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向星辰,腳踏實地——百年李錦記逐夢航天,聚力前行

2020-11-29 新華網客戶端

  4月24日是第五個「中國航天日」,也是「東方紅一號」成功發射50周年紀念。今年「中國航天日」的主題為「弘揚航天精神,擁抱星辰大海」,旨在紀念「東方紅一號」成功發射50周年,弘揚「兩彈一星」精神等航天精神,加快科技創新步伐,在開啟星辰大海的徵途上,與世界各國攜手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共同創造美好未來。

  李錦記作為民族企業,一直情系航天,通過設置航天獎學金及開展技術合作等多種形式助力航天事業。

  逐夢航天,李錦記的腳步從未停歇

  早在2012年,李錦記就與航天結緣,五款產品入選成為「神九」載人宇宙飛船航天員佐餐醬料,這也是中國醬料首次進入太空,自此拉開了李錦記與中國航天合作的序幕。

  2013年,李錦記產品持續助力「神十」,以航天員醬料供應商的身份參與航天食品的研製與開發,不僅對口味進行調整和定製,還在包裝上也進行了改進和調整,產品品種也由「神九」時的「五虎上醬」升級為「六大風味」;同年,李錦記被委任為「中國航天事業合作夥伴」,並獲頒「中國航天事業貢獻獎」。

  2015年,李錦記醬料再創新高峰,成功登陸國際太空站。

  

李錦記三度入選成為中國航天員佐餐醬料

  2016年,李錦記再次入選成為中國航天員佐餐醬料,伴隨「神十一」一同飛天,三進天宮;同年,李錦記參與「太空180」試驗,提供了8款醬料產品用於此次試驗,為志願者提供航天微波食譜及食用醬料,李錦記也在這一年榮升為「中國航天事業戰略合作夥伴」。

  2017年,李錦記與深圳太空科技南方研究院合作研發3D太空食品印表機研製成功,這款印表機與一般的食物印表機不同,它可以通過溫度控制,在原材料出口就進行多次加熱,這是航天食品印表機的關鍵。這不僅能讓航天員在空執行任務時節約食材儲存空間,提升太空飛行器的空間利用,更能讓航天員在太空環境中輕鬆列印出各種美食。

  2018年,李錦記與深圳市太空科技南方研究院聯合共建的「3D航天食品列印技術及功能性調味品聯合實驗室」正式掛牌,雙方聯手開啟了在3D航天食品印表機小型、輕量化、智能化研究,在軌航天食品列印技術研發、功能性調味品研究應用等方面的深度合作。

  2018年和2019年,李錦記分別在「中國航天科普周」及「航天放飛中國夢——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中國航天成就展」上,通過文字、圖片、視頻等方式向公眾展示百年民族企業在助力中國航天事業發展、培養航天人才等方面所做的貢獻,並向消費者展示隨「神九」、「神十」、「神十一」航天員登上過太空的李錦記航天醬料產品。

  思利及人,李錦記助力航天人才培養

  「每當嘗到李錦記在舌尖上的創新好味道,總會想起當初獲得航天獎學金時心頭上湧動的溫暖。」 第一屆「中國航天基金會-李錦記航天獎學金」獲得者桂海潮回憶道:「在國外生活一年多,深切感受到了『有人的地方就有李錦記』,每當看到李錦記的產品都很親切。李錦記那種不斷進取、追求高品質產品與服務的企業理念,也讓我精神上備受啟發,作為曾經獲得激勵的一員,我會心懷感恩,在航天的道路上繼續前進。」如今,已經博士畢業的桂海潮,是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宇航學院的一名優秀教師,為培養更多的航天人才貢獻著力量。

李錦記醬料集團主席李惠中先生(右)向首批航天獎學金獲獎者頒獎

  航天事業是我國科學科技發展的重要領域,新時代下,培養未來航天人才至關重要。從2012年起,李錦記與中國航天基金會合作,在北京航空航天大學設立「中國航天基金會-李錦記企業獎學金」,旨在鼓勵北航優秀學子,幫助他們更好地完成學業,培養更多航天領域優秀人才。截至目前,該獎學金項目已開展了8年,共捐資220萬,獎勵了248名優秀青年。

  李錦記深知創新的重要性,為鼓勵學生自主創新,勇攀科技高峰,從2017年起,除繼續設立航天獎學金外,李錦記又新增了「創新獎學金」,並對宇航學院學生科技創新大賽冠名,獎勵在大賽中獲獎的航天專業學生創新團隊,截止2019年,共獎勵了54個創新項目,極大地激發了學生的科技實踐熱情。

  在歷屆獲獎的同學中,有人已走向工作崗位,成為偉大航天事業中的平凡一員,用實際行動服務國家航天戰略,踐行航天夢想;有人繼續在學校深造,成為未來航天事業的後備人才;有人成長為高校科研主力,在新的崗位上做出非凡成績;還有人正在經歷各種測試和考驗,為成為一名航天員而接受祖國的層層選拔。

  堅守品質,李錦記獲得航天領域認可

  航天領域代表了全球最高科技和品質,李錦記能夠持續與航天合作,併入選航天食譜,為航天員研發太空醬料,主要源自於嚴苛的品質管理理念。自創立以來,李錦記始終把產品品質與安全奉為企業的首要社會責任,構建了完善的產品供應鏈管理體系,實現了產品「從農田到餐桌」的全程控制。

  

2018年11月,李錦記新會生產基地榮獲「國家綠色工廠」稱號

  李錦記在生產各個環節實施「100-1=0」的品質管理理念,這種理念促使員工以先知先覺,對缺陷零容忍為原則,樹立嚴格控制品質的意識,確保從食品原料種植、養殖和採購,到生產、運輸、加工和配送供應鏈的每一個環節,都達到最高安全標準。同時,為打造高質量的供應鏈管理流程,李錦記引進SAP系統工具,將原材料、物料的供應、生產、質量管理、採購管理、倉庫管理、財務管理、銷售管理等相關信息全部納入SAP管理系統,進行規範合理的成品防護和物流即時跟蹤,2小時內即可實現客戶與原料間的雙向追溯,最大程度地保障食品安全和消費者的權益。

  時至今日,李錦記的產品不斷豐富,目前擁有200多款產品,以滿足不同消費者需要,更把各式各樣的醬料送到全球100多個國家和地區,進入千家萬戶。

  李錦記中國企業事務總監賴潔珊表示:中國航天事業需要更多的人才儲備和後備力量,也需要更多民間力量的參與和支持。希望李錦記對於中國航天事業的熱忱與投入,激發起更多民族品牌的響應,帶動更多的社會力量參與到中國的航天事業中。

相關焦點

  • 發揚「航天精神」 逐夢星辰大海
    從「兩彈一星」的偉大創舉,到「天宮」攬勝、「嫦娥」奔月,再到「北鬥」指路、「長五」飛天……中國航天事業每一步跨越,都離不開航天精神的堅定支撐。隨著時代的發展和認識的深化,航天精神一以貫之、歷久彌新。銘記「東方紅一號」的歷史,傳承和發揚「兩彈一星」精神,航天夢也是強國夢。為實現「兩個一百年」的奮鬥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砥礪前行。「弘揚航天精神擁抱星辰大海」,這是今年航天日的主題。
  • 李錦記與太空科技南方研究院合作的3D航天食品印表機研製成功
    深圳2017年12月19日電 /美通社/ -- 早前,百年醬料世家李錦記與深圳太空科技南方研究院合作研製的3D航天食品印表機研製成功,經過多方測試和試用後,於12月18日正式在太空科技南方研究院移交給李錦記醬料集團。
  • 李錦記「航天食品」亮相第十三屆中國方便食品展
    -- 傳統風味百年傳、航天品質現代承 北京2013年9月5日電 /美通社/ -- 2013年9月4-6日,由中國食品科學技術學會主辦的「第十三屆中國方便食品大會暨方便食品展」在北京國家會議中心隆重召開。李錦記作為中國食品科學技術學會戰略合作夥伴,全力投入到本次活動中。
  • 李錦記登陸廣州科技周為您揭秘
    「值得一提的是,中國航天食品的製作標準非常高,所有食材經過嚴格挑選,這與李錦記『100-1=0』的品質管理理念完美契合。」李錦記工作人員向現場的嘉賓介紹道,「入選中國航天員食譜,也恰恰是對於有著百年歷史的李錦記醬料的品質和口感給予高度肯定。」
  • 弘揚探月精神 築夢航天強國
    一代又一代中國人秉持初心,堅定信念,猶如戰馬一路披荊斬棘,一路高歌猛進,不斷追逐著屬於自己的飛天強國夢。逐夢而行,開啟飛天攬月的探索之旅。偉大事業源於夢想。從遠古的嫦娥奔月傳說,到敦煌的飛天壁畫,再到「航天始祖」萬戶,中華民族的飛天夢已延續千年,人們早已無法滿足於立足地球仰望星空的幻想。伴隨著科技的進步與綜合國力的提升,逐夢探月逐漸由夢想變為了現實。
  • 無限極往事:蠔油、多糖神藥與百年老店李錦記
    一種說法是,在母親逝世後李錦裳聽從村人勸告,白天向蠔民收蠔,晚上熬製蠔油出售。南水歷來以產蠔出名,蠔油是調味佳品。那時南水有好幾戶人家靠熬製蠔油出售為生,而李錦裳的蠔油煎熬火候得當,濃度適中,加之他為人熱情豪爽,人緣極好,故前來購買者除附近百姓外,江門、石岐、廣州、澳門亦不少客商光顧。
  • 中國科技館開展「探索太空,逐夢航天」中國航天日主題教育系列活動
    為迎接「中國航天日」,中國科技館與中國宇航學會開展了「探索太空,逐夢航天」中國航天日主題教育系列活動,內容包括展品競技、DIY動手做、互動輔導、科學表演四大類十餘個項目,其中製作火星車、與專家「面對面」交流航天科技熱點、體驗太空行走等吸引了大批小觀眾參與。
  • 返回艙、艙外航天服……快來看看中國航天成就展都有些啥
    星辰全媒體記者 劉賓  攝製。)  星辰在線4月24日訊(星辰全媒體記者 夏曉瀾 劉賓)4月24日,2019年中國航天日主場活動啟動儀式暨中國航天大會開幕式在湖南長沙舉行。4月23日至4月29日,「航天放飛中國夢」——紀念新中國成立70周年中國航天成就展在湖南國際會展中心向廣大市民開放。
  • 近距離分享中國「逐夢航天」的故事!
    10月16日,「同抒航展情,助力中國夢」——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暨澳門回歸20周年系列活動首站在深圳大學舉行。劉洪一對戚發軔院士及其團隊的來訪表示歡迎,並介紹了我校在航空航天領域的相關學習實踐及成果,希望我校能進一步與航空航天等各個學科領域的團隊展開合作。下午,「同抒航展情,助力中國夢」主題科普講座在我校匯星樓一號報告廳舉行。
  • 航天夢·中國航天科技展成都站丨58.3米巨型長徵火箭空降成都
    人類的終極浪漫就是共赴星辰大海日月星辰,流連轉換除了想像的造物,還有什麼能讓我們感受來自太空的訊息,讓思想脫離地球引力,漫遊在美妙的太空?——「從太空遨遊歸來的宇宙飛船可以」「航天夢·中國夢」,準備好逐夢航天了嗎?
  • 從《天問》說起,看中華民族的航天夢和航天精神
    中華民族的人文始祖之一—堯執政後,命羲氏和和氏"曆象日月星辰,敬授民時",即弄明白日月星辰的運轉情況,制定曆法,告訴天下百姓按照宇宙的科學規律去生活和生產。為了完成這個任務,他又先後任命了羲仲、羲叔、和仲、和叔分別定居在東南西北四個方向,全方位地觀察和記錄日月星辰的運轉情況。
  • 櫛風沐雨七十載 逐夢前行鑄輝煌——紀念中央氣象臺成立70周年
    中國氣象報記者 申敏夏 通訊員 蔣星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第一個百年奮鬥目標的決勝之年。在這一關鍵年的3月,中央氣象臺迎來70歲生日。1950年3月,中央氣象臺落地生根,開始走上了一條砥礪前行路。成立之初的中央氣象臺是一支約40人組成的隊伍,下設預報科、通信科、機要科、資料室、管理科及辦公室等科室。
  • 星空浩瀚 追夢不止——黨報人與航天人共話航天精神
    「這些年,中國航天人太拼了!」長徵五號B運載火箭首飛任務01指揮員胡旭東感慨。「特別能吃苦、特別能戰鬥、特別能攻關、特別能奉獻,就是載人航天精神。」神舟九號航天員、中國首位女航天員劉洋說。2020年是我國第一顆人造衛星「東方紅一號」成功發射升空50周年,也是中國航天濃墨重彩的一年:長徵五號B運載火箭首飛成功,載人航天工程「第三步」任務拉開序幕;北鬥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星座部署全面完成;「天問一號」探測器成功發射,中國開始火星探測之旅……10月12日,「人民日報進航天」雲中版活動推出,黨報編輯記者連線航天人,共話飛天夢想,共敘航天精神。
  • 李圭白院士、湯鴻霄院士、張杰院士為哈工大百年校慶送祝福
    時光如梭,歲月如歌,哈爾濱工業大學百年華誕踏浪而來,哈工大環境學院也站在了新百年的起點。學院歷百年弦歌不輟、育桃李譽滿天下。辦學百年,培養了上萬名校友。在母校百年華誕之際,衷心祝願母校生日快樂!祝賀環境學院在新百年取得更大的輝煌! 張杰院士 城市水健康循環倡導者,在國內率先開發了城市汙水淨化再生全流程,主持創建了國內首座汙水再生水廠。
  • 中央氣象臺:櫛風沐雨七十載 逐夢前行鑄輝煌-中國氣象局政府門戶網站
    中國氣象報記者 申敏夏 通訊員 蔣星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第一個百年奮鬥目標的決勝之年。在這一關鍵年的3月,中央氣象臺迎來70歲生日。1950年3月,中央氣象臺落地生根,開始走上了一條砥礪前行路。  成立之初的中央氣象臺是一支約40人組成的隊伍,下設預報科、通信科、機要科、資料室、管理科及辦公室等科室。
  • 逐夢航天!明天,海澱融媒邀您一起見證歷史!
    不懈探索太空、遨遊宇宙仍在勇敢逐夢航天觀看直播相約航天夢明天
  • 溫州大學甌江學院2020開學典禮院長致辭:乘風破浪 逐夢遠航
    會上,學院院長王佑鎂發表了題為《乘風破浪 逐夢遠航》的致辭。  各位親愛的同學們,各位後浪、後後浪們:  大家好!  歡迎大家來到浙江最美高校之一溫州大學甌江學院,甌江學院位於美麗的大羅山腳下、三垟溼地旁,在這裡將開啟你們人生的新起點。金秋十月,夢想起航!
  • 穿星河 逐夢無垠(科技自立自強·逐夢深空)
    原標題:上九天 嫦娥攬月 穿星河 逐夢無垠(科技自立自強·逐夢深空)經歷23天的旅程,12月17日凌晨1時59分,探月工程嫦娥五號返回器在內蒙古四子王旗預定區域成功著陸,標誌著我國首次地外天體採樣返回任務圓滿完成。
  • 胖五發射成功 太空逐夢 VR體驗館航天航空主題引熱議
    胖五發射成功 太空逐夢 VR體驗館航天航空主題引熱議2019年12月27日,長徵五號遙三運載火箭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成功將實踐二十號衛星送入預定軌道。長徵五號立項於2006年10月。歷經十年攻關,2016年11月3日,長徵五號遙一首飛,但首秀之旅磕磕絆絆,點火發射多次推遲,不過最終還是成功將實踐十七號衛星送入預定軌道。
  • 張楠:不斷逐夢,再次助力嫦娥奔月
    2020年11月24日凌晨,長徵五號遙五火箭搭載「嫦娥五號」探測器,從海南文昌航天發射場點火升空,成功將探測器送入預定軌道。此次任務將計劃實現月面自動採樣返回,是我國探月工程乃至航天領域迄今最複雜、難度最大的任務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