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打造國家數字經濟創新發展試驗區 力爭3年左右取得明顯成效

2020-12-05 新浪財經

來源:證券日報

本報記者 張志偉 見習記者 張博

近日,廣東省印發了《廣東省建設國家數字經濟創新發展試驗區工作方案》(下稱「《工作方案》」)。《工作方案》提出,通過3年左右的探索實踐,國家數字經濟創新發展試驗區建設取得明顯成效。

「在該方案中,通過六大重點任務的打造來明確數字經濟在廣東省的發展路徑,既能夠明確發展目標,在產業升級中發揮充分作用,也能夠鼓勵數字創新與數字人才培養,為建設智慧廣東打下堅實基礎,體現出數據作為關鍵生產要素帶動經濟高質量發展的良好機遇。」麻袋研究院高級研究員蘇筱芮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採訪時表示。

「該方案著重提及了區塊鏈,不僅提出了要將區塊鏈技術作為重點方向進行攻關,並建設以區塊鏈為核心的新技術體系,而且還提出了區塊鏈的兩個具體落地方向,一是培育建立數據要素市場,二是壯大數字貿易。」金融科技專家、阿里MVP馬超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採訪時表示。

值得注意的是,該方案也明確提出了,支持廣州建設國家區塊鏈發展先行示範區,支持打造廣州、深圳、珠海、佛山、東莞等區塊鏈產業集聚區。

事實上,廣東省對區塊鏈產業頗為重視,已出臺了多項區塊鏈專項扶持政策。目前以廣東省為代表的珠三角聚集區已形成,同時已初步形成覆蓋區塊鏈全產業鏈條的產業技術圖譜。

蘇筱芮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最新數據顯示,我國區塊鏈相關企業已超4.8萬,其中廣東省佔比超50%,廣東區塊鏈的專利水平全國領先,9月底數據顯示,廣東省區塊鏈信息服務備案企業160餘家,超過全國備案量的1/5,廣東省區塊鏈技術專利申請量約佔全國的1/3。」

她進一步分析稱,「從行業協會等披露的公開信息來看,廣東省是在源頭上重視區塊鏈的發展,氛圍良好。例如,推出了區塊鏈相關的課程,評比行業傑出應用,舉辦區塊鏈服務大賽等,這些都是促進區塊鏈產業在廣東蓬勃發展的重要舉措。」

而作為其省會城市的廣州,在區塊鏈發展的賽道上,也一直走在全國前列。《證券日報》記者發現,早在2018年3月份,廣州黃埔區就已獲批首個以區塊鏈為特色的中國軟體名城示範區,這也是國家工信部首次和唯一明確以區塊鏈為特色的中國軟體名城示範區。

而今年以來,記者也發現在其出臺的諸多政策中有建設區塊鏈示範區的相關表述。5月份,廣州出臺了《廣州市推動區塊鏈產業創新發展的實施意見(2020-2022年)》,該意見提出,「到2022年,建設成為國家級區塊鏈發展先行示範區,力爭我市區塊鏈技術和產業創新發展、區塊鏈和經濟社會融合發展走在全國前列。」

同月,廣州正式獲工信部批覆創建區塊鏈發展先行示範區,成為全國首個獲批創建區塊鏈發展先行示範區的城市。這也意味著廣州在區塊鏈發展賽道上又邁出堅實一步。

9月份,在《廣東省培育區塊鏈與量子信息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行動計劃(2021-2025年)》中,也明確提出形成區塊鏈技術和應用創新產業集群國際化示範高地。

而此次《工作方案》的出臺,也進一步表示了廣東省要以廣州為首建設國家區塊鏈發展先行示範區。

「廣州最主要的優勢就在於既有技術又有實際需求,二者結合的確可以打造區塊鏈發展先行示範區。」馬超對記者表示。

《證券日報》記者發現,目前廣州已有諸多區塊鏈項目落地。例如,2019年3月份,廣州網際網路法院「網通法鏈」智慧信用生態系統正式上線,用來解決司法存證問題;2020年4月份,廣州公共資源交易中心打造了「易鏈通」智慧交易平臺,用來提高信息化服務水平。

「整體來看,廣州有三大優勢可以助力打造國家區塊鏈發展示範區。一是創新活力,廣州的創新活力全球領先,具有包容的創新環境與氛圍,吸引了大批創新人才的集聚;二是產業集聚,擁有數百個產業集群,擁有諸多行業龍頭公司,為區塊鏈深度賦能產業提供了良好的環境土壤;三是開放能力,作為對外開放的前沿地帶,有利於開放經濟與區塊鏈的深度融合。」蘇筱芮對記者表示。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證券日報》記者梳理其他省份相關政策時發現,江蘇、成都、武漢、福州等省份出臺的政策中也有類似表述。例如,江蘇省在《江蘇省區塊鏈產業發展行動計劃》中提出,到2023年,全省形成1個國家級區塊鏈發展先行示範區、3個省級區塊鏈產業發展集聚區;福州在《關於打造國內一流樞紐機場等16個重大項目行動方案》中要求,打造重點領域區塊鏈示範應用,成為全國區塊鏈示範應用高地等。

不過業內人士普遍認為,由於各大城市之間的產業基礎發展不均衡,能否真正成功建成示範區仍需進一步觀察,而廣州由於擁有良好的環境土壤,更容易達成目標。

(編輯 上官夢露)

相關焦點

  • 廣東省建設國家數字經濟創新發展試驗區工作方案
    為深入貫徹落實《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和黨中央、國務院關於發展數字經濟的戰略部署,加快廣東數字經濟發展,實現經濟發展質量變革、效率變革和動力變革,根據《國家數字經濟創新發展試驗區實施方案》要求,制定本方案。 一、總體要求 (一)基本思路。
  • 10個縣、20個鄉鎮 廣東將推進農業數位化轉型
    日前,廣東省政府印發《廣東省建設國家數字經濟創新發展試驗區工作方案》(下稱「《方案》」)。《方案》提出,通過3年左右的探索實踐,國家數字經濟創新發展試驗區建設取得明顯成效,把粵港澳大灣區打造成為全球數字經濟發展高地。
  • 四川入選國家數字經濟創新發展試驗區,成都將扮演什麼角色?
    10月20日下午,在浙江烏鎮舉辦的第六屆世界網際網路大會上,國家數字經濟創新發展試驗區方案正式發布,包括四川省在內的六個地區被納入。這對成都來說,意味著什麼?作為「主幹城市」,成都的數字經濟有哪些創新發展?將扮演什麼角色?10月20日,紅星新聞記者採訪了成都市發改委、成都市經信局、成都市新經濟委等相關部門。
  • 高質量發展厚積成勢 山東新舊動能轉換成效明顯
    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濰坊12月3日訊 (記者 郭文培)「經過三年來的艱苦努力,我省新舊動能轉換成效明顯,高質量發展厚積成勢,山東經濟從質量結構到體制機制、到發展環境,開始實現脫胎換骨的系統重塑。」12月3日,「高質量發展看山東」高峰論壇在山東省濰坊市舉行,山東省發改委黨組書記、主任周連華介紹山東省高質量發展新成果。山東省發改委黨組書記、主任周連華介紹山東省高質量發展新成果。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郭文培/攝2018年1月,國務院正式批覆同意《山東新舊動能轉換綜合試驗區建設總體方案》。
  • 廣州市舉行全面加快廣州人工智慧與數字經濟試驗區建設動員活動
    中國科學院院士、華南理工大學校長高松,省大灣區辦常務副主任、省發展改革委副主任曹達華,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陳志英現場致辭。市委常委、副市長胡洪主持。曹達華對活動成功舉辦表示祝賀。他說,全面加快廣州人工智慧與數字經濟試驗區建設,是廣東、廣州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重要講話精神、全面有序推動復工復產的具體行動,也是深入推進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的有力舉措。
  • 星雲大數據:打造福建省大數據龍頭企業 助力數字經濟發展
    根據該方案,福建力爭到2022年「數字絲路」相關經濟規模達到1000億元(人民幣,下同),在「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數位化轉型中發揮重要作用,「數字絲路」成為推動數字經濟發展的新引擎。近日,福建官方發布了「數字絲路」建設的實施方案  目前,福建已獲批成為國家數字經濟創新發展試驗區,數字經濟擁有良好的基礎。
  • 贛州市數字經濟發展規劃(徵求意見稿)(2019-2023年)
    2、總體目標基本建成以「數據集聚與服務、產業融合與升級、生態培育與人才創新、政策優化與完善」為特色的國家級數字經濟創新試驗區,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改革取得重大突破;升級開放合作機制,在產業轉型和結構升級等領域取得重大成效,不斷壯大新經濟增長板塊,初步建成具有鮮明特色的數字經濟產業群,逐步實現「贛州製造」向「贛州創造」的轉變
  • 2020年濟南經濟社會發展交出振奮人心"成績單"
    新舊動能轉換起步區列入國家《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規劃綱要》,重點片區、園區建設全面鋪開。山東自貿試驗區濟南片區形成60餘項制度創新成果,累計新註冊企業1.8萬餘家、總量突破7萬家。省市一體化推進濟南加快發展工作成效顯著,一批制約省會發展的關鍵問題得到有效解決。
  • 寧吉喆:香港參與共建「一帶一路」取得明顯成效
    國家發展改革委副主任寧吉喆在特别致辭中表示,在國家的發展大潮中,香港不能缺席,也不會缺席。香港參與和助力「一帶一路」建設機遇良多,空間廣闊,包括積極融入國家「雙循環」新發展格局、主動打造「一帶一路」功能平臺、合作建設國際創新科技中心、高質量建設粵港澳大灣區等。
  • 2020年濟南經濟社會發展交出振奮人心「成績單」 主要經濟指標增幅...
    隨著市政府工作報告的亮相,今年濟南經濟社會發展主要預期目標已新鮮出爐:地區生產總值增長8%以上;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增長8%左右;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12%以上;固定資產投資增長15%以上;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10%左右;城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別增長8%左右和9%左右;居民消費價格漲幅控制在3%左右;單位生產總值能耗下降率及主要汙染物減排量達到省控目標。
  • 最新消息:深圳出臺數字經濟發展方案 到2023年數字經濟產業增加值...
    近日,為深入貫徹落實《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於支持深圳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範區的意見》《國家數字經濟創新發展試驗區實施方案》《深圳市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範區的行動方案(2019—2025年)》等文件精神,搶抓數字經濟產業密集創新和高速增長的戰略機遇,加快推動深圳市數字經濟產業創新發展,著力打造國家數字經濟創新發展試驗區
  • 加速建設工業強市 濟南工業經濟高質量發展取得歷史性新跨越
    山東重工綠色智造產業城智能網聯重卡項目一期、費斯託全球生產中心、浪潮數字工廠、齊魯製藥生物醫藥產業園等一批先進位造業項目建成投產,成為拉動經濟增長的新引擎。二、產業結構持續優化,動能轉換取得顯著成效一是優勢主導產業加速崛起。
  • 灣區北部新引擎 花都力爭新突破
    謀篇布局:將重點發展綠色金融、先進位造業花都是廣州經濟的重要增長極和動力源,近年來花都快速發展,2018年,花都實現地區生產總值1358億元,增長6.3%,超過廣州市平均水平;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收入達到84.82億元,增長5.95%;稅收收入305.23億元,增長7.7%,呈現高質量發展的良好勢頭。
  • 十三五我們的故事|重慶數字經濟發展已進入全國第一方陣,今年上...
    京東方是我市數字經濟發展的重點企業,該企業抓住半導體顯示的核心技術重點進行攻關,取得多項突破。「十三五」以來,我市聚焦高質量、供給側、智能化,大力發展特色優勢產業集群、現代服務業、現代山地特色高效農業,構建高效分工、錯位發展、有序競爭、相互融合的現代產業體系。
  • 河南省省長調研河南自由貿易試驗區建設時強調 深化制度創新打造...
    來源:中國證券網12月1日,河南省省長尹弘在鄭州調研自由貿易試驗區建設工作,強調要深入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以「放管服」改革、優化營商環境為著力點,持續強化制度創新,將自貿試驗區加快打造成為對外開放高地,在高質量發展中發揮更大示範引領作用。
  • ...雲智能全球運營中心落戶深圳 參與共建數字經濟創新發展試驗區
    雙方將在強化數位化治理、促進數位化轉型、構建數字創新生態、培育軟體人才方面加強合作,通過共建數字經濟創新發展試驗區,探索數字經濟創新發展新思路、新模式、新路徑,總結形成一批可複製推廣的創新發展經驗,以先行示範引領粵港澳大灣區發展成為全球數字經濟發展高地。
  • 5年來紅利持續釋放 經濟呈現高質量發展態勢
    構建粵港澳司法規則銜接機制  首創海洋公益訴訟新模式  打造「境內資產抵押、境外資產保理」跨境融資新模式  以制度創新為核心 全面深化改革  掛牌5年來,南沙自貿片區大膽試、大膽闖、自主改,以制度創新為核心,全面深化改革,國家、省、市各項試點任務實施率100%。
  • 江西公布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建設三年成績單
    2016年6月,江西與福建、貴州一同列為首批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2017年9月,中辦、國辦正式印發《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江西)實施方案》,將我省生態文明建設納入中央部署。在試驗區建設三周年之際,我們召開新聞發布會,重點圍繞試驗區改革任務全面出臺、試驗區建設總體成效、重點領域改革情況進行介紹。
  • 2020年中國大數據產業區域發展與發展趨勢分析,全國大數據發展逐步...
    >全國大數據發展逐步形成階梯特徵,並以8個國家大數據綜合試驗區為引領,多區域集聚發展的格局。隨著國家大數據綜合試驗區各項工作的進一步推進,貴州省、京津冀、珠三角、上海市、河南省、重慶市、瀋陽市和內蒙古自治區積極落實國家大數據戰略,圍繞發展環境營造、推動產業發展和深化行業應用等方面積極發力,在組織建設、政策制定、數據資源體系建設、產業載體建設、產業主體集聚、與實體經濟融合等方面開展了眾多有益探索和實踐並取得顯著成果,極大地促進了其大數據產業發展,加快推動經濟轉型升級。
  • 天津與國家電網「雲籤約」 力爭到2025年消納可再生能源電量佔總用...
    雙方籤署《推進新型基礎設施建設打造能源革命先鋒城市戰略合作框架協議》,推進國家電網有限公司建設具有中國特色國際領先的能源網際網路企業與「五個現代化天津」建設有效對接,加快天津能源革命進程,更好服務京津冀協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