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助力經濟高質量發展:貴州科學院2019工作亮點掃描

2021-01-21 貴州網
科技助力經濟高質量發展:貴州科學院2019工作亮點掃描
發布時間:2020-01-14 15:01:03      來源:多彩貴州網

  多彩貴州網訊(王一先 本網記者 賈過之)2019年,貴州科學院緊緊圍繞貴州省委、省政府「三大戰略」,不斷開拓創新,深化科技體制改革,開展科研創新、成果轉化,為決勝脫貧攻堅、決戰同步小康提供了強大助力。讓我們一起來盤點2019年貴州科學院交出的「成績單」。

  1.AI人工智慧+食品安全營養健康專業委員會成立

  2019年8月,貴州科學院組織成立AI人工智慧+食品安全營養健康專業委員會,專委會成立後將重點建立柔性的、可進化的智能分類與編碼系統,開展聯通食品安全業務信息孤島的關鍵技術攻關;構建食品安全營養健康知識圖譜,實現跨領域數據自動關聯分析,進行邏輯推理,輔助決策支持;構建環境、食品安全、營養健康全鏈條指標體系,實現「全鏈條、全周期、全方位」食品安全風險預警、關口前移、智慧監管;開展重大科研專項聯合申報工作。引領中國數據驅動的健康產業發展模式。

  2.與貴州中醫藥大學籤訂戰略合作助力「健康貴州」建設

  2019年9月,貴州科學院與貴州中醫藥大學達成戰略合作,雙方將強強聯合,在人才培養、科學研究、醫療服務、大健康產業、大扶貧等領域開展全面合作,積極探索院校合作新模式,通過雙方的優勢互補,資源共享,實現相互促進、共同發展,助力大扶貧、大數據、大生態三大戰深入實施以及推進「健康貴州」建設。

  3.著力開展科研創新組織申報科研項目237項

  2019年,貴州科學院全年組織申報科研項目237項,獲新立項科研項目120項,資助經費9819.90萬元,其中國家級項目及課題9項,貴州省科技重大專項項目及課題6項。組織發表研究論文193篇,核心期刊及以上佔41%。

  此外,織申報科技成果獎14項,其中國家科學技術獎1項、何梁何利基金科學與技術獎1項、中國產學研合作創新與促進獎1項、國家發明創業獎等11項。周少奇教授團隊研究成果獲何梁何利科技創新獎1項、中國產學研合作創新成果一等獎1項和國家發明創業獎項目金獎2項,謝元貴研究員團隊研究成果獲地理信息科技進步二等獎1項。

  4.聚焦科技成果轉化 多產業實現提質增效

  在國際形勢複雜嚴峻,經濟面臨下行壓力的背景下,2019全年貴州科學院預計完成科技成果轉化產值5億元。如測試院積極開展涉及食品、農產品、環境、藥品等產品的檢驗檢測等方面業務;新材料基地迎難而上,年產陽極板23000餘塊;山地所立足全省農村產業革命契機,百香果團隊服務全省百香果產業總面積的70%以上,達11萬畝,獼猴桃團隊負責省級兩個獼猴桃「萬畝片」之一的水城縣米籮鎮獼猴桃產業的提質增效工作;新技術所智慧旅遊行遊貴州旅遊預警提示系統已接入全省4A級以上景區119家……

貴州科學院將組織生活開到田間地頭

  5.組織申報專利131項

  2019年,貴州科學院組織申報專利131項,其中發明專利55項,實用新型29項,外觀設計47項;獲得授權90項,其中發明專利22項,實用新型21項,外觀設計47項;制定國家標準1項、地方標準17項、企業標準9項、團體標準4項。

  6.抓好對外合作交流完成各類國際培訓項目6批(次)

  2019年,貴州科學院完成各類國際培訓項目6批(次),來自甘比亞、緬甸、斯裡蘭卡、古巴、約旦、巴勒斯坦、多米尼加、南非等28個發展中國家和地區的157名學員參加培訓。

食品安全雲平臺技術國際培訓班開班合影

  7.高級職稱佔全院專業技術人員30%以上

  2019年,貴州科學院多種渠道引才引智。組織參加第七屆中國貴州人才博覽會引進高層次人才11人,向社會公開招聘事業單位工作人員28人;配合做好1名中國工程院院院士推薦工作,推薦1名優秀人才申報「西部之光」訪問學者。自主職稱評審穩步推進,創新團隊能力穩步提升,目前,全院現有事業單位在崗在編和轉制型科研院(所)在崗985人,其中科研人員778人,高級職稱人員244人,佔全院科研人員的31.4%。

  8.建成各級各類創新平臺50個

  貴州科學院院現有工程研究中心、實驗室、研發平臺、研究(示範)基地、試驗站等各級各類創新平臺50個,創新平臺集聚融合創新資源、匯聚培養人才團隊、提升科研創新能力、加速科技成果孵化轉化的作用不斷凸顯。測試院立足大健康發展背景,搭建省內首個單分子免疫陣列分析平臺;山地所獼猴桃產學研基地建設完成驗收,百香果種苗繁育中心建設完成;化工院新型綠色專用肥應用示範基地建設初見成效;建材院貴州建材產業雲項目完成目標建設並提交科技報告待驗收;新技術所完成貴州省軟體及系統工程測評實驗室建設……

  9.聚焦農村產業革命 深入開展脫貧攻堅

  2019年,貴州科學院積極主動融入全省產業革命,推動脫貧攻堅深入開展。扶貧工作隊伍由烏當區輪戰至水城縣,負責1街道1鄉鎮6個村的脫貧攻堅工作,輪戰水城縣以來,貴州科學院出思路、籌資金、抓落實,落實幫扶項目13個,項目經費59.3萬元。

  幫扶過程中,科學院聚焦全省12個重點發展產業,組建了由首席專家及團隊領軍人負責的食用菌、藍莓、獼猴桃、百香果等科技創新人才團隊,引領脫貧攻堅。同時,積極開展「三服務」,在農村培養了一批懂技術、會經營、能管理的新型知識農民,解決了「卡脖子」的科技問題。每年依託「三服務」開展科學技術諮詢和服務,足跡遍布全省九個地州市,服務1000餘人次。

  記者:賈過之

  編輯:邵夢洋

  編審:李柏杉

  審籤:王幸韜

相關熱詞搜索:貴州 科學院 食品安全

相關焦點

  • 科技創新和成果轉化助力脫貧攻堅 貴州科學院與水城縣通力構建山地...
    貴州科學院迅速響應省委號召,整合全院力量,同時間賽跑,與貧困較量,積極組建科技攻堅團隊,著眼水城特色農業產業開展科技攻關、成果轉化,組織科技隊伍重點推進、建立督促機制,以科技創新助力脫貧攻堅。靠前指揮 協同聯動 精準施策5月8日,貴州科學院黨委書記薛濤一行赴水城縣脫貧攻堅一線,現場協調指導工作,並與水城縣委、縣政府相關負責人就科技助力產業發展,紮實推進脫貧攻堅工作召開座談會,展開交流研討。
  • 逐夢科技創新 助力高質量發展
    從實驗室、工廠企業到三尺講臺到科普現場,科技工作者們積極投入經濟社會發展的主戰場,勇做創新驅動發展的領航者和推動者,投身科技創業第一線,潛心鑽研、攻堅克難,組建科技創新人才梯隊,為南海高質量發展源源不斷注入新動能。 5月30日,是「全國科技工作者日」。珠江時報推出專題報導聚焦活躍在南海區各個領域的科技工作者們,展現他們樂於奉獻、求真務實、開拓創新的精神,並向他們致敬!
  • 貴州水利系統:書寫水利高質量發展惠民新篇章
    農村飲水安全大決戰取得決定性勝利、水利建設大會戰成果豐碩、水旱災害防禦戰連戰連捷、水生態保衛戰強力推進、水利改革攻堅戰亮點紛呈——這一時期是我省水利改革發展歷史上投入資金最多、開工項目最多、群眾受益最多的5年。
  • 貴州工業 聚集硬核力量 高質量發展開新局
    十大工業產業「筋骨強壯」今年8月至11月,省政府主要領導分別主持召開五次專題會議,依次對十大工業產業進行梳理、研究,對下一步工作進行安排部署。作為貴州工業經濟的「四梁八柱」,十大工業產業正進入高質量發展新階段。
  • 深入一線 助推發展|貴州科學院定點幫扶水城縣推進會召開
    為奮力衝刺90天,紮實推進貴州科學院定點幫扶水城縣脫貧攻堅工作,5月8日,貴州科學院在貴州省六盤水市水城縣召開定點扶貧工作推進會,總結全院扶貧工作進展,交流科技扶貧工作經驗,部署下一階段精準扶貧的重點工作。
  • 桐梓縣與貴州科學院籤署戰略合作協議
    據桐梓縣人民政府網消息 6月5日,貴州省科學院院長景亞萍率隊來到桐梓縣,就支持桐梓縣域經濟發展進行調研並展開洽談。市政協副主席、縣委書記吳高波,縣委副書記、縣長龍斌參加洽談。景亞萍對桐梓縣委政府長期以來支持和信任貴州省科學院表示感謝。她表示,深入推進院地合作,積極支持地方經濟社會發展,是深入貫徹落實關於新時代推進西部大開發形成新格局指導意見的重要舉措。
  • 貴州:開放體制機制不斷完善 開放型經濟建設亮點紛呈
    來源:貴陽網 貴陽網訊1月12日,記者從省政府新聞辦召開的「國家內陸開放型經濟試驗區建設成果」新聞發布會上獲悉,自2016年貴州獲國務院批准設立內陸開放型經濟試驗區以來,開放體制機制不斷完善,開放型經濟建設亮點紛呈,為內陸地區在經濟新常態下開放發展、貧困地區如期完成脫貧攻堅任務
  • 電池產業高質量發展聯合工作平臺啟動
    11月25日,中國電信集團黨組副書記邵廣祿一行來到超威集團考察,參觀了集團文化中心、科技中心,正式啟動了超威集團與中國電信共同發起創立的電池產業高質量發展聯合工作平臺,並舉行了專題座談會。長興縣副縣長錢衛華、超威集團董事長周明明陪同考察並座談。
  • 2020年十二師特色亮點工作掃描丨高質量發展,扛起「首善擔當」!
    2020年,十二師經濟社會發展交出一份「高水準」成績單。逆勢而進的背後,是十二師黨委帶領全師黨員幹部奮楫搏浪、堅持高質量發展的身姿:統籌常態化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以創新為引領,持續推動經濟發展高水平運行;以品牌建設為抓手,持續提升產業發展內生動力;以人民為中心,堅持保障和改善民生。面對疫情大考和多重壓力,發展的力量從內部聚集。
  • ...助力高質量發展 蘇君與甘肅科技投資集團總經理吳樹宏座談
    原標題:推進新產業開發 助力高質量發展  蘇君與甘肅科技投資集團總經理吳樹宏座談  中國甘肅網12月15日訊
  • 科技創新助力中國鋼捲尺邁向高質量發展
    原標題:科技創新助力中國鋼捲尺邁向高質量發展   激發創新活力,鼓勵創新思維,在「創新」中「推新」,是劉國會一直孜孜以求的。
  • 智庫丨科技創新對經濟高質量發展的作用機理
    >編者按:科技創新對國民經濟發展和社會競爭優勢的積極作用十分顯著,然而科技創新與經濟高質量發展的作用機理卻仍不清晰。同時,海爾空調於2019年8月已經提前升級高於新國標的企業能效標準,並在全球升級高能效技術,搶佔市場先機,提高市場份額。另外,新能效標準的實施意味著目前定變頻市場的淘汰率達到45%,綠色創新形成的「隔離機制」,為海爾空調帶來了獨特的競爭優勢,保證企業的高質量發展。
  • 貴州科學院到省地礦局學習調研經營性 國有資產集中統一監管工作
    2020年4月26日,貴州科學院院長景亞萍帶隊到貴州省地礦局學習調研推進經營性國有資產集中統一監管工作。省地礦局黨委書記、局長付貴林,黨委委員、副局長周萬強,貴州科學院黨委常委、副院長張洪亮參加調研座談會。
  • 經濟高質量發展,新動能從何處來
    經濟高質量發展,新動能從何處來——來自二〇一九央視財經論壇的聲音光明日報記者 姚亞奇  今年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指出,著力推動高質量發展。要堅持鞏固、增強、提升、暢通的方針,以創新驅動和改革開放為兩個輪子,全面提高經濟整體競爭力,加快現代化經濟體系建設。  推動高質量發展,新動能從何處來?12月13日由中央廣播電視總臺主辦的2019央視財經論壇在北京舉行,與會經濟學家、企業家等圍繞「賦能高質量發展」主題進行了交流研討。
  • 2018年西藏生態環境保護工作亮點掃描
    原標題:—2018年我區生態環境保護工作亮點掃描   2018年9月6日至7日,「第二次青藏高原綜合科考與服務西藏高質量發展」專題諮詢會在拉薩召開。15名兩院院士和70餘名相關部門的領導和專家學者,共議青藏高原科考、共推西藏高質量發展。
  • 用高質量發展奏響產業「進行曲」 看貴州生豬產業「乘風破浪」這一年
    困難沒能阻礙貴州發展生豬生產、保障有效供給的腳步。面對「難解之題」,貴州用高質量發展,交出亮眼成績單:據行業調度,截至12月31日,全省生豬存欄1578.88萬頭、能繁母豬存欄140.32萬頭、累計出欄生豬1807.68萬頭,已基本恢復至常年水平。
  • 廣東省科學院助力科技成果轉化「落地」有聲—新聞—科學網
    目前,中科雲圖已開展上市工作前期準備。 據2019年發布的《中國科技成果轉化報告(高等院校與科研院所篇)》顯示:廣東省科學院「四技」收入(技術轉讓、技術開發、技術諮詢、技術服務)在全國1957家公立研發機構中排名第7位,全國3200家高等學校和研究機構中排名27位,居在粵研究機構第1位,在粵高等學校和研究機構第2位。
  • 中國農業科學院科技創新引領糧食產業高質量發展
    新華網北京1月13日電(李楠) 1月12日,中國農業科學院舉行「科技創新引領糧食產業高質量發展」新聞發布會。發布會上,介紹「十三五」時期我國主糧種業基本情況、「十三五」時期中國農業科學院在主糧育種領域的科學進展以及「十四五」時期中國農科院科學院在科技支撐種業翻身仗的部署情況。
  • 引領區域農業高質量發展 中國農業科學院華東農業科技中心(蘇州)揭牌
    1月16號,中國農業科學院華東農業科技中心在蘇州揭牌,為蘇州率先基本實現農業農村現代化、引領區域農業高質量發展提供強有力支撐
  • 滿幫集團:做大做強 助力貴陽高質量發展
    不斷創新,加大投入,成為西部最大網際網路「獨角獸」企業……滿幫集團:做大做強 助力貴陽高質量發展滿幫集團工作人員在分析平臺數據信息 記者 鄭雄增 攝「市委十屆五次全會提出『一品一業、百業富貴』發展願景,大力實施高水平對外開放,加快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這非常符合貴陽的產業發展現狀和環境,我感到很振奮。」