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樂聲響起,當月光撒下,黃浦江水,泛起波瀾,水中明月,聞樂起舞。今夜,數百市民相聚浦江第一灣,共賞樂與月……
9月29日晚,一場主題為「涇花水月中秋圓 蝶變浦江第一灣」的中秋賞月音樂會,在「浦江第一灣」全國科技時尚特色小鎮吳涇鎮浪漫上演。音樂會通過「水、月、人」三大篇章,娓娓敘述依附著母親河黃浦江成長發展的吳涇和上海的故事,為上海市民、區域英才呈現了一場有文化、有情懷、浪漫又溫情的音樂盛宴。
音樂會選址「浦江第一灣」畔,不僅因這裡是黃浦江的第一個直角轉彎口,是當之無愧的第一彎、第一寬、第一深、第一猛;更因為這裡的吳涇鎮緊隨上海發展步伐,立足黃浦江畔,瞄準「科技創新高地、文化時尚先鋒、轉型發展標杆、產城融合典範、創新成才沃土」的目標,通過產業升級轉型不斷加快「蝶變崛起」的步伐。
黃浦江見證著上海的變遷,「海納百川,兼容並蓄」正是海派文化的內涵之一。坐擁「浦江第一灣」的吳涇鎮,在過去20年間已從原本的化工重鎮「蝶變」為科創氛圍濃鬱、時尚產業雲集的生態小鎮。20年來,吳涇鎮打造優渥的研發生態,高校產學研一體化在吳涇鎮拉開大幕;20年來,吳涇鎮匯聚頂級的時尚集群,眾多時尚品牌形成了時尚者聯盟;20年來,高素質、高潛力、高密度的人才匯聚,形成了智庫高地,這一切都是對海派文化的最好詮釋。
在今天的音樂會上,「今•致生活」上海時尚文化節同步啟動。這裡即將開啟一場場經典與時尚交融、文創與潮流共振的體驗活動,為豐富新時代美好生活,引領高品質時尚潮流,打造「浦江第一灣」文化品牌增添濃墨重彩。
今晚的中秋賞月音樂會上,上海人民廣播電臺經典947主持人攜手宋思衡、陳妤穎、段皚皚、熊鬱菲、富足、恆星樂團、上海愛樂樂團部分弦樂演奏家,在江邊上演了一場中西合璧、穿越時空的音樂會。三大篇章、11位上海頂尖音樂人、18首曲目、價值千萬的樂器,凝結成70分鐘的音樂盛會,華麗流暢、層層遞進,展現了音樂魅力、人文情懷、海派文化和上海精神。
據介紹,浦江第一灣賞月音樂會已連續舉辦了三屆,每一年的音樂會都像是吳涇人的一場中秋團圓會,社區居民、企業員工、高校師生、區域人才團聚在第一灣畔,互道一聲節日祝福,一派和樂融融的景象。今晚也不例外,音樂會的觀眾不僅有來自全市各區的音樂愛好者、吳涇本地居民,還有企業代表和區域英才,以及閔行區政協委員、海聯會成員,組成了「浦江第一灣」的朋友圈。
據了解,建鎮20周年,吳涇正在不斷擴大自己的「朋友圈」。在醫療、教育、交通、生態等方面發生「質變」的同時,吳涇積極調動所能調動的所有資源與渠道,上下齊心奮鬥創造一流的營商環境,鼓勵領導幹部爭當「金牌店小二」,倡導「為了企業求人辦事不丟人」的理念,誠邀更多企業及人才成為「第一灣合伙人」。
為凝聚資源服務人才,今年吳涇鎮成立了人才「涇英」港服務品牌,定位集聚人才、服務人才、賦能人才、成就人才四大功能,實現「黨群+人才」服務模式,開展人才政策「五進五同步」,即「進園區、進校區、進社區、進商區、進街區」,人才政策推介「與招商引資同步、與企業註冊同步、與社區服務同步、與就業招聘同步、與業態優化同步」,為區域經濟和各項事業發展提供堅實的人才服務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