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舟飛船之父」來深大了!近距離分享中國「逐夢航天」的故事!

2021-01-17 深圳大學

10月16日,「同抒航展情,助力中國夢」——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暨澳門回歸20周年系列活動首站在深圳大學舉行。


神舟號飛船首任總設計師、中國工程院院士、國際宇航科學院院士戚發軔,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第五研究院載人航天總體部研究員、「天舟」貨運飛船系統總設計師白明生,中國電子信息產業集團有限公司科技委委員王定健,中國兵器裝備集團有限公司自動武器專業研究員級高級工程師馮葳四位航空航天和國防領域的大咖在深圳大學匯星樓報告廳為200多名深大師生獻上了精彩的主題講座。

校黨委書記劉洪一、副校長張學記熱情接待了戚發軔院士等專家學者,並在匯元樓201會議室進行座談。劉洪一對戚發軔院士及其團隊的來訪表示歡迎,並介紹了我校在航空航天領域的相關學習實踐及成果,希望我校能進一步與航空航天等各個學科領域的團隊展開合作。


下午,「同抒航展情,助力中國夢」主題科普講座在我校匯星樓一號報告廳舉行。


中國航展珠海執委會副秘書長、珠海市政府副秘書長周作德在致辭中介紹了中國航展的相關情況。他表示,中國航展是展示我國綜合國防實力的主窗口,是進行愛國主義教育和科普教育的生動課堂。


張學記在致辭中表示,在粵港澳大灣區全面加快建設和深圳深入推進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範區的背景下,舉辦本次活動對廣大師生和粵澳兩地青年大學生進一步增強「四個自信」,增加民族自豪感,激發愛國主義熱情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戚發軔院士通過自己的親身經歷,向大家介紹了航天的三個領域、三種資源及成為航天強國需具備的三大能力等,尤其是詳細敘述了中國航天史上多個重要的裡程碑等。他指出,中國航天事業是在基礎工業比較薄弱、科技水平相對落後和特殊的國情、特定的歷史條件下發展起來的,在20世紀60年代取得了很大的成績,也形成了吃苦耐勞的航天精神。中國獨立自主地進行航天活動,以較少的投入,在較短的時間裡,走出了一條適合本國國情和有自身特色的發展道路,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就。目前我國已成為航天大國,在遙感衛星研製及其應用、通信衛星研製及其應用、載人飛船試驗以及空間微重力實驗等方面均取得重大成果。戚發軔院士說,偉大的事業始於夢想,我國的航天事業仍有很長的路要走,因此要做到踏踏實實、不斷創新。他鼓勵同學們要發揚「兩彈一星」和「載人航天」精神,努力學習科學知識,將來積極投身探索太空和宇宙的偉大事業,為把祖國建設成為「航天強國」貢獻力量。

神舟號飛船首任總設計師,中國工程院院士、國際宇航科學院院士、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科學技術委員會顧問、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技術顧問、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宇航學院名譽院長。曾參加過我國第一發飛彈、第一枚運載火箭、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第一顆通信衛星、第一艘無人飛船、第一艘載人飛船的研製。作為總設計師,戚發軔院士在解決衛星和飛船研製過程中的重大工程技術問題時發揮了指導和決策作用 ,做出了系統的、創造性的成就和貢獻,曾先後榮獲國家科技進步特等獎二次,一等獎、二等獎、三等獎各一次。

白明生總設計師主要圍繞「天舟一號」貨運飛船的任務及特點作了詳細講解。「天舟一號」貨運飛船為我國首個空間貨物運輸飛船,它的成功研製突破了貨物運輸、推進劑補加、全自主快速交會對接等關鍵技術,建立了獨立自主、功能齊備的空間貨物運輸系統,使我國躋身於少數幾個具備大噸位空間貨運能力的國家,綜合技術處於國際先進水平,標誌著三步走戰略的第二步完美收官,樹立了載人航天工程又一座重要裡程碑。

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第五研究院載人航天總體部研究員。歷任載人航天工程「神舟七號」載人飛船、「天宮一號」目標飛行器副總設計師,現任「天舟」貨運飛船系統總設計師,為我國載人航天工程的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曾獲全國五一勞動獎章、中國載人航天工程突出貢獻者獎章、航天科技集團功勳獎等榮譽。

王定健委員圍繞「自主可控的實踐論」主題,主要介紹了中國網信產業面臨的挑戰和環境,中國網信產業未來的發展戰略目標,以及5G通信技術在軍事方面的實踐應用等。他介紹,5G技術的三大特徵主要包括大容量、低延時、多協議自組網,四大優勢是從光纖通信轉向移動通信的最佳路徑,是最後1公裡通信方式的可靠路徑,並為多種通信手段兼容,為雲計算、大數據、人工智慧技術的應用提供基礎保障。中國電子信息產業集團有限公司的PK體系完全支持對5G等新技術的融合,目前正在開展自主可控可信通信平臺的設計和在專業行業領域的應用前期研究等。

中國電子信息產業集團有限公司科技委委員,主持了安全可靠應用示範項目、信息系統安全可靠多個型號項目的實踐,取得了顯著效果,實現首個自主示範項目的應用實踐,在本質安全體系研究方面實現重要突破。

馮葳工程師主要介紹了槍械工作原理與發展動態,詳細講解了槍械的定義和分類、國內外典型槍械和工作原理以及單兵武器裝備的發展動態和趨勢等。他介紹,軍用制式槍械主要包括手槍、步槍、衝鋒鎗、機槍、霰彈槍、特種槍械等。他指出,由領土爭端和資源獲取引發的局部戰爭為未來主要戰爭形式,因此輕武器的作用仍然不可替代。

中國兵器裝備集團有限公司自動武器專業研究員級高級工程師,專業從事輕武器和非致命武器頂層設計工作,參加過多項國家重點輕武器項目研究工作,獲得多項國防科技進步獎。


四位專家的演講讓現場師生受益匪淺,掌聲不斷。主題講座結束後,四位專家還與師生們進行了互動交流。同學們個個踴躍提問,專家們一一詳細解答,現場氣氛熱烈,高潮迭起。

本次活動還舉辦了主題為「藍天史詩」的歷屆中國航展圖片視頻展。本次展覽根據中國航展的發展脈絡,共分為「驚豔面世」、「迷惘艱難」、「調整探索」、「堅韌前行」、「雲開霧散」、「創造輝煌」六個篇章,展出了從1996年首屆到2018年第12屆航展上的近130幅亮點展品和精彩瞬間,其中不乏一些極具歷史價值的珍貴老照片。


劉洪一、張學記陪同四位專家參觀了展覽。通過航展公司黨員代表的生動講解,大家更全面地了解和認識了中國航展,同時也更真切感受到我國航空航天及國防科技所取得的輝煌成就為國民帶來的自豪感。展覽上一幅幅難忘的歷史畫面、一個個動人的航展故事、一段段樸實的紀實文字,不僅全方位展示了中國航展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從弱到強的發展歷程,更見證了我國航空航天、國防科技水平及綜合國力飛速發展、日益強盛的過程。


本次活動由中國航展珠海執行委員會主辦、珠海航展有限公司承辦,深圳大學是協辦單位之一。本活動以「同抒航展情,助力中國夢」為主題,以粵港澳大灣區為立足點,採取科普講座加展覽展示的形式開展,活動首站走進深圳大學,隨後將陸續在珠海、澳門舉辦。主辦方希望通過此次活動,全面展示我國航空航天及國防科技建設的最新成果,激發廣大青少年強烈的「愛國情懷」,為實現「中國夢」凝聚強大力量;同時,進一步展示中國航展二十多年來的發展歷程,充分挖掘中國航展的豐富內涵,助力打造「百年航展」品牌以及進一步加強粵澳地區青少年的交流合作,促進粵澳深度融合發展,助推粵港澳大灣區建設。

文字 | 王若琳 潘夢啟

編輯 | 林雨珊

攝影 | 龐    審

責編 | 廖楷狄

相關焦點

  • 神舟十號飛船返回艙在廈展出
    今年11月18日下午,神舟十一號飛船返回艙安全降落,航天員景海鵬和陳冬凱旋,順利完成在太空中長達33天的工作任務。這既標誌著天宮二號與神舟十一號載人飛行任務圓滿完成,也在中國大地掀起了關注航天的熱潮。
  • 神舟號飛船總設計師戚發軔院士來紹分享中國航天夢
    5月16日晚,中國工程院院士、著名空間技術專家、神舟號飛船總設計師戚發軔做客風則江大講堂,以《中國航天與航天精神》為主題,與紹興文理學院師生進行了分享。講座中,85歲高齡的戚院士從介紹我國航天事業的發展歷史開始,與大家一起回顧了我國航天事業從零起步的奮鬥道路,講述了當年鮮為人知的軼事和自己與老一輩航天人胸懷強國之夢投身航天事業的心路歷程。
  • 神舟飛船、天宮二號來了! 中國航天成就展在福州舉行
    展出的神舟飛船返回艙、航天服東南網記者顏財斌攝  廈門網訊 據東南網報導(記者顏財斌林先昌)9月18日到20日,「航天放飛中國夢」航天科普展暨中國航天成就展(福州站)活動將在福州市海峽國際會展中心4號館舉辦。
  • 資料:中國載人航天飛船為何命名「神舟」號
    新華網北京9月23日電(記者樊永強)1992年1月,黨中央作出實施我國載人航天工程的決策之後,為這個舉世矚目的「中國第一船」取什麼名稱,備受國人和世界關注。  1993年,當時的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向參加飛船研製的各單位發出了「為中國飛船徵集名稱」的通知。
  • 神舟飛船、天宮二號來了!中國航天成就展在福州舉行
    展出的神舟飛船返回艙、航天服 東南網記者 顏財斌 攝東南網9月18日訊(本網記者 顏財斌 林先昌)9月18日到20日,「航天放飛中國夢」航天科普展暨中國航天成就展(福州站)活動將在福州市海峽國際會展中心4號館舉辦。
  • 神舟飛船、天宮二號來了!中國航天成就展在福州舉行
    展出的神舟飛船返回艙、航天服 東南網記者 顏財斌 攝東南網9月18日訊(本網記者 顏財斌 林先昌)9月18日到20日,「航天放飛中國夢」航天科普展暨中國航天成就展(福州站)活動將在福州市海峽國際會展中心4號館舉辦。
  • 神州十一號載人飛船今日發射 說說濟源與航天的故事
    從「中國首次載人航天飛行成功一周年攝影圖片展」在我市籃球城開展,到冬凌草種子搭載我國首顆微重力科學實驗衛星「實踐十號」成功進入太空;從曾受邀參觀神舟七號載人飛船發射的12歲濟源姑娘,到用相機、郵票追逐記錄我國航天發展史的阿毛……航天夢,距離我們那麼遠,但又那麼近,近到我們可以跟著身邊人的心跳,感受中國航天發展帶給我們的榮耀、激動。
  • 航天夢·中國航天科技展成都站丨58.3米巨型長徵火箭空降成都
    ——「從太空遨遊歸來的宇宙飛船可以」「航天夢·中國夢」,關於航天的那些事兒你,準備好逐夢航天了嗎?13款衛星它們將在展覽上獨領風騷你還將看到中國衛星家族的「老大哥」——東方紅1號重溫中國航天的發展之路近距離接觸大名鼎鼎的神舟飛船,空間站、飛船、交會對接,中國開啟空間站時代的關鍵技術在此將被你一一了解。
  • 長徵五號B靜待出徵 新飛船逐夢天宮
    長徵五號B運載火箭(圖片來源於微博)從1992年開始,我國正式開展載人航天計劃,陸續將神舟一號、神舟二號,神舟三號、神舟四號送入太空。2003年,我國首個載人飛船神舟五號的成功發射,掀開了中國載人航天事業的新篇章。
  • 謝謝你們,中國航天人!
    此次發射是2019年度北鬥導航衛星首次發射也是長徵三號甲系列運載火箭的第100次飛行星辰大海我們的目標不止於此逐夢航天我們的腳步從未停止從首顆人造地球衛星「東方紅一號」成功發射新華社發到中國第一艘載人航天實驗飛船發射升空1999年11月20日,中國第一艘載人航天實驗飛船「神舟」號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發射升空。
  • 託起飛天之夢 中國載人航天事業書寫航天史傳奇
    託起飛天之夢 中國載人航天事業書寫航天史傳奇   正是憑藉務實的精神、紮實的作風、篤實的幹勁,中國載人航天事業才書寫了世界航天史上的傳奇  6月16日18時37分,搭載景海鵬、劉旺、劉洋3名航天員的神舟九號飛船點火,頃刻間直衝雲霄,順利進入預定軌道。
  • 中國載人航天大事記-載人飛船 神舟 載人航天工程 交會對接 航天...
    據了解,「天宮一號」成功發射後,中國還將發射「神舟八號」、「神舟九號」、「神舟十號」飛船,分別與「天宮一號」完成空間交會對接,從而建立中國第一個自己的空間站。  從1992年啟動載人航天工程以來,中國航天不斷取得新突破,成為世界上第三個獨立掌握載人航天技術、獨立開展空間實驗、獨立進行出艙活動的國家。
  • 與中國航天「零距離」——走進航天科普展暨中國航天成就展
    [新聞頁-臺海網]臺海網9月19日訊 據福建日報報導 神舟飛船返回艙、降落傘、艙外航天服等航天珍貴實物,嫦娥四號任務著陸器、長徵運載火箭等太空飛行器模型公開亮相;依託VR、AR、3D等先進技術的互動展示展品,特色鮮明的航天文創產品……18日,「航天放飛中國夢」航天科普展暨中國航天成就展(福州站)活動在福州海峽國際會展中心拉開帷幕
  • 從神舟一號到神舟十一號、天舟一號,中國航天飛船都在這裡
    中國航天將進入空間站時代,這些年伴隨中國航天的發展,除了無數航天人的砥礪前行,精心專研,還有這些飛船。北京時間1999年11月21日凌晨3時41分,神舟一號飛船順利降落在內蒙古中部地區的著陸場。飛船在太空中共飛行了21個小時。神舟一號試驗飛船的成功發射與回收,標誌著我國載人航天技術獲得了新的重大突破。
  • 神舟飛船首任總設計師戚發軔即墨古城講述:中國航天大國故事
    魯網9月12日訊(記者 於建軍)9月11日,即墨古城大講堂邀請了中國著名空間技術專家、神舟號飛船首任總設計師戚發軔院士做講座,這次活動由青島市文化和旅遊局、青島市即墨區人民政府和青島出版集團主辦,青島市即墨區文化和旅遊局、青島市即墨區圖書館、首頁傳媒、商周刊具體承辦
  • 中國神舟十一號載人航天飛船發射任務圓滿成功
    【環球網綜合報導】2016年10月17日早晨7點30分28秒,中國的載人航天飛船神舟十一號由長徵2F遙十一火箭發射升空。這是中國自2013年完成神舟十號載人飛行任務之後,時隔三年再次進行載人航天發射。神舟十一號載人飛船任務總指揮張又俠宣布:神舟十一號載人飛船發射任務圓滿成功!
  • 發揚「航天精神」 逐夢星辰大海
    從「兩彈一星」的偉大創舉,到「天宮」攬勝、「嫦娥」奔月,再到「北鬥」指路、「長五」飛天……中國航天事業每一步跨越,都離不開航天精神的堅定支撐。隨著時代的發展和認識的深化,航天精神一以貫之、歷久彌新。銘記「東方紅一號」的歷史,傳承和發揚「兩彈一星」精神,航天夢也是強國夢。為實現「兩個一百年」的奮鬥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砥礪前行。「弘揚航天精神擁抱星辰大海」,這是今年航天日的主題。
  • 「航天迷」有眼福了!神十一艙艙外航天服等實物長沙展出
    紅網時刻4與人25日訊(記者 盧欣)4月23日至29日,2019年中國航天大會在湖南長沙舉辦。同期舉行 「航天放飛中國夢」——紀念新中國成立70周年中國航天成就展。本次展覽圍繞「逐夢航天,合作共贏」的活動主題,包括「致敬中國航天」——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航天攝影圖片展、「航天放飛中國夢」科普展區、「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航天成果展區和中外商業航天產業企業展區四個部分,展覽面積約11000平方米。神十一艙返回艙實物、神舟降落傘實物,「飛天」艙外航天服實物等約61件珍貴的科普展品正在展出。
  • 神舟飛船,中國人的航天夢
    神舟飛船,中國人的航天夢從神舟一號到神州十號,每一部神舟飛船都承載著億萬中華兒女的航天夢,下面為大家介紹神州系列飛船神舟一號第一艘無人實驗飛船中華人民共和國載人航天計劃中發射的第一艘無人實驗飛船,飛船於1999年11月20日凌晨6點30分在酒泉航天發射場發射升空。
  • 「神舟飛船之父」與「敦煌女兒」齊聚清華,兩位都提到同一個字……
    戚發軔經歷了中國航天事業從無到有是神舟一號至神舟五號的總設計師被稱為「神舟飛船之父」戚發軔正在作報告。一個人沒有愛不可能把最寶貴的東西奉獻出去人最大、最高尚的愛,是愛國家、愛事業、愛團隊、愛崗位也包括愛父母、愛子孫」他通過講述中國航天的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