宏濱和曹鏞研究組合作之手。該科研成果利用一種倒置結構實現了能量轉換效率達到9.214%的聚合物太陽電池,刷新了同行評審的科學文獻報導中單結聚合物異質結太陽電池能量轉換效率的世界最好水平。 厚積薄發的卓越成就,源於高水平的科研隊伍和平臺。
  • 國防科技大學科技創新團隊:衝鋒,向著自主創新高地
    習主席作出重要批示,勉勵大家總結經驗,再接再厲,堅持以我為主,勇於自主創新,不斷強化前沿技術研究,為推動我國科技進步、建設創新型國家作出更大貢獻。學科綜合實驗中心、研究生創新基地、本科生創新實踐基地、主題科技文化節……在國防科技大學著力營造的成才環境中,每一名本科學員都有自己的全程導師,「課程學習+工程實踐」已成為研究生的成長模式。「建設高素質新型軍事人才培養高地與國防科技自主創新高地,兩者相輔相成,密不可分。」
  • 高新技術產業增加值佔GDP比重居中部第一 奔向創新高地,長沙步履鏗鏘
    ●著力打造國家重要先進位造業、具有核心競爭力的科技創新、內陸地區改革開放的高地。  ●要圍繞產業鏈部署創新鏈、圍繞創新鏈布局產業鏈,強化企業技術創新主體地位,完善成果轉化和激勵機制,提升自主創新能力。
  • 打造職業教育創新發展高地 為工業網際網路之都建設提供人才支撐
    打造職業教育創新發展高地為工業網際網路之都建設提供人才支撐 青島電子學校 崔西展   摘要:  教育部山東省率先共建國家職業教育創新發展高地,印發《教育部 山東省人民政府關於整省推進提質培優建設職業教育創新發展高地的意見》。
  • 一根「大陽線」,預見上海AI產業「最好年代」
    在松江區,規模國內前三的騰訊AI超算中心建設如火如荼,首屆產業鏈大會吸引眾多企業;在臨港新片區,商湯科技AI算力平臺順利封頂,未來將滿足4個超大型城市的計算需求;在徐匯區,北楊AI產業基地正式開工,將打造為又一個百億元級AI產業高地…… 事實上,這種火熱局面,是過去12個月中上海人工智慧產業逆風而進、強勢前行的延續。
  • 深圳大鵬新區:打造產業融合發展創新高地
    深圳國際生物谷壩光核心啟動區作為大鵬新區科技發展格局的重中之重,目前已與周邊的深圳國家基因庫、生命科學產業園、海洋生物產業園、中國農業科學院深圳農業基因組研究所、生物家園、綠島綜合體等創新載體,形成「一庫兩園多平臺」的產城融合格局,通過人才、技術、設施設備的聯動,多個配套園區以及服務平臺的共享,打造產業生態圈,為未來生物谷的發展提供強有力的產業支撐。
  • 粵港澳大灣區打造「創新高地」見聞:科創走廊蓄能量
    新華社深圳8月3日電題:科創走廊蓄能量——粵港澳大灣區打造「創新高地」見聞新華社記者 孫飛、王豐位於廣深港澳科技創新走廊重要節點位置的深圳光明科學城,今年核心區建設項目已有60個,項目總投資超過1400億元。這裡塔吊林立、機器轟鳴,正在如火如荼建設中。近期,致力打造國家實驗室「預備隊」的深圳灣實驗室,正式落地光明科學城。
  • 以七大領域為突破口,不斷擴容的南京「朋友圈」 發力國家級
    南京都市圈,這個從2000年起就開始謀劃的城市戰略聯盟,歷經近20年的發展,目前正一步步打造成為國家級都市圈,在全國同類城市圈中已具備較高影響力。多年來,八市共同接受來自上海的輻射帶動,經濟社會聯繫更加緊密,成為長三角城市群的重要組成部分。產業分布方面,都市圈八市產業發展成梯度分布,城市產業各有亮點,互補性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