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創新如何更好助力每個人的發展

2020-12-06 新華網客戶端

  ——中國科協黨組書記、常務副主席、書記處第一書記懷進鵬答記者問

  科學技術是人類社會發展的動力之一,其重要性不言而喻。面對當今信息和知識爆炸的時代,如何理解科技創新與每個人的關係,科技創新如何更有效地助力人的發展,助力於地區和國家的發展呢?6日,在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辦的新聞發布會上,中國科協黨組書記、常務副主席、書記處第一書記懷進鵬就此回答了記者的提問。

  科學素質是一個人全面發展的重要部分

  記者:如何理解科學素質與每個人的全面發展之間的關係,如何理解它與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之間的關係?

  懷進鵬:一個國家公民的素質水平代表了其文明程度,一個國家科學家的創新能力也代表這個國家的核心競爭能力。人類社會從農業時代發展到工業時代,再到資訊時代。我們能切身感覺到信息和知識的爆炸。身處其中,一個人的文明程度、科學素質的提高和人的全面發展之間的聯繫越來越緊密,科學素質成為人的全面發展的重要內容,這已成為世界各國追求人的全面發展的體現,也是聯合國可持續發展議題的一個重要內容。

  我們應該充分認識到,一個國家和地區的公眾科學素質水平,既構成其文化的根基和底蘊,決定著它的發展現狀,也影響著未來的發展趨勢。我們生存在同一個地球上,作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有機組成部分,它的前途和命運又與每個人的選擇息息相關,與每個人的科學素質緊密相關。因此,有效提升公眾科學素質,把它作為一項重要的社會發展的持續議題是非常重要的。

  有鑑於此,我們發起了世界公眾科學素質促進大會,我們期望這樣一個平臺能成為世界各國、各地區人們交流對地球美好未來的期待的重要場所,希望成為人們共同探討發展前景的場所,也成為各國人民交流如何提升科學素質、普及科學經驗、解決難題的一個場所。

  科學家應追求讓大家都受益

  記者: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科學家群體肩負什麼樣的責任,針對當前中國的發展現狀,能夠開展哪些工作?

  懷進鵬:任何一個國家和地區都在期待能對人類文明作出貢獻。我們提高公眾科學素質、更好地傳播知識,讓大家生活質量不斷提高,這是全社會、全球應該共同做的事。

  當今社會的科技工作者應該承擔起兩個使命,第一個使命是創造價值,創造出讓大家都受益的成果,能夠為社會、為國家、為整個世界作出貢獻,這是很榮耀的事情,應該是科學家們所追求的。與此同時,科學家還應該擁有一種情懷,那就是讓更多人知道他的研究能對經濟社會發展產生什麼樣的推動作用,因此科學普及也是非常重要的。對於任何一個科學家、科技工作者來說,科學是沒有國界的,推動科學精神的傳播、科學方法的提高和科學知識的普及是責任和價值的體現。

  中國作為發展中國家,在發展當中還存在很多不平衡,與人民對美好生活的期望還有很大差距。中國的老百姓還有相當一批貧困人員在生活當中需要科學知識、需要技術能力來幫助他們提升生活水平。例如,中國科協在山西呂梁地區持續30年開展扶貧工作,介紹種植經驗,傳播科學知識,教老百姓科學種植馬鈴薯,像這樣的科學知識普及工作,對於提高當地老百姓的生存生產能力是非常重要的,也能夠讓他們更好地享受社會發展的共同成果。

  與此同時,中國的發展過程也面臨著從著重數量到看重質量的轉變,而提高科技創新能力是高質量發展的一個重要內容,做好這方面的工作,既是科技工作者自身的責任和價值的體現,也是一個國家經濟社會發展的要求。

  科技與經濟「斷層」需與產業界共同破解

  記者:如何理解科技的經濟、社會價值?科技與經濟「兩張皮」或「斷層」的現象該如何破解?

  懷進鵬:我們在關注科技問題、科技自身的科學價值和技術價值的同時,其經濟價值、社會價值也是非常重要的。在我看來,科技與社會的有效互動,對提升科技對經濟的影響和貢獻是非常重要的。

  我們看到當今社會的發展,特別是走向資訊時代,數字經濟和智能化時代的歷史時期,科技、經濟和社會之間的關聯成為一種新的重要的互動模式。我們以前會談到科技成果轉化,而現在利用科學技術直接解決現實中的問題就能夠創造出有效的產業價值和經濟價值。也因如此,全社會、全世界都在極度關注科學技術發展的方向及其對重要現實問題的解決。

  自從20世紀40年代以來,人類社會獲取知識的方式一方面延續了對自然規律的探索,另一方面來自解決生產實踐、社會現實問題過程中產生的知識發現和創造,這也是很重要的內容。因而,邀請產業界代表共同參與提出科技難題和問題,能更好地解決科技與經濟「兩張皮」或「斷層」的問題,而這既是中國面對的問題,同時也是全球共同的問題。有鑑於此,邀請高科技產業領域的人士參與科學普及就很重要。這不僅能夠推動中小企業的發展,推動社會對公共產品、產業、產業經濟方面問題的理解,讓科技人員更多地為社會實踐貢獻力量,同時也能鼓勵領頭企業在解決技術難題、推動科學普及、動員社會力量共同發展方面作出貢獻。(記者 詹媛)

相關焦點

  • 逐夢科技創新 助力高質量發展
    從實驗室、工廠企業到三尺講臺到科普現場,科技工作者們積極投入經濟社會發展的主戰場,勇做創新驅動發展的領航者和推動者,投身科技創業第一線,潛心鑽研、攻堅克難,組建科技創新人才梯隊,為南海高質量發展源源不斷注入新動能。 5月30日,是「全國科技工作者日」。珠江時報推出專題報導聚焦活躍在南海區各個領域的科技工作者們,展現他們樂於奉獻、求真務實、開拓創新的精神,並向他們致敬!
  • 科技創新助力中國鋼捲尺邁向高質量發展
    原標題:科技創新助力中國鋼捲尺邁向高質量發展   激發創新活力,鼓勵創新思維,在「創新」中「推新」,是劉國會一直孜孜以求的。
  • 創新助力佛山高質量發展 10個科技創新類項目有序推進
    佛山日報訊 記者高慧超報導:4月22日,佛山市科學技術協會召開2020年佛山市創新驅動助力工程項目推進會,建設單位匯報了涵蓋生物醫藥、氫能源、高端裝備製造等領域的10個科技創新類項目最新進展,多數項目有序推進、進展順利。
  • 建行助力廣州打造科技創新高地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提出,「十四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要以推動高質量發展為主題。廣州提出科技自立自強為戰略支撐,加快建設科技創新強市,努力實現更有後勁的發展,加快實現老城市新活力。科技創新的發展離不開金融活水的灌溉支持,一直以來,建行廣州分行專注於科技金融、智慧財產權金融等新金融實踐探索,積極參與廣州科技金融體系的搭建和完善,為廣州地區科技企業提供更專業、更普惠、更全面的科技金融綜合服務,助力廣州科技企業高質量發展。「FIT粵」科創先鋒大賽成功舉辦。受訪者供圖「FIT粵」科創先鋒大賽成功舉辦。
  • 聚焦南京創新周|助力企業提升科技創新能力 南京生物醫藥谷發布...
    中國江蘇網訊(通訊員 王彤 陶禹歌 記者 丁小玲)6月22日,2020南京創新周分場活動-南京生物醫藥谷科技創業頒獎儀式暨創新圖譜發布會在南京江北新區舉辦,大會發布了生物醫藥谷科技創新圖譜,此舉有利於助力企業提升科技創新能力。近年來,南京江北新區一直在加速推進以「基因之城」建設為核心的生命健康產業發展。
  • 科技創新助力湖南跑出發展「加速度」
    新華社長沙3月7日電(記者 張春保 蘇謝)內陸傳統農業大省湖南確立「創新引領、開放崛起」新戰略。創新搶一步、發展勝一籌,高新技術產業躍升為穩增長、調結構、轉方式的「主引擎」。國家雜交水稻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員鄧啟雲說,產量更高、質量更好的超級稻新品從東北到華南種植面積已達每年1億畝。藉助形態改良、雜交優勢利用和分子育種等技術,超級稻還有很大潛力。「超級列車之城」株洲,軌道交通已成千億產業。
  • 蘇州:為企業創新發展營造更好生態
    但是,一些企業也反映,在轉型升級、創新發展中遇到了瓶頸和困難,包括人才、資金、資源等,希望得到更多更大的扶持。  當前,圍繞「兩聚一高」「創新四問」「一基地一高地」等,無論是政府部門還是廣大企業,都在聚集力量推動創新,從「3+1」政策文件到創新發展十項重點工程,都傳遞出一個積極信號:蘇州要不斷優化提升創新生態,加快建設產業科技創新高地。
  • Doug Dohring出席MEET峰會 科技助力英語啟蒙教育創新發展
    騰訊科技訊 12月4日,由騰訊教育主辦的首屆MEET教育科技創新峰會在北京圓滿舉行。來自國內外的頂尖教育專家,共同探討了智能時代背景下,科技如何助力教育的未來發展。
  • 新華社:如何讓科技創新更好造福人類?「最強大腦」的點評報告
    國家主席習近平近日向第三屆世界頂尖科學家論壇(2020)作視頻致辭時表示:中國將實施更加開放包容、互惠共享的國際科技合作戰略,願同全球頂尖科學家、國際科技組織一道,加強重大科學問題研究,加大共性科學技術破解,加深重點戰略科學項目協作。
  • 科技社團創新發展有了「路線圖」
    科技日報實習記者 王爍30日,中國科協、民政部聯合印發的《關於進一步推動中國科協所屬學會創新發展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公布,為以學會為代表的科技社團新時期創新發展描繪「路線圖」。」科技部副部長李萌認為:「要實現走在創新型國家前列的目標,核心是要構建新時代國家創新體系,這是一個國家創新能力的內核。」全國學會是國家創新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團結凝聚科技工作者促進創新、助力經濟社會發展、深化國際科技合作、優化科技治理等方面發揮著不可替代的獨特作用。
  • 「每日一習話」讓科技創新更好造福人類
    本文轉自【央廣網】;習近平:在當前形勢下,各國科學家尤其需要開展新冠肺炎藥物、疫苗、檢測領域的研究合作,聚焦氣候變化、人類健康等共性問題,讓科技創新更好造福人類。這段話出自2020年10月30日習近平向第三屆世界頂尖科學家論壇作的視頻致辭。
  • 探討網絡安全創新發展,助力國家網絡安全
    探討網絡安全創新發展,助力國家網絡安全11月27日,2020網絡安全創新發展趨勢論壇暨《信息安全研究》雜誌創刊5周年年會在京召開。本次論壇由國家信息中心《信息安全研究》雜誌社主辦、亞信安全公司承辦,業界專家學者及媒體150餘人出席,共同探討新時代的網絡安全創新發展之路和未來發展趨勢,為我國網信事業健康發展建言獻策。
  • ...一體化發展論壇│打造科技創新策源地,需要什麼樣的「化學反應」?
    11月20日,安徽合肥,在「2020長三角一體化發展論壇」的主題對話中,多位相關領域的大咖就如何成就「科技創新策源地」展開深入探討。打造原始創新策源地,既是《長江三角洲區域一體化發展規劃綱要》的內在要求,也是安徽及合肥更加深入準確地理解國家戰略賦予的定位,更好地與兄弟省市構建區域創新共同體的必然要求。這就意味著,合肥亟需努力推進自身的轉型升級,成為科學規律的第一發現者、技術發明的第一創造者、創新產業的第一開拓者、創新理念的第一實踐者。
  • 金融科技企業如何在開放金融中創新發展?
    未來,金融科技企業和數字科技企業的創新發展情況,很大程度上決定著開放金融的發展速度和質量。一、開放金融中金融科技企業的功能定位大金融科技企業(Bigtech)是已在數字服務市場中建立業務並開展金融服務的科技企業,又稱大科技公司或科技巨頭。
  • 「北京東澳達科技」董事長胡建明:科技創新推動行業發展
    近幾年,隨著網際網路技術的應用和發展,礦業軟體已經成為地質勘察工作者必備的工具,如何提高勘探人員的工作效率,滿足人們對礦產資源的管理和利用,是每個礦業企業亟需解決的問題。
  • 希伯倫科技:數位化供應鏈促進金融科技服務模式創新
    「金融服務供給主體,無論是持牌金融機構,還是新興金融科技公司,都必須保護好金融消費者權益。」11月3日,銀保監會消費者權益保護局局長郭武平發文表示,要加強侵害消費者權益行為的持續監測,依法將金融活動全面納入監管。隨著"數據"被列為生產要素參與分配,以數據為關鍵要素的數字經濟跨入新時代。
  • 好未來總裁:人工智慧助力教育更公平,應注重科技倫理研究
    當前,人工智慧迅猛發展,正在重構世界產業生態,推動人類社會進入智能時代。人工智慧正在與教育的深度融合,將推動教育理念、教學方式、管理模式創新,有望引領教育的系統性變革。習近平總書記高度重視人工智慧對教育的深刻影響,強調要充分發揮人工智慧優勢,加快發展伴隨每個人一生的教育、平等面向每個人的教育、適合每個人的教育、更加開放靈活的教育。
  • 點燃創新「強引擎」 助力科技「新飛躍」丨時評
    會議部署了明年要抓好的八項重點任務,提出強化國家戰略科技力量,「改善科技創新生態、激發創新創造活力」的必要性和緊迫性。實現科技資源配置更優、科技人才培養更強、國際科技合作更廣,才能為助力科技高質量發展提供不竭動力。優化科技資源配置,讓創新充滿「活力」。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對科技創新來說,科技資源優化配置至關重要。」
  • 科技戰疫創新未來 科普助力美好生活——2020年虹口科技節主場線上...
    本次活動由虹口區人民政府主辦,虹口區科普工作聯席會議承辦,以"科技戰疫 創新未來"為主題,展示科技戰疫、創新發展的成效,促進科技創新和科學普及協調發展,努力打造有虹口特色的科創高地。主場線上啟動儀式由虹口區科協常務副主席楊利主持。
  • 科技助力經濟高質量發展:貴州科學院2019工作亮點掃描
    科技助力經濟高質量發展:貴州科學院2019工作亮點掃描 發布時間:2020-01-14 15:01:03      來源:多彩貴州網   多彩貴州網訊(王一先 本網記者 賈過之)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